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制度

时间:2023-08-16 16:51:21 制度 我要投稿

传染病管理制度2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染病管理制度20篇

  传染病管理制度1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诊疗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诊疗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诊治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及治疗。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传染病管理制度2

  一、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文明行医。

  二、仔细询问发病经过,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为患者保密。

  三、认真填写门诊病历,按规范要求注意内容的完整性,提高首诊符合率和及时率。

  四、采集标本操作应规范化,使用正规的检查方法和试剂。

  五、男医生给女病人检查和取材时,必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

  六、采用卫生部推荐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用药,减少病人负担。

  七、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安全套使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联系卡。

  八、保持诊室清洁,改善就诊条件,创造轻松良好的.“一对一”就诊环境。

  传染病管理制度3

  目的: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保障职工和患者的`健康,特制定此制度

  Ⅱ 执行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Ⅲ 检查部门:医务部

  Ⅳ 制度:

  1.传染病分类

  1.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1.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1.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 传染病报卡根据《疾病报卡管理制度》执行,医院获得性感染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 住院期间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按以下原则处理:

  3.1 疑似患者为传染病者,立即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请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会诊;

  3.2 医师会诊后认为必须转科治疗的病例须报告医务部,由医务部联系转科事宜;

  3.3 未转科的传染病患者在确诊或转科前按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执行。

  4. 不同类型的隔离患者须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不同的隔离标记。

  5. 对于某些特殊时期的特定传染病,根据国家和本地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执行。

  Ⅴ 参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管理制度4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分管领导为学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

  2、传染病防治报告程序。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应及时查看,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校长、通知家长。若有3人以上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报告县教育局和县疾控中心。

  3、坚持因伤病缺课登记和传染病登记,做好因伤病缺课学生情况反馈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管理制度5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 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学校各部门设置学校传染病疫情情报人。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2、指定卫生室为我校传染病报告人;

  3、各班班主任(老师)发现有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上报学校;

  4、建立疫情管理工作档案,配备传染病登记本,疫情电话记录本,详细记录传染病发生、处理情况和疫情报告情况;

  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县市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1、学生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学生情况;

  2、在学校中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1例及以上,应立即通知校医确认后,2小时 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通知校医确认后,于6小时内报告,应按卫生部规定时限和要求及时报县级疾控中心;

  4、及时做好病人周边同学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

  三、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传染病管理制度6

  一、加强晨间检查工作,如有异常加强观察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或陪送到医用医疗单位检查诊断发现是传染病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疫点处理消毒同时协助消毒专职人员做到园(所)的终末消毒。

  二、做到传染病登记,并及时向地段医院防保组报告,加强医学观察,在观察期内如再发生新病例,应按患者离开日期延长医学观察期。

  三、在医学观察期内不开新班,不转出,发病班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接纳新生发病和不发病班儿童如有密切接触者,每天须加强医学观察。

  四、发病班儿童所使用的食具、茶具毛巾、玩具、便器、清扫工具、粪尿排泄物等在医学观察期内要单独消毒处理。

  五、按计划免疫要求,配合地段医院,区卫生防疫站,按时、定量、全程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六、预防为主,认真贯彻市卫生局托幼机构隔离消毒工作常规,做到日常性消毒工作,保障儿童健康。

  传染病管理制度7

  1、学校未开设食堂,不提供课间餐,要教育学生不购、不吃“三无”变质食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预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2、由校医室带头,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工作,各班要按划分的卫生包干区和卫生清扫制度,搞好卫生清扫、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学校要根据需要添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预防药物,发现传染病病例,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同时采取正确的隔离、观察、洗消措施,及时就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3、学校化学试剂(品),由化学实验室的专人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化学试剂(品)的购买、贮存,使用登记制度;购买正规渠道的`合格试剂(品),失效试剂(品)要及时妥善清理掉,杜绝外流;化学教师应认真组织开展化学实验,指导学生正确安全的进行实验操作。

  4、学校医用药品,由校医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医用药品的购买、贮存、使用登记制度;购买正规渠道的合格药品,失效药品及时妥善清理掉,杜绝药品外流,正确安全使用药品。 小学安全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传染病管理制度8

  一、晨检制度:时间:7:20—7:30。

  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分管主任。班主任每日对本班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核对,在7:25之前摸清学生的健康状况,遇有传染病学生及时向校长室报告送往办公室,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并去医院诊治。各班认真填写晨检表,传染病表上报卫生室。

  二、一日监查:

  1.班主任负责对学生一日健康状况随时监查,随时发现发热、疑似传染病学生随时报告,不隐报。

  2.教育学生有病先到医院诊治,不把病原带入学校。

  3.卫生室对各班晨检表进行统计,发现传染病向有关部门上报,决不隐报。

  三、隔离制度:

