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19 16:10:3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1

  xxxx年4月11日,我们来到了海师附中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作为第二批跟班学习的学员,我们主动地跟海师附中的老师就毕业班语文复习、语文科组教研活动和班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并积极深入各个年级班听课学习,这些,都使我们受益匪浅。另外,也参观了校图书馆、阅览室,特别是教室的班级布置、校园文化建设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该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让人敬佩。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他们上课的精神和面貌都很好。每天预备铃响之后,每位教师都进入课堂,在正式上课铃响之前有的甚至都已经讲课了。老师们课前都会认真的备课。周二学校语文组活动中,我发现他们的教案写得非常工整与详细,作业与练习批改也很积极、认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会把知识讲细、讲精,不仅让学生们学会,更要学通。

  其次,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至自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引路人。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不习惯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地培养起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面。

  1、班主任要细心。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的都是一些细小的事,而且处理起来也不容易,因为它所面临的对象是学生,而且是成长中的学生,身心还不成熟。这就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即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班级的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班主任要树立自己的表率作用。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趋于成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都具有了自己一定的判断能力,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作为班主任来说,更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行为表现,对班中的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要求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使学生认可自己、支持自己。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班级管理好。

  3、班主任要关注学生,以心换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作为班主任,除上好自己所任的课外,课余时间应放下架子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劳动、聊天,与他们交流,以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谐。性格孤僻冷漠的学生或低差生尤其是谈话的重点。只要这样,学生才能从心底里真正地接受你,才能积极地配合你,共同创造和维护好自己的班级体。

  第四,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的管理和特色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的。主要是打造学习型的精神文化和充满人文情怀的环境文化。学校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应大兴学习之风,大兴团结之风,大兴实干之风;应提高品位、学历、能力、成就等素质;应增强自律、自信、自尊、自强、自创等意识;应倡导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校园环境的布置与建设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布置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创造适合文化生成的环境氛围。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横幅、教室布置等,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文化,讨论学校的共同价值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

  最后该校的校风校貌也是我们非常赞赏的,学生的着装统一、学生的谦虚礼貌,积极上进与师生的融洽相处,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跟班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的改正缺点,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刻反思,力求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得更好!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2

  苏州中学,始办于范仲淹,校园与孔庙合为一体,“千年府学”凝聚的是历史,“百年新学”呈现的是活力。对于学校和教育局为我们创造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心怀深深的责任感,两个月里努力去深入苏中的各个角落,去比较、去反思关于教育的种种想法。

  一、学生层面

  思考1、我们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我觉得有两点:

  一是阅读,身在苏中校园,最深的一个感触,校园处处是读书的好地方,图书馆里一派古香古色,“伟长斋”、“叔湘斋”似有同名人交流与校友茶叙之感,还有湖边、林间、食堂甚至是教师办公室旁,总有一群人在这里品书交流。在苏中,当我看完《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等7本书时,我不襟感叹,让图书走进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阅读成为学生内心的固然需求,陶冶情操,这应该是教育的使命。我虽然教物理,但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去阅读,定时批阅学生的周记、开展“读书推荐会”、自费购置图书杂志办好图书角,我希望7班的学生能时刻感受到书的力量,阅读一定会让他们的将来更出色!

  二是表现欲,逛校园时,不经意间都会碰到一群学生围在一起,或切磋飞盘技艺、或玩起集体颠球、或唱歌或弹起吉他......要是碰到校长路过,他们一定会拉着他加入,感受校长与他们同在的幸福。敢于表现让学生的发展更加游刃有余,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太拘束太条条框框。面对“约夏”这群小伙伴,我希望自己能带他们走出教室,不仅仅学习优异,运动好,还要敢于表现能表现。

  思考2、学生的手机怎么办?

  和国际班的班主任张老师聊了班级管理,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学生的手机问题,他的观点深得我心:1.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禁止高中生用手机,是脱离时代的,不符合现代的教育;2.手机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控与合理应用,高中阶段限得再严,如果不是出自学生内心,到了大学,一样深陷手机的泥潭,同样成不了才;3.手机的危害在于它对学生的诱惑远超过老师对他的吸引力,老师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能力去吸引学生,疏胜于堵。苏中不禁止用手机,但限制用手机,专门的充电房限制了学生手机充电的时间,自然也就限制了手机的滥用。对于我的班级,我拒绝的是手机游戏和电子书,但我乐于学生拿着手机拍老师讲解的幻灯片,乐于学生拿着手机查阅单词。我不反对学生使用手机,但反对“手机控”的出现,对手机的依赖将会蚕食学生心中的斗志,伤害学生的眼睛和心灵。我让同学看到了我对滥用手机的.愤怒,开始起草了“‘约夏’手机使用规范”,我希望手机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工具,而非玩具。

