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27 07:50:08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中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中班教案4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危险?遇到危险你该怎么办?

  二、情景1

  1. 一个陌生人要带你们去玩,或给你们吃东西,这时你们该怎么办?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处理办法。

  3. 讨论求救方法的合理性

  4. 应对策略:

  (1)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过多地于陌生人交谈。

  (2)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3)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小结: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如果大人不在场,你们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的相信陌生人的话。

  三、情景2

  1.一群小朋友在户外玩游戏,.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过来,他蒙着脸,手里拿着一把刀,他抱起一名幼儿转身就跑,这时你该怎么办?

  2.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处理办法。

  3. 讨论求救方法的.合理性

  4. 应对策略:

  (1)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

  (2)就近跑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5.教师小结。

  四、总结性谈话。

  1.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 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想出各种办法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中班教案 篇3

  主题由来:

  幼儿对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十分感兴趣,他们经常会问我一些问题。如:海地都生活着那些小动物?他们都长什么样子呢?他们都吃些什么?根据幼儿的需要,我结合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中班《科学—探索》设计了海底世界这个主题。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以及探索观察去了解神秘的大海。而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这几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一些海底动物。(鱼、海星、水母、螃蟹、海龟)能够引导幼儿说出并掌握它们的外部特征。

  2、通过学习本课使幼儿简单了结部分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每位幼儿具有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了结部分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挂图、蓝色染料、自制魔法棒、动物卡片、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幼互动)两颗小绿豆。

  二、教学活动

  (1)导语激趣,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这个地方呀!离我们很远很远。那么,我们怎样去呢?瞧,这就是我们的长江号火车,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坐好了。火车要出发了。呜呜……,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描述:那里有软软的沙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那么谁能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出这是哪里呢?(幼儿举手回答问题)大海边,教师适时给与表扬。

  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大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幼儿大声朗读)

  (2)巧设提问,导出重点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海底世界都有哪些动物呢?(幼儿自由回答:大鲨鱼、乌龟、鲸鱼、刀鱼、海星……)

  2、出示挂图:

  (1)观察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在这块海域里游来了哪几只小动物呢?幼儿答:(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们想不想呢?(想)那么请小朋友们坐好了。睁大眼睛,老师要像魔术师那样把它们变出来(教师事先用白色蜡笔在纸板上画出鱼、海星、水母、螃蟹、海龟这几只小动物。用蓝色染料涂颜色。)看老师都能变出哪些小动物?

  (2)教师用魔法棒神秘的变出鱼这只小动物,(涂颜色)贴上动物图片。(幼儿仔细观察小鱼图片,并说出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顺势小结特点:身上有许多鳞片、有鱼鳍、没有眼脸、睁着眼睛睡觉、腮呼吸。食物:小鱼、水藻。

  (3)小朋友们小点声!小点声!别把他们吓跑了。我们再来看看在这块海域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呢?和老师一起喊:魔法棒变!变!变!变出海星。(涂颜色)贴上动物图片。(幼儿仔细观察海星图片,并说出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顺势小结特点:身体扁扁的、样子像星星、无眼睛、用皮肤呼吸。食物:贝类、螃蟹等。

  (4)看!又游来了哪只小动物呢?(涂颜色)贴上动物图片。(幼儿仔细观察海龟图片,并说出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顺势小结特点:壳很硬、生活在河、湖、海水库中,有时上岸。食物:螺类、小鱼虾。也吃植物的茎叶。

  (5)小朋友们,我们再来一起喊:魔法棒变!变!变!变出水母。(涂颜色)贴上动物图片。(幼儿仔细观察水母图片,并说出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顺势小结特点:外形像伞、有许多触角、无眼睛;身体主要成分是水。食物:浮游动植物。

  (6)最后呀!一只横着走路的小动物也来了。我们猜猜看它是谁呢?(涂颜色)贴上动物图片。原来是……(幼儿仔细观察螃蟹图片,并说出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顺势小结特点:壳很硬、八条腿、一对大钳子、横着走路。腮呼吸。食物:小鱼虾。

  (三)课间律动:十指游戏

  (四)复习巩固:找朋友游戏。(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是幼儿欢快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性提问,结束课程。

  (六)活动延伸:

  环境创设:布置海底世界的墙饰。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可以让幼儿画海底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家园共育:请孩子回家给家长讲一个海底世界里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们的故事,和家长一起分享海底世界的神秘。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性。

  1、花儿朵朵开

  2、通过实验操作探索不同纸在水中开花的'速度。

  活动准备

  不同材质的纸、折花步骤图、水

  活动建议

  1、幼儿将纸折成小花。

  2、放入水中观察花儿开放的时间。

  2、制作纸浆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浆的制作方法。

  2、探索纸浆的制作。

  活动准备

  纸盒、卫生纸、、普通纸、水、木棒、记录表

  活动建议

  1、观察什么样的纸吸水性最强。

  2、什么样的纸做纸浆效果最好。

  3、纸是大力士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经典]中班教案09-09

[精选]中班教案09-01

【精选】中班教案08-16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