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14 17:55: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融让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1

  我这节课上的是全日制培智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孔融让梨》。根据班级孩子的情况,我把他们分成四个层次,并制定了相应的分类目标,

  第一个层次:学习、接受能力较好的孩子,也是班上情况最好的孩子,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目标是,知道一句完整的话说完了末尾要用句号,问句要用问号;理解孔融让梨的谦让道理。

  第二个层次:(有一定学习、接受能力孩子,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他们要求认识句号和问号;明白孔融让梨是孔融主动、有意把大梨让给了哥哥。

  第三次层次:(基本没有有意记忆能力和有意学习能力,属于说完就忘、学完就忘的孩子,但他们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他们的目标是,体会孔融让梨的快乐,知道孔融是怎么让梨的, 第四个层次:(重度智障和自闭症的孩子,与人交流沟通比较困难)他们的目标是,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跟读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根据“在生活中学习”的培智教育理念和我校“快乐学习”教育主张。我这节课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 导入。

  谈话,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多大了,再比较四岁的孩子多大,能做些什么。

  让学生了解自己比四岁的孩子大多了,四岁的孩子现在才上幼儿园中班。然后让他们观看《孔融让梨》的flash动画,让他们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体会四岁的孔融就知道让梨很了不起。

  二、 游戏。

  这篇课文共五句话,我把每句话中的主要词语制成了词卡,以朋友的形式

  发给每个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我给这些词卡做了简单的修饰,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这些学过的词语更加喜欢。)然后我一句一句的读句子,请手里拿我读到词语的同学到讲台上来,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话。这样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游戏中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认识句号和问号,知道一句完整地话说完了末尾要用句号,问句有用问号。

  三、 演一演。

  为了强化不同层次的孩子对《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不成程度的理解,我把孩子按好、中、差分成三组,并且给每个孩子都做了头饰,让他们演一演课文。再请三组中的三个爸爸、三个孔融、三个哥哥谈谈感受。(这里我的对每个层次的爸爸、孔融、哥哥的问题难度是不同的。)

  最后是总结课文,让学生明白《孔融让梨》是“让”是让大梨,拿小梨,并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尼有没有谦让过别人,是怎么谦让的,学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今后在校园里、班级里同学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关心、互相谦让?

  结束我播放了《孔融让梨》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在上这节课之前,感觉自己各方面的准备做得比较充分,可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附: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2

  从问卷调查管窥儿童习作现状,被习作问题凸显。

  被习作,意味着“要我写”。儿童处于一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无奈。这是一种主体逃离式的“伪”习作。

  习作,意味着“我要写”。儿童始终处于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这是一种心灵在场的“真”倾吐。

  那么,怎样引领儿童从被习作走向主动习作呢?笔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习作情趣,孩子不吐不快

  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若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是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灶,即大脑皮层几个有关的神经细胞形成一个同步的兴奋优势,它可以将大脑皮层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呈现抑制现象,这就是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

  根据“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激发习作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乐趣,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习作兴趣链: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

  激趣,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想象力很重要。想象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20xx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就是凭借常人不敢想象的想象,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一层层地“撕分”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美国航天局曾经悬赏400万美元寻找一种足够坚韧的材料来制成长达3.7万公里的缆线,搭建一座可以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实现人类“一步登天”的梦想变成了可能。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这对师徒“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

  我们的习作教学为什么不能添加一些富有情趣的“快乐游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

  譬如,低年级的习作课上,我们先让孩子想象画妈妈的鞋,然后,组织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美如童话的鞋子。

  再如,唤醒孩子先动手做一做,再任意组合,想象成一个故事,然后讲一讲,最后写一写。情趣一经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由“心动”,而“口动”,而“笔动”,不吐不快。

  二、父母师生共写,享受自由表达

  父母、老师和学生在共读(有字与无字书)的基础上,共写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后对话交流。