  思考3、我心目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从高一到高二,从教室到宿舍,我和不少学生聊过天,能感觉到苏中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思维品质,这正是我对学生的期待,我希望能让学生时时刻刻动起来,我希望学生内心深处始终有一股向上的欲望。正如石头若只挨6刀只能化作石阶任人踩踏,若经千刀万凿方可化身佛像受万人供养,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明白,现在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在为未来的辉煌积淀能量;正如在独木桥上相遇的两个人,我要过去,你要过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抱起他小心翼翼转身,我希望我的学生明白同在屋檐下,要学会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

  10月29日,苏中“职业规划演讲比赛”激起了不少学生内心的波澜,从暑假时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暑期调查,到学期初评选先进,到最后这次演讲,正是德育的连续性和系列性、承前启后不断深入才能撬动学生的心理。不要相信一次谈话就能改变一个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你要取得效果,就需要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就必须围绕一个主题不断重复,这需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反复做工作。有时,我们总在苦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没有想过如何不让问题发生。有时,我们总以为创造奇迹只需要学生的奋进,却忽略了还要有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及关爱他们、亦师亦友的教师团队,我期盼着和7班所有的老师一起,为我们共同的7班实践梦想。

  二、教师层面

  思考4、老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来自哪里?

  不论愿不愿意承认,近几年初、高中教学质量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我觉得老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的缺失是最致命的一条。为了应付检查,教案网上下载直接打印,美名其曰“集体备课,教案共享”;为了执行所谓现代化教学,直接下载ppt和直接套用教材赠送光盘,连备课都省了;所谓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复制、剪切和粘贴;所谓的素质教育所谓的“导学”,更多成了自习、少讲甚至不讲的借口......仿佛之间,对教育的敬重淡了许多。究竟是什么致使了这一切的发生?

  苏州中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我几乎没有看到一个老师提前下过课,几乎没有看到两个老师在用同一个ppt同一个教案,我看到的是备课组在一起备课、研讨,看到是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学生、关爱学生......是因为巨大经济利益在诱惑吗?交流中能感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但在高二年“职业规划演讲比赛”中,周校长和葛副书记等校领导亲临现场做评委和点评;在周校长和我们一起的两场圆桌式的座谈会上,周校长从他的求学经历谈起,谈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异,谈学生素养的熏陶,谈名师的培养;还有教师办公室边的健身房,食堂的早餐、午餐......校长和其他校领导总能从教师的利益出发、总能以商量的语气交流,让老师做的事总能带头先做好,因此总能让人感受到校长(领导)与他们同在,总能让人觉得做得再多都是值得的。我们呢,是不是总把评委工作几乎都抛给了班主任,是不是自己先想着要轻松,是不是经常“命令式”的要人做这做那,是不是不时有“政令朝出夕改”?没有足够的经济利益,可以接受;但没有足够的尊重和理解,难以接受;于是,大家开始懂得变“和谐”了,反正什么事都不做也差不多一样的待遇,也就呵呵了。

  班级的管理其实非常类似,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位置,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物的方法方式,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原则,直接就决定了班级的将来。我知道,先给予后索取,先尊重后要求,先理解后合作,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决定了班风,学生对未来(高考)的使命感决定了成就。

  思考5、我要如何完善我的物理课堂?

  11月26日,苏州十中,市区、园区、新区四校教研,同堂异构,四位老师四场精彩课堂共同演绎《超重与失重》,同一素材不同处理,同一内容不同风格,在比较中学习和思考。印象深刻的是邱老师的扔水瓶实验和拉交叉书本的实验,一是有创意,二是有情节,触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的语言魅力和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驾驭能力,诙谐不走寻常路,从概念的建立、完善到深化,尽情体现物理思想的精彩,王老师的激情和幽默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直以来,课堂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左右摇摆、争论不休、艰难抉择,其实,一堂课是否高效是否成功不必纠结于形式,实验也罢,探究也罢,“满堂灌”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理解多少,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课堂。能被学生接受、热爱并有收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如今的教研应该想办法让老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而不是陈守一些条条框框,应该鼓励老师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立足于教师的视角,应该提倡老师深度研究知识体系而非花哨的课堂形式,应该推动老师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两种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两个月里,和周老师的交流、和大学好友的闲聊,我感受最深的是习题讲解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对于老师而言,你不能深入领悟习题、不能用一个方法解一类题,你如何跟学生讲清楚解答过程和其中所蕴含的方法,你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们一直在说,现在的学生怎么不会、怎么懒,可是当面对一道又一道无从下手的习题,谁又能勤快的起来?可这些题目都是高考要求的,所以一定要在习题的内容上研究得更透一些,一定要在习题的选择上更费心一些,一定要在习题的教学方法上多交流一些。换一个角度,至少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比我高中时聪明,我高中会考物理没有优,我高一的物理成绩就只有及格上下,我当时也不会怎么总结,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少走弯路,我看重他们的的每一份付出和进步。我会更加精心挑选题目,更加用心总结方法。学生格言上了物理试卷。

