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3 07:06: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师教学反思【热】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教学反思【热】

教师教学反思1

  一、了解学生,创设情境。

  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两节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不断反思,集体讨论,积极了解讯息是我们现代教师必须作到的功课,我们的不断积累和成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步。

教师教学反思2

  4月2日,我在某校讲授了一节县级公开课,下面是我的备课过程、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

  一、备课过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过申请,说课比赛(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我的说课较其他教师可能多少多了点新意,这恰恰助长了我的骄傲,潜意识中我形成了讲课也是表现自己的错误认识,这可以说是此次赛课不理想的伏笔。另外说课时我的声音较低,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个缺点,八年级四班的同学们也在课前给了我善意的提示,真应该谢谢他们。)我成为我们学校二位参赛选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赛课题《我的叔叔于勒》,然后开始读书。

  3月29日(星期三),我开始读手头上能搜集到的有关《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资料(这些资料有孙绍振老师,有李镇西老师的,有余映潮老师的,还有各种学科杂志上的,以及教学参考书)整整一天,还没有读完。(其实,我这是在浪费时间,说课需要搜集资料,而讲课则需要了解学生,资讯有实践经验的同行。不知不觉中,这又强化了我的错误!当时,我最应该做的是把文本读上几遍,并初步确定课时目标,而且这一切应在半天内完成。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可以去闯;别人做过的事情,我则应该去学,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两节课。直到下午第一节课,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导学案。第二节课时,我还在读"专家"。第三节,我在十四班试讲,因为是试讲,自己的心理上就放松了许多,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学生仅在中午自己读了读课本;导学案是在课前发给学生的。讲课过程中,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大多延着"贪婪、自私、冷酷、势利",也就是"钱"的角度去评价。在课上我对学生的结论感到好笑,却好没有仔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存在的价值,反而觉得学生"被金钱所迷惑",我暗暗嘲笑他们的"愚"。(此时,我研究的不应该是学生为什么有这些"鄙陋"的想法,更不应该"嘲笑他们的"愚",而应该分析"怎样在学生认知的基础,通过语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们的认知有所提高"。至于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从我们国家价值导向(人本)和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来看,这个方向,应该是人性方面。"人性"是个很好的解读文本的角度,当我们用人性的标尺去衡量分析文学作品时,我会觉得很舒服。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东西。)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机会,继续滑向悲剧的深渊。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专家"的解读。

  4月1日(星期四)上午,我的导学案终于出炉,但没有很好的去做它的预设,直到我正式上课时,导学案很是一片空白。现在想来真是后怕。

  早晨,值班时听过课的数学老师说,"上课的学校有多媒体",下午,我开始做课件,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2日早晨5:30。(用课件上课是另一种思维,我用了如此多的时间来做课件,其实是在重构自己的上课思路,这又使我离"好课"的目标越来越远。)

  4月2日,上午7:35我到了高青四中(有点晚,他们7:20上早读)。上课前,我问同学们有什么建议,"老师,声音再高一些,我采纳了。"第一节课,我在八三教室,继续备课,继续从自己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此时,我应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可惜,我没有那样做。(此时,我尚有改正自己的时间与机会。)

  这时,岳老师正在上课,课题与我的课题一样。我为什么不去听听她的课呢?她的课一向是过渡自然,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且教师有激情,学生活跃。如果听一听她的课,我也许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变。这是我失去的又一次宝贵的机会,非常可惜!

  二、教学思路

  我的思路是从于勒的称呼入手,引出信,由信的真假,去分析"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知道信是假的却又不敢不愿承认的心理;接下来,再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重点在"衣冠整齐"与"郑重其事"以及"高贵与拮据"的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的目的;最后,指出"菲利普夫妇"一家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于勒给他的那封虚无缥缈的信上。从而得出他们的可悲、可怜与可理解。

  三、教学过程与反思

  课堂的开始与我设计的基本吻合,学生只是在分析信的真假时,有些不得要点,但总算进展顺利了。接下来,按照设计,我们应该分析人物的性格,当然是"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然而,学生的回答却使我乱了方寸,因为他们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这时我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二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随机应变。(这是整节课的分水岭)潜意识中,我选择了前者,至此,我失去了最后一次改正的机会。我为什么会选择前者呢?当时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我的课,来阐释孙绍振的"错位说"。现在想来,我做了一件极其错误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我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呢?归根结底是我对一节课的标准是什么还不清楚。现在,我把这个结论写出来:一节好课的标准,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有所收获,而且这种期望不能太高,只比学生的认知提高一点点就可以了。这种提高包括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情感方面的,一节课只抓住一点就够了。比如,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方面,让他们明白,拮据的"菲利普夫妇"追求金钱是一种非常条件下的正常要求罢了。而我的'目标却定位在"学习一种分析小说的方法-----错位",这个目标是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中学生学习本文的目标。目标定位的错位是自己对课堂本性认识的不到位,以及自己平时眼中没有学生、没有养成关注学生的习惯有直接的关联。