  譬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学时,与其在课文内容上精耕细作,隔靴搔痒地讲来读去,不如共写读后感。列选一则案例,以飨读者:

  老师: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能把大梨让给哥哥吃。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学会做人,互谦互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父母: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孔融这个孩子十分懂事,发现盘中的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拿大的,不挑好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别看他刚刚四岁,却懂得互让的道理。

  学生:孔融吃梨子应该有个规则,最大的孩子吃最大的,或是最小的孩子吃最大的,孔融是中间的孩子,他拿了最小的,那就没有规则了。

  父母:我们不能忘记课文主要讲的是孔融谦让的美德。

  学生:谦让是一种美德当然没有错,可最小的梨只有一个,大梨总得有人吃。美德是孔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让所有的人有规可循,并且都得到公平待遇,这比让一个人得到表扬重要得多。

  老师:我们既要学会谦让,也要遵守规则,孔融让梨的故事讲了一千多年了,排队加塞,挤公共汽车一拥而上的时候却没人想着做孔融。立规矩重要,但规矩也要大家自觉遵守。

  在日常化、习惯化的共写中,习作者既是读者,又是评价者、鉴赏者,每个人都会在均衡、公平的对话中获得“共享式发展”。

  三、师生共建博客,开放习作时空

  借助网络平台,师生共同建立习作博客,将师生的博客集合成一个博客群,相互连接,形成“博客环”,即时互动交流。

  下面是师生的博客辑选:

  [教师博客随笔]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

  在我眼里,可爱的女儿宛如万花筒,多姿多彩。

  女儿有妻子少女时代的丰姿。妻子年轻时代的形象永远是丈夫终身的美好回忆,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更何况,多数做丈夫的,无法确切知晓自己妻子年幼时期的情形,女儿的成长,不是在父亲面前重演了她母亲的各个阶段吗?

  女儿有时也呈现她的祖母年轻时代的形象。在我年幼时,母亲和外婆给了我人间最温柔的爱。她们都已去世多年了,每每想起,都令人十分怀念。有时女儿的表情中显现类似她们的神情,令人又惊又喜。

  女儿当然也很像她的父亲。妻子有时轻轻叹息,女儿要是更多像她母亲一点点,那她就会更加美丽。看她眼睛,单眼皮。鼻子,不够挺拔。下嘴唇,稍稍厚了一点。哇,这些不都是来自她生身父亲的基因吗。是的,人就是这么怪,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在我这个父亲看来,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

  女儿更是她自己,一个独特的人。她有许许多多优点,也有不少令人头痛的毛病。

  她有与父母和祖父母辈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她的喜怒哀乐也与我们大不相同。我们自己的成长经验,有的对她有用,有的完全不相吻合。无论如何,我都尝试去鼓励她,理解她,帮她面对困境。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女儿是上帝恩赐给我的宝贵财富,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好好照顾她,陪伴她健康成长,直到我去天国交差。

  学生跟帖1:老师,我也是您的女儿。

  学生跟帖2:“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这句话写得让我心痛!

  学生跟帖3:“看她眼睛,单眼皮。鼻子,不够挺拔。下嘴唇,稍稍厚了一点。哇,这些不都是来自她亲爹的基因吗。是的,人就是这么怪,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在我这个父亲看来,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我爸妈也常常不无遗憾地说,我要是能集合他俩的优点该有多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

  学生跟帖4:“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我觉得把这句话中的“他们”换成“我们”更合适,您说呢?老师。

  老师回帖:是的,应该用“我们”。如果没有你的及时指正,这个错误将会影响更多的读者。谢谢你的直言不讳!

