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2 08:11:3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10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10篇(合集)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110、120、119等特殊的电话号码,了解它们的含义。

  2、懂得在紧急情况下拨打特殊电话求助,提高安全意识。

  3、学习正确拨打特殊电话,能较清楚地讲述相关情况。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的家庭电话号码与父母的电话号码,并对常见的特殊号码有初步的认识。

  材料准备:PPT课件,玩具电话一部,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我们今天一起去羊村做客好吗?

  (课件:美羊羊在哭,唔……村长都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也受伤了,请你们帮忙救救村长吧)师:原来是这样,小朋友你们愿意去救村长吗?幼:愿意。

  师:美羊羊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村长救回来的。

  (课件:谢谢你们,我这里有封信,在困难的时候才能打开)师:美羊羊给了我们什么?幼:一封信。

  师:那我们要把信收好了,千万不能弄丢,我们现在赶快出发吧。

  二、认识110、120、119。

  1、出发去救村长,在草原桥上遇到大火。

  师:呀,草原桥发生了什么事?幼:着火了。

  师:我们怎么过去呀?现在该怎么办?请个别幼儿说说办法。

  师:还记得我们临走时美羊羊给了我们一封信吗?幼:记得。

  师:那我们赶快打开看看信上写了些什么。打开信,信上有110、120、119,引导幼儿认识。

  师:信上写了什么呀?幼:110、120、119。

  师:你们念得真好。知道要把我们平时念得数字yi,现在念成yao。我们再来念一遍。

  师:这三排数字分别是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你们知道这三个号码分别是哪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个别幼儿回答。——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火警电话。

  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对应出示图片:警车和警察、救护车和医生、消防车和消防队员。

  师:你们说的真棒。那草原桥着火了,应该打哪个电话?请谁来帮忙?幼:打119,消防员。

  师:那我们赶快来一起打电话吧。

  师幼一同用电话拨打119,与消防队员通话。

  师幼:喂,是119吗?草原桥着火了,你们快来灭火呀?

  (课件:你们不要着急,请告诉我们哪个地方着火了)师:119没有听清楚地址,我们赶快再说一遍。师幼:是草原桥着火了。

  (课件:我们马上就来。(出示消防车灭火))

  2、到了狼堡,灰太狼在睡觉,怎么办?

  师:消防员叔叔本事真大,一下子就把火灭了。我们可以通过啰。灰太狼平时作恶多端,干了许多坏事情,特别喜欢抓羊,我们看看它现在在干什么?

  (课件:睡觉。)师:嘘,灰太狼睡着了,我们轻点,不要吵醒它,我们快打开信看看请谁来帮忙。幼:打110,请警察来帮忙。

  师:那我们赶快来一起打电话吧。师幼一同用电话拨打110。

  师幼:喂,是110吗?大坏蛋灰太狼在它的狼堡里睡着了,你们能不能来把它抓走?

  (课件:你们不要着急,请说清楚灰太狼现在在哪里。)师幼:在狼堡里。

  (课件:我们马上就来。(出示警车))

  3、进入狼堡,发现村长受伤了,怎么办?

  师:耶,灰太郎被抓走了,我们敢快找找村长在哪?

  (课件:播放村长画面。)师:找到了,找到了,村长在这里。

  (课件:哎哟哎哟。)师:村长您怎么了?

  (课件:我受伤了,流了很多血,走不了了)师:村长受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幼:打120,请医生过来。

  师:那我们赶快打电话吧。师幼一同用电话拨打120。

  师幼:喂,是120吗?村长受伤了,你们快派医生来吧。

  (课件:你们不要着急,请告诉我你们在哪里)师幼:我们在灰太狼的狼堡里。

  (课件:我们马上就来。(出示救护车))

  三、巩固认识。

  师:村长的血止住了,我们可以回家啦。

  (课件:狼堡的门关上了)师:门怎么关上了呀,这下我们怎么回去呀。

  (课件:你们要闯过三关,这扇门才能打开)师:原来还要闯关呀,不知道问题难不难,我们先给自己打打气,我们一起来:加油加油,耶!好像这个气打的还不足,再来一遍,要对自己有信心,预备起:加油加油,耶!好,那我们赶快来听听第一关是什么?

