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0 09:06: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

  苏教版第一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激发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此教案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这儿有个拼音:jiā,谁来拼一拼?

  2、看老师写“家”,同时认识“”(弯钩)

  3、学生在台上写一个,再指名书空。

  4、给“家”找个朋友;学生扩词练习。

  5、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家吗?这是个“小家”,我们还有个“大家”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家”,你就会明白了。(板书:小、大) 读课题。

  二、朗读:

  1、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好吗?出示多媒体动画的课文朗读。

  2、你们想读吗?轻轻打开课本大声拼一拼读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遇到不会的向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请教一下。学生自由朗读。

  3、想读得有进步的请再读一遍。

  4、觉得自己有进步的请举手,想有更大进步的再读一遍,特别把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练一练。

  5、现在觉得自己进步很大的请举手。(读书就应这样,多练才行呀!)谁来读读你最棒的一句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1)指名读,让小朋友评。

  (2)指名读,让小朋友跟他比,老师评。

  (3)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跟老师比,小朋友评。

  6、谁试着把整首儿歌读一读。

  7、听老师读读看,配乐并做适当的动作。

  8、同桌自由练习,要求展开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9、指名读。

  10、学生齐练:配乐、做动作,可站着也可坐着,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读了这么多遍,知道这首儿歌都写了谁的家呀?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词卡。(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我们)

  2、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说话练习:课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3、老师这儿有一些词卡,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贴词卡。

  4、你们能把他们的家画下来吗?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画。

  5、读读你画的一句儿歌,再说说你的画。老师再把画贴在黑板上相对应的地方。

  6、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什么叫祖国?

  (2)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大声地齐说一遍,要感到很自豪。

  (3)引导:祖国的风景很美丽,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像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小朋友的大家。

  (4)跟老师有感情地读这句话,再背一遍。

  7、我们每个人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祖国这个大家。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想一想,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说话练习: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讲台前)

  9、把小朋友说的儿歌有顺序地连起来,就编成了一首完整的儿歌了。我们来试试看。讲台前的学生试连,加上动作,配上音乐。

  (附儿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高山是绿树的家,大海是轮船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

  四、总结:

  1、小朋友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自己学编儿歌表演节目了,真了不起!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2、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画一画,再编一编儿歌。老师帮小朋友到我们的校刊《星空周刊》上去投稿。

  3、下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生字词。

  五.附板书:

  蓝天 白云 (学生的画)

  树林 小鸟 ( )

  小河 鱼儿 家 ( )

  泥土 种子 ( )

  祖国 我们 ( )

  … …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3.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到法国,那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度。法国的建筑尤其出名。能说出法国出名建筑的请举手。(投影出示几幅建筑图片,如巴黎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可见,建筑是科学,建筑是艺术,建筑还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跟随作者吉祖英来了解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法国的凡尔赛宫。(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重点写凡尔赛宫的建造时间、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

  三、学习课文

  1.同学们,请你们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向老师和同学们解说凡尔赛宫。

  2.走进凡尔赛宫。

  生一,介绍第1、2自然段。(先个别练说,再指名说)

  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是驰名世界的、被称为人类艺术明珠的法国凡尔赛宫,它坐落在……主要建于路易十四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宫殿建筑气势磅礴……正宫……宫顶……宫殿外壁上端……如果想看到凡尔赛宫更为美丽的景致,就请跟随下一位导游一起走进凡尔赛宫。

  师:走进凡尔赛宫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介绍时注意了什么?(板书:方位、艺术价值,外部:建造时间、面积、特色)(要注意抓住重点,准确生动、表达流畅、声音响亮)

  凡尔赛宫里面的景致怎样呢?请下一位导游为我们介绍。

  生二,介绍第3自然段。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凡尔赛宫的内部,这里有大殿小厅500多间,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现在,我们来到了由皇家大画家……的镜廊,这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它全长……凡尔赛宫内部的陈设和装潢那么富有艺术魅力。其实它的外部景物同样充满艺术魅力。不信,请随下一位导游进入法兰西式大花园。

  (1)师问: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内部:陈设、装潢)

  (2)作者为何要重点介绍镜廊?

