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心得

时间:2023-03-09 17:35:0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语文新课标》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新课标》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新课标》心得

《语文新课标》心得1

  近日,在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后,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专题讲座。听完讲座后,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讲座内容,浅谈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与体会。

  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指引,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和凸显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依据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那么,身处新课标时代下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学”和“做”呢?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一名新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明白学无止境,才能学以致用。新课标时代下的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新课标的研究者,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适应新课标,以迎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觉投入新课标时代。

  其一,转变观念。观念指挥着行动,作为语文教师要主动改变固守旧课标的经验的观念,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教育观念也要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应主动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比如,我们可以主动去了解新课标的“新”在什么方面,只有做到转变观念,主动接受新课标的新变化,才有可能付诸正确的行动,才能够准确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

  其二,细致研读。当我们从心态上接受了新课标时代已经到来的事实后,就可以主动、细致甚至于是热情地研究新课标标准,这也是后续实施新课标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比如,本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从三个层面设置6个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与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衔接。全新的6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新课标中均给出了细致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才能将新概念融入自己的认知领域。

  主动学习并适应新课标,这是新课标时代下语文教师的一个方面——“学”的方面。

  当然“知之不若行之”,新课标时代下语文教师还应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做”的方面。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践行新课标的内容,温儒敏教授在此次讲座中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学习。

  其一,在日常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将标准中提出的具体方法与实施建议转化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往,无疑是践行新课标的一条最佳途径。比如新课标提出的“以文化人”,这是对语文课程概括的补充,这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严峻要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做到“润物无声”。再比如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统编版的教材是以单元教学为主,这些单元都是有人文主题的,也有语文的要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落实任务群。日常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是落实新课标的阵地。语文教师可以在一阵地中,让每一次扎实的教学指导,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台阶。

  其二,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这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课标的变化。而“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业质量、诊断改进教学、家校关系、学生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有所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作业设计中可以更加开放地吸收先进的理念,努力设计出更具有挑战意味的创意作业,让作业也成为语文学习的亮点。

  总之,随着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的正式颁布,预示着义务教育进入了新课标的新时代。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使命感,主动迎接新课标,勇于实践。

《语文新课标》心得2

  吴欣歆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xx年版)解读》详细介绍了五大主要变化: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仔细阅读《新课标》等相关文件,我们能知道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四者是紧密融合,且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就语文学科而言,离学生、实践教学最近的核心素养体现,还涵盖在“单元导语、选文系统、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四个领域中。长达两小时的讲座,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的单元学习过程设计案例分析,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也将围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觉进阶”等方式展开教学,在统整明确学习目标后,尝试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链及学习任务群。

《语文新课标》心得3

  听完新课标解读,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备课时充分体现学生的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学”。同时,《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专门增加了作业评价建议,对作业类型、作业层次、作业立意、作业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要求我们以后在作业方面,要减少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作业,丰富作业类型,增强作业针对性,增强实践性作业,要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语文新课标》心得4

  我们这次研修活动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生命质量”展开,当我刚看到标题时,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有生命质量的课堂”,王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有温度有活力的生命课堂,是聚焦核心素养、是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提升生命层次的生命课堂。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有了这些基础认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学习收获:

  第一,读进去,跳出来

  在新课标公布电子版的时候,我就已经自己打印好开始研读。偶尔跟随线上名师的解读进行梳理。那时只是在理解“是什么”的问题,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增添了什么,修改了什么。而这次的集中研修,在专家老师的解读下,我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了“为什么”的问题,课标的修订在社会发展、政策背景下的必然需求。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将内容熟记于心,更要跳出来更全方位地理解新课标。

  第二,学进去,用起来

  18日的两位专家老师在讲座中都重点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意义,并且通过对课例的解析来凸显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这三天的学习收获让我对新学期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信心,新学期我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在内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紧抓“语言文字的运用”,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语文味儿”。这段时间我也在围绕学习任务群,探索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找到统编教材与新课标的融合点。也希望自己在实践中始终保持着研究的姿态进行再学习。

  第三,领进去,研起来

  我非常喜欢申宣成教授在分享的`最后说到的一句话: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我就想到了我们在拼尽全力探索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反观我自己是否也同样具备这些呢?新课标关于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第一点就提到了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教学相长,应该就是最好的解释了。在探索研究新课标的过程中,我对自己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专家把我领进门,努力修行在个人。最简单又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先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才能来通过教育教学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生命质量”是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同样也将成为我的工作、生活常态。

