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29 08:09:4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必备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想象

  2、通过欣赏诗歌,学习用优美好听的声音朗诵诗

  3、学习字词叶子、象、笔记、棉被。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四季的叶子

  2、录音机

  3、树叶标本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叶子标本卡片,引入课题

  请小朋友看看这些漂亮的卡片是用什么制作的?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二、展开

  1、关于叶子的交流活动

  你见过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的叶子象什么?

  2、课件-照片:欣赏诗歌

  你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叶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觉得象什么?

  3、教师朗诵诗歌

  春天的`叶子象什么?

  夏天的叶子象什么?

  秋天的叶子象什么?

  冬天的叶子象什么?

  4、播放配乐诗朗诵

  引导提问

  春天的叶子象笔记,毛毛虫用什么写日记?

  夏天的叶子像歌谱;蝉儿唱了多长时间?

  秋天的叶子象卡片:风哥哥送给谁?

  冬天的叶子象棉被;冬天的叶子像什么?

  5、朗诵录音

  现在我们把这首好听的诗歌一起朗诵一遍,录下音来,播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三、结束

  幼儿讨论:这首诗歌为什么好听,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本活动穿插了故事,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幼儿知道了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虽然故事只是作为帮助幼儿理解孝敬老人这种行为的一个引子,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小青鱼帮虾公公实现了一个心愿,其实,已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从小就应该爱父母尊敬老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

  有一只虾,它长的'很特别,他也很喜欢帮助老人,那他帮助了谁?

  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二、听故事、理解内容

  1、倾听一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虾是谁?

  2、再次倾听故事。

  故事里小青鱼帮助了谁?

  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

  4、结合实际,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鱼吗?愿意和他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帮助别人的?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故事:

  七彩虾虾公公已经很老了,它游不动,只能躺在河底。一天,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雷雨,雨停的时候,小青鱼来找虾公公:“我背您到河面上去玩玩吧!”啊,虾公公又看见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

  这时,天边出现了一条七彩的虹。虾公公惊叫起来:“哦,一条好大的虾呀,还是七彩的呢。”小青鱼乐了:“那是虹,不过,长得还真像您。”虾公公却固执地说:“就是虾,我这就找它聊天去。”虾公公独自往前游,不小心翻了个身,慌得小青鱼忙上前托住它。等虾公公再抬头时,“七彩虹”已经不见了。“七彩虹也嫌我老呀。”虾公公很伤心,闷闷不乐地回到河底。虾公公的身体更坏了,可依旧念叨着“七彩虹”。小青鱼好着急,它想呀想,怎么样才能安慰虾公公呢?

  小青鱼去找朋友们帮忙,请它们把自己变成一条七彩鱼。当小青鱼又游到虾公公身边时,虾公公可高兴了,它轻轻地说:“噢,是七彩虹,我一直想着你。”“我也是!”小青鱼亲切地回答。它就这么弯着身子,陪伴着虾公公。

  活动反思:

  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同情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活动材料准备:

  物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

  《欢乐颂》作品介绍。

  活动过程指导:

  一、欣赏音乐:

  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和对歌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知识目标,但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合理。其中在知识目标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整堂课的音乐出现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详细。如果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平等、互爱的境界。这样可能学生在最后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知识时,老师讲的稍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之间以多参与讨论、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听音乐,教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学生辨别强弱的地方,这样学生演绎起来更容易点。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指导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要求幼儿注意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练习。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釵、磁带、录音机、节奏谱一张、小动物头饰及各种节奏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做律动:《挤奶》、《拍手点头》。∣

  2、游戏:

  击鼓节奏快,幼儿做跑的动作;击鼓节奏慢,幼儿做走的动作;鼓声停,幼儿做不同的动作造型。

  3、出示小动物及动物叫声节奏型,幼儿模仿动物叫。

  青蛙:ⅹ ⅹ∣ⅹ ⅹ 小羊:ⅹ -∣ⅹ -

  小狗:ⅹ ⅹⅹ∣ⅹ ⅹⅹ

  小鸭: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啄木鸟:ⅹ0 ⅹ0∣ⅹ0 ⅹ0 母鸡: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4、教师敲门,让幼儿模仿说出节奏型。

  ⅹⅹ ⅹ∣ⅹⅹ ⅹ

  5、组织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

  6、指导幼儿随音乐学习身体动作。

  7、出示图谱,看指挥分声部学习身体动作。

  8、用乐器代替身体动作,进行分声部练习。

  (1——10)小节:ⅹ ⅹⅹ (铃鼓、碰铃、圆舞板)