  现在,我不得不重新树立自己对好课的标准,那就让学生在你所主导/掌控的40分钟内,能感到生命的快乐,没有白白的浪费生命中的这40分钟。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应该是学生的"仆人",我应该为他们服务,而不是视学生为我才情展示的道具。这个认识比是不是有语文味还具有根本性。一位教师当明白了这一点时,他才能有资格上出有学科特色的语文课。我认为自己的课有语文味,但谁是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却不明白,或者说,是假明白,表面明白,实际却不想做,进而不会做。如果,我因势利导,当学生的见解与我的预设大相庭径的时候,我顺着学生的认识,稍稍点拨,加入我的介入,然后再有所提高,那将是一堂好课。我有上好课的能力,却没有上好课所必需的人本意识。结果是,我上了一节文本解读最透彻的和教学设计最差的语文课。

  由此,来反观一位教师的任何一节课,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一次折射:做事情目标纯一些。我是一名教师,教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有点收获;(有点收获是经济的,是可能达到的;有所收获是笼统的,是不经过思考的,是不知道教学目标的,是贪婪的)。作为一名班主任,目标就是给学生一个安全的保障,一个好的品德;作为一名学校的中层干部,做事的目标就按时创造性的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做为一个人,目标就应该人性一些,并最大限度的人性一些。

  无论那一个角色,角色的本身就是目的!

教师教学反思3

  一个稳定的兴趣,总是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我们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我们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

  如我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了一幅“苦难的母亲”的漫画,画面上愁容满面的母亲不但手里牵着,背上也背着孩子,而且她的胀得酷似地球的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将降临人世,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为争食物还在打架呢!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我们也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填图比赛。公平合理的竞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紧张、活跃而有序的地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多样性,可以改变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现代媒体能提供海量信息,这种资料的丰富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

教师教学反思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这样结束了。作为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工作很忙,也很累,但是我也很快乐。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练习并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但一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钻研适合此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讨教,活跃课堂氛围,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有收获,有困惑。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简单的总结并进行反思。

  一、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暑假中学习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深刻体会,应用的现有的教育教学中,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由于首次教一年级,面对新的学生,面对新的教材,总会有些不知所措。在教学初始,想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有时间就走进他们的课堂,学习他们教学的方法、课堂管理的方法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收效很大。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堂课。利用学校购买的校视通软件,看教学视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自己根据原有教学资料,做课件、抓住重难点,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教好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抓住语文教学的几个点,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

  1、抓住汉语拼音,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教过这方面知识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教学拼音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带有拼音的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2、抓好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让学生写一手好字。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写字教学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所谓“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个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努力做到自己在课堂板书中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3、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阅读,首先要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常常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排火车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在读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能深入到课文中,将课文读出感情。再者,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有些课文,我会示范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直观感受。有感情的阅读也是我现在追求的乐趣,与孩子们一起感受读书的快乐,丰富了我的教学生活。

  4、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有四十多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面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成绩。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要努力找出这种方法,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取得进步。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改正措施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对学困生的转化措施不够得力,辅导时间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加大学困生及优生的培养力度,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还不能做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在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研究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尽量多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还不能做到有效处理,耽误了不少传授知识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整体提高学生的水平。

  5、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有所欠缺。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理想,这就要求以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多读书、多锻炼,学生之间进行各种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共同提高。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让我有很多收获,也知道了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做得好的地方我会继续发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会努力学习,改正教学方法,学习新的理念,争取更大的进步。我相信只要肯于付出,定会有收获。

教师教学反思5

  一、课后交流:

  一是与同组同学科申爱丽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我发现这节课花架子较多,例如第四环节2、3、4问题,不管它是不是符合改革的内容,在这节课是没有用处的,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没有兴趣做,所以这属于无效劳动。因此应该果断舍去。将第1题调整为三环节的第8题,主要环节合并为做、读、写三个。

  二、重新调整:

  三个主要环节各为13分钟。并且逐个分析那些题目学生自己能做出来,那些题目经过同学互相提示能做出来,那些题目教师需要重点点拨。结果发现,不超三个,并且学生可以做一些,关键的'其实就是那两三个思维点。

  三、再次交流:

  我觉得上节课有许多东西没有解决,课后问了部分学生,因为学校检查作业忙,课后实质上也没有再进行深入学习。为此,我邀请申爱丽老师再次听课。课前几分钟,学生们看见我来了,很高兴。纷纷与我谈论上节课的情况,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节课老师真多,我真紧张死了。还有的说,我想起来回答问题的,但没敢,场面太大,老师,对不起。还有个学生说,昨天的时间不够用。我们说说笑笑,我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再接着高高兴兴的学习语文,认识事物,看出来学生真的是高兴。

  四、重新上课:

  我先告诉同学们,常态的阅读和常态的考试就是这样接触文本后,看能感悟些什么,做出题目来。并且是有时间限制的。考场上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反复读中寻找答案。然后我和同学们说,把昨天的当做预习,我们再一次重新开始。课程进行的很顺利,但在检测后校对答案时,由于我的语速慢,又等于挨个把题目读书了一遍,有点延时,导致写作时只有部分同学写成,组内交流不充分,只有一位同学在班级发言并且师生评价不是太到位。

  五、课后再思考:

