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13 10:21:0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必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必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强大的老虎之间地位差异变化。

  2、通过欣赏故事、观看表演以及讨论,知道朋友之间应该平等相处,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3、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感知体验亲子共读过程的愉快氛围。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事先在前面左右两边分别用积木搭起两个城堡,分别作为两次表演的场景道具。

  2、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简单的老鼠和老虎的服装道具。

  3、请一位家长和孩子事先熟悉故事,并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引出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感受音乐活动滑稽的旋律。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扮演小老鼠,表演小老鼠上灯台滑下来的故事,你们还想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吗?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些什么?你们还想听这个故事吗?下面我邀请一位小朋友的爸爸来给我们大家讲故事。

  3、邀请小朋友爸爸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男同志讲故事的效果,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忠的人物特征。

  4、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教师:刚才,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又给大家讲了一遍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刚开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的时候,小老鼠高兴吗?大老虎总是怎样?后来,小老鼠不愿意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师怎样玩的?

  教师:小老鼠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终于成了真正的`、平等的好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想来扮演大老虎和小老鼠表演这个故事呢?

  5、事先安排好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表演故事,大家观看亲子故事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

  6、鼓励幼儿参与故事表演。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和这个大老虎一起表演吗?下面请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们一起来表演故事。

  请爸爸继续扮演大老虎,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忠的语言。

  7、音乐活动《碰一碰》

  教师:小老鼠和大老虎变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今天我们班上还来了许多家长,他们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吧。

  教师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各动物拿水果的姿态,选用确切的动词进行讲述,理解捧、托、背的具体动作,学习词语“一串”。

  2、能仔细观察图片,用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图中的各种水果。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图片的观察能选用确切的动词进行讲述。

  难点: 学习词:捧、托、背、一串。

  活动准备

  1、鞭炮和锣鼓录音片段。

  2、水果店背景图片一幅,水果店各类水果图片各一张。

  3、小猴、小刺猬、小猫动物姿态图各一张。

  4、知识储备:会用形容词形容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播放鞭炮和锣鼓录音,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2、进入主题,根据图意进行启发提问。

  3、小游戏(熟悉托、捧、背三个动作)

  师:现在老师要让小朋友来比赛,老师说动作的名字,小朋友来把这个动作做出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反应的最快,做的动作最准确。“托”“捧”“背”……

  4、给故事取名字,讲故事

  师:我们来给这个好听的故事取个名字吧!听听谁取的名字最好,使没听过故事的人一听就能知道故事的内容,然后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5、情境游戏《开超市》

  (1)师:罗老师也开了一家超市,这个超市有个奇怪的规定,来买东西时,要大声讲出你要买的是什么水果?这种水果是什么样子的?还要讲出你要怎样把它拿回家,不然就不卖。

  (2)师:想来买的小朋友请举手。其他小朋友都要把小耳朵竖起来,当小评委,如果来买的小朋友讲完整了才能买,不完整不能买,请他回去想好再来买。

  (3)师:罗老师超市的东西快卖完了,现在请小朋友帮我一起去进货好吗!

  活动延伸

  小朋友每人拥有一种不同的水果,来向进货的老师推荐自己的水果,必须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水果,老师才会买。比如“我的`西瓜又大又圆,快来买呀!”

  活动反思

  1.本节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亲自参与其中,更主动、深刻的掌握了活动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小朋友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处于专注、积极和欢乐的气氛中,兴趣极高。我觉得这与课程设计的情境和游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会更充分的备课,为幼儿营造一个他们喜爱的感兴趣的情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贴近生活的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2.在讲小猴子买桃子这一环节时,“捧”这一动词对孩子来说有点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以及幼儿亲身体验,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一动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应让幼儿多做、多说,逐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小熊尊敬老人的情感,萌发关爱老人的愿望。

  2、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形容词:五颜六色、芳香扑鼻。

  3、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描述物品或食品。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重阳节的习俗。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图片PPT课件《小熊送礼物》;重阳糕和菊花酒的图片;五颜六色的食物,能散发香味的物品。

  3、环境场地准备:活动室摆放芳香扑鼻的花;环境中张贴五颜六色(花、服装、墙饰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回顾节日,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回顾重阳节是谁的节日,在这一天可以做些什么事?

  2、讲述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要关爱老人、尊敬老人,不仅仅要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也包括周围所有的老人。

  3、欣赏礼物,理解词汇意思。

  欣赏故事中的礼物——重阳糕和菊花酒的图片,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词汇描述它们。

  帮助幼儿理解“五颜六色”“芳香扑鼻”的意思。

  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五颜六色”的,哪些东西是“芳香扑鼻”的。

  4、情境表演,给爷爷奶奶送礼物。

  教师提出要求:重阳节到了,我们都要送给家中的老人“五颜六色、芳香扑鼻的礼物,你们准备怎样选,怎样表演?

