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17 17:24:54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5篇[精选]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沙子不同的绘画方式,了解两种色彩混合的变化;

  2.能大胆尝试用沙子进行绘画,并用滴管给沙子上色;

  3.能专注地制作彩沙画,并乐意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胶水、沙子、颜料、纸、塑料滴管、毛巾、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沙子怎么不掉

  1.师:我们来比赛,看谁能让画里的沙子不乱跑,把它固定在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探索固定沙子的办法。

  3.教师示范:秘密在这里,看!先用胶水在纸上画出想要的图案,再在有胶水的地方撤上沙子。

  二、幼儿尝试用沙子在纸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构图——用胶水作笔,在纸上把想画的图形画出来。

  2.撤沙——在有胶水的地方撒上一层沙子。

  三、感受彩沙画的`色彩机理美

  1.揭开桌子中间被布遮着的彩色颜料水,教师: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对,老师准备了很多漂亮的颜色水,还有滴管。

  2.师:你们可以用滴管把彩色的颜料水滴到沙子上,就能给沙子涂颜色啦!我还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颜色和颜色挨在一起会变魔术。待会你们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他们到底变了吗?

  幼儿边操作,边观察颜色滴上去后沙子的变化,感受侵染的效果。

  3.将幼儿喜欢的不同颜色陆续地往沙子上空白的地方滴,观察不同的颜色在沙子上相混合的色彩变化。

  4.师:刚才你们看到颜色宝宝们有变化吗?

  师:对!你们都发现了,颜色宝宝们遇到一起,就会有很多的变化。

  四、照片展示,作品分享

  1.在指导巡视时,把幼儿画好的作品拍下来。

  2.师生共同分享交流作品的含义。

美术教案 篇2

  学习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学重、难点:

  1、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故事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当鱼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2、发展阶段:

  师说: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师总结: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师说: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 (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着泡泡。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 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与儿子呢。(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出示学生的.作品)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好不好?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六、拓展:观察自然界中的鱼儿,看看它们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美术教案 篇3

  一、组织教学

  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课作业 ,分发作业 纸。

  二、导入 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以及体会了通过五官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些彩色的范图。

  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涂乱画,怎么把人的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个同学来区分一下。(请同学区分,并说出区分原因)而另外这些可都是出自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画家之手,这个画家就是谁呢?(毕加索)有没有人对毕加索有一点了解的?(先让同学回答)

  (教师介绍):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和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我们上节课说了,自从照相术发明了以后,许多画家就开始尝试不同的画法,从写实的画法转向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法,来表现画家的精神情趣和个性风格。他们还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和美好,一切充满了新鲜和活力,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所以他们开始学着像孩子那样去看世界。

  创造思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而创造的产物是人类最高成就之一。 图12、13、14全是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他在绘画事业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绘画,不断地尝试各种画法。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毕加索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某张画,而在于他的创造精神,因为他终身都在创造。”

  在他的这几幅画里,我们看到人物的形象好像很特别,毕加索为什么这么画呢?(提问同学)

  (教师介绍):在此之前,所有的不同风格的绘画都是表现一个静止的画面,即使是运动着的人,在画上表现出来的也总是停留在某个瞬间的姿态。我们知道一个人从正面和从侧面看是不一样的,毕加索就把在不同时间里看到的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组织到了一个平面的.画面里。

  (请同学分析图13):图13画的是一个抱着玩具娃娃的小女孩,画家把小女孩的不同侧面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既像正面又像侧面的头部形象。好像小女孩的头总是在来回地动着。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国民间剪纸和刺绣图案中,早就有过许多这样的创作手法,然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毕加索发现了它并创造了著名的立体画派。

  出示马蒂斯画册,我们上节课给大家看过马蒂斯的肖像画,那么老师手里拿的这本就是马蒂斯的油画册,大家可以借此再了解一下马蒂斯画的特别之处。让学生了解马蒂斯画派风格,观察色彩中的人物肖像与素描人物肖像的共通之处。

  请注意,你们在互相观察和动手之前,最好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从对象那里获得的第一感受,再根据对象综合出总体印象,然后发展成朦胧的臆想。画画时要凝神专注,精神集中,调动感情,进入角色。当然你还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法创作肖像画,要么使它尽可能像你画的那个人,要么只画出那个人的情绪和给你的印象,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这些都由你们自己来选择。

美术教案 篇4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范围和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及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行欣赏并提一些修改建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几块小展示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围坐。

  学生准备:课本、美术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识标

  复习总结之前内容,教师直接引出本课主题“平面设计的盛宴”。并出示教学目标

  二、导问助学

  活动(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符号、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活动(二):观察讨论?? 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

  教师总结: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界面设计等二维空间(平面)的设计,以及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三维和四维空间的设计。

  先出示几张不同类型的图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移动标志、饮料包装、食品安全招贴画等。

  请学生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设计种类。

  活动(三):欣赏体验?? 再继续欣赏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作品实物或课件出示的方式请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其中有与汤阴地域文化有关的双头黄酒、等包装)。请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标志为例,重点介绍学生不是太了解的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教材P39)和美凯莱家具业形象识别系统。

  三、导练致用

  活动(四):分析探究 思考讨论 小组合作(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特点)

  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综合出不同类别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特点。再通过一个连线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课前准备的几块小展示版,学生连好后,摆在黑板前。看哪个小组连线得又快又准。

  1标志设计 A运用视觉设计手段,使企业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2包装设计 B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

  3字体设计 C简明、直观、易识别。

  4图像设计 D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5书籍设计 E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

  6广告设计 F运用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

  7视觉形象识别? G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8界面设计 I又叫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设计,包括网页视觉设计和各类手执(手机、pad

  等等)系统的'界面视觉设计,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兴设计学科。

  1C 2G 3E 4F 5B 6D 7A 8I

  活动(五):想一想、说一说(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对生活的作用)

  请学生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说一说对生活的作用。

  (优秀的设计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四、导思互评

  活动(六):思考回答

  什么样的设计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设计?

  (优秀的设计中会合理地运用资源,在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条件下达到设计追求的完美境界。)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通过大量资料的欣赏和同学们陶土仿制的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风格,共享人类文明。非洲雕刻艺术既充满了浓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征,又具备现代气息。它的夸张变形,简洁概略,呈现出的节奏、韵律,与儿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情感获得愉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①更进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过自身尝试切实体会非洲雕刻的`神秘、韵律和节奏力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非洲雕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同学们黑人照片与非洲图片相比较导入课程。

  ●启发: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写实反映,风格是粗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秘、有韵律的。

  ●分组讨论:说说非洲的人像有什么共同点?如何表现神秘与力度等特点?

  ●陶土仿制: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秘,五官突出,动作有形式感等特征。

  ●根据对遥远非洲的认识,同学们课前准备面具、头饰等,模拟表演非洲生活片断,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了解。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探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制非洲雕刻艺术,加深对非洲雕刻的亲身感受。

  ●是否领悟到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提高拓宽了自身的审美经验。

  ●能否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11-25

美术教案(精选)11-30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精选)09-25

(经典)美术教案09-04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精选】美术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