  申老师说这一次觉得很好,如果中间紧凑点,不延时就比较完美了。是啊,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但我愿意在这缺憾中做永远无憾的追求。

教师教学反思6

  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但经过反思,意识到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没能更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不能最大面积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不够。

  三、问题的引入:如果能利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引入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去研究,也可以调整课堂知识比较单调的的不足。

  四、例题的研究:我想要是将例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研究解决的方法和各个题的结构特点,由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种情况应如何做,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样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练习的方式:练习的方式方法应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编制题组进行训练,也可以总结题型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编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题型的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改进计算不准确的不足,也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把思想观念的变革同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是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质疑、调查、尝试、研究、体验的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还要在教学中突出自主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努力实现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的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对学习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让学生对学习自我监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教学反思7

  《争吵》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一、教学中的收获: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能融会贯通,读出“我”(安利柯)的斤斤计较、爱面子和报复的心理,同时也能感觉到“我”的后悔和反思,以及想认错的矛盾心理。而克莱谛留给大家的是宽宏大量,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想失去好朋友的真诚显而易见。还有“我”的爸爸讲道理、无私、不偏袒自己孩子的高尚品质也让孩子们敬佩不已。

  特别是孩子们能抓住“字眼”来解读文本,读出了很多文字背后的文字,让我感动。比如:从“急忙缩回”读出了克莱谛其实并不想让老师知道这件事情,可能他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或者他觉得我们是好朋友,可以自己解决这件事的,所以尽管对安利柯的做法很生气,但还是不愿意让老师知道。从“挨”可以看出安利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因为他心中一直想着:不知道克莱谛会怎么对我?是打我?还是骂我?或者要和我绝交?因为这时候的他其实已经很后悔了,但又不知道克莱谛心中怎么想,时间也就显得特别慢,一分钟就好像一个小时似的。从“楞住”读懂了安利柯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因为他根本没有想过克莱谛会这么容易就原谅他,没有骂他,更没有打他,这让他出乎意料,所以他一下子楞住了。……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孩子们竭尽所能,非常理性地看待了事情的经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说出了许多道理,都表示不能像安利柯那样斤斤计较,要原谅别人的过错;假如遇到这样的事时要像克莱谛那样宽宏大量,吃点亏又有什么呢,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我认为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们都懂得了同学间相处要和睦,不要有报复的心理,要善于原谅别人的过错,还要学习克莱谛主动与别人和好,等等。但是,这样的思想有没有孩子们在行动中真正得到落实呢?

  二、行动中的反差:

  就在我们学习《争吵》的过程中,班中发生了不少同学间的“争吵”。最先是体育课上小豪和卓因为投篮的问题吵了起来,后来演变到拳打脚踢,一个被踢疼了肚子,一个手被踢肿了。当我在调查整个事情的过程中,两个孩子各执一词,最终指向的问题是:“他以前怎样怎样?”原来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两个孩子都“积怨”很深了,相互之间有过很多的摩擦,因此在课上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让谁,都指责对方的行为如何的不好,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以前怎样做的。后来,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都觉得他们都只看到了别人的错误,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多想想,或者为别人多想想,这样事情就容易解决了。最后,在大家的分析下,在我的引导下(利用安利柯和克莱谛的故事),让他们两个都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认为这样的“得理不饶人”是不对的。而后,他们便重归于好了。

  接着又发生了越越和辉辉的事件,事情是这样的:越越还不会玩溜溜球,绳子一甩出去,球就收不上来,辉辉便在一边笑她,她自尊心受创就推了他一把,他撞到了桌子边上,腰部撞疼了。于是,他就去拉她的耳朵,最后她就哭了。

  说实在的,看着眼前这两个孩子(一个哭,一个撅着嘴),我有点气馁,刚刚课堂上的教育哪去了?于是乎,先让两个孩子各自陈述事实,反思自己的行为,但让我失望的是,他们依然指责对方,认为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他先怎么样的,责任在他(或她)。没有办法,我只能再拿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事例,让大家参与讨论:有的说辉辉笑是不对的,有的说越越也不对,被笑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有的说辉辉你取笑人家已经不对了,怎么还可以去拉她的耳朵呢?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最后尧尧总结性发言,说:“我认为这件事主要还是在于他们两个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假如都能为别人着想的话,这么小的事值得越弄越大吗?把芝麻大点的事变成了西瓜似的。”她的比喻让大伙儿都笑了。是啊,就是这股不肯吃亏的劲儿使他们俩谁也不让谁,让事情愈演愈烈,宽容不见了,针尖对麦芒,得“理”不饶人再次出现,让人无奈。

  类似的事件还不在少数,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如此苍白?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样的自我中心呢?