  幼儿自由合作,自由表现。

  请个别小组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

  故事:小熊送礼物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妈妈准备了一大盒的礼物,让小熊给奶奶送去。小熊打开盒子一看,盒子里面有许多重阳糕和一坛菊花酒,重阳糕做成高高的宝塔形状,装扮得五彩斑斓,漂亮极了,打开酒坛子,只见金黄色的菊花酒芳香补鼻。小熊高兴地鼓起掌:“好啊,好啊!奶奶一定会喜欢的。”

  小熊提起盒子,兴冲冲地出了门,走过小村口,来到山前,远远地看见山羊爷爷缓缓地走过来。小熊急忙迎上前去,大声地打招呼;“山羊爷爷,您好!”山羊爷爷抬头一看:“哦,是小熊啊,你这是上哪里去啊?”“今天是重阳节,妈妈让我给奶奶送礼物,您看…”小熊一边说,一边打开盒子:“山羊爷爷,您也吃一块重阳糕吧。”山羊爷爷翘着胡子摇着头笑着说:“爷爷不吃,爷爷不吃。”说着,他低下头一看又说:“哟,这糕点做得五颜六色,可真是漂亮。”小熊说:是啊,这是妈妈做的,妈妈说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那也是您的节日,您可得尝一块!“山羊爷爷推辞不过,只得吃了块糕,一边赞叹重阳糕做得好吃,一边夸奖小熊真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他乐呵可地笑着,心里高兴极了。

  告别了山羊爷爷,小熊继续往前走,走出去没多远,就看见牛奶奶,马爷爷、鸡奶奶、猪爷爷……好多爷爷奶奶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从山上走下来。原来他们一大早去登山,现在正回来。小熊想,这些爷爷奶奶恐怕还没有吃早饭呢,小熊急忙迎上去说:“爷爷奶奶们好,你们登山累了,来吃一块重阳糕吧。”一边说一边将重阳糕分分给爷爷奶奶们。大家都夸小熊是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熊终于来到奶奶家门口。他掀开盒子一看;哎呀!只剩一块糕了,怎么办呢?小熊正在抓耳挠腮的时候,奶奶已经站在小熊跟前。

  “小熊,你在发什么愣?”奶奶笑呵呵地问。

  “奶奶,老人节快乐!妈妈让我给你送重阳糕来,可是…”小熊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可是什么呀?”奶奶笑呵呵地掀开盖子。

  “哦!妈妈让你提这么大个盒子,怎么送这么小一块蛋糕给奶奶呢?”奶奶依旧笑呵呵地说。

  “不是,妈妈装了满满一盒子重阳糕,我在路上碰到好多爷爷奶奶,都送给他们了。不过妈妈还准备了菊花酒,好香好甜,您尝尝吧。”

  “好,奶奶一定尝!我的小熊长大了,学会有礼貌了,尊敬老人了。”奶奶笑呵呵地说。

  “奶奶,你不责怪我了?”小熊惊喜地扑到奶奶怀里,还撒娇地说:“那些爷爷奶奶也都夸我是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对,要做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这才是你和妈妈送给奶奶最好的礼物。”说着,奶奶一手拎着盒子,一手牵着小熊走进了屋子。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想对应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准备:了解本班儿童的识字情况

  字图配对的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出示图一。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么,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请儿童找出汉字

  二、看图猜字

  ——古时候是没有汉字的,人们想传递信息该怎么办?

  ——看图猜字游戏。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而来的。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们认识汉字么,都认识什么汉字

  ——教师记录儿童所说汉字,及时纠正儿童不正确的发音。

  四、看图识字

  ——进行字画配对的拍卡片游戏

  五、延伸

  ——将字图配对的卡片放在区角中,儿童自由操作。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胆讲述,感受故事的有趣。

  2、感受故事人物妞妞关爱小动物,肯原谅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6张大图,小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看几幅有趣的图片,这些图片连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看吗?

  2、在看图之前,我有个要求;我们先看懂图片,然后再把图片的内容用好听的词语讲清楚,你们能做到吗?

  二、仔细观察,理解故事,大胆讲述。

  图片(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捕捉幼儿精彩的描述,提升幼儿学习叫卖的声音。

  1、这是哪里?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什么叫包子铺?你觉得包子铺生意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个女孩就叫妞妞,这个包子铺就是她妈妈开的。 谁愿意先来试试,说说这张图。(邀请2名幼儿)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妞妞的妈妈开了一家包子铺。包子铺的生意特别好,“快来买包子罗,新鲜好吃的包子出笼了!”每天都有许多客人排队来买包子。

  (引导幼儿来学学叫卖吆喝声)

  图片(二)——总结幼儿数的经验,引导幼儿尝试学习人物之间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买卖之间的关系。

  *卖着卖着,天黑了,包子铺要打烊关门了。

  1、这时笼屉里的包子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后来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3、她买了几只包子?还剩几只?你怎么知道的?