  思考6、我要如何升华班级活动?

  10月15日观摩了腾老师主题班会,老师引领,学生自导自演,班委就职演讲、班委宣誓、看校运会剪影集、颁奖,看着同学释然的笑声和掌声,听着班主任最后的动容演讲,我忽然想起,远在老家的7班,我还欠他们一场说好的班会课呢。我在想,以后班团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完善学生修养、如何让“约夏”在他们心中牢牢锁定?我想转化班级活动运转模式,比如“法制板报”,以前呢是每组轮流出,结果呢,往往是一组瞎忙活其余六组旁边看热闹;如今,我让7个小组各设计一个方案,哪个方案好哪个方案上,有方案的小组每人积分加1分,被选上并获奖的方案的小组每人积分加3分,我想把“任务”转化成“荣誉”。我想丰富班级的奖励机制,“校园捡垃圾”的主题活动是江伟筹划的,我就称之为“江伟行动”;“安全知识”是海萍策划的,我就称之为“海萍演绎”;“诚信辩论赛”是志波组织的,我就称之为“志波‘论坛’”;书柜是慧彬管理的,我就称它为“慧彬书柜”,凡是获奖的、成绩优异的、对班级有贡献的,载入“班级荣誉册”......我希望这样一份荣耀一份精神奖励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我想让班级活动走出7班的教室,比如我们的班刊要继续,电子稿要发给学生家长,纸质稿我们要会向年段扩散;比如我们要创立自己的公众号,我们要把发生在“约夏”的点滴幸福及时传送给家长,建立家校联系的桥梁;比如我想在以后举办更多体验性的活动,来一场“荣耀约夏”的颁奖典礼,来一场“灯谜闹元宵”,来一次“自制书签”比赛,来一次“英语听写大会”,继续我们有趣的班运会......我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为自己感到自豪、自信,为了让学生心中的斗志一直燃烧,为了让学生铭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传统美德。

  不论别人如何评价,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只是为了不辜负“约夏”这群小伙伴的信赖,为了让他们过得比他们以前的同学(不论他们现在在哪一所更好的学校)更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3

  本人有幸被选派到苏州中学跟班学习,为期两个月,想起在那“千年府学,百年新学”的苏中学习的日日夜夜,真是感叹岁月的无情,为什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那里我又仿佛回到了大学时光,过起了读书,听课,学习,运动的简单生活,同时收获了溪安同行的友情,忘不了我们在那里的点点滴滴,忘不了我们十个老师在苏州中学的探索与欢乐。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有心思静静思考苏中的教育与我们溪安一中的教育,乃至整个溪安的教育的区别,从中力求一些对我们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与体会.

  首先,尝试归纳苏州中学的办学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可复制的苏州中学”,以下浅谈几点:

  1.形成学校先进理念,用理念指导办学

  苏州中学提出并强调“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以及“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形成并落实“将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落实于每个人每件事”的工作思路和“管理重心到年级、德育重心到班级、教学重心到个人(教师和学生)”的重心下移管理策略。提出“有底蕴,更要有底气”、“历史只能证明过去,我们要证明自己”以及“今天我们以历史为荣,明天要让历史以我们为荣”的创新历史观。提出“师德带动生德,教风引领学风”以及“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师精神,并倡导以“职业快乐”为主题的教师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

  2.力求高尚多元阳光,落实素质教育

  注重在学生中开展以“人生奋斗”为主题的高尚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教育。提出“要学会创业,先学会创社”的理念,将学生社团作为孕育领袖和创业者的摇篮。

  3.力求科学细致到位,提高教育质量

  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在不加班加点的状态中,学校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注重探索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过程管理、目标管理、个体管理等三个方面,通过实施“学生学业水平自我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最终力求借助控制论思想形成生机勃勃的内动力系统。在强调落实教学“六认真”的同时,提出并强调把握教学“七适度”,以此促使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强调“主动、创新、科学、细致、到位”的十字管理精神,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精神,成为学校新时期的教风。