  三、写话中的真实:

  结合《争吵》的学习,作业中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写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我便要求孩子们回忆这一段时间以来与同学发生过的事情,并写下来,着重强调了“真实”,写出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做法,以及自己真实的心里想法等。

  昨天晚上,我花了三个多小时阅读了孩子们的48篇作文,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让我有种莫名的悸动,突然间觉得班级中似乎涌动着一股“暗流”,一股我不曾注意到的“暗流”,它静静地流淌着,无声无息,却是那样的动人心魄。

  1、悄悄存在的“规则”

  “三八线”在我读书的年代存在过,也曾经看到过一些不太和睦的同桌为了占的位置多少而用笔(或刀)在桌面上划(刻)下一条线,并制定下规则,一旦犯规就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在这次的作文中又让我重温了这条“三八线”,有六个孩子写到了这方面的事,写出了与同桌之间的矛盾,如何为了“越界”问题而争吵等。甚至有一个孩子还写到有一次在课堂上,因为同桌的手臂越过了“三八线”,他为了提醒她而没有听老师讲课,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就回答不上来了。这真让我无话可说了,难道一张桌子必须分得这样清楚吗?难道“越界”的问题比听讲还重要吗?

  2、相处中的小“摩擦”

  班级是个大家庭,大家生活在集体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这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的孩子可不这么认为。像韵韵把琛的新球鞋踩脏了,尽管韵韵马上向他道歉,但琛就是不依不饶的,非得要她帮他擦干净为止。还有杰杰扯掉芷心的纽扣,让两个人都记忆深刻,这次不约而同地写了。而颖颖和小宇却因为一次无意中的失误,引发了一场划线风波,两人都用笔在对方的作业纸上划线,互不相让,最终一个人还被划破了手背。体育课中,佳佳和子晴因插队的问题吵了起来,两人都拒“理”力争……一桩桩,一件件,其实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孩子们就是不能谅解,把不小心也理解为故意,甚至还有的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比如小宇写他因越越在课堂上随便拿了他的橡皮来用(没有经他的同意就自己拿了),下课时,他就乘她出去的时候把她的铅笔盒翻得乱七八糟,还把里面的铅笔弄断,以此来报复她。

  3、以自我为中心的做事法则

  也许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吧,很多孩子做事只考虑自己,贪图方便,往往用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还顺手。像博彦说婷婷经常在课上拿他的橡皮来使用,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说明理由,就这样想当然地拿了、用了,也从不说声“谢谢”,就像用自己的一样,这让他觉得很郁闷。芷心自己体育课不带篮球,经常不经过慧慧的同意就拿她的篮球来玩,有时甚至把球扔到草丛里,这样的行为又说明了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晗晗做的事就更离奇了,她把捡到的`一块橡皮送给了别人,让失主着急,而拿到橡皮的那个同学还蒙受了“不白之冤”,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啊。

  4、同学关系的微妙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三年级的孩子还很小,他们都很天真可爱,心无城府,但从这次的作文来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看法了,不能再把他们只当作孩子来看了。舟舟写到了与双双、子晴的关系,她写道:“我和子晴玩,双双就会不高兴。我和双双玩,子晴就会不高兴。我和她们俩都是好朋友,可她们俩却不是好朋友,所以,只要我和其中的一个玩,另一个就一定会不高兴,这让我很为难。最后只能两个都不玩,我找另外的同学玩……假如大家都是朋友,那多好啊!”另外双双自己在文章中也写到了与同学的相处,让她左右为难。小小年纪就开始苦恼人际交往,这不是太累了吗?我真为这些小不点担忧啊。

  5、为人处事缺乏信用度

  讲信用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但孩子们的信用度明显不足。比如遥遥有一本好看的书,恒恒想借来看,声明是第二天归还的,遥遥想着反正明天会还我就借给他吧,但他却没有准时归还,而是一拖再拖,让遥遥的心都凉了,最后还是花了一点心思才要回来的,甚至还惊动了他的父母。再比如希希连续三次向我说“我错了”,但结果呢,他什么都没有改,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忏悔有什么用呢?叫我如何再来信任他呢?

  另外还有个别孩子写到了因自己忘带书,向别人借(两人合看一本),但没能成功。同学中还有小团体的存在,在某一事件中有孩子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还咬伤了人。诸如此类的文章虽然是真实地再现,但让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竟然有那么多的事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原来在快乐的背后还有着这么多的不快乐。

  在这次习作中只有四个孩子写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写出了友谊的美好:阳阳写自己在出黑板报时不小心摔下来,苗苗的帮助让他难忘;苗苗写因自己跑得太急撞了阿成,便主动向他道歉,而阿成也很容易地原谅了她,两人成为好朋友;李想想起了自己在接力赛时摔伤,尧尧和阿成带她去老师那处理伤口的事,很温馨;小豪主动借记号笔给祺祺,自己感觉非常快乐。四十八分之四,这样的比例是否太少了?

  四、我的反思和迷茫: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经常教育学生的话。但从这一次的教学和写话来看,我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课堂上学来的知识(或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尽管他们说起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不能吃亏、拒理力争、自我中心让孩子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和感受,事件也就有了不断升级的趋势。如何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处事法则呢?我想仅仅批评教育是行不通的,还需要一定的疏导措施,但是,我又该怎么疏?怎么导呢?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把书本上学来的道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呢?我又该如何控制这股涌动着的“暗流”呢?怎样才能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交友的快乐呢?