  网友跟帖: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关爱他们,呵护他们,养育他们,是父母的责任。不久前,我离异了,现在孩子跟她爸爸过,我对文章中“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好好照顾她,陪伴她健康成长,直到我去天国交差”这句话感触颇深,我非常想去看我的女儿,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再也不松开……

  博客习作是对“被习作”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形式上,它革了依照教材、按部就班、一周一作的机械呆板习作的命,学生可以在博客这块自留地里根据兴趣与需要,及时耕种、管理、收获。

  在内容上,它革了命题作文与单纯而生硬追求写作技巧的命,博客上,写什么,怎么写,学生自己说了算。

  在评价上,它革了单一性评价的命,实现了如下转向:学生习作由原来只有教师的一言堂评价,转向了读者的群言堂评价;由原来只有分数评价,转向了读者的语言评价;由原来只有教师的诊断性评价,转向了读者的欣赏性评价;由原来只有教师参与的学校评价,转向了有读者参与的社会评价。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3

  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或做意识的最佳途径。很久以来,我在班级中也尝试着进行了合作学习的指导。

  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我感觉到合作学习时,大家往往不愿意听从组长的安排,都想自己说了算,小组内部协调起来不容易。因此,合作效率不高。记得有一次,我让小组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孔融让梨》一课,可到朗读结束时,仍然有几个小组还为分配角色问题没有开始读呢。后来我问到他们在干什么时,他们解释说,因为孔融这个角色大家都喜欢,就都想读他,不愿意扮演其他角色。

  其实,孩子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为了能够使小组学习更有实效性,也便于学生们团结友爱,后来,我先锻炼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小组长两个人轮流当,又按照星期一到星期四的时间顺序,选择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当小组长的机会,都过了一把当小老师的“瘾”,也都得到了最基本的锻炼,同时,也初步了解了合作的意义,最基本的听从指挥的意识有了,合作学习就容易多了。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实际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4

  多数网友认为,这件事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缺陷:这个流传千百年的德育教育故事不仅成了“国家标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其中有个网友这样写道:“这是德育题,却出现在语文考试中,如果是一个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就可能会采取更为委婉的技巧和办法,他会首先表扬这名孩子说出了心里话,同时,也要让他晓得,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梨子,变一份快乐为两份,岂不更好?

  另有一大部分网友在支持小朋友说真话的同时,也力挺老师:既然学完了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就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如果学习了又不肯让梨,课文白学了。

  网友的议论表达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关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个别网友认为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正区别。

  思想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应对和反映,而价值观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做人的准则与底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对与错要视具体的现实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特征而定。这种认识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思想与包容的价值观的体现,是新形势下文明的标志。

  1.思想应该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对人类最大的束缚就是思想禁锢。禁锢人的思想是不文明的`表现,也是时展的桎梏。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都是从思想的开放而开始的。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的中央集权瓦解的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期。大家的思想是相当开放的,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孔融让梨”是儒家思想的表现,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社会秩序,这与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思想不一致。儒家强调“爱”有差异,就是基于血缘由近而远;而墨家讲究的是“博爱”,“爱”不应该有远近之分。如孔融让梨,他就是儒家的秩序观念的反应。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他最小,所以选择一个小的“梨子”,这是孔融让梨的儒家思想本意,如果在墨家看来,孔融选大选小都是对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分高低远近“生而平等”。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均为“显学”,就是说这两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都很流行。

  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一位思想家叫杨朱,他的思想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是典型的自私自利,且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意思。因为,拔下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的这等小事他都不愿意去做。显然,按照杨朱的思想,孔融让梨就是属于愚蠢行为。但这种思想在当时也是有市场的,否则便不会流传下来。那么杨朱的思想是否正确呢?事实上杨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要去指望别人的意思。这个思想和当代的商品经济内涵是相同的,在“分工”的前提下只有“私有”才能导致“交换”行为的发生,这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和条件。

  思想应该是自由和开放的。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别人或社会强加的,是在开放的思想指导下慢慢养成的。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包括正直善良、诚实信用、包容谦逊等。在我们灿烂的文明史中,正统的儒家思想就不乏这些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体现了儒家的“恕”的思想;关于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儒家思想也给出答案就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我们宝贵的先民遗产,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教育幼儿懂得礼让,知道尊老爱幼。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鼓励语:小手小手转一转,你棒,我棒,大家棒!