  (课件:请听第一关:请问119、120、110,分别是哪里的电话号码?)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课件演示:回答正确。三个答完以后:掌声—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

  师:耶,我们第一关过了,马上要闯第二关了,再来给自己一点信心:加油加油,耶!好,我们来听听第二关是什么?

  (课件:请听第二关:请问这三张图片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课件演示:回答正确。三个答完以后:掌声—恭喜你们闯过第二关。

  师:你们可真棒,连闯两关,那看看第三关我们能不能也这样顺利闯过,告诉你们,第三关有一点难度,我们给自己打打气:加油加油,耶!

  (课件:请听第三关:请问110、120、119,为什么这三个号码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师:恩,为什么110、120、119这三个号码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呢?有谁知道?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来,可以进行提示:你们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根据幼儿回答,写在黑板上。

  师:那我们来数一数每个号码有多少个数字组成。师幼一起数,并将总数写在后面。师:我们再来数这三个号码。

  小结:原来这三个号码只有在遇到危险或紧急事情的情况下才能拨打,比如说遇到火灾、爆炸或者有人打架、受伤或者遇到小偷、抢劫的.等一些危险的紧急的事情,所以只设置了三位数,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们是免费的,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拨打,但是没有发生紧急事情的时候是不可以打的,如果随便打的话,要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号码是特殊的电话号码了吧。幼:知道了。

  师:恩,大家都知道了,那我们看看这门会不会打开。

  (课件:掌声——恭喜你们,三关全部通过,门已经打开了,你们可以回家了)

  四、幼儿操作。

  师: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们中x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今天不仅学到了关于110、120、119这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一些知识,还成功地把羊村村长给救了出来,你们可真勇敢,但是小班的弟弟妹妹还不知道这三个号码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想请你们来做张宣传海报,去给弟弟妹妹介绍这三个号码,愿意吗?

  师:宣传海报怎么做呢?我请三个小朋友为一组制作海报,请你们先看清楚每张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把相应的号码对应贴在图片的下面,听懂了吗?现在开始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检查幼儿做的正确与否。

  五、结束活动。

  拿着宣传海报去小班介绍。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蔬菜切片,在圆形纸盘上进行装饰。

  2、感受有规则图案表现出的美,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蔬菜切片、纸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感知蔬菜摆放出的美丽图案

  1、图片里的东西像什么?

  2、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

  3、图片里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

  二、幼儿制作蔬菜拼盘,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1、介绍准备好的蔬菜,让幼儿自由摆放

  2、欣赏教师制作的蔬菜拼盘,引导幼儿观察其摆放的规律和颜色的搭配

  3、幼儿制作蔬菜拼盘,交代操作要求

  三、展示幼儿作品,交流欣赏体会

  活动反思:

  价值分析:以一种略带神秘,而又轻松自如的语言作为导入。

  观察与调整:以变魔术的方法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欣赏部分则是采用开放式,自由化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导性,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水果拼盘的艺术美,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水果拼盘的感受。

  价值分析: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探索蔬菜拼盘的基本技巧,并提出记录方式。

  观察与调整: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一名幼儿是从范例中找出的方法,而其他的幼儿则都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在其中,说明“欣赏”已经对他们产生触动,这一环节的进行,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是一种带动,而且,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带动往往效果会出人意料。

  以小组商讨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有了讨论和合作的意识。将如何记录放手给孩子们,在思维比受束缚之时,孩子们想了许多记录的方法。而且,在下面的`操作环节中,孩子们还有更多不同的记录方法。当孩子在点数或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直截了当告诉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找出为什么会错的原因,再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价值分析:通过品尝蔬菜拼盘让幼儿感受这些蔬菜的味道,在拼拼、吃吃中感受蔬菜拼盘的愉悦情绪。

  观察与调整:让孩子吃水果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在吃的同时,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以此作为活动的结束,轻松而愉快。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浪花的调皮和爱运动的特点。

  2.对跳远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有条件的话,可让幼儿在活动前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或录像,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浪花来了。

  ——出示挂图,欣赏散文“瞧!海上的.浪”至“就悄悄退下了”。

  ——谁来了!浪花们是怎样来的?他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模仿象声词:哗、沙啦、呼呼。

  ——浪花们想干什么呢?

  2.小浪花比跳远。

  ——欣赏散文“忽然,有个浪娃娃”至最后。

  ——小浪花想干什么?

  ——小浪花是怎样比赛的?他有没有听裁判的指挥?

