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1 10:24:3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j、q、x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

  二、教材说明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j、q、x,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鸡抬头望着蝴蝶,“鸡”提示j的音,鸡和蝴蝶构成的形状提示j的形。第二幅图是七只汽球,“七”“汽”提示q的音,左边那只单独的汽球提示q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切开的西瓜,西瓜的“西”提示x的音,西瓜上的刀印提示x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内容,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j、q、x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读词语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的是傍晚时候,院落里有的下棋,有的搭积木,有的喂小鸡,有的洗衣服。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j、q、x的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难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j、q、x发音的录音带;j、q、x的字母卡片;拉动式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二)字母教学

  教学j、q、x,教师要依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指导学生边实践边体会,发准字母的音。发挥图画的作用,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和方法,借助“鸡”“汽

  ”“西”的音读准j、q、x。字母的形可以借助图画帮助记忆。

  (三)拼音教学

  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ju、qu、xu中的韵母实际上是ü,读音也是ü,只是书写时省写两点。这是因为,在普通话里,j、q、x不和u相拼,即使ü上两点省去不写,也不会与u混淆。可利用下面的口诀帮助记忆这一规则:“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帽子就摘去。”

  学习介母是i的三拼音节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前课所学方法,多读多练。

  韵母带调的两拼音,可以借助图画帮助拼读。

  (四)书写指导

  除讲清j、q、x的'笔画笔顺和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j、x的笔顺,防止写错。注意q与p、j与i的区别,防止将q与b、p、d、g等混淆。笔画名称:“”叫右斜,“/”叫左斜。

  (五)认读字词,读儿歌

  要注意发挥图在巩固拼音、识字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读读音节,正确回答。在读词语中巩固带调拼读的方法,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轻声。“喂小鸡”因“喂”“小”的韵母没学过,图中没有出示词语,学生可照着“洗衣服、搭积木”说出结构相同的词语来。老师单独出卡片“鸡”,让学生到儿歌里找到这个字,认读出来。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在认字,在多次读词语后要指导学生认字,告诉学生“服”单独念时,念fú。

  读儿歌可先让学生带调拼读红色音节,再找找还有哪几个音节自己也会读,如yì、tǔ、dì等,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然后老师再指导读儿歌,儿歌的内容画

  面上有,不必讲解,学生能正确朗读就可。

  (六)扩展活动

  1、做游戏“找朋友”。

  五名同学分别戴着j、q、x、u、ü的头饰,让j、q、x分别找ü做朋友,组成音节,并去掉ü上两点,全班同学一齐拼读。

  2、拼读音节,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qì xǐ jī qù jú xū

  jiā qià xiá

  3、连一连,读一读。

  xǐ jī dì yī

  地 衣 洗 鸡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3课时。

  四、参考资料

  j、q、x的发音方法发j时,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稍微放松一点,形成窄缝,让微小气流从缝中挤出来。发q时,发音动作和j基本相同,只是由窄缝里挤出来的气流较强。发x时,舌面向前、向上,接近硬腭前端,气流从舌面和硬腭间的窄缝中挤出来。j、q、x的发音部位都是舌面和硬腭,叫舌面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

  白鸟欢叫的优美音乐、动物头饰、动物挂图、一幅美丽的森林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

  1.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老师贴驯鹿爸爸的图)

  2.老师:孩子们,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春天很美。

  生:我感受到一棵金色的小树很美丽。

  3.师:是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更美丽。这时,一只小鸟在树上看见了这棵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小鸟问了些什么?(老师贴小鸟的图)请孩子们翻到课本的128页,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挑战读)

  4.老师:小鸟看到了,小鸟是怎么做的?请孩子们自读2、3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老师:谁能用书上的句子,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指名读)

  老师:是呀。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长时间,(贴小鸟到驯鹿爸爸角上)才把它安全地送回家,小树多么喜欢、关心小鸟呀。那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喜欢,关心表达出来。

  (齐读第2自然段)

  老师: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请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大胆想像吧。

  (指名读)

  老师:孩子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过着无比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齐读第3自然段)

  老师:孩子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小鸟与小树告别时会说什么呢?请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棒。

  (学生4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老师:是呀。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向了远方。(老师取下驯鹿爸爸和小鸟图)

  二、品读课文,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老师: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小树。春天一到,小鸟便追不急待地飞了回来。(贴小鸟图)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贴驯鹿儿子图)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会说些什么?请自读第5~9自然段。

  (学生自读)

  2.老师:小鸟问了些什么呢?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指名读)

  老师:为什么小鸟会把小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呢?

