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的心得

时间:2023-12-27 08:11:2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语文的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

  这本书里最感人的是:有一天罗伯蒂在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小孩在大街上行走,后面有一辆马车在飞快的奔跑。眼看马车就要撞上小孩了,罗伯蒂就跑过去推开小孩,没想到罗伯蒂的脚被马车呀到,直流血。还有的就是在学校门口有人听到响亮的哭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衣服破旧的小孩趴在墙上大哭。有人便问他为什么呀?原来他是扫烟囱的孩子,他好不容易赚回来得50美元,丢了。突然,一个带着蓝色帽子的大女孩给那个小孩10美分,不一会儿有许多人给了小孩。可最终还差5美分。过了一会儿,一个二年级的`女同学来了,把自己要买笔记本的钱给了小孩,钱已经足够了,可钱还是陆陆续续。小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生活中这些例子有很多:有一次我在吃饭,发现有一个乞丐被一个老板赶了出去,乞丐脸上可以看出一滴滴眼泪,从旁边来了一位拿着粥的老板走到乞丐那里给乞丐喝。乞丐连声说“谢谢,谢谢!”还有的就是新闻说:“一个女的手机被偷了。突然来了一位陌生人,把那女人的手机抢回来了。

  这就是爱,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让爱培养每个儿童的发展,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2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刺激学生乐读、善读、愿读的兴趣;采取多种活动鼓励学生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并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常常不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而把时间用来让学生看书,并且看整本整本的书。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并效仿之,又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谴词造句。新学期,我都会利用第一节语文课,开一个新学期阅读动员大会。学生沉睡了一个假期的阅读梦,被我这一呼吁,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制定新年学期阅读计划。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五本书,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十本书。当他们宣读完自己的阅读计划后,我顺势将自己本学期阅读计划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个个张开大嘴说,老师你也有阅读计划啊!我和学生相视一笑,阅读动员大会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接下来,我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每月的制作阅读卡成了学生分享、展示自己阅读情况的平台。每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在班上开一个隆重的读书分享和总结大会,让学生谈谈本学期阅读的心德体会。我还对学以致用的同学,大力表扬并颁发奖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一学期下来,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二、抓住重点

  有时老师们总觉得课时不够,常常二个课时上不完一篇课文。纠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抓住本单元和课文中的重点,没有明白编者的意图。单元导读常常是学习本单元的线索。只要老师抓住了它,就抓到了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我在备课时总喜欢钻研单元导读,而且钻研导读后迅速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中我发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总是先喜欢研读教参,对其中提出的知识点、注意点以及自己认为的考试点作了标记,以便上课时一一与学生探讨。其实这样做会禁锢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钻研教材的'能力。在一两课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的形成,也不是学习一二篇课文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内化的过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钻研单元导读,然后才抓住了本课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静态描写大榕树和动态描写鸟的部分,让学生对比品读这一静一动,学习此写作方法。二是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感受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抓单元重点,抓课文重点并集合两方面的重点,整合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时间,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想、思”的训练,真正实现“听得认真,说得完整,读得投入,写得相似,想得充分,思得深入”,坚持不懈地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基础一定会夯实。

  三、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整合的过程”。“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量时,才有可能形成语言语文的自学能力。”语言积累,首先要谈课内语言的积累。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既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教材和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好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语言资源:课文中精彩优美的描写语段、运用精彩的修辞手法,甚至运用一个极其准确的成语、字词、标点……凡是书中要求记忆的,一个不放。同时还对学生提出对书中好词、好句摘抄和背诵的要求。在写作文时看谁用得多,写得多,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其次是课外语言的积累。有时在课堂上我会一篇带多篇的让学生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与课文相关内容的文章是如何组织语言的。常常在课前将课外的文章发到班级QQ群里,第二天要求学生上课前准备好,对课外文章写得精彩的部分,采取课内品读,课外摘抄、背诵的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时间一长,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想象创造

  “学会想象才会学会创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因此,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抓住契机,相机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中,有很多看起来没有的空白处,其实渗透极为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如执教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课时,我采用想象教学法,让孩子们读完课文第四自然段后,想象离家出走后的丑小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课堂上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学生不仅想得好,而且说得好。不用我多讲,学生就明白丑小鸭离家出走之举是大错。我准确地发现想象点,适时地组织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除了挖掘课文中的想象点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去看课文中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是对文章重点内容的体现)。如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时,让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想象周此时对傣族人民在说些什么呢?学生会心一笑,各个开动脑筋,说得是有声有色,这样图中的人物就变得鲜活多了。