  (11——12)小节:ⅹⅹ ⅹⅹ (铃鼓)

  (13——14)小节:ⅹⅹ ⅹⅹ (碰铃)

  (15——16)小节:ⅹⅹ ⅹⅹ (圆舞板)

  (17——18)小节:ⅹ ⅹⅹ (同1——10)

  (19——20)小节:(全部乐器演奏,铃鼓摇奏的同时向外侧画弧线)

  9、听音乐,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0、加入大鼓、釵练习演奏。

  节奏:ⅹ ⅹⅹ ∣ⅹⅹⅹ

  鼓 釵 鼓 釵

  11、交换乐器练习演奏。

  活动反思:

  因我班幼儿打击乐已有一定基础,所以选了这一首稍有难度的乐曲,这首乐曲所用乐器种类比较多,通过简单的`分部联系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大鼓、大镲的插入有一定的难度,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掌握的比较好。今天小朋友兴致都很高,由于时间的关系,好多小朋友没有机会尝试大鼓和大镲,以后的练习可为其他小朋友提供机会。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①通过学习仰撑向前爬,增强手臂、腰、腹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②通过捉虫织网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50厘米长的红、黄、绿、蓝色的自贴纸条若干,自制蜘蛛网布置在场地上。

  2、课前组织幼儿认识蜘蛛,制作小昆虫图片:小飞蛾、小蚊子、小苍蝇、小爬虫,数量不少于幼儿人数的3倍。

  3、场地布置如图,用自贴纸在地上粘好网线,从蜘蛛网延伸的网线布置成不同颜色的圆点,圆点之间间隔50厘米,为后面幼儿织网作准备,网线分4种颜色:红、黄、蓝、绿。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创设“今天天气真好,与妈妈去一起织网”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随音乐做自编蜘蛛模仿操。

  (教师直接以蜘蛛妈妈身份引入,快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编入的蜘蛛活动手脚关节——吐丝、织网、缠虫、绕线等动作,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兴趣,而且贯穿了整个活动过程。)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探索、练习仰撑向前爬的动作。

  师:我们的小蜘蛛长大了,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爬的本领请你们找个宽松的地方试一试。

  幼儿自由探索“蜘蛛爬”师观察了解幼儿动作。

  (幼儿探索出手脚着地屈腰爬,身体贴近地面葡萄爬,肚子朝上爬等(仰撑爬),当幼儿没有出现仰撑爬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引导,你们会肚子朝上爬吗?)

  (2)幼儿交流,展示动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练习仰撑爬前进的动作。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仰撑爬的动作要领:屈膝坐下,双手在身体两侧撑地,抬起臀部向前爬。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提醒幼儿小心,不要与他人碰撞。

  (4)尝试变换方向爬,进一步练习动作。

  创设小虫情境,教师伴以口令引导幼儿练习向前走,转个方向走,倒退走,同时伴以缠虫的动作(下蹲抱拢身体),让幼儿动作得以舒缓。如,我们去前面的草地上(向前爬)把虫子缠住,我们退着爬去树林里缠虫子。

  (5)蜘蛛织网,感受合作织网的快乐。

  师:你们想捉更多的虫子吗?我们只要把网织得更大些,就能捉住更多的虫子。

  教师交待织网任务。

  (在幼儿合作织网中,很自然地拿着不同颜色的自贴纸在场地上把颜色相同的点与点连接起来,当一张网织好时,幼儿看着自己的作品不禁欢呼起来。同时,这一环节又给孩子舒缓动作的机会,为后一环节作好铺垫。

  (6)游戏:蜘蛛捉虫

  教师创设情境:网织好了,我们在家里静静待着,别把小虫吓跑了,嘘!好像有很多的小虫子飞到我们的网上来了。

  幼儿观察场地:请蜘蛛姐姐去给我们捉一只虫子回来(配班老师进行示范),大家观察了解玩法。

  教师交待游戏玩法:从家里爬去捉虫子,一次只能捉一只。把虫子粘在肚子上,仰撑爬把虫子运回家。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幼儿的动作。

  3、结束部分

  教师:小蜘蛛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本领,还捉了这么多的虫子,我们好高兴,小蜘蛛为自己的收获欢呼。随音乐做放松动作,走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05

(精选)大班教案07-28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4-01

(经典)大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