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4 08:54:0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8篇【热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8篇【热门】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从高处往下跳,尝试根据指令变换动作。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高低不同的椅子(高度分别为40CM和50CM)、软垫等保护设施若干。

  2、欢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学做小兵操:

  教师听音乐与幼儿一起进入户外场地。

  引导语:“春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学做小兵操,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吧!”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模仿小兵的动作:如抬腿向前走、吹喇叭(上肢)、左右开枪(腰部)、弯腰投掷、跳过障碍(跳跃)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愿意跟随音乐,精神抖擞地活动自己的身体。

  教师小结:前面大家听音乐模仿了小兵的各种动作,做的真有精神,动作也很到位,真棒!

  二、基础活动——春天里的小伞兵:

  1、说说聊聊,春天里的.小伞兵:

  提问:“春天来了,柳絮飘飘,你们觉得柳絮是什么?(教师重点解释什么是柳絮)它们飞起来的样子像什么呢?”(有点像降落伞)

  重点提问:“那么看到的小伞兵是怎么样跳伞的呢?”(从很高的地方慢慢往下跳下来。)

  重点指导:教师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春天的柳絮以及柳絮飞扬时有点像小伞兵跳伞。

  教师小结:春天柳絮飞扬,柳树的小宝宝们背起柳絮象小伞兵一样飞起来了。

  2、幼儿学做小伞兵:

  引导语:“那今天我们也来一起当一回春天的小伞兵好吗?”(好)

  1)幼儿在平地上自由想像、尝试伞兵跳伞的动作。

  2)教师示范小伞兵跳伞的动作:前脚掌轻轻落地,落地时微微屈膝、下蹲,保持身体平衡。

  3)幼儿尝试练习从高处往下跳。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关键是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教师小结:小伞兵跳伞的时候动作要轻轻的,而且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游戏:小伞兵跳伞

  1、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高低不同的椅子进行“跳伞”练习。教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水平,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从更高的台阶上往下跳。

  2、小伞兵跳伞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动作,如“小伞兵在空中飞呀飞呀”(在平地上自由地飞着)“小伞兵累了,睡着了”(原地休息)“小伞兵准备跳了”(站到小椅子上)“跳伞喽”(从小椅子上跳下)等。

  3、幼儿熟悉游戏以后,教师在变换指令时加入按指令变换队形,如“小伞兵围成8字形”等,适当提升游戏的难度。

  重点指导:在游戏中巩固对高处往下跳的动作及尝试根据教师指令变换队形。

  结束语:“今天的小伞兵们跳伞任务都完成的很好,会根据老师发的指令做动作了,恭喜大家圆满完成任务!”(果果幼儿园 丁志瑾)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观察的基础上,能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花边的特征。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要知道花边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图形。要知道图形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图形排列范烈图。颜色排列范烈图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老师;我们穿的新衣服上有许多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今天我们自己来做花边好吗?

  展开部分

  出示图形排列范烈图

  老师边说边摆让幼儿看一看。然后让幼儿一个的说一说圆形,三角形等图形。。

  出示按颜色排序的范列。

  引导幼儿观察按颜色排列的'循序

  知道幼儿幼儿用书里的有关内容。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百科:花边是刺绣的一种,亦称“抽纱”。是以棉线、麻线、丝线或各种织物为原料,经过绣制或编织而成的装饰性镂空制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帽子,并能大胆讲述帽子的特征及用途。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职业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帽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各种帽子实物:建筑帽、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太阳帽、浴帽、棉帽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帽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帽子娃娃今天带来了很多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交代要求小朋友们要仔细的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他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有什么用?

  二、通过观察感知,让幼儿发现帽子的不同之处,并能知道各种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能说出不同之处。

  (1)材料不同:棉、毛线、布、塑料……

  (2)颜色不同:红、蓝、黄……

  (3)摸起来感觉不同: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

  (4)形状不同:圆的、方的……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帽子。

  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师:谁愿意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他手中的帽子?

  3、帮助幼儿认识一些他们不太接触的帽子(如:厨师帽、护士帽、军帽等),知道他们的特征及用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到的帽子各不一样,有的……有的……

  三、以课件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帽子的特征及用途。

  1、提出要求

  师:帽子的种类那么多,现在有一些人要买帽子,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帮他们选一顶他们需要的帽子,好吗?

  2、播放课件

  (1)小兔要外出旅游?需要一顶什么样的帽子?

  (2)冬天到了,小姑娘该买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呢?

  (3)阿姨在田里干活,帮她送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去?

  (4)小狗买了辆摩托车,该买什么帽子?

  3、播放课件,出示不常见的帽子

  师:他们每人都得到自己的帽子,太高兴了。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那些帽子,你还看过哪些帽子?

  帽子娃娃还有很多朋友没有来,但是他们把照片都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让幼儿回答,以此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四、设计帽子

  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过那么多的帽子,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设计一顶帽子。然后把它画出来。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延伸活动:1依班级幼儿能力表现,设置相关作业投置益智区,供幼儿练习;

  2家园配合:利用生活,游戏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8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知道他们的实际意义。

  2、能对5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排序。

  3、能仔细倾听,并按指令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1-5的'数卡和实物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2、3

  1、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来玩一个“看数字拍手”的游戏,好不好?