  五、习惯养成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习惯、认真做笔记习惯、规范写字的习惯、认真倾听的别人发言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想后说的习惯等。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这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想学好语文,习惯可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全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仔细观察本班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对普通存在的不良习惯,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经我细心观察,本班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大都语文学习习惯不好。集中存在读书不动笔,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我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习惯很好的同学即时表扬。其次,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同学不仅要听,还要动笔。如听别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应该边听边将读错音的字圈出来。对朗读好的同学还要其他学生,说说读得好在何处。最后,请听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同学示范读课文。一学期下来,本班学生两大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教学中,每个年段都有相应培养学生习惯的要求,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意识地加以习惯上的指导和提醒,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

  不管是家长朋友,还是教师、还是出版社,“打铁还得自身硬”,除非了花功夫分析儿童阅读现状、花心思去研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阅读、高效阅读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一来,家长和师长以身作则,出版社则为孩子提供更优秀的图书,多管齐下,达成目标更圆满。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3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书中所构造的世界。因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灵魂,自然所构造的世界也不一样,而书的灵魂,正是书自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愿望。

  最近我正在读《小学生金牌语文》,这本书的内容格外丰富,分别有:语文基础、趣味通话、智慧寓言、经典故事、安全教育、国学启蒙、中华美德、少儿百科8个方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智慧寓言了。智慧寓言摘录了《伊索寓言》、《中国古今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不朽篇章,让我在读故事的同时感悟做人做事的哲理,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其中,这样一个故事最让我难忘。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金斧和银斧”这个故事讲了一个生活贫苦的樵夫,不为“金斧”、“银斧”所动,一心要找回自己失去的'劳动工具,这种诚实的态度是一种美德。难怪神仙也被感动,非要赠他礼物不可。而那个见利眼红、说谎诈财的人,最后连铁斧也丢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诚实的品质比黄金更珍贵。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如逃课却说自己生病了,不完成作业却说忘记了。我写望大家以诚信为本,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也是我所明白的道理。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强调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能力中心论的影响,过于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单一,忽视了教学中“人”的的主体地位,造成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知识面狭窄、语文能力比较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文化修养及主动积淀吸收能力差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反思,寻找能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了一些心得。

  一、兴趣是基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同时,我也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读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哀乐,孩子们带着悲痛的感情读着文章,加深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学甚至一边读文一边流泪,真正的触动到了血色很难过的情感深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让我们更健壮》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和做游戏的情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讲述自己快乐的经历。我就相机把他们说到的体育项目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多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问学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数学生说是椭圆形的,这时他们也就认可达芬奇对老师说的话了,是呀,鸡蛋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老师却一直让达芬奇画鸡蛋呢?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鸡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状,最后点明老师让他画鸡蛋是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训练才能扎实过硬的。

  二、习惯是关键

  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说普通话,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时必须清楚整洁,有速度。每周一次评比,做得好的同学,我会在他的本子上贴上一个小的红五星以示奖励。每月一次总结,全部优秀的换成一个大大的'黄色的五角星。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就稳步提高了。

  三、课堂是主阵地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另外,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文中情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寓言二则》时,我让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故事,再互评出故事大王。每个学生都渴望当故事大王。自学时就非常用心,讨论也异常热烈,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内容已了然于心,关键词汇也掌握了,为下节课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平时,只要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给与他们肯定的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乐于也善于表达了。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催化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学生在积累展示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我校的“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主题活动,我在班内开展不定期的诵读活动、朗诵会。结合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求学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了朗读记忆,还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深层次加深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3、开展阅读文学经典子籍活动,倡导国学育人。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精选古代经典子籍,指导学生阅读。

  4、还可以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进行调查访问等。办手抄报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媒介的能力,调查访问则可以实地演练学生语言表达学会交流,读书报告会是一种读讲结合内化阅读体验的实践活动。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5

  当我读了《教师基本功新修炼》这本书后,使我对教师基本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觉得有很多的想法值得和大家分享。

  一、教师的基本能力不能通过短期的训练一蹴而就。

  教师的基本能力可以不断地去在实践中学习磨练。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读,我觉得除了读书之外,更重要的应还包括读学生,学生是一本书,动态的书,也是不易读懂的书,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这本书,并走进书的内心世界,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写,这里的写主要是指三笔,即粉笔字,硬笔字,还有毛笔字,只是电脑的普及,我们的写字技能却在下降,甚至是有些字已经写不出来了。但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我想我的字还是该好好地练练!我觉得教师的基本技能应该还要包含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教师应该会使用计算机,会上网搜索资料、发收邮件,还要会做教学课件。

  二、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

  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拓展

  今天,我在《教师基本功新修炼》这本书上,又看到了“教师基本功”五个字,它长期要求的基本功是:板书、普通话、制作并操作常规教具、选择教法、钻研教材、布置并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等。实施新课程对基本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板书(加电子版书)、语言表达(加倾听、交流)、操作常规教具(加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选择教法(加设计学法)、钻研教材(加开发课程资源)、布置并批改作业(加实践性作业、课题学习)等等。我们数学教师增加了新的基本功是:善于举例、 善于提问 、善于比较和优化。

  本书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讨论教师的基本功:

