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时间:2023-12-17 07:04:42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在当下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

  1、认真备课

  专业准备:

  教材:

  确定任务:对照课程标准和考纲/考试科目说明、教材中的单元前言等确定本单元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参考近年来高考/中考试卷和教材中本课时的片头确立本课时主要任务,注意任务层次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研读教材:

  (1)顺序研读,思考琢磨出教材呈现新知识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2)反思研读:再一次顺序研读,反复琢磨,找到知识呈现的策略:导入资料(以前所学习的知识、现实案例、趣味游戏等),导入资料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新知识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新知识内涵和本质展开的过程,新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基本思路。

  (3)再反思研读:

  确定1:

  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策略:温故知新、感性认识新知识(实例导入)理性认识新知识(概念先行)新知识的核心思想、核心要素、核心关系和核心应用以及典型问题、典型解决步骤和方案。

  确定2:

  温故:重新回忆和反思哪些知识,表出学段和主要内容。并将温故内容单,提供给学科组,供全年级整体规划。

  预新:对照课标、教材确定关于这个单元的知识或此课时知识,后续将进行哪些学习,本课时为后续学习需要做什么样的铺垫。并将内容单,提供给学科组,供全年级整体规划。

  确定3:

  根据基本任务和主要任务确定落实总任务的逐项子任务。列出人人必须达到的基准任务、主要任务和拓展任务。

  确定4:

  新知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

  学生:

  确定1:

  对照教材确定有多少学生预习、自学就能理解教材;哪些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就能完成课后练习,完成的质量如何:哪些学生在预习和自学上就存在大的问题。

  确定2:

  温故性知识提供给哪些学生,详细提供还是提示式的。

  拓展性知识提供给哪些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拓展性知识(其他同话题材料、练习题、借鉴性知识、学科融合性知识)

  确定3:

  哪些学生能够进行课堂练习?哪些有困难?哪些需要拓展性在课堂上就要有一些拓展性的思考练习或“做”的练习。

  步骤:

  确定1:

  总体上贯穿整节课过程的知识主线、任务主线、学生参与情节主线、下一个步骤检验和诊断上一个步骤的主线。

  确定2:

  总体上需要哪些步骤:导入、呈现、展开、巩固、拓展等。

  确定3:

  每一个步骤的目标、核心内容、呈现方式、需要时间和学生任务和要求;

  确定4:

  每一个步骤需要的辅助教具:必要程度、作用、怎样用更好、谁来用更好。

  确定5:

  每一个步骤检验这一步骤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方式。

  策略:

  确定1:

  将基准任务和主要任务设计成问题,在上节课布置预习任务时就发下去。

  确定2:

  在上课前将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汇总上来。

  如果有80%的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就能完成基准任务,那么采取“以解决学生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

  确定3:

  那些预习任务完成不到50%的学生,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如何提供。

  建议将温故性知识提前准备好,或在课前抽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或提前将讲义准备好交给学生,交代好完成时间和要求以及何时要用、或写到小黑板上,在上课时挂到黑板旁边,在涉及到时提醒一下或在思考或练习时做必要的提示。

  确定4:

  建议将拓展性问题或知识提前写到小黑板上,在上课时挂到黑板旁边,当那些当堂内容吃不饱的学生有余力时请他做进一步思考或探究。

  确定5:

  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梳理一下,找到相对应的能够稍微跳起来能够完成的学生群,作为完成这个问题的主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和要“做”的'具体内容。

  确定6:

  制定上课纪律要求/希望要求

  建立分组学习机制,在黑板的两侧将小组编号(如:12454)、小组成员编号(如:1。11。21。31。41。51。6或1a1b1c1d1e)。

  制定小组得分规则。

  2、认真上课

  1)带者激情和希望上课

  将事先准备好的纪律要求、希望要求、任务要求以及分组学习规则全部交代清楚。

  2)给足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3)提供足够的学习帮助和支持,比如巡回观察、随时辅导。

  4)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显示传帮带的有效性,善于把求踢给)生,既加深了优生的理解、中生的自信,又能对下生进行同伴互助,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机会,有利于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参与。

  5)把学生的回答写到黑板上,对照任务让有的小组评判、有的小组修正、有的小组提供其他思路或新颖的方法。

  6)某一任务完成后,让小组进行总结反思,方法同上。

  一个原则:

  学生能做的你决不做,学生做不了的你引导着做。

  3、认真设计配餐作业

  1)基础性作业:

  巩固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训练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的作业。

  2)常规性作业:

  体现经典问题,经典答题方法的作业;

  3)拓展性作业

  复杂的问题解决性作业

  其他知识或学科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4、认真批改作业

  1)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统计;

  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写出学习提示,点明哪些已经学习得很好了,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需要得到特殊辅导。

  3)写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供学科组研训用。

  5、认真进行单元检测

  1)从学生完成教材上单元练习来分析学生单元学习情况,并开出单元辅导单,提供给学科组,进行年级整体辅导规划。

  2)根据学生单元学习情况,开出单元拓展性学习辅导单,提供给学科组,进行年级整体辅导规划。

  6、认真参与辅导活动

  1)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进行个别性辅导;

  2)根据学科组安排,认真参与年级整体辅导活动。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2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其中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研组长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研组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各组备课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各一次,由教导处组织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本组教师进行面对面检查,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次。

  6、每学期语、数教研组要利用活动时间,至少总查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有创新性的优秀教案和作业及时进行表扬、展示。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组织力量对某个年级或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入课堂听课,为加强对上课情况的检查,学校建立了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及领导班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本组教师听课记录,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期末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教导处负责,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及时记录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每学期由学校组织3次全校性的检查(开学、期中、期末各一次),每月由教研组长组织检查一次,结合平时抽查。

  11、每学期学校组织各班学生代表座谈教学工作1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3

  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深化素质教育,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使学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具体措施:

  一、学科课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三表,严禁加班加点,按规定使用教辅用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二、加强教学工作七认真管理,严格按规定,分教研组与教导处每次对教师七认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典型事迹和经验及时表扬与推广,对存在问题及时指正与纠正,确保教师教学七认真规范执行。

  三、抓好教研组建设,每个教师期初顶好一个教学研究专题,一学期中至少上好一堂试验课,期末写好一份专题总结。领导班子深入教学第一线,认真组织教师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指导教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先进教研组的评选工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制,规范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的管理,定期召开导师会,规范导师记载,督促师徒每周至少互听一节课,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合格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自学考试,教导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期初教师根据市抽测情况,结合各学科特点和班内实际情况,再一次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薄弱环节,制定本学年的'奋斗目标,实施规划及教学质量,教导处根据所订规划,严格控制学科考试次数,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抽测,以便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管理,抓好班队建设。坚持班主任理会制度,及时了解各班学习、活动情况,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七、加强学困生的管理,期初各班建立学困生帮教结对名单,对学困生作进一步了解、摸底,经帮教及思想教育,再次对学困生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班主任写出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经验总结,进行交流。

  八、抓好学校体育、美育、劳技教育。举行劳技制作比赛。发挥劳技陈列室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九、深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岗位规范,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相关文章: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04-05

工作检查检讨书05-21

小学备课制度04-05

小学听课制度03-23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04-03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2-18

教学管理制度04-05

小学教学总结04-04

小学学生申诉制度02-08

小学管理制度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