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8 13:18: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学《手形添画》这一课时,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不仅查找了与手影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学生的作品图片,还利用空余时间准备了示范作品,这些资料和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都迫不及待要尝试手形添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影响纪律。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

  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在学完了《色彩的色相》之后,紧接着学习《色彩的明度》,学生们对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所对应的明度的高低理解的非常清晰;还很快想出了好几种改变色彩明度的办法,比如颜料加水可提高明度,加黑色、白色来改变明度,还有如果用彩铅、油画棒,用力程度不同明度也不同……让我觉得异常的顺利。

  了解了色彩的明度在生活中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后,学生们开始来创作简单的有色彩明度变化的作品。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限制,我让学生们画比较简单图案。有的学生用颜料来画,有的学生用彩铅,还有的学生用彩笔,不同的工具画出来不同的效果。没想到的是,用彩笔画画的同学,选择同色系里由深到浅的'颜色来渐变涂色,搭配的很合理,色彩鲜艳,效果很好。

  在画画时,有个学生告诉同学说:“快看,渐变色!”感觉他的语气是那样的惊奇,惊喜,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宝贝,用色彩明度渐变画出的画颜色这么好看,这么协调。奇怪的是,这节课学了用了他记住了,下节课如果换个主题的绘画,他就不会用渐变色了。还比如之前学过了遮挡和透视的近大远小,在今后的绘画中也很少用到,不能很好的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

  我觉得美术课也需要经常复习,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以前学习的好办法,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绘画水平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的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原地踏步走。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小学生对美术课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不影响升学, 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有天赋,自己将来不当画家,学不学无所谓;比较普遍的认为绘画比较难,因此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兴趣不浓……面对这些情况, 如果美术教师只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作些理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临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很重要。对于小学生尤其如此。根据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好奇心强的特点,和从具象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把绘画课设计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绘画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无论是三年级或是四年级,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纸塑动物》,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废纸又是同学们最多的,再加上旧棉絮,用这些东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废纸片一条一条地粘贴出小动物,最后进行彩绘美化。既轻又美观。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还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美术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转眼,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放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礼物,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漫画标点符号》这一课上,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条关于标点符号的谜语,它们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我就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一、透过教学评价,帮忙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个性注意帮忙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透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能够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明白怎样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先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齐,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期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能够画,相信你必须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最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潜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适宜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先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十分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视构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潜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必须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透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透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潜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潜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个性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潜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潜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潜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证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十分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资料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之后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应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得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资料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必须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透过评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推荐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用心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透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在二年级的《假如我是巨人》一课中,先将全班的作业展示出来,之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小矮人的贴纸,让学生将贴画贴在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上。然后问他们:你将贴纸贴在哪张作业上了,为什么贴在那儿?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好?学生用心性十分高,在简单氛围中透过互评,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鉴别潜力、分析和表达潜力。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增强了主人翁的职责感、群众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增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透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透过教师的评价帮忙学生树立自信心,用心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不受现实空间、时间的限制。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展开想象,放飞心灵,表现生活、超越生活、追求新、奇、特、异,用写实、夸张、变形、装饰、拟人等手法表现自我感受。作为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培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吃虫草》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吃虫草”猎食的三大法宝:形状、气味和色彩,进而启发同学们想象:假如你是未来的一名生物学家,你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吃虫草,专门帮助农民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以解决现在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请画出你精心培养的“吃虫草”的模样,并且介绍它的“猎食绝招”。同学们在作业中表现的`“吃虫草”形象新奇而又别出心裁,在作业展评过程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的“吃虫草”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引诱害虫,有的会喷出五彩的烟雾来吸引害虫……想象训练的开展,形式可多种多样,一件具体的实物能引出联想,一个抽象的图形也能做出具体形象想象的练习,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启发大脑展开想象,一段悠扬的音乐也能引出无尽的遐想……当教师面对孩子们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学会耐心倾听,这可能就是一次想象训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维护学生的“异想天开”,通过看、听、说、画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如《服装设计》一课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合作的评价标准。例如: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合作互动”的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不断提高美术素质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花地毯》这一课是一节很贴近生活的课,试着从身边的地毯、窗帘、餐桌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图形的魅力所在。