  (1)教学技能基本功:板书板画、教具使用、语言表达、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试题命制与试卷分析……

  (2)教学设计基本功:文本解读、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起点把握、问题提出、过程设计……

  (3)教学实施基本功:情境创设、环境营造、兴趣激发、学习指导、活动组织、教学调控……

  (4)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讲授、小组合作、发现……

  (5)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即时评价、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学研究基本功:教学反思、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策划组织教研活动……

  如今,电脑特别发达,很多东西网上都有处可查。手写的'字已跟不上“潮流”,也不大受“欢迎”了。曾经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跟我说:“孩子太累了,写不好字,也没办法。反正将来用的是电脑……”确实,时代在进步,有些“基本功”也似乎可以消逝在时代的潮流中。

  常常在感叹那些名师名家,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都非常扎实。我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的感言作为对我们所有教师的劝戒: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能后成一位语数教师的神韵。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能成为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的要求我们也不一定能做到。但只要努力,我们的“基本功”就会更扎实些。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6

  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这学期我主要进行了三点尝试:一是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二是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三是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一、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同时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又要承认差异,兼顾个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才能,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能创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与别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这对教师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1.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我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俞旭初)的讲座,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像,调动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修建,于是让学生自己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思考,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着让学生在班上讲述自己和理解。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更重要的是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唯一的听众》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思考高效教学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学的方法,精心施教,勤于反思,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7

  我从小就喜欢语言文字,因此对语文课特别感爱好。我的(爱好)是读书,所以常常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书籍,画线一些精彩的片段或一些富有知识性的(名人(名言)),以及一些课外的'小常识。这样,慢慢地积累,我的知识就会越积越多,那时我发现书是一个永远也学

  不完的知识库,它会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来帮助我探索大千世界。天才在于学习,只是在于积累。笛尔卡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上的人谈话。”当我读书时,正如笛尔卡所说,我感觉到我的身边立即出现了学问渊博的孔子,急中生智的司马光,还有……我感觉他们正坐在我的身旁,同我一起讨论世界万象。

  我不只是爱好读书,还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步就是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第二步就是预习和复习了。我每次都会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然后拿起语文书和全解开始预习。预习完后带着昨天在预习中的疑问去听老师讲课,通过在课上仔细听讲,解决了预习中的问题。所以,我才能在前几次检测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不听老师言,知识不周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语文。同学们,赢在习惯,这就是我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希望咱们共同进步哦!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8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巢宗祺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积累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大量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奔涌而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

  1、课内积累

  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内的积累必须要提高效率。这就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指导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大量积累优美的语句。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的外观,第三自然段集中笔墨描写泉水从地下冒出来的形态,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丰富,语言精练,极富感染力,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应指导学生诵读记忆。而对本文中其它非重点段落的教学则应该一带而过。这样合理地取舍,省时、高效。

  2、课外积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就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积极利用电视、广播、学校的报刊,以及学生订阅购买的一些杂志等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关注战事发展,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战争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实践语文,积累语言。另外,我们也可以以教科书为中心,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时,我让学生课下在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查找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举行“李白诗歌背诵比赛”。这样,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二、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也是由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的。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括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培养语感的过程。正如许纪霖在《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所说:“我们知道,学任何一种语言,绝对不是从规则学起,而是从语感学起。”

  1、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往往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正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得意忘言论”所说的,言辞有时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意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使人置身其中。对这些文章的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是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绝妙材料。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领悟其“总——分——总”的谋篇方式;在指导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对第二自然段的反复诵读,并配以图画、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南海海面瑰丽旖旎的风光,又以这种绘画美、音乐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既要保证诵读量足质高,又不能过度;既要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又不能把语文的学习当作玄学,对感悟的内容不加区分。

  2、对比揣摩,培养语感

  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一琢磨,你就能感受领悟到其中精妙传神之处。因此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揣摩,以体会蕴涵在文字里面的深层含义。比如,我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通过对重点词句进行增、换、删等形式,使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具体、生动与抽象、空洞、罗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结尾:“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我用投影片出示了另外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前两个句子运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但却体会到了这里的强调作用,强调的是因周的到来,傣族人民的幸福之情、难忘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些词语、某些句子的欣赏、玩味,而忽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悟。把一篇文章支离、破碎,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

  三、指导运用

  儿童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运用语言,即运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交流。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在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时,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在专题训练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在阅读教学中,各个环节渗透口头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创设交际情境。

  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我花了很大力气:

  1、拓宽训练时空

  从训练时间上来说,我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抓好平时练笔。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到作文课上,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缺少素材,感到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一段话,也是空洞无味的。我注重让学生在平时积极体验生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梳理、概括自己的感受。在作文课上,学生只要早我的指导下,将平时积累的这些素材进行润饰、提炼,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了。