  (3)这一段的第一句在这节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

  接下来,我们继续观赏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有请下一位导游带我们去游览。

  生三,介绍第4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1)这一节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由远及近)

  3.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板书:历史逸事)指名朗读。

  4.文章的第6、7自然段介绍了什么?齐读第6、7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的?

  (一是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二是外围环境优美,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三是建筑历史悠久,有许多动人的历史逸事;四是在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2.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先总说其艺术价值,再具体说明艺术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最后归纳)

  3.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句子加以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五、课外拓展

  运用文章的写作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过程1: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板书:xx

  二、讨论理解课文: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请找出来读一读。

  1、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相机圈出: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什么事?

  讨论;

  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的哪些句子能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的的确确非常专心。

  2、学习二——五段

  分小组讨论,找出句子读一读。(在课文的第二——五段中)

  全班交流讨论,并随机指导朗读。

  安培这样专心,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叫——聚精会神

  陆老师还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全神贯注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备粉移精;练习讲故事;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2:

  一、指导讲故事

  1、齐读

  2、出示题纲:

  介绍安培

  讲清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怎样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黑板。

  3、同桌互讲

  4、指名讲(评议)

  二、补充练习

  1、做口算时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心算计算演算]

  2、爱迪生是世界上()的科学家。[著名独一无二]

  3、上课时,我们应该()听老师讲课。[仔细、专心]

  4、我下定()把字练好。[小心、决心]

  三、学生书写生字:备粉移精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

  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徽州有关的知识。

  2.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的古代,人们按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其中,商人处在最末端,地位较低,不被人看重。可是,在我国的南方有这样一处地方,那里涌现出许多不一样的商人,他们行走四方,苦心经营,积累财富后,返回故乡,建立学堂,教育后代,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别具特色的地方——徽州,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课前都预习了,那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

  生机盎然 雾霭飘渺 起起伏伏 隐隐约约 山影朦胧 人影绰绰 葱茏迷蒙 粉墙黛瓦 轻轻浅浅 疏树寒村

  2.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徽州的哪些景色?板书

  (晨光中的徽州 徽州的街巷 雪中的徽州)

  3.真不愧是五年级的学生,借助预习就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晨光中的徽州。

  三、晨光中的徽州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晨光中的徽州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生答 生机盎然

  (1)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 谈谈你的理解?

  在这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他为什么只写这些景物?(典型 代表性)对,描写风景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典型的景物 板书 典型

  老师这里也对这些景物进行了描写,你们来读一读。出示 什么感觉?剪影式的 起起伏伏 好在哪?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为我们读一读。

  (2)生答 山影朦胧 (雾霭飘渺)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 谈谈你的理解?请读出你的这种感觉。

  3.说得真好,是啊,晨光中的徽州既有着生机盎然的练江又有着隐隐约约朦胧的山影。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放音乐)用心地来感受,你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老师范读,生谈画面

  4.是啊,剪影式的乌篷船,起伏的水鸟,绰绰的人影,视野内,山影朦胧 往下游看, 街市隐隐约约,无论近看还是远观,(板书 近 远)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难怪作者感慨道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5.出示图片,此时,你的脑中出现了哪些词语

  6.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感受一下这如画的风景。

  四、徽州的街巷

  1. 晨光中的徽州如此的美丽,让人不由的想进一步了解它,于是作者便走进了徽州的大街小巷。自由的朗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里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勾画出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过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交流反馈。

  3.师:眼前的美景让作者觉得那随处可见的粉墙黛瓦与潺潺流水都仿佛是画家勾勒出的水墨画。出示图片,谁来为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谁来试着用自己的声音为我们表现出这幅水墨丹青的特点。

  五、雪中的徽州

  1.雪中的徽州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认真的找一找。(优美纯净)

  2.师:在这一段中,作者还为我们描写了一种特殊的建筑。是什么呢?找找那句话。(牌坊)