  一上课,我随便摆了几个方块,学生都发现了这样摆不好看,这时候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摆一个他们认为好看的图形。上学期和他们学习了各种形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块摆出各种好看的图形,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这样漂亮?这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案,并总结出重复、色彩对比的效果。

  这节课我让学生们用笔绘制的花地毯,看到他们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很令人满意的,有方形的、圆形的、鲜艳的色彩,形状各异的图案,有些还画了各种花边,但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同学都是用了我举的例子,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满意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上课我所讲的指示并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绘画中,画面色彩丰富,内容也多姿多彩,都很好的利用了画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天真、活泼、好动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形式往往情有独钟。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美术课堂教学的游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在教授小学美术第二册《泡泡飞呀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泡泡的形与色,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游戏空间,为了突出本课以游戏参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我把吹泡泡的学生活动从教室带到了室外,并参与到了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吹泡泡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师:不过,在吹泡泡时要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学生争先恐后的涌出教室,迫不及待的吹起了泡泡。

  开始时,学生看到我也吹泡泡,都远远的看着我。后来,他们都围在了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吹泡泡,并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泡泡是透明的!

  生:我吹的泡泡最大!

  生:老师,泡泡要撅起嘴巴吹。

  生:我的`泡泡两个连在了一起了!

  生:老师,慢慢儿的吹才能吹出特别大的泡泡!

  生:我的泡泡是圆的!

  生:我的泡泡会变色,一会儿是黄色,一会儿变成绿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

  生:老师,我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

  生:老师,我们的泡泡都飞上天了!

  生:老师,我们比一比谁的泡泡吹的大!

  ......

  摆脱教室的狭小空间,学生们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吹着,大的、小的、圆的、椭圆的......七彩的泡泡漫天飞舞,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叫着、喊着、跑着、跳着......

  片段二:

  回到教室。

  师:你们想把自己吹的美丽的泡泡表现出来吗?

  生:想!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和材质表现自己的泡泡?

  生:我吹的泡泡五颜六色,所以我想用彩笔来画。

  师:很好!

  生:我想用彩纸剪贴。

  师:也行。

  生:我吹的泡泡特别大,飘在空中就像一只只大气球,所以我想用气球来表现。

  师:太棒了!

  生:,老师,我想和我的同桌一起画。

  生:老师,我们想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就按照你们的想法来表现自己的泡泡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行动起来,他们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面对几大困惑:学生材料不齐、安全责任、教师兼职,特别是综合操作课,困难更大,若不讲究策略,美术课上起来,教师痛苦,学生无获。教学是一个良心工程,只要用心,教学就能相长,就能寻找到教学策略,从面感受到美术教学的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八册《刻印的乐趣》一课后,我的感觉更强烈。我的教学策略尝试如下:

  一、安全多讲一点。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在美术综合操作课上,学生一会用剪刀,一会用小刀、一会用胶水、一会用铁钉等,有的学生忘了带,还要相互借,在这些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很容易出现自伤或他伤,这正是很多农村兼职老师不愿上美术综合操作课的主要原因,但不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如何能培养呢?所以,教师操作时要招呼在前,上课时就要讲清安全注意事项,为保险起见,还可请学生起来复述安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再适时提醒,这样就能警钟长鸣,学生就能安全操作了。如:教学《刻印的乐趣》,这一课是一节创造性、动手性较强的教学实践课,学生喜欢,只要组织得当,学生就会学得轻松、主动、投入。我在教学时,先讲明此课的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在作业中要格外注意用刀安全,一不东借西借,用完刀及时放自己桌上,在操作刻时,左右手配合好,把握好力度,不伤自己。这一招是保证学生完成良好作业效果的重点和前提。另外,在具体刻花时再次强调用刀手法以及方向,时刻提醒注意安全。这样,刻虽有难度,但因学生有兴趣,加上教师的安全教育到位,课堂气氛显得热烈,但刻刀雕琢时学生却能做到小心翼翼,感觉十分到位,刻印的乐趣也就真正有体验了。这一事实证明,安全多讲一点,学生慢慢就会有安全意识,综合操作课上,学生纪律很好,大家都能井然有序地做着自己的作品,很快乐。