  从训练空间上来说,我积极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机会,拓宽训练渠道。我的具体做法有:①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诸如图文转换、改写情节、续写文尾等形式的创造性写作;②在班刊上开辟一些小拦目,让他们对某些社会问题提出看法,发表意见,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③结合班队活动,为学生提供习作机会。例如:让学生做一个小制作,将起过程写下来;组织祭扫烈士墓,记下自己的感受。

  2、强化求异思维

  在指导表达中,要发展其创新思维,主要还是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诱导学生自由联想,广泛发散,训练其流畅性;启发学生触类旁通,超常构思,训练其变通性;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事物,训练其独特性。这样才能突出习惯性思维这个定势。我在具体指导时借鉴了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做法:

  ⑴对同一题目进行多角度的选材。如,知道学生写《我的老师》时,我启发学生从老师的性格、才能、爱好、品德以及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还可以把狭义的老师拓展到广义的“老师”——使自己受到某种启发,值得自己学习的人(或物),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如,爸爸、妈妈、同学甚至一本字典、一件小事、一棵小草等等。

  ⑵对同一材料进行多种立意。如,指导学生写我《荷花》时,我启发学生可以把中心定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还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历经挫折仍然顽强生长的不屈精神。”

  ⑶对同一中心进行多种选材。如,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中心应为赞颂某个人的精神品质,为避免内容雷同,我启发学生思考:①可以写英雄人物;②可以写平凡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事;③打破思维定势,写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3、优化评改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这里的“加工”除了包括学生对习作的修改,还应该包括教师对习作的批改和讲评。

  关于习作的批改。它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不同的形式:我先师范,再让学生自己改;采用教师批学生改,我使用一些固定的符号,写几句简明的要求,让学生据此修改;有时,我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采用面批面改;还有时,我采用互批互改,以若干学生为一组,选择某个学生的习作互相讨论,共同修改。

  关于习作的讲评。这是对一次习作的总结,对于今后的习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学生的习作写成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积极认真地写,能作到这一点,就应该视为合格。在一次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可能较多,因此,习作讲评课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讲评例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就可以了。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全班学生讲评、修改例文,再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亦指出:“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9

  最初了解“主题学习”,是源于拜读xx老师撰写的一篇名为《主题学习报道》的文章。当时那种透过文字想象课堂的感觉,犹如雾里看花,总觉得有几分遗憾。这次真的特别感谢薛老师的帮助和xx校长的支持,我才有机会真正地走进“主题学习”实验下的语文课堂,一睹它迷人的风采。

  10月22日,我和同事孙翠平老师相伴来到山水宜人的xx,参加为期一天半的xx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课程中心博士、北京新学校教育研究院xx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xx教授、《中国教师报》xx女士、xx市小学语文教改的领军人物xx老师等诸多教育界专家。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校长、一线语文教师,共七百多人。会议日程安排得紧凑、充实。

  一、同样的困惑,我们能否同样地找到出路

  20xx年8月,著名的改革家李希贵先生在xx主持启动了“主题学习”实验。当时实验的定位是:寻找一种在一般学校、一般学生、一般师资情况下都能够适用的语文教学方式。历经八年的时间,这一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xx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一位位风格迥异的xx名师。孰不知,在实验之初,xx教师遇到的是和我们现在同样的困惑。

  困惑之一:对一本书与一套书的困惑。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每学期对8本配套丛书进行课内阅读。可是对这么多年来一直习惯教学一本书的老师们来说,阅读时间从哪里来?配套丛书什么时机出现?

  困惑之二:对“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的困惑。主题学习实验还有一个硬性要求,语文课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教材,用三分之二的时间阅读丛书。这样的时间分配,教学内容能否完成?学生成绩是否会受到影响?丛书阅读是否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本学期的单元整合教学以及配套丛书的阅读活动。这一系列问题,也正是我校老师们最担忧的。虽然xx教改的成功经验,可能只是一个借鉴,我们不能全盘拿来就用,因为毕竟大环境不同,学情不同。但是,主题学习实验下的语文课堂的的确确有足够的吸引力,观摩之后,有一种心向往之、行欲效之的冲动和渴望。记得会议结束时,马彩清老师问我观摩的感受,我说心情很激动,也很沉重!我在心里不停地叩问自己:同样的困惑,我们能否像广大xx教师一样,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出路?

  二、拿来与创新,行动是前行的保障

  主题学习是一项实验,更是一个指引。在这一主题下,xx的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色,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语文课堂。他们有很多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例如薛光霞老师的“四读法”,即:一读,自由徜徉乐逍遥(丛书课外自由读)。二读,精雕细琢撼心灵(抓丛书重点、“精点”,课上指导读)三读,异彩纷呈过把瘾(举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展示)。四读,千枝万叶攒一树(学生用主题树的形式总结读书收获)。

  还有xx第二实验小学王玉莉老师的单元集中高效识写的介绍,更是易于我们课堂操作……我们能否顺利起航,开始我们的课堂改革?有三句话最值得细细品味和分享:①把我们的问题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结果付诸于行动。----李希贵②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充分地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学会适度地退到课堂的某一角落,把舞台让给学生!———xx③在研究的路上,我们需要寻找身边的同行者!----李怀源

  只有行动起来,在我们的课堂上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边改进,才能真正地激活我们的思维,我想没有一种经验是可以纸上谈兵得来的!基于他人经验,融入个人智慧,创新出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是我们前行的不二选择!