  1.各班发现有发热、疑似传染病及时送往办公室隔离。

  2.教室随时消毒(由班主任负责)。

  四、健康教育:

  1.健康课有防治传染病内容,教案有传染病内容,考核有传染病内容。

  2.宣传栏有防治传染病内容,每学期不少于两期。

  3.广播防治有传染病知识。

  五、报告制度:

  报告人:

  报告单位:镇防疫站(发现甲类传染病6小时以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报告)。

  报告方法:

  1.电话报告

  2.填表上报

  六、传染病防治:

  1.对进行预防接种。

  2.做好消毒工作。

  3.做好春、秋季卫生教育宣传工作。

  4.开展体育活动,做好课间、室内通风。

  5.严格执行有关各类传染病隔离休假制度,病情恢复后执医院证明到校上课。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注:教师如有传染病也应执行传染病隔离休假制度,病情恢复后执医院证明到校上班。

  传染病管理制度9

  一、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行预防为主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师生搞好以灭四害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工作。

  三、搞好卫生预防接种工作。

  四、对全体师生的饮水进行监督把关。

  五、严格执行医务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扩散。

  六、对传染病人的污物,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七、建立红十字监督网,及时将传染病疫情上报卫生室。

  八、发现传染病人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并将疫情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深入班级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咨询宣传工作。

  九、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对食堂饮食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控制餐具消毒。

  十、食品工作人员必须经常保持个人卫生,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销售食品是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传染病管理制度10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为了使我校和幼儿园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统一、有序,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学校成立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机构

  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以下简称学校疫情报告人)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

  1、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2、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

  3、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

  (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1、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1、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相关信息。

  2、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报告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检查报告流程:

  班主任晨检(发现)报告校疫情报告人报告校长报告镇卫生院和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学校晨检、午检工作制度

  学校晨检、午检工作制度:学校坚持晨检、午检制度,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中午上课前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 1班主任及时了解缺勤学生和在校生病学生情况,发现各类。

  传染病管理制度1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各医疗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报告时限: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镇卫生院防保站;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镇卫生院防保站。

  三、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要求:内容填写必须完整,不得漏项;填写各项目要准确,病人住址等要具体详细,字迹工整易辨认,填报人签名;诊断与报告日期必须为同一天。

  四、镇卫生院防保站每一个月对门、急诊,妇产科等重点科室查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核对传染病病例是否已报告,核实报告卡填写质量。

  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四十条,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为了杜绝传染病的漏报及迟报现象,同时保障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特制定奖罚措施:

  1、对传染病漏报的直接责任人处于100元罚款。

  2、对传染病迟报的直接责任人处于50元罚款。

  3、对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漏项缺项的直接责任人处于50元罚款。

  4、所扣奖金的金额,按每个月抽查结果没有漏报、迟报,报卡及时、完整的科室和个人。每半年按传染病报告情况评出前三名,根据评分排序给予不同的奖励。

  传染病管理制度12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检诊。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传染病管理制度13

  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二、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保健医,并继续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四、在园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及时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控制传染病在园内暴发和续发。

  五、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六、发生传染病期间,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手续。

  七、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

  传染病管理制度14

  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幼儿园范围的发生和传播,尽早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减低在园幼儿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幼儿园保健员,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应明确各自的职责,互相配合,共同执行“传染病预防和隔离制度”,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幼儿园范围的发生和传播。

  一、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在传染期内需进行隔离治疗,不能参加正常的幼儿园集体生活;经医院正规治疗病情好转,隔离期满并经医院复查和证明不再具有传染性,方可恢复如愿正常的集体。

  二、保健医生应认真执行“晨检制度”,全面细致的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在晨检中发现儿童可能患有某种会发生传染的疾病(如水痘,风疹,腮腺炎,麻疹,流感,痢疾,肝炎和手足口综合症)应及时劝说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执行隔离制度,避免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的进一步传播。

  三、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及时把儿童生病,吃药的情况告知保健人员和班主任教师;当发现儿童已患有传染性疾病,应主动将情况告知幼儿园,积极配合幼儿园严格执行隔离治疗制度,避免传染性在幼儿园的蔓延和传播。

  四、如在幼儿园内已经发现传染病病例,保健人员应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好园舍的全面消毒工作,尽量降低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几率。

  五、保健人员和班主任教师应密切关注患儿所在班级及全园儿童的健康状况,并将情况告知全体家长,共同做好语法感工作。

  六、班主任教师应细致的做好儿童的生活保育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如发现儿童有异常情况(如发烧,出皮疹,呕吐,腹泻等)应及时汇报情况,并及时通知患儿家长。

  七、建立传染病患儿的疾病档案,及时了解患儿的恢复情况。

  八、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积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九、认真执行“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制度,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十、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检查监督,积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传染病管理制度15

  1、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通道,更换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在指定区域换工作鞋后进入隔离透析区,离开本透析区时,应换鞋、更衣并消毒双手。

