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7 09:42:5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精华(5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课程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3.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2.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区别不用形态的茎。

  2.区别不用形态的根。

  3.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4.设计并实验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区别不同形态的茎,根。

  2.能区别不用形态的茎,不用形态的根。

  3.能认识根、茎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对待科学学习能采取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2.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3.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学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直接揭题

  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区分直根和须根。

  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顾和解释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进行证明。尊重事实。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通过对不同工具不同特殊用途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各种常用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

  2、学习更科学、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锤子、螺丝刀、剪刀、起子等常用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出示锤子、螺丝刀,引入“工具”概念。

  2、调查、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以完成的工作

  3、试用不同的工具,发挥各自工具的特点,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充分展开活动体验。

  4、描述不同工具在实践使用中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上有什么呢?这是今天我们要来探究的问题。(板书:出示课题)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课件出示转动的地球)

  师:看,这颗转动不息的蓝色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你发现了什么?

  蓝色部分非常大,它代表的是什么呢?

  师:是的,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呢,这说明在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不过陆地的面积虽然小,但是却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哦,它们是什么样子?除了海洋,地球上的水还包括什么?谁生活在这美丽的星球上?这些问题相信只要你认真观看下面一段影片,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的。(播放配乐图片课件)影片看完了,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地球上有什么?

  板书: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

  海洋、湖泊、河流

  动物、植物,人

  小结: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属于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属于水;人、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板书:陆地、水、生物)

  师:对于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课前同学们也都查找了不少的资料,这个问题谁能来解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看到同学们把查找的资料用信息卡的方式进行了整理,我觉得这是非常科学的方法,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查找你感兴趣的材料,小组为单位制作剪贴报,在班级里进行展览,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好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样的地貌和种类繁多的物种,对于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星球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认识地图

  师:地球这么美丽,我真想到处去看看,我知道节假日的时候许多同学喜欢出去旅游,可是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该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查地图。地图我们都非常熟悉,同学们,想要了解世界的地形地貌不但可以借助网络和书籍,还可以借助它(手指世界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它是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图片,那么怎样来看地图呢?其实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在数学课上就学习过怎样看地图,还记得么?

  师:看,数学上学习的知识也在科学课上得到了应用,真棒!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在地形图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地形特征,为了便于观察,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张世界地形图,请小组长过来领地图。(展示小图)看看你们这张地形图和黑板上的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师:对,大小不同是因为这两幅地形图所使用的比例尺不同,黑板上这张的比例尺是1:33000000,那你们的呢?是1:700000000。比例尺对于地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后学习更多数学知识我们会进一步了解。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一下地形图上有哪些主要的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地形呢?我们先讨论到这里,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师:那个小组有不同意见?

  小结:(课件出示)蓝色,因为海洋是蔚蓝的,所以用蓝色代表大海。

  浅蓝色代表浅海,深蓝色代表深海色,海的深度与颜色的深浅成正比。

  分层设色等高地形图中的颜色是与高度相对应的.

  蓝色:江,河,湖,海.绿色:平原,丘陵.黄色,棕色:高原,山脉,沙漠.颜色的深浅与高度(深度)相对应.

  师:在地形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上贯穿世界的四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课件出示四大洋图片)还有七大洲(出示图片),它们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请你在小组中指一指之说一说四大洋和七大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已经对世界地形图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你试着找一下位于非洲的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你来说说为什么找的那么快,有什么好方法?

  师:真是聪明呀,大家学会了吗?我们用来检验

  一下这个方法是不是好用,咱们一起来找找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先找大洲,在看颜色,平原是绿色,找到了吗?好快呀,看来这种方法还真是好用,那你们想不想下用这种方法来一个找标识的比赛?

  师:听好要求:各小组合作寻找给出的世界之最,并用彩笔圈出来,最快找完的小组获胜。(出示地图标识: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最大的盐水湖——青海湖(中国),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中国),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欧洲))

  师:你们小组上来展示一下吧!(实物投影)每人介绍一个。

  四、认识地球仪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认识的地形图是平面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便于观察更立体的了解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请你打开科学书49页,阅读一下关于地球仪知识的资料卡,了解一下地球仪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对,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照射的情况人们地球分为了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地球仪,请你们先来观察它的形态,说说你的发现。。

  师:你说的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出示课件)地球不但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自西向东的自转,(出示课件)人们设公转平面为参考面,与自转平面垂直的那条地球直径叫做地轴。地球倾斜的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师:了解了地球的倾斜角度,下面我们再到地球仪上找一找经线、纬线、赤道。