  2、介绍游戏玩法: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先读出数字,再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拍手,要求幼儿听口令:预备―拍!幼儿才能拍。

  3、教师出示数字1、2、3,进行游戏。

  (教师可加快举卡的速度,培养幼儿的敏捷性)

  4、那除了用拍手来表示数字,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拍肩、拍腿、拍头、跺脚……)

  游戏好玩吗?瞧,这里来了什么?有几个呀?

  (教师出示1―5的实物卡片)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教师相应地贴上数字1―5)并让幼儿再次认读。

  二、认识数字4、5

  (教师出示4、5)请小朋友来看看4象什么?

  4可以表示4只帽子,那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说)

  5象什么呢?5在这里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轮流接着说)

  三、排序活动

  1、现在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宝宝和实物图片,但它们混淆在一起,想请我们小朋友来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3、你们真能干,谢谢你们小朋友的帮忙。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灯,了解特殊功能的灯,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2、激发幼儿探索灯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灯的图片。

  2、关于灯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老师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有方有园也有长,人人学习用得上,白天休息它不亮,晚上工作它最忙。猜一猜,是什么日用品?

  二、谈好

  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实物灯或灯的图片。

  教师:说一说你们家中有什么灯,幼儿园有什么灯,马路上有什么灯。什么时候要用到他们?你最喜欢那种灯?

  引导幼儿描述各种灯的不同形状、不同作用、不同功能等。根据灯的功能进行分类,如:照明用的灯有台灯、路灯等,装饰用的灯有吊灯、壁灯、霓虹灯等,交通用的灯有红绿灯等,观赏用的灯有冰灯、花灯等。

  三、知识拓展:

  通过课件使幼儿简单的知道灯的发展史,以及电灯是科学进步以后有一个美国的科学家发明的,他叫爱迪生。逐步认识特殊灯,了解这些灯在生活中的用途。

  1、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行驶,天渐渐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了,轮船迷路了,怎么办呢?谁能帮忙想个办法?引出探照灯,使幼儿知道它有照明引路的作用。

  2、在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用什么灯?提出无影灯,了解它的亮度能更好的帮助医生做手术。

  3、直接出示护眼灯,幼儿说出名字。告诉幼儿它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4、幼儿园的寝室里有一种灯,打开后是紫色的,老师每天都用它杀菌消毒,它叫什么灯?提出紫外线消毒灯,使幼儿知道,虽然它有杀菌的用途但是对人体是有害的,要远离。

  四、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游戏。教师说出一种灯的名称,幼儿就快速找出这种灯的图片如:教师说"装饰灯",幼儿快速找出装饰灯的图片正确地说出它的名字。谁答对的多,谁就是获胜者。

  活动反思:

  主题活动阐述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盘锦市双台子区文教幼儿园的李博。我执教的主题内容是"神奇的灯",选自辽宁师大版中班幼儿用书。此次活动,通过和幼儿一起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灯的种类和用途,满足幼儿的研究和创造欲望,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懂得节约能源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

  本次主题活动预设开展一周时间。为了培养幼儿对灯的兴趣,了解灯的用途,我设计了社会实践《各种各样的灯》《什么灯》。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而设计了健康活动《奇异的灯》《灯泡亮了》,又设计故事《夜晚不怕黑》,消除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心理,培养勇气,不怕困难,乐于接受挑战的心理。而且通过感受歌曲《摘星星》萌发幼儿关心、帮助、爱护残疾人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观念。

  今天我展示的教育活动是《神奇的灯》这一主题的一节社会实践《各种各样的灯》,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灯,了解特殊功能的灯,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2、激发幼儿探索灯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活动重难点: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1、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

  2、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

  4、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

  5、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介绍开心枕。

  2、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活动反思:

  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愉悦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恰到好处的引导,使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表现和体验,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中班教案 篇8

  目标:

  1、能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7个以内的物体。

  2、知道可以通过两两比较解决排序中的困难。

  3、能仔细观察物体的差异,并进行调整。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排序活动,有一定的排序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数学排序:大图片两张;学具:《幼儿用书》(P4——5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过程:

  1、排队坐火车去旅游。

  ——教师:我们今天来做“开火车去旅游”的游戏。教师请5个个子比较明显差异的孩子:我是火车头,我想请一个最矮的旅客排在第一个,请下面的小朋友帮我找一找。

  ——幼儿指认,找出最矮的一个孩子排好队。

  ——教师:剩下来四个小朋友也请你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帮助排队,并请他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从矮到高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矮的来一个个排队。那从高到矮排队呢?帮助幼儿一起总结方法:从高到矮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高的。并进行验证。

  ——教师: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想一起来坐火车去旅游呢,我们帮他们来排排队,那现在的队伍应该怎么排了呢?请小朋友按照从矮到高和从高到矮的`顺序重新排列。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片:排排队。观察画面上的长颈鹿,说一说那个长颈鹿最高、哪个最矮,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在圆圈中给长颈鹿标上数字。

  ——教师出示大图片:给放对的打勾。请幼儿逐一观察每一排的物体,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列的。给按从大到小排的物体涂上红色;按从小到大排的物体涂上绿色;给从长到短排的物体画圈;给从短到长排的物体打勾。

  3、活动评价。

  ——请幼儿示范从高到矮排队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排序有困难时,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比一比。

  ——表扬活动中仔细观察的幼儿。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8-0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7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8-16

[精选]中班教案09-01

(经典)中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