  二、示范精一点。

  纸上谈兵,学生一团水雾。特别在全新的综合操作课上,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学习来说,可谓点石成金,所以,示范不可少,但一堂的时间有限,教师示范要精一点。要么,先简要示范全过程,让学生观察,得操作步骤与方法,然后,学生再运用此方法去创造性地完成作;要么教师做一步,学生马上学一步,教师巡视纠正一次,再继续。如:《刻印的乐趣》一课教学,我就采用了第二种操作,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学,因为这节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又涉及用刀安全,教师及时教,及时巡视学生学的情况,安全注意了,同时又对学生施以了耐心的教与导,学生学得较有信心。

  三、创新多一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敢于想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能说出很多有创意的方法,如果教师及时肯定,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艺术表达能力。事实上,新课标也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学习,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先让学生观察,再自己思考感受,最后想象创新的方法,学生作品百花齐放,各呈异彩。如:《刻印的乐趣》一课教学,虽然,我先让学生跟学,统一刻了一个简单的苹果,但方法掌握后,我放手了,让学生自由选择橡皮擦或红苕或土豆或石膏板等更多的材料来自己尝试,或刻一个喜欢的文字或刻一个漂亮的图案,来完成作业,结果,有的'学生刻了一朵花、一个桃、一个王字等,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很美的艺术效果。

  四、赏识多一点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娃娃是夸大的,我认为此话不假。在以前的美术课上,我对学生很苛刻,结果,课堂上学生无生机,我眼里满是恼怒,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做不来?眼里尽是失落,学生怎么这么瓜,连教师叫带的东西都带不来呢?我这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呐,总之,一切都不如意。后来,我尝试着,对记住带东西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忘记带的同学教师及时安排换位学生帮助提供或教师多准备一点材料给忘记带的学生,但一定要提醒下次不能忘,这样既解决了材料问题,又减少了批评,在学生眼里老师的帮助与期待多了,赏识多了,学生的自信自尊及时得到保护,课堂的师生关系也融洽多了,课堂效果也就出来了。同时,我还采用发奖励纸,优秀作品留照、全班展评等赏识形式,学生学美术的劲头更足了,作品效率也提高了。如在《刻印的乐趣》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第一次全新制作,各种各样的情况会出现,如“刻错了”、“刻坏了”的声音出现时,我没有生气,而是及时安慰:没关系,再来,因为是第一次,允许失败,但老师还是觉得你刻时胆大心细勇气可佳,再来,相信一定成功。在赏识中,学生虽然刻得不够很好,但他们自己学会了刻印,从笑脸上已经表现出很有成就感了。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在上完一班的《图形的魔术组合》这一节课后,发现同学们对图形的组合已经出现模式化,结果作业交上来不是很理想,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

  在万般焦急之时,我忽然想到之前在《少儿书画》一书见到教师在教学生画画时是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表现绘画过程的。

  于是,在上另一个班时,按照此种方法,我在

  1导入夏加尔的作品《我和我的村庄》时,利用作者夏加尔的口吻编成离奇的童话故事将其绘画过程和目的连起来,发现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2于是我便顺势按照此种方法介绍书中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自己编排故事情节创作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

  童话故事就像指南针一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集中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勇于尝试;在思想和故事情节跳跃的过程中找到图形的魔术组合的诀窍——逆向思维.

  3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已经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形成了大量的离奇的图形的魔术组合作品,可见同学们肠道了逆向思维的甜头。

  我想最近几年流行的沙画也是因为互动、时效性、故事情节而取胜的吧。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兴趣小组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它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把它落实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绘画、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形成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气氛。就活动中的作品欣赏谈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欣赏课教学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和对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教材为本,补充为辅”。兴趣小组的每一节课,辅导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理论在先,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欣赏美术作品的目的去感受名作给观赏者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直观教学效果

  “耳闻不如一见”。欣赏名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作品欣赏并重起来,最好的教学手段是使用课件。课件容量大、知识面广,既直观又形象。通过课件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准确、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去思维、去评述。加深对名作的再认识。

  第三:发挥想象力,完善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

  “真实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具体想象,美术欣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观察,领悟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一切都是对美术作品更深的思考。第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的要求。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课教学反思10-15

美术课后教学反思04-14

美术课课后教学反思03-23

美术课堂教学反思04-17

初中美术课教学反思07-08

美术课教学反思(15篇)02-28

美术课教学反思15篇02-20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反思03-27

美术课教学反思(汇编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