  三、须立足长远,心中有大课程意识

  在与xx老师交流时,我也汇报了自己最近几年在课堂中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实验小学的学生相对来说,是家庭教育意识比较好的群体。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读书不够深入。很多的家长反映:孩子读了不少书,但是总觉得没有在头脑中留下什么,读书更多地是停留在表面。基于这种情况,我在班级内尝试进行了“师生伴读”活动。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和全班同学同读一本书。从最初的每学期同读一本,到后来的每月一本。在读书书目的选择上,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尽量选择和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童话单元后,我们同读了童话集《稻草人》。

  学习了课文《卡罗纳》后,我们同读了意大利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第二个原则是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现在想来,这一做法,和我们学校本学期刚刚尝试的单元丛书的阅读,是有某些相通之处的。在读书方法上,老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读一本书要先读目录,梳理画出书的知识框架,再读整本;感兴趣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及时记录读书感受;读书时,要学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慢慢形成知识体系……为了促进孩子们的阅读,读书展示和激励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读书小报的制作和编辑成册;每周一次的读书沙龙,师生共同畅谈读书感受;读书星级评价;家长寄语……几年下来,学生身上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阅读兴趣提高,即兴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书面写作初见成效……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和xx老师的点评指导,我对自己的上述做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现在再回头审视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发现还不够深入,不成体系。今后还须站在课程的高度进行进一步地规范和整合。xx老师这样教导我:“只研究一节节单独的课堂,意义不大,要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就要尝试创建孩子们喜欢的课程,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那才是真正受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好老师!”马彩清老师也有同样的见解:“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创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教导我真的需要慢慢沉淀、细细琢磨!

  xx名师敢于创新的精神、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值得敬畏,更让我深思!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我们的校长视野开阔,视线长远,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格外重视和支持年轻教师的发展。一年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教师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已然让全校教师欢欣鼓舞!我想,只要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勇于实践、大胆改革,我们一定也能创出一片属于我们的美丽天空!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可以说培养良好写字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也在各个年级段提出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用硬笔、毛笔写出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我养成学生写字习惯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创建区域写字特色校的活动中,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写字育人的主要阵地。

  强调“动笔就不苟,逢字必规范”。不断探究写字课的'教学方法,优化写字模式。以科学的多元化写字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抓住四个环节:

  1、练字有时间。同时坚持“天天练”活动,每天午间练字20分钟,达到日日练习批改,周周总结通报,月月评比表彰。

  2、练字分类型。为了让写字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采用分层建制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到二年级主要练习铅笔字,三年级到六年级主要练习钢笔字。同时在三到六年级中选取部分同学组成毛笔字兴趣小组。

  3、练习定规范。学校自行印刷写字专用练习本,定期举行写字比赛,定期出刊写字板报。

  4、教学重实效。中心小学每学期进行两次写字课堂教学观摩,对全乡开放,以写字教学引领有效教学,促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的做法是:

  (1)编写儿歌。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做书法韵律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3)学生体验。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4)拍照鼓励。结合教学给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帮助纠正投影中出现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5)家长配合。让家长把自己孩子的正确姿势拍照放大,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时时提醒自己。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

  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对笔画或结构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如:检查学生"横"这一笔画的掌握,教师边念"横"画书写的过程和用笔要点,边要求学生听后按照要点,正确写出“横”的笔画来。

  四、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1

  “滴水穿石”,这你一定会说小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怎么可能把石头滴穿了呢?这是因为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把石头滴穿。

  文章内容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中间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这块石头的上方总有水滴接连不断从岩缝中滴落下来,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草药,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我国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的发明家,书画家。比如美国发明爱迪生、绘画家齐白石,迁史学家等他们都不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吗?在这一篇课文中我最喜欢第五自然段,因为这一段点明了中心,也给了我们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做好每一件事的启示。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像“水滴”,但也有少数的人做什么事都目标专一,就例如我吧,我们现在是小学生都应该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学习。可是我没有好好地学习,不是想到打乒乓球就是想到打卡,还有的时候在课堂上走神,好不容易不想别的问题了,但只能坚持一会就又要走神了。上思品课的时候我特别爱走神,不是看故事书就是玩别的东西。总之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不能专心听讲,而是玩小东西或是做动作。到了课余有时间了我又想玩乒乓球又想看故事书还想写作业,结果一样也没有做成。