  有标识,还有表示航线、洋流的。

  师:请你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除了经线纬线之外,上面还有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城市、河流、航线的标识,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呀,你们喜欢地球仪吗?课后同学们试着来做一个地球仪模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仪,并一起来给我们的模型标出经线纬线和地形地貌。

  五、制作小小地球仪

  师:拿出问我们的任务单(课件出示学生任务单)

  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应该如何来制作一个实用的地球仪。如果你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遇到哪些困难,请你记录下来和小伙伴进行讨论并试着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制作完成后为你满意的作品拍照贴在下面的方框里,我们将进行展示和评比。

  六、收获乐园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是不少,课后可以把它们写在书上“我的发现”中。

  板书设计:

  18、地球上有什么

  陆地高原、平原、山川、沙漠、盆地、

  水河流、湖泊、海洋

  生物动物、植物、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研究地球表面有什么,为了让本节课能顺利地进行,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课本,查找有关地球地貌特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同时自己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图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找部分学生了解了一些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交流,学生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较高,加以老师的适时指导,本节课各项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科学教案 篇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以下是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案,换一女个阅读。

  一、教学目的: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

  3、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

  与利用,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

  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二、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三、教学难点:

  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控制能源,我们身边常用的能源有哪些?

  2、学习新课:

  A、分析能量的

  活动目标:

  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巾所需能量的。

  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4、能通过分析发现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5、能对自已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进行正确分类。

  活动过程:

  1、激趣导课。

  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你知道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小学习的兴趣。

  2、分析能量的。

  (1)提问:分析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进行小组时论,按图中的箭头逆向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能量的。如火车运行的能量来自:

  ①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

  ②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

  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活动目标:

  1.能举实例说明开发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

  活动过程:

  1、任务: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能源,分析这种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2、方法:采用网上查阅资料法,小组讨论.

  3、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和 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训练学生科学阅读的基本能力。

  (1)出示阅读提纲:

  ①煤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什么 影响?

  ②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和天气带来什么影响?

  ③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泄漏会对水域及水生动植物带来什么影响?

  (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讨论,举出更多的有关煤、石油开采,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例子。

  4、组织学牛交流阅读分析结果。

  C、“科学在线”——认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阅读提示:①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时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

  ②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学生阅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3)交流阅读结果。

  D、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

  活动目标:

  1、能举3个以E的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

  3、能意识到人类要节约水必要使用的`能源。

  活动过程: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性思维及想像能力的活动,

  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过程和方法。

  (1)活动的任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太阳下山后,在漆黑阴冷的房间内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饥寒交迫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风能、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3)从系统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如:

  a.从衣食住行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生活用品,我们会怎样?

  b.从生物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周围的生物,我们会怎样?

  c.从各种自然现象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风云雨雪,我们会怎样?

  2.将想像的结果,写成一篇科学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图画。

  E、小结:

  组织学生召开一次科学讨论会,交流评价每个学生的短文, 及时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给予表扬和鼓励。

  作业:修改科学幻想短文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我们的鸟类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鸟,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具有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鸟的标本、图片、碟片、图书

  2.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环境

  教学重点:教育幼儿要爱护鸟、关心鸟。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 这几天,我们和小鸟交了朋友,老师和小朋友还收集了许多小鸟的'图书、图片、标本、碟片,现在请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讲一讲,你认识的小鸟叫什么?长得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讲述)

  2.请小朋友坐下来,把你看见的小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3.谁来告诉大家,你看见的是什么鸟?是什么样子的。

  二、了解鸟的异同点

  1.小朋友认识的小鸟真多,这些小鸟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我们再仔细去看看、找找,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讲述)

  提问:你发现小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细,发现了小鸟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没有发现小鸟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后,再个别回答)

  三、了解小鸟的本领

  1.小朋友看得真仔细,发现小鸟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鸟真可爱。那么小鸟有些什么本领呢?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请个别幼儿回答)

  2.一起学学做做动作

  3.小鸟除了这些本领以外,还有很多的本领,现在就让小鸟表演给我们看(幼儿看碟片)

  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小鸟有这么多的本领,那么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五、结束

  今天我们和很多的小鸟做了朋友,还有很多的小鸟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呢,等会儿我们再一起来看XX小朋友带来的碟片,看看还有哪些我们不认识的小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07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经典)科学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