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31 07:49:0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4篇【必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4篇【必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本次的跳方格体育活动。在准备过程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每人制作一个沙包,孩子们同我在室外活动场地用粉笔画了两个方格子(跳房游戏),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由于本班是大班孩子,具备一定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所以在活动中增加了交替跳,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设计了两队比赛的环节,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但锻炼了跳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还体会到了同伴互相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知识技能:学习单脚跳、双脚跳,及交替跳。

  能力培养: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跳跃要领,及身体协调性。

  教学难点:学会单双脚交替跳。

  活动准备

  沙包(人手一个)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室外场地跳房(事先画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在室外场地围一个圈,游戏大西瓜小西瓜(原地双脚跳单脚跳)。

  二、基本部分:

  1神奇魔法变变变,吃完西瓜变小兔,(每名孩子带上准备好的小兔头饰),孩子站成两队,跟随老师站到跳房前,我们都是兔宝宝,跟着妈妈采蘑菇,踩到蘑菇放在哪,放在桥头大箱子里。兔宝宝学过桥。(教师示范手拿沙包单双脚交替跳过跳房)。

  2请两名孩子示范跳一跳,请孩子们说一说怎样跳得对。教师引导孩子学习单双脚交替跳。

  3两队比赛采蘑菇,两队孩子依次跳到跳房前头,将沙包投进纸箱内,前面的孩子投完沙包,后面的孩子才可以跳房子。教师引导个别孩子正确的交替跳。

  4游戏进行三轮,评出跳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当兔大哥,并评出获胜队。

  三、结束部分

  1小兔子们,我们采了这么多蘑菇,快送回家吧,请兔大哥把我们踩的.蘑菇送回去吧(一名老师领四名孩子把沙包和纸箱收回班级).

  2大灰狼的肚子饿了,要出来找食物了,我们可不想成为他的晚餐,让我们静悄悄的回家吧。(孩子们站成一队跟随老师轻步回班级。)

  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尤其是情境的设计,是孩子们更加喜欢玩这个游戏,并能轻声的站队,轻步的走路,在活动中,孩子们为了本队的胜利,前后的小朋友配合的非常默契,即使出现投不进的情况,孩子们也不责怪,这一点很难得。不足之处是,1个别孩子交替跳的不好,老师要及时的鼓励并指导,2孩子们平时运动量较小,活动后明显感动疲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前评析】

  通过“三八妇女节”我为妈妈做件事主题活动延伸到活动区制作面条,并且学着妈妈煮面条的样子,幼儿对面条下锅前、中、后的各种状态进行了讨论,在这个音乐欣赏活动中,将三首名曲让幼儿进行分辨和感受,与煮面条的过程融合在一起,感知音乐的旋律、给幼儿带来的情绪情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能理解音乐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生活中煮面条的经验;

  2、音乐盘、录音机、图片(没煮前的面条,放在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回忆表现的对象

  1、集体交流

  师: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

  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儿?(引导幼儿说出硬梆梆,直楞楞的,脆脆的等词汇)

  面条下锅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慢慢变软,变弯)

  水开了,面条又变成什么样子了?(绕来绕去,面条粘在一起)

  面条煮好了,还要做什么呢?(加调料让面条更好吃,还要记住关火,对幼儿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们仔细地听,这些曲子表现得是什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倾听与想象

  1、第一遍:倾听与感受

  提问:这曲子好听吗?那你们觉得有几段?(三段)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都听出来这首曲子有三段。

  第一段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呢(雄壮有力很有节奏)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慢、柔、舒缓)

  第三段有什么样的感觉?(越来越快,让人听了很兴奋、很激动)

  师小结:阮老师觉得这首曲子很像我在家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梆梆,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的。

  我们边听音乐边把它画下来吧。教师在三张白纸上进行三首曲子不同的线条描绘。幼儿可以跟着音乐用小手和教师一起进行描绘。

  2、第二遍:倾听与匹配

  阮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请你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应该放在这在3段中的哪一部分呢?

  3、第三遍:倾听与匹配------请幼儿根据音乐贴相应的图,并想象动作。

  (出示图片2:放在锅里的面条)提问:这一张呢是什么样的面条呢?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出示图片1:没煮前的面条)提问;这一张是什么样的面条呢?(硬梆梆的直愣愣的,像没下锅的面条)应该放在哪儿呢?你觉得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

  (出示图片3:水沸后的面条)最后一张图片,应该放在哪里呢?这一段可以怎样表现呢?面条煮熟了,关火了,面条不会再动了,我们摆个造型吧。

  小朋友刚才想了好多的不同动作,我们来听音乐把动作连起来表现出来吧!

  强调幼儿可以合作

  4、感受音乐随音乐表现各段动作

  5、难点:幼儿感受音乐做身势(面条下锅的音乐)

  这时候面条下锅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集体表现,教师融入)。

  小朋友想了很多面条下锅的动作,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地来表演一次吧,记住一听到这个特别的声音面条就要下锅了。

  6、完整表现乐曲(启发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第一遍游戏:

  (老师穿围裙拿勺子)我是厨师,在我要正式开始煮面条了,今天我准备了一口大锅,请面条们都站在锅的外面,听到了特别的声音时才能下锅。

  第二遍游戏:

  我要请个小朋友来当个厨师,其他小朋友都来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作者:北京市市辖区顺义区赵全营中心幼儿园大班阮北)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主题开展到现在,孩子们对迎新年的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对放鞭炮、放焰火等一些本地常见的迎新活动的活动形式感兴趣。对于一些外地很流行的迎新年活动则比较陌生,如:舞龙、舞狮等。舞龙它本身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其独特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欢乐的情绪,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此我选择这个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倪xx、周xx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想以此来丰富过新年的`经验,并给予孩子表达快乐情绪的途径,同时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同伴之间能动作协调地参与舞龙活动。

  2、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氛围和民间舞龙文化的艺术氛围。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舞龙的录象。

  2、师幼共同制作装饰龙活动。

  过程:

  一、回忆经验,激发孩子舞龙的兴趣。

  1、回忆舞龙录象,说说人们是怎样舞龙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观看家长舞龙表演后提问: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

  3、引导幼儿听鼓声有节奏地小跑步走、停等各种动作,

  二、幼儿舞龙,同伴之间能相互协调进行活动。

  1、舞龙需要很多人,那舞龙时龙头要看谁的指挥?

  2、师幼共同学习持龙珠指挥的动作,了解龙珠的动作与龙头动作的关系。

  3、请爸爸妈妈当龙头,孩子跟随着龙头,龙身龙尾也跟随着龙头方向,龙头跟着戏龙人。(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在舞龙时的吆喝)

  4、交换角色,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跟随戏龙人再次舞龙。请个别孩子当戏龙人。

  (2)龙头跟着龙珠转,其他孩子跟着龙头动作要协调

  三、结束:长龙拜年(三条龙变成一条长龙,给大家拜年!)

  效果反思:本次活动是在倪xx老师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总的来说能参与的孩子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为了家长资源而家长资源,导致这一堂课有点不禁人意。一、家长资源的利用沟通配合不够,使得活动气氛没有达到。

  二、集中讲的太多,显得孩子充分活动时间少。

  三、家长对我在活动中的过程了解不透彻,导致有的环节不需要家长的,而家长参与了,压抑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经典]07-23

大班教案[精选]07-22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9-04

【精选】大班教案09-13

大班教案【精选】08-06

[经典]大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