《语文新课标》心得5

  X老师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学习新课标,助力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她结合具体课例,生动而深入地解答了一线老师在新课标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她具体从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学习新课标,了解主要内容的“变”与“不变”;结合统编教材的教学案例,谈任务群的'理解和实施;结合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谈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致性。

  20xx年版课标指出“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X老师强调,在单元设计上一定要有效落实任务群,六大任务群以三个层次来划分,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她要求大家在学习新课标的时候做到“守正创新”,学习内容要不断“复现”,以强化记忆。

  最后,X老师以六年级的基础作业设计为案例,阐释了新课标背景下基础作业的设计实践。她聚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聚焦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指明了“作业设计和管理”的新方向。

  X老师的讲座内容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都贴近一线教学实际,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不仅帮助大家理解了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针对新课标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引领大家在新课标指导下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实质,具有学科前瞻性。

  学习照亮前行的路,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我将以此为契机,砥砺前行,贯彻新课标理念,树立新教学观念,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行而不辍,思辨笃行,助力“双减”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的真正成长!

《语文新课标》心得6

  随着20xx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诞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在自己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及听了多位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及讲座后,对于新课标我有如下体会:

  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对比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新版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如: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部分提出明确要求,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语文课承担了文化的奠基,文化的传承的任务。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育人,新课标站位比较高,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润物无声”,注重文化熏陶,增强文化自信。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在课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如可以进行古诗飞花令比赛、课本剧表演、红色故事大王等活动,调动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的兴趣,从而了解、亲近、爱上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课下学生可以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四个学段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的特点,20xx年版语文新课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贯穿四个学段,螺旋发展,体现各学段特征的同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相衔接。

  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根据不同学段特点有所侧重。语文学习任务群,从而加强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打通语文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逐渐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切实推进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真正推动评价和考试发展,更多关注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典型表现,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分别描述四个学段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生在该学段结束时语文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四个学段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了层次性、整体性,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

  评价要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统筹安排评价内容,立足重点,关注各个学段的水平进阶;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要拓宽评价视野,倡导学科融合等。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科学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及阅读思维

  整本书的阅读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力,关系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课标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超越了过去的名著阅读范畴,从关注“读什么”走向关注“怎么读”,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提升阅读,扩大阅读视野,增进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其次,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特别是新课标增加了思辨性阅读,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意义重大,对于培养学生基于证据的理性表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语文新课标,整体上更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导向。随着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更有坚定信心。语文新课标就像语文课程的灵魂导师,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名了方向。当然,至于以后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还需结合学情,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和钻研。

《语文新课标》心得7

  听完吴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是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的'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新课标”的实施,给当今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

《语文新课标》心得8

  今天天认真倾听了两位教授对于新课程的研读,对于新课程的理解又多了一些,以下有几点体会:

  一、课程修订依据: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

  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使教育适应于新社会的需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而树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具有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人,新课程从“面向每个人”到“适合每个人”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意型的人才。面对变幻莫测的变化能时时刻刻有新的方法,不惧挑战的人才。但是创意又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培养这样的人呢,就需要破而后立的新课程,现在是开端,想要达到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线老师更应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二、课程标准的四大亮点——核心素养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崔教授把这三点转化为,坚持把事情做的正确、做正确的事、能做成事。学习能学成,事情却不一定能做成,做事能力是一直被低估的能力。在核心素养里面加入这项能力,也应该加入实践与评价,这项能力首先在学校老师要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让学生组织一项活动,劳动时候怎么打扫的干净快速等。这些机会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会慢慢尝到做成事情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成为更有担当的孩子。

  三、课程标准的四大亮点——新目标

  从“双基”、能力到核心素养。

  崔教授把核心素养用驾驶素养举了个例子,把交规与移库类比为“双基”,把路考类比为能力,把驾驶素养类比为核心素养。这样非常直观的了解到素养的大形。可以理解为有好的学习能力,有高尚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观。

  四、新教学与新评价的建构——一种新教案:单元学历案的要素与结构

  在这里崔教授举了个例子,医生在给病人写病例案时,会明确指示病人怎么做,而单元学历案就是以单元为整体,分别指出哪些是学校支持的、哪些是老师要做的、哪些是学生要做的,使学生得到的指令更加明确。

  五、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的知识观基础

  吴教授讲了分析了知识的属性,并且透彻的说明了每一种知识的的获取方式。这样在教学中能够更加的清晰知识的分类,不同的知识在讲解中要用哪些方式。并详细用写议论文为例来说明怎么让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在做中学,老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老师在方法性知识中的角色是什么?