  4、谁愿意来说说这幅图,让我们大家能听出两人之间的对话呦!

  *卖着卖着,天黑了,包子铺要打烊关门了,笼屉里还剩下9个包子。这时,隔壁的阿姨来买包子,“老板娘,我要买4个包子。”“好来,你拿好,下次欢迎再来!”

  图片(三)——引导幼儿学做动作,体验妞妞累了。

  1、妞妞现在在干什么?

  2、她为什么要蹲在桌子底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们学学做做,什么是打盹?

  *妞妞帮着妈妈卖包子,实在是太累了,就蹲在了桌子下打起盹来。

  图片(四)——再次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根据脚印线索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

  1、在妞妞打盹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桌上的包子少了几只?包子到哪里去了?

  3、会是谁吃了包子呢?桌子上还有什么?

  4、你怎么知道是小猫吃了包子呢?这是谁的脚印?

  *到底是不是小猫吃了包子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图片(五)——幼儿感受人物的心理,尝试和小猫亲昵。

  1、是小猫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2、你们知道小猫为什么要吃包子呢?

  3、小猫吃了妞妞家的包子,她生气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4、她会对小猫说些什么呢?

  5、谁敢上来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他就是勇敢的人。(引导幼儿有条理的、清晰完整的讲述图片的大致内容。)

  *妞妞帮着妈妈卖包子,实在是太累了,就蹲在了桌子下打起盹来。等妞妞醒来时发现有人吃了包子,是谁呢?原来是一只又黑又瘦的小猫咪吃了包子。妞妞轻轻抱起小猫咪,对它说:“你一定是饿了吧,才吃了我家的包子。”

  图片(六)——引导幼儿用“一会……一会……”的句式描述图片,感受妞妞的宽容和善良。

  1、小猫在和妞妞干什么?谁能用一句长长的句子来说一说。

  2、妞妞为什么要把小猫留下来?

  3、你们喜欢妞妞吗?为什么?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妞妞是一个宽容、善良的好孩子,我也很喜欢她!现在我把这些图片缩小放在了一块,等会你们两个两个一起来看看、说说,把这些图片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行吗?别忘了,还要给故事取个有趣的名字。我们待会要干什么?

  三、幼儿结伴,连贯讲述故事。

  1、邀请2组幼儿来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提升幼儿讲述经验。

  2、故事的名字原来叫……,可是你们都取得特别好,因为小猫不是故意偷吃包子的,它是饿了才吃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民间童谣《老鼠嫁女儿》及其相关的艺术作品,感受传统艺术的美。

  2、体验诗歌幽默的风格,理解诗歌的内涵。

  3、乐意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老鼠头饰、《老鼠嫁女儿》动画片,圆舞板人手一份、表演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气氛,猜想新娘。

  1、出示轿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请你们仔细听,(放音乐)。听了这个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这是结婚时用的一段喜庆的音乐,今天有位新娘要出嫁(出示轿子)。猜一猜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呢?

  2、出示老鼠新娘。

  师:看一看到底新娘是谁。(出示新娘:"是我漂亮的'老鼠新娘")是谁呀?老鼠女儿要出嫁。这么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会是谁呢?

  二、出谋划策,挑选新郎。

  1、师:小朋友讲了这么多,到底谁是新郎呢?老鼠爸爸说:"谁最厉害就嫁给他。"鼠爸爸怎么说的呀? 那鼠爸爸会觉得谁最厉害,他会去找谁呢?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

  师:鼠爸爸都到底找了谁呢?最后鼠爸爸找了谁?为什么?

  三、完整欣赏,学习童谣,感受幽默的风格。

  1、看课件完整欣赏。

  师:在动画片里其实还藏着一首很好听的诗歌《老鼠嫁女儿》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师:鼠爸爸第一个找的是谁?(太阳)太阳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乌云)乌云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大风)大风是怎么说的?

  鼠爸爸接着又找了谁?(围墙)围墙是怎么说的?

  师: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猫咪)鼠爸爸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厉害,女儿应当嫁给他!"鼠爸爸好开心,找到了最厉害的新郎了。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

  师:鼠新娘到了猫咪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回答) 天那,他们的做法对不对啊?为什么?

  3、你觉得这首诗歌有趣吗?

  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首有趣的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跟着朗读)

  4、分角色朗诵诗歌。

  师:拿出圆舞板有节奏的念念这个有趣的民谣吧。(站起来念)

  四、理解童谣的内涵。

  1、师: 老鼠爸爸,妈妈听到女儿被猫吃了,他们会怎样?(会哭,会很伤心)为什么他们会非常伤心呢?因为每个爸爸妈妈都会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老鼠爸爸妈妈为什么还要把女儿嫁给猫呢?(因为他们太糊涂)是不是最厉害的人就一定能当新郎呢?