教师教学反思8

  时光飞逝,转眼第一个学期结束。回顾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体会得深刻。教师一向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面对这样的称号,自己难免会有点压力。从工作的陌生,到现在基本工作流程的熟悉,是我教师职业生涯的起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走好这一步,需要自己的不断学习。作为新教师,学习备课和上课是基本功。

  备课我觉得如下,首先自己通读教材,理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点,哪些知识点适合学生课堂讨论总结,哪些是一带而过的。总之,有哪些知识点,重难点自己心里要清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是关键。备课时对例题的挑选也需要花一定的功夫,题目有基本题,稍有难度的题,拓展题等。。这些题的选取一个来自书本,有学成导航A本,参考书。当然教师对课上讲的题和检测学生的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作为新教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难免会有怯场的表现,但第一课在整个学期的教学,甚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第一节课我觉得在渗透数学思想的前提下,搭配简单易懂的趣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从1开始前100个整数的和,奇数的和,偶数的和怎么求?主要渗透划归的思想。怎么在求到奇数的和之后求偶数的和呢?相邻的奇数、偶数相差1,整体的和就相差50.这样一来偶数的和在奇数和上加上50就OK了。第一堂课讲的例题,要有趣味性,千万不能有难度,吓跑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教师上课的技巧,课堂内容的丰富性远远比不上老教师。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缺陷呢?首先,上新课前听老教师的课是受益匪浅前。经常和老教师探讨是自己的快速成长好的捷径。当然教学方法的适当选择是较好好的途径。对新教师而言,问题教学法就是目前最适合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上去了,在学习上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研究表明,一个初中生,其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所以适当幽默下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紧张的情绪,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因此,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若是学生回答有错误后,教师修正后,再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巩固效果更佳。对于教学的方式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几何课程,课件不仅解决了教师板书的麻烦,而且节省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课堂容量急剧增加。教师不仅教得轻松,学生学到的也更多。

  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没有及时完成由学生转变为教师

  在开学前的'培训中,搞讲座的老师们就一再强调要尽快完成由一个学生转变为教师,但在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我还是明显感觉到不适应这个新工作,没有适应“教”。以前作为学生都是坐在下面跟着老师学,现在轮到我在上面教给别人知识,有时候还是没有走出学生的影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的思维和学生思维的脱节,往往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对学生讲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讲起,否则容易出现后进生。也就是,上课或是讲习题,要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讲授。总之将一切问题简单化,

  二、在课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

  作为一个老师,要具有爱心,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所以在我第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的,但孩子们的反应却和我想象的相去甚远。他们认为我对他们要求不严格,我是个新老师,喜欢跟我贫嘴,认为我是新人,对他们不厉害。我一直认为只要和学生们搞好关系,他们就能在上课的时候与我配合好,课也会进行得很顺利,没想到的是他们竟利用了我对他们的要求不严格,上课随便说话。这让我很困惑,是不是我太纵容他们了,还是我上课的内容没有抓住他们的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好的课堂气氛才能上好课,并且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习题课的讲解,我认为上习题课很简单,因为知识点我都懂,只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告诉学生,就万事OK了。然而,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成绩上不去,两极分化严重。我也找过部分学生了解情况,他们告诉我,习题课部分学生没在听,因为吸引不了他们,部分学生在听而听不懂,因为他们还没展开思路的时候我已经讲下来了,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跟上我的思路。。情况不容乐观,从而我也改变了上习题课的方式,改原来流水式的题目讲解为归纳分类后的内容透析;改原来看到题目就开讲的“填鸭式”为先思考后解析的“放养式”;改原来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为提问回答式的“互动表演”。我也要求学生把信息反馈给我,以群众的目光看待我的这堂课。效果还是有所显现,上课听懂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只是由于经验的缺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数学毕竟是一门理科,理科要学好,免不了多做题,做题之后的理解消化又是关键,因此一堂好的习题课能提高大部分学生的成绩。

  为人师者,“身教”也是少不了的。所谓身教大于言传,好的老师在本身的品行习惯上一定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学生在校学习,学到的知识可能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很广,但为人处事习惯的养成却是让他们一生受用的。学生时代还是比较喜欢模仿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能导致他们一生习惯的养成,因此身为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举止言行。我感慨“范跑跑”面临危险时候的懦弱,更鄙视他懦弱之后发表的无耻言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本身可以品德不高尚,但不能教育别人无德。也许是高考制度下的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智育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但德育素质的高低永远都是一个人能否立足于社会的关键!

  总之,要当一名好的教师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自己在今后实践教学中不断学习、积累、反思、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今天的我才能超越昨天的我。

教师教学反思9

  本人授课内容取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课《中彩那天》,我将对今天的授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 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我今天一共使用四十分钟来进行授课,一开始授课时有些紧张,慢慢的到后面就渐入佳境。我自身的体态语言较丰富,在授课过程中也一直保持微笑,为带给学生亲和力的感觉。在授课时我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但是我也批评了一些听课不认真的学生,比如说讲到正兴奋时,有的学生在偷偷说话,就会有点扫兴,课后我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这种情况是课堂上时有发生的,应该对这种情况作出合适的解决。虽然课堂中有些小瑕疵,但总体上觉得还是挺成功的。

