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16 09:11: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3篇【精华】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3篇【精华】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

  2.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材料:

  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布置:

  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

  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一定也渴了,我们送些饮料给它吧”一些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继续行进跳。

  3、经过小兔的家,一些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继续行进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予肯定。

  分散活动:目标:

  能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

  材料:

  增加高跷、绳辫、皮球

  过程: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继续练习夹物跳的幼儿提出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指导玩高跷的幼儿掌握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结束部分

  1、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一个面娃娃,我们大家笑哈哈!”

  2、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材料后回班。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动准备:

  常用电池若干个(1、2、5、7号,)

  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

  录音机、磁带 黑猫警长图片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 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桌子上有什么?”(电池)“这些电池一样吗?”(不一样)“它们有那些地方不一样?请你从篮子里分别拿两个不一样的电池来比一比,找一找。”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比较,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3、幼儿交流。

  你们发现这些电池那些地方不一样?”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电池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这些电池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帽子,另一头都是平的或是凹进去的。

  二、初步了解电池的`用途,并探索为大小不同的电筒安装电池。

  1、教师提问:“这些电池有什么用呢?”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电池的用途(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录音机里装电池的情况,并放录音让录音机响起来,引起幼儿安装电池的兴趣。

  “刚才是谁呀?”(黑猫警长)

  “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怎么帮?”

  教师提供不同型号的电筒,让幼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安装电池,让电筒亮起来。

  3、幼儿操作结束,教师组织:“请装好电池的小朋友赶快把亮起来的电筒去送给黑猫警长!”(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电)

  4、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一起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样装电池的,电筒才会亮起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举典型事例。

  5、师生共同小结:电筒的大小不同,它们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电池,大电池装在大电筒里,小电池装在小电筒里。为电筒安装电池时,要让电池上有小帽子的一头先放进去,第二个电池也是一样,然后盖紧盖子,打开开关,电筒就会亮了。

  6、再次放录音,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让活动中没有正确安装电池的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使用电池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安装电池。

  活动结束:

  环保教育:不乱扔废旧电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2-27

(精选)中班教案10-2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31

[精选]中班教案09-01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