  2、病人从病人通道进入透析区,更换拖鞋(或戴鞋套)后进入透析室。

  3、隔离透析区内所有物品均不能进入普通透析区,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包装,并有专用通道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点。

  4、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5、病人床单、枕套一用一更换,换下后放入专门容器,医院统一清洗。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6、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7、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操作结束后常规对地面、物表进行消毒处理。遇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后,再进行清洁及消毒。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3次(早、中、晚),每次1小时;自然通风每日2次(中、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拖把等清洁用具各室专用,标记明确,不得混用,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备用。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

  8、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9、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hiv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

  10、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11、血压计袖带、病历夹等每周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一次。

  12、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擦拭机器外部。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清水擦拭机器外部。机器内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一般为—f—hdis—m—方式。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13、所有透析器材均为一次性使用。

  14、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均按照《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传染病管理制度16

  一、科室人员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

  二、门诊医生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发现首次诊断的性病(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填写《相关信息附卡》,并详细登记、记录。

  三、严格执行性病报告制度,必须在24小时内将相关“传染病报告卡”报告至性病疫情管理科室,进行网上直报。

  四、科室设立性病登记簿,由专人保管,门诊医生认真做好登记薄各项内容的填写工作,不得漏报、迟报。

  五、门诊日志、性病登记簿及化验室登记记录必须相符,不得漏填。

  六、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对门诊工作日志和性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各项目填写真实、完整、准确,若发现报告卡有漏项应及时核实弥补,并负责收集当日性病报告卡,进行网上直报。每月进行一次性病门诊量、性病病例的统计工作。

  七、发现漏报现象将按照医院规定与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挂钩,具体处罚如下:性病漏报1例扣考核分1分,同时扣罚接诊医生50元;迟报1例扣考核分0.5分,同时扣罚接诊医生20元。

  八、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性病防治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传染病管理制度17

  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师生传染病的传播,特制订如下消毒管理制度: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教育处卫生室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的方法及要求

  1.化学性消毒:学校内统一使用含氯消毒液,校内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查验有效期限,定时进行发放,教学生使用时要求现配现用。(物品清洁与消毒的方法详见附表)

  2.物理性消毒:蒸汽消毒:温度达到100℃后消毒15分钟,蒸汽消毒10分钟,远红外热力消毒温度达到120℃后消毒20分钟。消毒柜内温度要求进行监测。

  3.紫外线消毒

  1)紫外线灯专人负责,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在使用时穿好防护服及眼镜,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2)每次使用前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擦拭,保证灯管无污渍及尘土,保证紫外线的穿透性。

  3)使用移动性紫外线消毒车,对空气消毒时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灯车的数量;对物体表面(图书等)消毒时,要求灯管与待消毒物体表面的距离少于1.5米,消毒时间每次持续照射不少于60分钟。

  4)对学校内的每台紫外线灯车按照车及灯管进行编号,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灯管累计达到1000小时,及时更换新灯管,如过程中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換。

  三、环境卫生及消毒制度。

  1、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师生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各班清洁卫生打扫学生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打扫,师生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

  3、各班清洁用具要做好标记(如笤帚、拖布、抹布等)并要专用,拖布要求活动室与睡眠室、盥洗室、卫生间各一把,根据不同用处做标识,每次用后及时处理干净,干燥存放。

  4、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公共场所每日均要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至少3次;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5、图书馆、办公室等区域使用的空调: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6、每日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或75%的.酒精,对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公共接触物品、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定时用消毒水为办公室设备、门把手和电梯按钮、厕所进行消毒。洗手间要配备肥皂或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7、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8、如发现班内有类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现象,则班主任应及时做好监控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四、个人卫生、消毒制度。

  1、饮水必须自带独用茶杯,不喝生水、凉水,不吃生菜、凉菜。

  2、学生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

  3、洗手处要放置消毒肥皂或杀菌洗手液。

  4、全体师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注意个人卫生。

  5、保持寝室房间的通风换气,每天最少两次,每次最少半个小时。

  6、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传染病管理制度18

  1.学校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2.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①规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②学校卫生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③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上报连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④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⑤学校发生师生集聚性发热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按照《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落实相应的措施。

  ⑥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3.加强学生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①开展每日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②每周一次由卫生老师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4.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①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学生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②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健全和执行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5.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管理制度19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1、中心配备一台专用计算机,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2、传防科配备2名工作人员:

  邱经建医师负责网络直报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并负责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凌琍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及初审工作,防止错报、漏报。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1、邱经建医师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2、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3、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

  4、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5、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

  6、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7、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传染病管理制度20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传染病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传染病管理制度02-1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02-18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08-08

传染病管理制度(14篇)04-07

传染病管理制度15篇04-06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10篇02-27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14篇02-18

传染病管理制度集锦14篇04-16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