  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首先,我用一个视频导入新课,学生都很感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授课营造了活跃的气氛。接着,慢慢的到后面学生就开始走神,甚至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最后又用一个合作探究的小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后来学生的听课反映又有了改观。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错,都能积极的快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在合作探究时,也是积极热情的去解决每一个问题,小组合作能力很强。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的后进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问题,比如说:付仕琪、康家郡,但有的优秀学生知道答案却不喜欢举手。所以要对后进生多多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很棒,同时也要让优秀的学生改变观念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全文的授课方式为师生对话的方式,即师提问生回答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上我认为还有待加强,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课堂中解决,也就是让学生来提问,让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请其他学生来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等等。在我今天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述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诚信的理解,这一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也达到了自己预想的结果。但也有许多没有处理好的地方,比如说有的过渡,不够自然;有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在未预料中时,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有的问题因为紧张而导致忘记或跳过了;有的问题过于简单就没必要让学生再去花时间去叙说等等。综上所述,在预想和突发状况处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 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出这种品质的珍贵。导师教会我认为在父亲面对这个“道德难题”时的矛盾,更能体现出做到诚信非常难,而体会这种矛盾应该结合课文中父亲的神态,从课文中去体会,这又是回归了课文,而非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语文课就是要把字词句,从字词句中去体会,并不是一昧的去述说这个品质。同时,还有许多的细节应该在细细的琢磨。以上是有待加强的精彩片段,下面来说说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比如说在检查完字词后就让学生尝试着划分层次,但由于忘记后,等课文全部讲完后再让学生们划分层次,可能就显得有些多余。又比如说,有些时候强调诚信品质珍贵时,一昧单纯述说,而没有回归课文,使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在遇到这些突发状况而未得到及时解决是,会感到焦虑。所以还是要多想一想教学细节,再多预想一下学生的回答,这样课堂中会更成功。对于今天的授课自己会有些失望,一是课堂氛围没把握好,二是没有多想想细节,以至于在授课中出现了许多瑕疵;三是教学性质的改变,把语文课当成了一堂品德课来教学;四是教学语言的贫乏。如果能再重试一遍,我会在预想上在多花点功夫,也会在对文本的把握上再加强些,还会对教学语言在完善下,多加一点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带着自信去学习。以后要多读多学多看,丰富自己,丰富课堂,丰富学生。

  教师也需要学习,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也在成长。

教师教学反思10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我就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观赏一些有经验教师的优秀课得到的几点心得。

  (一)反思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教师和同学在政治学习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我现在任教的是高一年级,此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见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我在课前就从网络上下载大量与文本相符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在重点课或是学习难于理解的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的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将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图像等要素展示出来,对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新颖性等优点使课堂变得图文声像并茂,使教与学变得丰富多彩,真正做到了服务于教材,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反思教学对象——“一个都不少

  面向全体学生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三)反思课堂的评价语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善于表扬学生,似乎表现的很冷淡,但在学生答出正确的答案时心里还是很欣慰,很高兴。针对自己的薄弱点(),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课堂评价语,准备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看过以后觉得现在教师视批评如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一定会注意赏识的分寸。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我会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教师教学反思11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最多只是狭隘经验的累积;能够坚持不断教学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不断增长。”然而,很多体育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时却很茫然,不知道对课堂教学哪些事件进行反思,认为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没有反思的价值。这就直接导致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效。那么如何改变普遍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比较差的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广泛阅读”为载体,提高体育教师的反思理论水平

  生活中不乏一些人这样评价体育教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介武夫而已”。虽说这句话略显偏颇,但也折射出部分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读书少。体育教师读书少,眼界不够开阔,理论水平不够高,这也正是制约我们体育教师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

  读书多了,眼界开阔了,理论水平也就高了。反思就有了方向,反思就有了深度。所以,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我们体育教师要多读书,广泛阅读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础和源泉,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反思理论水平。

  1.读教育理论书籍

  一个好的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事件的深入分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同时能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这背后离不开较强的教育理念作支撑。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其根本就是缺少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书籍。比如,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有《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视角来解读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品名师课堂艺术

  除了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等,体育教师还要读人,品各类刊物中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经验等。

  我市的体育学科教育相对于体育教育较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杭州……无论是教师素质,还是培养的学生素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只有多多揣摩他们设计的课堂,才能在本质上迎头赶上,减少差距。笔者几乎用心研读每期的《中国学校教育》《体育教学》等刊物,书本比较全面地展示各地优秀教师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教材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无论是现在教师极少关注的.广播操教学,还是似乎早已被遗忘的队列教学……还有耳目一新的创编游戏。书本以名师视点阐述他们的理解和思考,接着以精彩的课堂案例加以点破,最后通过专家“深度对话”为我们作引领。令笔者爱不释手。

  体育教师如果能长期接受先进理论的熏陶,享受崇高人格的陶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就会游刃有余,进行反思时就会更加精辟、独到!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增强体育教师的自觉反思意识

  体育课堂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主阵地。只有抓住课堂,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因此,提倡体育教师要做到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要进行教学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小学体育教师打好课堂成功战的首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查缺补漏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学新理念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一个微过程。体育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效果等都了然于胸,才能使40分钟的课堂顺利而且高效地进行。