  (指名说)

  学生:小鹿的角就像树的树枝。

  老师:请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指名读、评议、推荐读)

  3.老师:小鹿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老师:孩子们,你从小鹿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鹿的爸爸。

  老师:再仔细读读,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自读)

  老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

  老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我从常常这个词体会到的。

  (指名读)

  4.老师: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小鸟说的话?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老师: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

  (指名读、齐读)

  6.老师:是呀。小鸟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儿子,多么激动,多么高兴!请孩子们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5~9自然段,最后评议,评选最佳小组。

  (学生3人小组排练)

  7.请3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孩子观看、评判。

  (分发头饰)

  三、拓展、续讲故事。

  老师:小鹿让小鸟停在它自己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速奔去。(贴小鸟到小驯鹿角上)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编得最精彩、最完整。

  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小鸟与驯鹿的友好和快乐。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许多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孩子们可以多看看课外书,去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既然动物们能和睦相处,我们人类也应该和睦相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小鸟和鹿之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音乐《苗岭的早晨》、生词卡片、小黑板、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复习:上一课我们学了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词)

  二、精读感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是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的。

  1、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老师声情并茂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2、你们听到这美妙的音乐和老师的朗读,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们也来读一读,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会走路的树的美丽。

  3、有一只小鸟看到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它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出示这句话)(指导读好问话,通过爬,

  坐一坐体会小鸟的心情)

  4、小树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问: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请读出来。(感受这棵树对小鸟的爱)

  5、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位亲密的朋友告别,飞往远方这时小鸟和这棵树的心情怎样呢?指名回答。

  二、精读感悟第二部分(59自然段)

  1、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指名回答问题。

  2、为什么一年前,她看到的是金色的小树,而现在看到的是一头美丽的小鹿呢?

  3、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结果怎样?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指导朗读。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九自然段

  5、表演,其余观看,评(发头饰)

  三、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们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自己编或同桌合作编)

  2、续讲故事

  四、学写丽、角两个生字。

  1、观察丽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范写。

  2、观察角字,生板演,其他注意看,评。

  3、描红。注意姿势。

  板书设计:

  23会走路的树

  / ̄ ̄ ̄ ̄ ̄爬

  坐 ̄ ̄ ̄ ̄ ̄↘

  第一年

  小鸟

  小树(鹿)

  ↖____带

  天天陪____/

  / ̄ ̄ ̄ ̄ ̄问

  叫 ̄ ̄ ̄ ̄ ̄↘

  第二年

  小鸟

  小鹿

  ↖____抬起头来激动___/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一课型:

  新授课课题:聪明的小白兔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小灰兔的图片。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看,它们是谁?(学生自由齐声反馈)

  2.引导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兔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是啊!小兔子毛茸茸的`,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真可爱!我们今天认识的小白兔,还是只聪明的兔子呢!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读课文。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看文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要求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秋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种的南瓜成熟了,它们想办法把南瓜运回了家。)

  三、小组合作,认读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生字时在书写和读音上的注意点。

  3.认读生字卡片,并组词及口头造句。

  四、学生课堂练习

  小结:课文讲了小白兔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家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聪明的小白兔》

  第二课时

  课型:新课型课题:聪明的小白兔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的

  教学重点:巩固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读书法、练习法学习方法:

  导学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秋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种的南瓜长得怎样?(又大又圆)那么,小白兔和小灰兔能把又大又圆的南瓜搬回家吗?如果能,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聪明的小白兔》。