  3. 出示 句子 指名读文 “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它们。。。。。。给人们讲述着存在的理由。”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板书 拟人徽商的叮咛是什么? 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介绍徽商。徽商就是刚上课时我们提到的那些不一样的商人,他们行走四方,苦心经营,不仅仅是为了财富,他们更重视的是做人的准则即“讲道义、重诚信”,并且在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慈善事业。徽州牌坊多是徽商捐巨款行善后,被朝廷旌表赐予,牌坊象征着“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做人经商原则。出示图片 那么你觉得,徽商的叮咛是告诉后人什么?(不能背离这个原则,不能做见利忘义的事情)

  4.徽商们不仅用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还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徽州文化,留下了许多意味浓郁的建筑,(出示图片房子)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整个徽州,或睡或醒,或卧或走的村庄,民居,老树,行人,共同走进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画中,来,读“那么多意味浓郁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六、拓展练笔

  1.如果说前边是作者眼中所见到的景色,那么这里就是作者心中所想到的,板书,眼中景 心中景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更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景类的文章更是应该抓住典型的景物,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全方位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2.下面,请同学们调动起你的全部感官,眼,耳,鼻,心,用心的感受,你进入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中呢?放音乐,出示图片

  3.拿出你的本,运用刚才写景的方法,把你感受到的画面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4.学生练笔,朗读,师点评。

  5.很高兴,你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美丽的风景,用文字记录下了你当时的感动,这样,大家就成为了生活的有心人。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出示 “行遍天下路,赏完世间景,阅尽古今书,我笔写我心。”愿同学们能用手中的笔随时记录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下课。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和老师的联想提示,能够读准zcs声母的发音,认清形。

  2、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拼音形状、老师指导学生书空书写,课本描红等活动,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书写zcs.

  3、学生根据两拼音的拼读方法,能够准确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并经历拼读尝试后,能够正确认读、书写zi ci si3个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男女生、小组读、肖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达到读准四声。

  学习重点:

  1、s的书写规范,达到右上起笔,写正,不能歪的效果。

  2、会认会读会写zi ci si3个整体认读音节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拼音宝宝小i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i唱《生日歌》好吗?小i有一个愿望,它希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要认识它们。

  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声母z及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现在,我们就出发,去结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2、学习声母z。

  (1)教师引学:同学们,你们看,这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生:小女孩正在写字,写了一个字母z。

  (2)教师出示z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

  (4)教师范读z,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读声母z。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

  (7)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zzz,像个2字zzz。

  (8)学生拍手读儿歌。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声母z,就可以邀请它去参加小i的生日会了,小i特别高兴,马上走过来和声母z跳起了舞,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这样的音节叫什么音节?

  生: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朗读时,声母z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zi长而响亮。)

  (3)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ī、zí、zǐ、z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4、指导书写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跳了这么久的舞,声母z都累了,它要回家休息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吗?

  生:四线格。

  (2)引导学生观察z在四线格中的占位,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四线格中书写。

  (5)书写整体认读音节zi。

  (二)知识迁移,学习声母c及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我们已经顺利地邀请到了第一个拼音宝宝,现在我们要去找另外两个拼音宝宝。它们也藏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引导学生看图,引出声母c,学习c的发音。

  (1)仔细看图,你找到了谁?

  生:我找到了拼音宝宝c。

  (2)教师出示c的卡片,引导学生根据认识z的`方法自学声母c。

  教师导学:你在图上找一找,图中哪部分和声母c的形状很像?

  生:图上小刺猬的形状很像c的形状。

  (3)学生试着根据“刺猬”的“刺”的读音读声母c。

  (4)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刺猬”的“刺”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c的读音。

  (5)教师范读c,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6)学生自由练读c,体会发音要领。当小老师领读声母c。

  3、记住声母c的样子。

  (1)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c的样子。

  (2)引导学生编儿歌:小小刺猬ccc,半个圆圈ccc。

  (3)学生拍手读儿歌。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顺利地邀请到声母c,小i又来和声母c跳舞了,它们组成整体认读音节ci。