  初步撰写完教案后,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仔细自我发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把这些思考记录下来,通过备注的形式标注在教学设计空白处。如,教师在前滚翻教学时,课前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团身紧、滚动圆”的技术动作掌握上有难度。教学时,设计了“看谁最有本领”为主题的夹绳子练习,要求作一个前滚翻同时绳子夹在腹部、下颚不脱落,此时,孩子们兴趣高盎,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本领,练习时自然地团紧身体,既减少学生无效、盲目作前滚翻的过程,又使整节课融会贯通,充满新知学习的巨大快乐。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体育教师课前所思、所想。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反思,也是极易被忽视和不值一提的环节。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一个微妙过程。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体育课堂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地,教学中的“意外”更是层出不穷,因此,给体育教师的课中反思意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怎样应对策略与措施更有效”等。

  如,在一次校本教研公开课上,李老师在场地上用小垫子摆成了一个半圆,准备课堂练习用,正在做准备活动时,忽然来了一阵风,把摆好的垫子全刮乱了。听课的老师想上前去帮忙,都被上课老师婉言拒绝了。只见他用口令指挥学生两人找一块垫子围成一个半圆,并把刚才的准备活动全部改成坐在垫子上做,虽然动作有点简单,但学生对这种新的练习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李老师在突发事件面前急中生智,沉着应对,化被动为主动,彰显了李老师过人的课中反思能力。

  3.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思想的小学生。教学内容的完成高效与否,往往由小学生身心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所以,教学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教师预料以外的“意外”。因此每次课授完后,做到每课必思、每课必想,需要教师把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课堂出现的闪光点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认真的剖析、思考,设计新教学,以增强实际教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反思水平的目的。

  A.反思成功之处:一节课上完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如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情境创设;有效的课堂组织;及时的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B.反思不足之处: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对待。如:教学时比较顾及离教师比较近的孩子,而那些离教师比较远的孩子就会被忽略;教师的示范面没有充分考虑全体学生;队伍的调整很繁琐;各环节时间上没掌控好;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手段不恰当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作深刻反思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C.反思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之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反思一下自己对教材挖掘是否深入,研究是否透彻;课堂上把握是否合理;对学生学情和已有知识是否了解。抓住学生的困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判断问题难度的大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然后对症下药,今后教学效果定会十分明显。

  D.反思教学中学生创新性见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体育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独特见解,并将学生的好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可打破教师固有的思维定向,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E.反思教学再设计: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就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考虑各环节下次的教学思路,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教学艺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以“教研活动”为纽带,培养体育教师共同反思的习惯

  随着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强大,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区里区外大大小小的教研会轮番上演着,以教研活动为纽带,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交流等,培养体育教师共同反思的习惯。

  1.专家引领,共同反思

  专家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解剖我们的课堂,他们的阐述不仅在理论上支持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体育教师要抓住每一次外出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取其精华,不断充实和提高自我。在平时的区内各种教研会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一线专家,如体育教研员、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需要教师自己学会多请教、多学习,才会有专家和教师的语言的碰撞,思想的交流,真正的成长。如每次的区内体育教研会,教研员会前布置教研任务并安排几位有着非常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观察团。观察团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手,关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练习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语言,练习时间和次数等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并要求每位听课老师撰写听、评课分析报告,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最后教研员进行总结和引领。这样,课堂中存在我们教师心中的疑难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烟消云散了。看来,我们的想法毕竟粗浅,离不开专家的引导。

  2.同伴交流,共同反思

  进行教学反思,光靠个人的独立思考是不行的,同伴交流可以激发思维的火花,同伴交流时的表达可以让思考的问题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重要的是,从同伴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和再思考,又可以随手记在课本或者教案的旁白处。因此,同伴交流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流是对教学反思的提炼和升华。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组内更多的是通过磨课进行同伴交流。同伴要上公开课,先是在体育组内进行磨课几次,通过组内教师的共同关注、共同交流,寻找课堂的创新点,大伙儿一起找问题、解决问题。如,今年一位新教师在我们学校挂职学习,要上一节新教师的汇报课,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让新教师在教学中大放异彩,我们组内体育教师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从教师的语言和体态,从课堂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过渡语,每一个细节。最后的定稿都是在我们每位教师的交流中诞生的,结果实属不易。正是应了这句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只有这样,将专家引领和同伴交流碰撞产生的智慧进行沉淀、消化与吸收,力争将这些智慧内化到教师的思想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总之,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只有做到广泛阅读书籍,提高理论水平;平时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逐渐养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创造性见解的习惯,才能使自身的反思能力得到发展,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教师教学反思12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问题,围绕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问题该怎样设计?围绕问题该怎样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问题设计的策略及反思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源于现实又寓于现实,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这一观念既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同时说明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导入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周来本班的积分统计表(表中的得分用正数表示,失分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观察: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积分+3 -2 -4 -2 +2 +4