  学了这一课,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上课专心听讲,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2

  一、淡化分析讲解,注重自我感悟

  课堂上的分析讲解,必须淡化。分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课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动脑时间。但课课都是老师讲解,篇篇都要老师分析,分析讲解得又过多过细,这就不好了。这样无端地耗去了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会养成学生懒得动脑的习惯。分析讲解,一定要抓住教材的关键、难点、重点和带有规律性的典型问题,以达到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淡化了分析讲解,有些问题老师没有讲,学生又怎样搞懂呢?我采取自我感悟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教《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我没有进行过多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自己去感悟。我先对文章做个整体结构交代,接着把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用幻灯片展现出来,让学生分角色读,再结合齐读,自由读,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内容。最后由学生概括出毛泽东是一个有着凡人情结和伟人胸襟的慈祥父亲。这样既达到语言训练目的,有培养了学生动脑自学的能力。

  二、摒弃“封闭式”教学,提倡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学校的应试教育把学生与大自然隔离开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而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很少带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去接触生活,只是关在屋子里拜读“小学生优秀作文”,背“好词佳句”。学生对有些词、句的意思根本不理解。现在的学生,活动内容少,生活舒适,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有些学生,作文题出来了,到处找书,报纸抄一遍,敷衍应付,而当堂作文时,这些学生就俩眼发呆,不知所措,可以说小学生作文教学已经被扭曲。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学生应能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明白,写清楚。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说不明白,写不清楚。根据这种情况以及学校管理的实际,每一次我们的传统节日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到来之前,我都会给学生提出写作的要求,抓住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今年清明节之前,我跟同学们提出要写一篇游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后来写出的游记与以前在课堂上写的,从整体上看,进步较大,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描述,有活动内容可写。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该让孩子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吸收新鲜的空气,让孩子们认识生活,多读,多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3

  如果说,我的语文学习是我的特长,这是否有点儿太“那个”了;如果说,在班里或班级里,我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也比较稳定,这是事实,这是客观存在。如此成绩,是这样得来的。

  一、起步早,基础牢

  入学前,我就开始了语文学习。先是在电脑键盘上,学拼音打字,学的第一个字就是我的姓——李。此后,我就这样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既学会了拼音,又学会了打字、认字,一直到既会读注拼音的(儿童)作品,又会读无拼音作品。读完学前班,家长用《中华字经》对我进行一次测试,我已经认识了近3000个字。这时,我看一般的.读物已经很少有文字障碍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感爱好了。但在阅读的时候,难免遇到一些生字,为此我又学会了查字典。家用电脑上网之后,我还受到了互联网“百度搜索”的帮助,阅读中遇到了问题,在百度中搜索,便会方便快捷地找到答案。电脑在学习方面早已成为我不可缺失的良师益友。就这样,为入学后学好语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学好语文很重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所有基础学科的基础课。学好语文特别重要,从某一个角度看,它能影响人的一生,紧紧和一个人的生存进展前途命运连在一起。有几个语文课学得很糟,而(其它)学科学得很好的同学呢?又有哪一个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好的人会在工作单位不受欢迎的呢?最现实的一个事实,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些同学老是看不懂,所以列不出式子,算不出结果,只能得个大零蛋。将来他升学、谋职能不遇到困难么?即使他考上大学,他能学有所成吗?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我认识到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我才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没有白费的力气,如今我已经获得了较好而稳定的成绩。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4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因此,我很珍惜这次到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活动。在听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10节数学观摩课及人教社主任王永春的讲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颇深,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本次学习活动对于我来说如一场精神盛宴,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习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的讲课技巧,更进一步认识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印象最深的是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整堂课是以三个人平分出租车费用为情境,贯穿各个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浓。另外,在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交流、讨论,不断提出新问题、又解决新问题,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引导得也很到位,这是我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最后,练习题没有套用书本中的习题,而是以生活中的实例设计练习,学生乐在其中。在寓教于乐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学习目标。

  其次,是俞正强老师的《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复习课,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性,俞老师从一个简单的小数0.3引入,让学生不直接说出0.3,想办法表述出0.3,让其他人明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跃跃欲试,在每一次不同的表述中,殊不知已经在俞老师的引导下已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等全面复习。整节课孩子们就像不是在聊天一样,却把知识都连贯起来,很好地做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北京的穆铮老师带来的《三位数乘两位数》,陕西宁亚茹老师的《5的乘法口诀》,广东简敏豪老师的《整十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吉林张秀云老师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福建高玲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复习课,河南张莉老师的《分数除以整数》,湖北周丛俊老师的《一个数除以分数》,陕西郝振华老师的每一位《百分数的认识》,个个都十分精彩,可圈可点。

  听完每一位老师的课我都有反思自己,也收获很多。比如,课堂组织、环节设计、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回答完后精彩的评价语等等都值得我学习。本次外出学习活动,让我成长了很多,更坚定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15