  4.力求高质领先卓越,建设理想学校

  确立理想学校的愿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追求:

  ﹡责任感:一种从校长传递到主任、传递到教工、传递到学生,大家都具备的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幸福感:一种从家庭美满、从身体健康、从理想实现、从人际和谐、从工作成就、从转变学生、从帮助别人、从解决难题中都能获得的非物质的非狭义的幸福观。

  ﹡成就感:一种从自身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中去获得自信、获得成功、达成目标、实现理想的积极人生观。

  5.推进国际化战略,培养最优秀的学生

  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已从苏州中学走向世界,在哈佛、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普雷斯顿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中不乏苏中学子矫健的身影。

  6.先进的集团化办学思路,打造当代领先高中教育模式

  其次,谈谈由苏州中学的办学特色得到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特色办学

  特色建设和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办学理念明确,能具体化被教师认同,并最后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什么是特色?就是在办学主体努力追求之下,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特色可以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独到而优异即为“特”。学校特色不在大而全,而在少而精。无论在办学、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还是课外活动上,只要能在其中一点上有独到之处,就可以形成学校特色。如果追求的太多、太全面,那么就难以形成某一方面的优或某一方面的“特”。

  “特”绝不是外在的。学校特色是实在性与抽象性的统一。它不仅指学校的各项办学措施,而且指制定和采取这些措施的指导思想;不仅指学校人际关系的现状,而且指其人际关系所体现的精神境界;不仅指考试中的高分,而且指获得高分的途径的高分体现出来的价值追求;不仅指丰富的课外活动,而且指组织和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动机;不仅指各种竞赛活动中的奖牌,而且指这些奖牌折射出来的荣誉观;不仅指优美的校园环境,而且指师生对校园环境特殊依恋的感情。

  2.教学管理要讲究人性化

  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需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记录和复制。这种模板式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否定了学习的过程是受教育的“人”全方位成长的过程,从而失去了教育为育人的真正价值...。近些年。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关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关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关于“学会关心”的研究等,都表明了教育“人性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很大进展。这种理论研究导向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就是在“人性化”的理念指导下,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改进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说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3.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起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作用。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最后,我想说的是,苏州中学有千年的人文积淀,百年的新式教学,是我们仰望的对象,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奋起直追,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脚踏实地,为茶乡人民多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最后让我们用吕叔湘为苏州中学图书馆题写的一句对联“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共勉。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4

  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培训学习。课改初期,我们学“洋思中学”,后来学“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理论。还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回来后,我们或多或少地把看到的、想到的实施到我们的课堂。但再出现问题之后,我们退缩了。课改的步伐放慢或者说停滞不前。直到我市“齐家楼中学”的脱颖而出,也通过这次跟班学习,坚定了我课改的信念。

  20xx年3月4日,我们带着问题和任务走进齐家楼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先聆听了他们的课改理论,也走进了课堂,身临其境地体会了新课改下的新型课堂。我心中除了赞叹和佩服。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收获如下:

  一、校园文化气息浓厚。

  校园围墙,到教师宿舍外墙,教室背墙。有的是一条条标语:亲切、温暖、实在。有的是学生办的手抄报:字迹工整、创意新颖。它熏陶着、激励着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幸福生活。

  二、教师兴趣爱好广泛,对事业执着、热情。

  独特的班本课程让人眼前一亮。每个教室门口都悬挂着班本课程的名称,指导老师。原以为班本是学校统一规定学习和教授。看到教室门口的牌匾,仔细一问。是他们的是指导老师自学,然后教授。使我心中多了几份敬佩。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有的`

  班级唱京剧、有的演小品、有的吹竖笛、有的表演二人转等等。有给我这次学习多了几份惊喜。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肯挖掘。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伯乐”。

  三、学生大胆、自信、敢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走进每一个教室,学生都以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自发学习。小组的主要形式:有的两两合作、有的三人合作、有的小组所有成员一起讨论学习。学生的脸上看到的学习的喜悦和对知识的渴望。老师布置的任务,能积极配合、及时完成。在小组活动中,小组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分配任务和组织学习,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小组长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展示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乱而有序。回答问题时,学生声音洪亮、咬字清晰。学生们并没有因为参观和听课而显得异常紧张。一切尽在老师的组织下有效进行。

  参观学习回来,我打算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实施在课堂。让我的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中学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跟班学习的心得体会05-13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6-12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5-22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9-04

信息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2-11

关于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3-24

个人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6-21

关于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4-24

有关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