  阅读方法是又分为了四个境界: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也让我对阅读的层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做中学与悟中学怎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实施,吴教授用课堂预习、自我检测、交流问题、教师讲解、课堂小结、针对性练习环节对教学设计进行讲解。其中在老师给学生发出的内容指令进行剖析,包括了时间、范围、角度、评价。

  两位教授深入浅出的把新课程的关键词进行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些富有深意词语背后的意思与行为指导,受益颇多,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建构薄弱,有很多地方理解不透,需要不断的积累,持续的学习。

《语文新课标》心得9

  XX老师深刻总结了双减背景下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在新课标学习中的九个重点、难点问题,给予指点迷津。学习新课标,了解主要内容的“变”与“不变”;在X老师的带领下对比20xx年版和20xx年版两版课标的目录。从目录的对比当中,我们发现20xx年版课标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接着X老师结合统编教材的教学案例谈任务群的理解和实施;使我从一个只听过“任务群”这几个字,但不知其意更不知如何实施的我豁然开朗。最后X老师结合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谈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致性。从X老师讲解的一个个实例中明白了如何才能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双减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设计好每一次作业真正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巩固。

  当然在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细读课标文本是基础,增强课改意识是重点,重构课堂教学是行动,提升课程素养是关键。不仅要深刻把握新课标,更要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明白了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我将以此为契机,在以后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躬身实践。用奋斗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的真正成长!

《语文新课标》心得10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更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诵读传统文化知识,从课内外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徜徉。

《语文新课标》心得1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通过郑国民教授的直播课,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郑国民教授先谈了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然后分别阐述了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六个方面主要内容和变化。结合今天的讲座,我将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xx版对比,做了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20xx版作比较,新增添的内容我在思维导图中用框架标出来了,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二、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变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奠基作用。

  (二)坚持课程理念

  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20xx版均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我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三、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

  四、重视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让学生以此作为学生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语文新课标》心得12

  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发现更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方面,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构建素养性课程目标体系,推进了育人方式的变革。在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部分新增了“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从三个层面来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一是基础型,关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二是发展型,关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是拓展型,关注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一变化体现出语文教学形式上有了很大的革新,今后的'语文教学要在真实的语文情境,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语文实践活动,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在课程实施部分的评价建议中,将过程评价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等特点。

《语文新课标》心得13

  经过本次新课标的学习分享活动,我意识到新课标是一种新的学习,讲究学生们自主学习;新课标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要从单一学习转变为综合性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提升课堂效益。

《语文新课标》心得14

  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及主要内容的变化给我带来了以下思考:

  一、如何“以文化人”

  在课程目标部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自信”这个词,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我们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如何“落实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的能力、阅读与鉴赏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梳理与探究的能力。

  三、如何“构建任务群”

  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建立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为核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并在这个任务群中不断发展学生能力。

  四、如何“增强情境”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景。

《语文新课标》心得15

  暑假是教师学习充电的好机会,8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暑期培训活动。通过认真聆听何老师主讲的对新课标方案和内容的解读,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晰了今后教学的方向。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包括基础学习型任务群、发展型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强调在真实情境下以语文为轴心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何老师对于发展型任务群的阐释。阅读和写作是小学生发展的两件大事,发展型任务群也就是读写型任务群,包括实用型阅读加交流(真实文本),文学性交流加创意表达(虚构),思辨型阅读加表达(好好读)。这对于我以后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醒我在教学时要兼顾各类阅读活动的运用,以学生为阅读的主题,而不是教师提问的被动回答者,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此外,“文化自信”也是本次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的一点。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以“天地人”开头,并不是简单地带领孩子们识字,而是让孩子们体会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原来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都是阅读与学习的`宝藏源泉。语言与文字承载着文化,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有着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在反思以往的教学方法,面对这次新的挑战,不断学习,继续奋进!

【《语文新课标》心得】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标心得03-03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8-18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3-31

新课标语文培训心得范文03-17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04-02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03-09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01-09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6-17

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