  3.调皮的小浪花。

  ——完整欣赏散文。

  ——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浪花?

  ——你从哪儿听出他们很调皮?

  4.跳远比赛。

  ——组织幼儿进行跳远比赛。

  ——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并对跳远这一活动产生兴趣。

  建议:

  1.散文中的小浪花正如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又好学样,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便一哄而上。孩子们会从小浪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活动前,可根据条件,让幼儿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幼儿对海浪有感性的认识。

  附:海浪扑上来

  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

  哗——

  一个人浪扑上来了,跳得真远。

  沙啦——

  又一个浪扑上来了,用力地撞,撞在岸边的山崖上,碎了。

  呼呼——

  嗯,这个浪小一点,只在滩头张一张,望一望,就悄悄退下了……

  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他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哩!

  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划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划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

  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标志(停车场、安全出口、禁止吸烟……),知道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正确含义。

  2.知道标志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符号,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3.找找生活中的常用标志,学会遵守规则。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1.常见标志(停车场、安全出口、禁止吸烟……)

  2.教师自制标志牌(走路与禁止走路)

  活动过程:一、游戏:走与停1、介绍游戏游戏玩法:老师出示走与禁走标志牌,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当老师出示禁止标志时,幼儿应立即终止动作。

  2、幼儿参与游戏。

  3、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该做什么动作的?(引导幼儿说出标志牌一目了然,很形象。教师重点讲解"禁止"标志的外形特征及意义。)

  二、引导幼儿讲述各种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所表示的含义。1、与幼儿共同回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厕所有标志:男厕所是穿裤子的、女厕所是穿裙子的;还有的是烟斗和高跟皮鞋。

  (2)停车场有标志:一个大大的P

  (3)快餐店有标志:肯德基的标志是KFC,卖当劳的标志是大大的M。

  (4)路边有安全标志:禁止鸣笛、禁止拐弯、红绿灯……

  (5)大楼里有标志:安全出口、电动扶梯、卫生间、休息室……

  2、师生共同总结标志的特点:一般的标志都很明显,比较多的用三角形、圆形,为引起大家的注意,颜色多用红、黄、黑。

  3、教师出示各种标志的.图片,幼儿再次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三、分析有标志和没有标志的不同之处。1、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的图片,说一说如果没有这些标志,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2、师生共同总结:有了标志,生活会很方便,路上不会堵车,人们能很快找到要去的地方,我们的生活会井井有条。

  延伸活动: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如安全标志、环保标志等)

  2、教师在美术区投放材料,幼儿自己绘制标志。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小百科:城市也叫城市聚落,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缺乏责任心,对于此现状,我设计了此活动。利用讨论法,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围绕行为后果分析,认识小猫,小鸡和小鹿的不同做法,从而指导幼儿认识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故事,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学会描述。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想。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遇到事情要替大家着想。

  【活动准备】

  童话录音带、录音机;小三轮车一辆;小猫、小鸡、小鹿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路上有个小土坑,假如你看到,你会怎么做?”

  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引导幼儿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听下面的故事录音:

  (1)小猫看到小土坑是怎么做的?

  (2)小鸡看到小土坑是怎么做的?

  (3)小猫、小鸡、为什么看到小土坑要绕过去?他们是怎么想的(让幼儿描述小猫、小鸡的心理活动)?

  (4)小鹿是怎样过小土坑的?它是怎么做的?它又是怎么想的.?小鹿的做法怎么样?

  2、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请讲出喜欢的理由。你不喜欢谁的做法,请讲出理由。

  教师总结: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小猫和小鸡。的确,它们的做法是对的,它们遇到事情会保护自己,没让自己受伤。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小鹿,它虽然摔疼了自己,但它怕再摔到别人,就想办法把小土坑填平了。它的这种做法,是心中想着自己,更想着别人呀!

  四、表演故事

  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故事,给幼儿带上头饰,设计情景。老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五、延伸活动

  鼓励全班幼儿表演故事情境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2.体验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和一位幼儿相互拱手祝贺,请大家说出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恭喜恭喜》。

  二、学唱歌曲

  1.完整倾听一遍歌曲。

  2.说说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3.再次倾听歌曲,听清歌词。

  4.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什么地方最特别?

  5.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恭喜恭喜你呀”,感受歌词反复的特点。

  6.学唱歌曲2-3遍。

  三、游戏:恭喜恭喜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边唱边表演3-4遍,每次游戏结束时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祝福声中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朋友说的这些?