  2、小结:这首民谣所蕴涵的真正的寓意是由于老鼠会偷人们的食物,是个坏东西,所以人们想尽办法赶走它、消灭它,就编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歌。一个是嘲笑老鼠爸爸愚蠢,另一个是最好老鼠都让猫吃掉。

  五、表演老鼠嫁女儿的场景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尝试捕捉有用的信息进行猜测。

  2.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3.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活动准备:

  PPT;“我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来玩一个游戏,题目是:猜一猜(PPT展示)。这个游戏可以怎么玩?大屏幕里还藏着许多秘密,要请你来猜一猜。

  二、热身运动,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戏,理解规则

  (1)倾听规则:一个猜,大家说,猜的人不能看,说的人不能把这个事物的名字说出来,把关于这个事物的信息告诉猜的`人。

  (2)PPT展示(边出示边提醒幼儿: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谁来提供信息?

  (3)梳理升华: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关于这个还有什么信息可以告诉大家?

  2.再次游戏,细化规则

  三、抢答游戏,体验规则

  1.分成两组,交代要求

  第一,每队依次派代表上来猜;第二,每队代表抢猜,猜到的队加10分;第三,把名字说出来的队泄密,对方加10分,第四,(出示)这是计分牌,代表翻牌,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才能计分。

  2.逐一播放ppt,幼儿游戏。

  3.统计分数,宣布游戏结果

  四、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播放PPT《我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在完整讲述的基础上,学习对画面细节进行描述,运用语言丰富对图画的讲述。

  2、感知日记中小蚯蚓的快乐生活,并喜欢它调皮可爱的形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多媒体PPT、《蚯蚓日记》四张、底板若干、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对蚯蚓日记的.兴趣

  1、唤醒幼儿对蚯蚓的经验

  T: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蚯蚓吗?在哪里见过蚯蚓?

  二、教师精读日记,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完整讲述画面

  1.教师精读日记四篇请你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听,并记住日记里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2.个别幼儿尝试讲述,教师提问:A.哪篇日记你最感兴趣?

  B.谁来完整的来说一说你喜欢的日记?

  3.教师小结提升:要把蚯蚓日记讲的完整,必须要把日记中的时间、地点、小蚯蚓和谁,发生了什么故事说清楚)

  三、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丰富对日记画面的描述

  1、教师提要求,引发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它说的好玩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观察画面的细节)

  2、幼儿分组练习丰富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大家倾听并相互评论,师生小结丰富讲述的要求。

  四、迁移讲述经验,创编蚯蚓日记

  1.介绍材料和做法,让幼儿了解材料。

  T:小蚯蚓每天都在写日记,那么他还会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和谁,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边说一边出示图片材料)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现在两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一篇日记,记住哦,每篇日记上都应该有:发生的时间、在哪里、小蚯蚓会和谁,发生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呢?)

  3.幼儿讲述:A先编完日记的小朋友,拿着日记讲给课人老师听,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比比看谁说的既完整又好玩?

  B展示幼儿作品,并进行讲述(3个孩子,选择小蚯蚓表情比较复杂的讲)

  C评价幼儿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师小结,出示图画书《蚯蚓的日记》

  其实小蚯蚓还写很多有趣好玩的日记呢,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本日记里的一部分。你们想不想跟像蚯蚓一样,也拥有一本自己的日记本呢?通过蚯蚓日记我们知道了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把你们生活中好玩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等你们到小学了学会写很多字以后,你也可以看着你画的日记,再把日记里的发生的事情用文字或者拼音写下来。

  活动反思:

  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封底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这堂课选择了蚯蚓和好朋友之间的日记,引导仔细观察,图文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认识自然规律白天、黑夜对人、动物的各自重要作用,学习辩证地看待某一事物。

  2、 感受故事中的温情与幽默,学习克服和缓解自己对黑暗的害怕心理。

  活动准备:故事ppt,在黑夜里活动的动物以及夜晚的景色等

  活动过程:

  一、 了解幼儿对黑暗的原有感受

  1、 喜欢黑夜吗?为什么?

  2、 喜欢白天、黑夜大调查。

  二、 倾听故事,认识理解黑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1、 老师利用ppt讲故事

  2、 听了这故事你觉得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没有黑暗吗?

  3、 听了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怪兽是个怎样的怪兽?

  4、 交流克服惧怕黑夜的有效方法。

  三、 延伸故事,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动物在黑夜活动的特性

  四、 美的欣赏:感受夜晚的美景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18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8-26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10-06

大班语言教案02-18

大班语言《春》的教案02-22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20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语言春雨教案04-01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