  (2)引导学生读整体认读音节ci。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cī、cí、cǐ、c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5、指导书写声母c和整体认读音节ci。

  (三)运用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声母s及整体认读音节si。

  1、过渡:最后一个声母宝宝,你找到了吗?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前边两个声母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声母s的发音。

  3、学生汇报,指名认读声母s。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想办法记住声母s的样子。

  (1)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生1:s就像半个数字8。

  生2:想想书中蚕宝宝的样子就能记住s了。

  生3:蚕儿吐丝sss,半个8字sss。

  (3)学生拍手读儿歌。

  5、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整体认读音节si。

  (1)过渡:现在声母s我们也邀请到了,它也来和小i跳舞,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si。

  (2)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整体认读音节si,教师巡视,纠正发音。

  (3)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sī、sí、sǐ、sì。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6、指导书写声母s和整体认读音节si。

  三、快乐游戏,巩固认读声母和游戏拼读。

  1、过渡:生日宴会继续进行,现在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

  2、游戏:比谁反应快。

  找6名同学每人手里拿一张拼音卡片,卡片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和声母z、c、s。老师随机读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拿着相应卡片的同学听到后马上跳一跳。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了小i的生日会,我们不但认识了三位新的拼音宝宝,而且还学会了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可是小i的生日会并没有结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给小i过生日,说不定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呢!

  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今天在课堂上学过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给爸爸妈妈听,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8个生字,3个多音字,认读4个字,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记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能在不断的应用中积累并运用词语,丰富语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知道动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产生兴趣,能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动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产生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3月22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利用汉语拼音初步识字,正确认读字词,正确读文,学会11个生字,掌握5个,认读4个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引入:

  1、[提前板书:时装表演]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一场时装表演,你想看吗?请你睁大眼睛,模特上场了!(学习生字装)

  2、你知道吗?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时装表演呢![板书:动物]我们快去看看吧!

  环节意图:从大家熟知的人类时装表演过渡到动物时装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动物进行时装表演,会穿什么样的服装呢?”这一疑问。问题产生了,自然就引发了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打开书,小声读全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不准地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2、同桌读难读的句子,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师巡视。

  挑出难读的句子全班指。

  3、认读生字、词语

  4、出示句子,随文学习缤、称、赞、选。

  5、和同桌一起正确朗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遍读边思考: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时装表演了?

  三、写生字

  四、回读全文:

  五、作业:写生字,读课文。

  教学反思:在这次课中,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在识字教学中兴趣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设置各种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索的环境中,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板书设计:

  6、动物时装表演

  缤称赞选

  第二课时(3月23日星期五)

  教学目标:

  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6个生字,朗读课文,知道动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产生兴趣。用称赞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知道动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打开书,读课文回忆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在进行时装表演呢?

  2、在学生反馈课文内容的同时检查字词句。

  3、和同桌一起读课文,要求:

  (1)听听对方的字音读得正确吗?

  (2)读后和同桌讨论: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每种动物时装的特点吗?

  环节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的的学习;渗透用简单语句归纳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三、通过自学,了解内容:

  1、小组学习:先以小组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结合“你喜欢哪种动物的时装呢?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去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环节意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下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时装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为各有各的作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口述或加动作表演等)汇报出来。

  四、回读全文:

  五、生字教学:

  1、读词语

  2、记生字:

  3、指名说:

  4、说说写时注意什么?

  5、范写。

  6、学生练习。

  六、口语交际练习:

  小动物们究竟能不能评选出最佳时装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七、:

  (指板书)课文里介绍的是这几种动物皮毛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时装”特别奇妙,有着奇特的用处?请你回家问一问,找一找,查一查。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巧借多媒体创设了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感知觉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知识的吸收,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较好的完成了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孔雀兄弟五彩缤纷

  北极熊白色的厚袍子

  动物时装表演刺猬硬刺

  青蛙草绿色

  变色龙随环境变换颜色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绝招》教案03-31

[精选]语文教案10-15

语文教案(精选)10-16

语文教案[经典]12-09

语文教案[精选]10-19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经典】语文教案10-14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