  2)幼儿根据提问理解并学说诗歌内容。

  老师:诗歌中的天空、小猫、蛋糕、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会变成绿色的?

  教师: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这是绿的、那也是绿的。

  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绿色,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这一片绿、那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老师:可是诗歌里面还说,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为什么?

  3) 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老师:我们一起看着这个图谱一起说一说这首好听的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4)我们一起加点动作试一试好吗?

  3、幼儿自己尝试创编儿歌。

  教师: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各色眼镜)现在给每个小朋友一副眼镜,请你戴上眼镜看看,跟你的同伴小声讨论一下,你看见了什么?用我们诗歌里的话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结束部分:好了,我们去室外再看看好不好?跟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恭喜恭喜》这首歌曲,要求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并随着歌曲节奏做动作,同时体验到过新年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音乐,在开始部分没有弹唱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大街小巷听到过了。孩子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直观,并且对声音和节奏似乎有着天生的喜好。这一活动,幼儿的探索可以很自然地通过环境和传统的庆典音乐相结合。《恭喜恭喜》这首锣鼓节奏鲜明、舞狮韵律生动的歌曲,让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体会年、节祝福的喜悦,去感受春节欢庆的节日气氛。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延伸活动: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合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重点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 呷 呷. 呷 | 叫 —|”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1、ppt课件、《小黄鸭》音乐

  2、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喜欢玩水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原来是小黄鸭,你们喜欢它吗?老师也很喜欢这只小黄鸭,来听听老师为什么喜欢它?(弹奏小黄鸭a段)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学唱歌曲a段

  ①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的浴缸,你们一起来做我的小黄鸭,一起来玩水,可以吗?水应该怎么玩呢?大家一起来大浴缸,一起来玩一下,游呀游。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下。(播放小黄鸭a段)

  倾听歌曲,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②初步学唱,熟悉旋律、记忆歌词。

  那么可爱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吗?小黄鸭陪我们洗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我们就要把喜欢、高兴的心情唱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可以吗?

  洗澡还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幼儿自由单句模仿)让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评析:从听辨、熟悉歌词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性质,到根据歌词设计有趣的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歌唱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唱歌曲b段

  ①小黄鸭不但陪我洗澡,它还有其它的本领,来一起听一下。

  (引导幼儿听,将 “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 歌词内容说出来)

  ②师:谁会用动作做一做呢?我们合作试试!

  (启发幼儿念歌词并配动作练习,重点:泡泡动作)

  ③师:可不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呢?

  听听歌曲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声音?我们把有趣的声音学一学好吗?

  (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及动作。)

  [评析: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线,学唱时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④一起观看幻灯片,完整演唱歌曲。

  看看总共有几只鸭子了?6只鸭子了,你们唱的太好听了,它们都来了,它们是小黄鸭合唱队,它们今天要去沙滩表演,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沙滩表演,表演之前要排练一下哦。(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评析: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

  三、分组演唱

  1、交代分组要求

  师:小黄鸭邀请大家组成合唱队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吗?观众要求小黄鸭合唱队分三组来演唱,这可怎么分呢?(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来进行分组唱)

  [评析: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

  2、讨论分组唱规则

  师:你们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叫”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1-2遍)

  [评析: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快乐地歌唱中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创作感悟: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 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 * * * | * — |和附点节奏*. * *. * | * — |)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

  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中班教案 篇9

  学习活动:开小船(第二稿)

  目标:

  听故事,初步了解不同材质的小船安全性不同,知道要使用安全的小船,并用语言表达清楚。

  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你知道吗?海龟爷爷要过生日啦!一大早,海面上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船。

  二、讲述故事

  1、小动物们都来给海龟爷爷祝贺生日啦!你瞧!小刺猬来啦!它乘着树枝编的船,背上插满了鲜红的果子,这是给海龟爷爷的礼物。还有什么小动物来了?乘的是什么船?

  2、幼儿发言:

  小灰鼠来了,乘的是西瓜船,它手里拿着一束鲜花。

  小猫来了,乘的是大皮靴船,船上系着一只大大的气球。

  小松鼠来了,乘的是圆圆的草帽船。

  小花狗来了,乘的是用易拉罐船,它手里捧着一只大大的生日蛋糕。

  小猴子来了,乘的.是用树干船,船上放着一大筐又大又红的桃子。

  3、你觉得哪艘船最好?为什么?