  然后提出问题:“谁能帮我们班算出这一周的总积分呢?”结果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能用“抵消”的方法统计出这一周本班的总积分。然后我出了一道算式题:“(+3)+(-2)+(-4)+(-2)=?”发现学生不知道该怎样算。当学生产生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我便引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后我用表中的数据分成了几种类型,如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正数加负数等,展开新知学习,教学效果较以前有明显改观。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1)导入的情境问题贴近学生的现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情境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当然,情境问题的创设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比如,在《函数》一节的教学时,我用游乐园中的摩天轮引入,当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我发现学生几乎没有反应,只是偶尔听到:“摩天轮?”“很危险……”本来是一个很典型的函数问题,只因为农村学生对该情境的认识模糊,一时没有进入到虚拟情境中来,导致课堂开端出现“僵局”,也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工作的胜利开展。

  2、教学重点、难点处的问题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设计好的问题串可以强化重点与突破难点。例如,《结识抛物线》一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做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认识和理解函数的性质。而作图过程又是一个难点问题,要从所画的图像中发现并归纳性质,首先得画出较准确的函数图像。在学生画图像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几种错误画法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根据你画的图像,给自变量x任取一个值,函数y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吗?

  (2)自变量x的范围是什么?

  (3)0

  3、例题或课堂练习中的问题设计

  例题教学具有及时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双重功能,随堂练习是检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选例题,精心设计层次分明的练习,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例如笔者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问题:已知A(-2,y1)、B(-1,y2)、C(2,y3)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1)比较y1、y2、y3的大小关系。(2)若D(a,y1)、E(b,y2)、F(c,y3)三点也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上,其中a0判断y1、y2、y3的大小关系。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问题(1)采用了直接代入计算的方法得到结果,对问题(2)显然用代入法难以得到结果,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来解决。经过讨论后,学生A回答:“因为k>0时,反比例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ay3。”学生B回答:“我们组用特殊值检验得出y20,所以y3>y1>y2。”学生C回答:“我们组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得到: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得y3>y1>y2。”经过对以上不同做法的比较和鉴别,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中“在每一个象限内”这一条件有了彻底的理解。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例题或练习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了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4、在学习反思中的问题设计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对欠缺,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较普遍,对学习结果的反思意识淡薄,自我评价不彻底,做错的题目一错再错。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彻底分析错因,让学生在错题中有反思的机会。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解含有分母的方程时很容易出错,针对学生做错的题目,我设计了如的表格:

  通过引导学生对错因彻底分析与校正,学生明白了产生错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我出了几道解方程的练习,结果发现,学生确实重视了错误,效果明显有所好转。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学问题的设计确实是一种学问,是一种艺术。要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体验,在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人分享成果,来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教学反思13

  九年级历史教学涉及中考,而当前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兼顾中考和新课程改革,追随上形势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挖掘和反思。

  一、新课中,课堂教学要注意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并重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同时”,反对那种填鸭式教学,改革应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在普及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说知识是基础,是学生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更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淘教案网之处。比如,我在复习《戊戌变法》的时候,我把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较着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一场改革需要从原因、国际环境、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去掌握。通过比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加强原有知识的记忆。

  二、复习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

  我在进行《侵略与反抗》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近代史为平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三、能力提升与方法指导

  学习历史不应该停留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上,更应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随意评价,然后指导学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评价可以分三步:(1)是什么;(2)积极作用;(3)消极作用。然后再让学生对某位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比如分析拿破仑,我们应该对学生强调:(1)不要受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要客观公正。同之处。比如,我在复习《戊戌变法》的时候,我把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较着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一场改革需要从原因、国际环境、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去掌握。通过比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加强原有知识的记忆。

  对于初三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对各科的`特点也是比较了解,面对着升学压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所加强,但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对历史缺乏重视,因此初三年级的历史课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牢固确立中考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残酷性和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分分必争的必要性。

  2.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将课堂教学内容突破课本,广泛的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兴趣,从而在课堂教学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记住知识点。

  3.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4.课下巩固是非常重要的,初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课都给学生制定一个导学案,将知识点以更加直观和系统的方式展现出来,后边补充上相应的中考习题。做到知识当堂巩固,当堂掌握。同时我提出每天在课后复习历史十分钟,天天如此,把知识点巩固住。

教师教学反思14

  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是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而且用天平测质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二是由于质量的学习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物体的质量》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实验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常用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师示范操作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显得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地学。讲台上放着一台托盘天平,师边操作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见度低,学生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暴露出来,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反思以后我优化了教学过程设计:

  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

  2、学生阅读课本,学习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总结使用技巧;

  6、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说明书,学生要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所以在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用这种设计进行了两个班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边玩边学,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

  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不敢大胆放手,总希望课堂要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下去,不让学生尝试,害怕暴露问题,教师一讲到底。我校大力倡导自主课堂后,我在课堂中不断探究小组学习模式,通过自学、交流展示、先学后教等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事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多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不够优化,形式较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自主学习、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交流、展示、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物理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反思15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的角色也单一。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象遗忘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设计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指导者。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5.伙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师的教学反思12-28

教师教学反思03-10

教师教学反思08-25

《寒号鸟》教师教学反思02-09

教师功的教学反思02-16

2023教师教学反思02-23

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02-12

学校教师教学反思02-24

有关教师的教学反思02-13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