  物质准备:图片2张、故事《孔融让梨》、儿歌《让座》、一盘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爸爸瞧妈妈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孔融让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听故事孔融让梨。

  提问:你们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故事听到一半)

  师:让我们继续来听听孔融到底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

  提问:

  1、孔融为什么挑最小的梨?他是怎么想的?

  2、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

  师:我们在来听一遍故事,听听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

  提问:你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不是很懂事啊?古代的小朋友懂得谦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懂得谦让呢?

  (三)听儿歌《让座》

  导语: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座》,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儿歌《让座》)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

  提问:儿歌好听吗?儿歌中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这位小朋友也这么有礼貌,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啊?

  三、结束部分

  小结: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留给别人,儿歌中的小朋友也懂得给老奶奶让座,大家都夸他们是好孩子,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相处,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顾自己。我们要学会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兄弟姐妹。

  今天老师请大家吃梨,你挑哪个?为什么?小朋友排队上来拿。

  故事: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教学反思:

  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6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意思是人不学礼仪或不懂礼仪在社会上将无法立足。可见,礼是道德规范的重要表现,教之道,德为先,道德是做人之根本。现在教育虽倡导德育为首,但实施起来总是觉得形式过多,实际太少,我认为德育为首“礼”当先。我经常对同仁们说:“虽不成才,但要成人。”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保障,这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社会的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这一切源于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德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开始。教育学生懂礼、知礼、行礼,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对“礼”的运用,做到学用并重,以提升自我文明礼仪知识与道德修养来构建学校德育文化。

  中国故有文明礼仪之邦称号。记得小时候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孔融,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为之赞叹。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文明礼让的典范。而因他从小就以礼待人,长大后,便成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这便是先成人后成才的典范呢。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可见,礼对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如何使学生懂礼知礼用礼,以提高其道德修养呢?

  一、创设文明礼仪的环境氛围

  1、校园与班级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与班级的墙壁,张贴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应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设立文明礼仪图书角。

  在教室的图书角摆放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图书,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

  二、发挥文明礼仪的标榜作用

  1、发挥教师的标榜作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即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等。陶行知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的箴言,告诉教师要严以律己。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同时,学生反射出的便是教师的影子。学生对教师的喜欢,表现出的是对教师地模仿。所以,教师要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要树立良好的文明举止榜样,充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2、树立学生的标榜作用。

  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学生们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并以他们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评选“三好学生”、“四好少年”的同时,我们还可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制定适合的、具有特色的学生评价内容。《规范》与《守则》,所有学生都能够倒背如流,但真真正正能按其要求做到的,何以之多?为此,我将《规范》与《守则》中的要求适当调整,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生评价标准,并每月进行“文明小公民”评选活动。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将形式化为行动,激励学生积极的以《规范》、《守则》为准则,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3、发挥家长的标榜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现如今,许多人比较重视学做事,而对学做人则有所忽视,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知识、技能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道德、人格的培养,认为文明礼仪是无所谓的小事,因“只生一个好”的理念,让家长们对孩子倍加溺爱,甚至认为孩子讲礼就会被欺负。这与学校的教育是背道而驰,使得学生在校在家两个样,从而导致青少年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构建和谐的家校互动平台是必然的。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家长会的契机,与家长们谈谈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用身边的实例打动家长,让家长切实感受到遵守文明礼仪,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另外,家访工作,不仅访的是学生,还要经常保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的家访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让家长把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当成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水平,只有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形成合力,共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校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提供保障。

  三、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实践

  1、课堂渗透文明礼仪知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发挥全员育人行动,充分利用各学科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渗透并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

  2、课内外活动渗透文明礼仪的养成。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孔融让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孔融让梨》教案02-22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06

教学的反思12-08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的反思01-07

《让》教学反思12-12

教学反思03-02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01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