  4、啊,各式各样的小船,象一支小小舰队,向海龟爷爷划来,海龟爷爷高兴

  得不停地招呼大家。海龟爷爷说:“你们一直生活在陆地上,为了祝贺我的生日,这回都下了海,为了答谢大家,我带大家游游大海,都坐到我的背上来吧!”于是小松鼠、小灰鼠、小猫、小刺猬、小花狗、小猴子都跳到海龟爷爷的背上,海龟爷爷就像一艘大海船,载着它们开始了海上旅行。

  5、海龟爷爷这艘大船又大又稳,还绝对不会漏水,真安全!

  三、延伸

  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船的,又安全又稳当?下次我们还可以试着自己来做做看!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上一位小朋友把买的风车带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这个能转起来的风车吸引了所有的孩子们。接着的几天里孩子们陆续从家里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风车,在玩风车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纸做的风车很容易就破损坏掉,“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成了孩子们争论的话题,他们都要自己制作风车,并且还提议要进行风车比赛。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制作风车、玩风车的过程中探索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简易风车,并体验制作的乐趣。

  2、通过玩风车验证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搜集幼儿猜想做风车的材料:纸张(报纸、宣纸、瓦楞纸、手工纸、挂历纸、皱纹纸、锡纸)、吸管、安全钉若干、幼儿个人猜想记录、集体记录表。

  2、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风车的经验,并知道制作风车的方法,在玩的过程中提出了提问,对什么纸适合做风车有了疑问并做了猜想。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根据风车的转动情况进行记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难点:探究发现不同纸张制作的风车是否可以转动的实验过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结合墙饰引导幼儿回忆猜想制作风车的纸张。

  教师:小朋友们都猜想了哪些纸适合做风车?

  幼儿: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幼儿: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幼儿: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幼儿: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风车)。

  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3、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孩子们来到户外迫不及待地尝试着让风车转动。玲玲高高举着自己制作的风车快速地跑着,她从操场这边跑到那边,已经跑了好几个来回,可她的风车却一点也不动。“你的风车怎么了?”我问道。她皱着眉撅着嘴说:“皱纹纸太软了,看它的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还怎么转呀。”魏晨天:“王老师,我的风车怎么也不会转呀?”他边跑边问。“为什么会这样?”我问。他停下来,气喘吁吁地望着风车说:“瓦楞纸太硬了。”“瓦楞纸还太沉了,跑得时候总会掉下来,你看我的不也没转吗?”和他选择一样纸的韩一凡说道。王冰莹说:“我的锡纸风车跑快时转得慢,我跑慢一点它就不转了。”高艾迪说:“手工纸做的风车转得可快了,我们换换,我试试你的。”汪倚峰说:“报纸有点薄,有点软,有时转,有时不转。”宗吴天:“挂历纸风车不硬、不软,不厚、不薄,转得特别快。”

  4、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教师:你的验证结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瓦楞纸、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

  教师:你的风车转得很快啊,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的?(引导幼儿总结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5、评一评(集体验证结果,选出最适合做风车的纸)。

  教师:能转动的风车是哪些纸做的?哪些纸最适合做风车?

  6、活动延伸。

  教师:在这些能转动的纸风车中哪个转得更好呢?下次我们再来比一比,好吗?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问题是孩子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动正是抓住了孩子们在玩风车的过程中提出“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这一问题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2、活动中的不足:

  由于前期经验铺垫不够充分,有的幼儿因为对制作风车的方法不是很熟练,所以即使选择了适合做风车的纸张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主要内容:

  1、老师“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主动地学习。

  2、创设了探究式科学活动的氛围,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恰当把握时机,当老师知道有的幼儿想用皱纹纸做风车后,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儿发现皱纹纸做的风车转不起来时,才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能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综合评析:

  1、本活动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特征。活动生成源于幼儿在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见而又熟悉的纸张,如报纸、挂历纸、锡纸……并使幼儿在户外游戏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

  “风车转转转”活动中让幼儿自我猜想、自我验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究“什么纸张最适宜做风车”。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2、教育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气球吃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

  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提问: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讨论: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1.教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

  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2.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3.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4.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三、充气玩具吃空气

  1.出示充气玩具。

  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3.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2-27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7

中班教案[精选]08-09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23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精选】中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