  “小学生语文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旨在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建立健全语文学科课程评价体系,推动小学语文学科改革。XX年我们教研室和6所学校参与了这一课题实验。我们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努力建构体现现代评价理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面对问题找根源,评价改革是关键

  长期以来,小学生语文评价一直沿用一张试卷定学业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三个弊端:一是内容过于狭窄(偏重于知识的死记硬背,题型偏、怪、难);二是手段不尽科学(侧重于分数),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分数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考试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三是形式过于单一(仅趋限于书面)。这三方面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略了老师、家长、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常年笔和纸的机械摩擦中,在汗水和泪水的煎熬里,逐渐消蚀了语文学习的激情,衰减了语文学习的灵性,抑制了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低下的后果。

  针对问题,我们认为,要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关键在于淡化分数的选拔、甄别功能,将评价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评价对于学生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小学生语文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采取有效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

  那么,语文学科的评价到底评什么?如何评?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题实验纲要。课题对评价的内容、方法、步骤、要求做了详实的诠释。借助课题实验的东风,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五大板块,结合语文学科的四大任务(让学生学会识字写字、学会读书、学会表达、学会写作),我们觉得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为了易于操作,我们把它归纳为“四个一”,即:写一笔好字,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练一副好口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写一手好文章,用心灵描绘美好生活;记一肚子好诗文,让经典滋润学生心灵。为了使“四个一”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教学时践中,我们实施了“14111”工程,即:上好一课(向语文课堂教学要效益)、建立四本(日记本、习作本、课外阅读登记本、古诗文学习积累本)、加强一写(硬笔字书写)、狠抓一背(积累经典诗文及优美片断)、落实一读(课外阅读)。方向明确以后,我们先后出台了《芮城县教研室关于小学生语文素养实行分项测查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写字、古诗文教学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施意见》等,作为较长一段时间语文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先后编写了一系列县域地方教材:与教材同步的写字本,在练习写字的同时巩固所学字词;与教材配套的“1+x”课外阅读书,即一个话题,多篇文章,拓宽学生阅读面,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诵读本,引导积累经典诗文;统一规范了学生的阅读登记本、古诗文积累本等。

  20xx年我们又承担了“山西省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的第二轮实验。在多次参与省、市级课题实验培训中,我们在运城市教研室课题组下发的《运城市“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与研究”第二轮课题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小学生写字和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运城市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依靠有效的评价杠杆,对评价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充实,逐步由分数评价到等级评价,由等级评价到达标评价,由单一评价到综合评价,由书面考试到多元测查。将书面考试、分项测查与技能展示相结合,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力求探索一条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之路。

  二、 多元评价为支点,上下驱动促发展

  1.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不只关注学生书面考试,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方法以及终结效果;不仅关注学生的写,更关注学生的听、说、读、诵等方面的能力。我们提出的“四个一”和加强师生课外阅读、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说、读、写、诵,力求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采用“三位一体”多样化评价体系。即书面考试+分项测查+技能展示,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书面考试达标化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我们深深认识到,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对小学生,不要为了100分把孩子的童年变成100岁,不要让孩子耗费大量时间去做一些机械、重复、僵化、中看不中用的语文练习题,根本无暇去读书、积累和写作。虽然学生做习题快速准确,但对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大胆提出书面考试达标化,只要考试成绩达到试卷总分的80%为达标,60%为合格,彻底淡化了分数评价给师生带来的过重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腾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记、去说、去写。

  (2)分项测查精细化

  分项测查是一项细致、复杂,费人又费力,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实了,效果显著,倘若流于形式,那就是神马浮云。XX年开始,我们出台了《小学生语文能力分项测查实施方案》,经过多次实践改进,逐步得以完善。每学年末深入各校进行分项测查,多年如一日。参加课题实验之后,我们参照课题要求,从数量、质量、批改、评价等方面充实和完善了测查细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进行自测、小组测、家长测、教师测,并登记造册。随后,教研室组织专人深入各校,随机抽取一个年级一个班级进行测查。

  a、硬笔字测查。师生硬笔字书写做为每年一项必测内容。除了查看师生的写字本外,教研室还进行师生临场写字,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纸张,粉笔字现场计分,钢笔字密封带回,着专人评分。作为量化学校的指标之一。

  b、口语交际测查。口语交际是每学期学生语文能力测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本学期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书面测试中,有专门考查学生“说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内容。然后举行讲故事、口头作文、辩论会、小记者采访等活动,具体形式是:每个年级拟定10个话题,学生任抽一个,准备5分钟后,现场展示,或由教师现场给出话题进行即兴发言,根据学生表达能力给分。

  c、阅读能力测查。要求学生根据教研室规定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出示自己一学期内的阅读书目及图书,测查组随机抽取其中一段或一篇,让学生进行朗读,看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随后根据读文内容随机提问,考查学生是否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迅速获取信息,对文中人物或事件能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查看统一配发的阅读登记本,从内容、数量、批改、评语等方面进行评价;查看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图书角;查看好词好句摘抄本,主要看数量和质量。根据所查情况计分。

  d、经典诗文测查。让学生大量诵读经典诗文,对于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美好心灵意义深远,尤其对文化底蕴的积淀效果明显。每学期初,我们将各年级诵读内容提前确定并公布,学年末测查落实。去年,我们将诵读内容编印成册,分解到每一周,确保诵读常态化。教研室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学校,任意抽取班级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测查,依据诵读标准量化打分。

  e、日记、习作测查。重点看内容、篇数、教师的批改、评语和日期,学校是否做到定期检查等。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去年12月,我们在南街小学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教师陈晓华在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书面语表达训练方面有思想、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我们给予充分肯定,并于今年4月,在南街小学召开全县习作教学研讨会,教师们受益匪浅,收到很好效果。

  (3)技能展示常态化

  a、竞赛活动

  每学期,我们都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全县性的师生技能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先后组织过师生写字、主题演讲、看图说话、习作、讲故事、经典诗文诵读、手抄报等竞赛活动。要求人人参与,层层选拔推荐,并将竞赛成绩作为量化教师、学生、学校的指标之一。

  b、听课评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利用评价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不仅研究教法,更注重学法指导和学法研究。从20xx年开始,每年3月进行的听课评课月活动,9月进行的年度骨干教师评选,10月进行的优质课巡回观摩等,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多元评价成为我们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之一。

  c、教学会议

  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旨在总结经验,寻找问题,部署新学年工作。像这样集中在会议室里的会我们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自XX年起,我们改革会议形式,由以往念念材料、发发奖,改为深入基层观摩交流。所有参会人员重点观看师生写字、经典诵读、阅读积累、日记习作、有效课堂、常规管理、课题实验、校本教研等,这样做既为承办学校、师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又提供了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悉心研究不间断,综合素养成效显

  课题实验以来,我们深深感到评价机制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爱学、乐学、善学,使语文学习的“四个一”和“四大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1、师生写字

  由于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多种形式的评价,如今,不论是城里的老师、学生,还是农村学校的老师、学生,甚至是偏远山区的老师、学生,人人都能写一笔整洁、漂亮、规范的汉字。

  2、习作汇编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或经过老师批改的优秀习作,还有参加各种作文大赛获奖作品以及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整理汇编,装订成册,学生自己设计个性封面,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花开的声音”“习作岛”“我的习作小屋”“金色童年”“放飞理想”等,充满了童趣和诗意。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人格情操,激励学生朝更高目标迈进。

  3、诵读积累

  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习惯。每一位学生都能背几十首(句)甚至几百首(句)经典诗词、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并能在自己的日记、习作和日常交流中基本做到灵活运用。

  4、评价档案

  由学生动手,将自己所获得的奖状或能体现语文学习进步的相关资料,如:每次竞赛活动、测查结果、发表或获奖的文章、优秀作品、书面考试试卷、演讲稿等装入档案袋。记录成长足迹,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别提有多高兴和自豪。

  四、成绩面前找差距,坚定信念谱新篇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实验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20xx年运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与会领导及全市13个县、市的教育局领导、校长、部分教师代表深入到我县的8所农村学校进行观摩,对我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会议结束之后,全市13个县、市及河南、陕西有关教育同仁,先后来我县进行观摩指导。20xx年5月全市多元智能暨书法进校园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与会领导又一次高度评价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成果。20xx年4月,在省课题组、教科院组织的课题研讨会上,我们教研室做了经验交流。今年4月,我们教研室被评为全省课题实验先进集体。

  我们的课题实验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冷静思考,我们觉得还存在以下困惑:

  1.小学生语文发展性评价体系与初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如何更有效地衔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可持续地发展。

  2.实施课题实验,教师负担过重,教师专业素养与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课题进一步实施和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教研室职能,不断提升全县专任教师业务能力,是我们今后要加大力气做实做好的工作。

  3.家长与教师在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上时常出现异议,需进一步完善。家长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的频率和效果有待提高,新的评价观被家长完全接受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

  4. 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只处于操作层面上,研究的成果还只是零零碎碎,不是很系统。恳切希望通过专家引领和理论提升作进一步的整合与提炼,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的探索和实践已扬帆启航并初显成效,今后我们将深入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型多样更具针对性的专题实验,做好做实每一个细节,进一步完善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我们坚信,历史记载艰辛,岁月彰显峥嵘,只要不断努力,勤奋耕耘,一定能取得课题实验的理想效果。

【小学生语文的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生语文教案03-02

语文复习心得02-12

语文听课心得02-19

语文新课标心得03-03

语文考试心得03-19

《语文新课标》心得03-09

语文研修心得03-08

语文培训心得05-15

小学生语文教学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