  二、读文,整体体会

  1.学生集体读课文3~4自然段,并填空。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这样把南瓜一个一个( )回家去了。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把下面的句子说完整。小白兔看见( ),它想( )。于是它们就这样把南瓜一个一个运回了家。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上述句子说完整。讨论:文中“这样”指的是怎样?小结:小白兔看见了自行车轮,想到了南瓜,它把南瓜竖起来,南瓜像轮子一样在地上滚,南瓜一下子轻了许多。这样又省力又快。

  4.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师指名分角色读这一自然段,大家评议。小结:小白兔看到自行车的轮子在转动,觉得南瓜的形状和自行车的轮子相似,因此把南瓜竖起来,把南瓜一个一个地滚回家。

  三、指导朗读课文小结:

  四、作业:抄写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学写“宅‘穴”。

  ★学习课文,了解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宅以及住宅的样子,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笔下的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认真严谨、富有情趣的特点。

  ★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特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感受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精神和热爱自然、执着求真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写生字

  1、象形字入题:(出示图:象形字“宅”)像林老师这儿有一幅画(出示图)看,像什么?(房子,真厉害,一眼认出。其实它是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创造的一个象形字。房子里有人,人住的房子就叫——宅)谁会给这个生字组个词?【板书:住宅】学写生字“宅”。

  2、(出示图:蟋蟀的洞穴)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明明是洞穴,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人住的住宅呢?

  3、我们把蟋蟀当成虫子了,可在作者的眼里,它哪里是虫子,分明是(人)啊!所以作者才把它住的洞穴称作住宅。

  5、出示《昆虫记》中的一些文字标题,体会富有人情味的拟人写法。

  《狼蛛的家庭生活》 《天生攀岩家》

  《蜘蛛离乡记》 《螳螂的爱情》

  二、默读全文,梳理课文内容

  1、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你会写哪些内容呢?

  2、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呢?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再读全文,在你感兴趣的内容旁做上记号。

  (学生交流并板书:选择住宅、住宅工具、搜索住宅、住宅样子、修建住宅)

  这些内容全都围绕什么来写?(住宅)“住宅”是题目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重点。

  (今后我们写文章也要扣住题目中像住宅这样的关键字眼,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3、哪些部分作者写得很具体很详细?

  (咋们说话些文章不仅要有条理有顺序,也要有详有略。)

  三、角色扮演,品味关键词句

  1、阅读思考

  听说蟋蟀选择住宅非常有名,写在哪个自然段?好,现在请大家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①蟋蟀和别的昆虫选择住宅有什么不同?②用序号标出蟋蟀选择住宅的条件。

  找出关键词做上记号

  2、文字再现

  读懂了吗?你们现在就是——一只只的——昆虫了,我要随机采访几只昆虫,看看他们是怎么选择隐蔽所的?

  哇,昆虫甲,这儿臭气熏天,你们怎么住在这么脏兮兮的犄角旮旯?你们会在这儿呆一辈子吗?原来这只是——临时的隐蔽所。你花很长时间才找到这洞穴吗?这就叫——得来不费功夫。

  昆虫乙,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话是——弃去毫不可惜。

  你看,读书就要关注这样的关键词,【板书:抓住关键】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才是真正读懂课文。大家在这些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了吗?

  诶,蟀哥躲哪儿?你怎么不像他们图个简单随便找个地儿?(特立独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要求真高啊!)你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你的住宅有什么标准条件吗?(排水优良、光线温和)

  3、师生对读

  现在我来当其它的昆虫,全班同学自然就是蟋蟀啦!(师引读,师生对读)

  我大多~~~ 而你们常常~~~ 我的隐蔽所~~~ 而你们一定~~~

  我利用现成的住宅,而你们舒服的住宅是~~~~

  4、小结写法

  题目明明是“蟋蟀的住宅”,作者只要写“蟋蟀”这一条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昆虫?(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他们一个随随便便,随处均可安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随遇而安。而蟋蟀认认真真,非常讲究,那就是?——慎重,这就是作比较 【板书: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法布尔最爱用的秘密武器。

  5、学习生字

  今天要学的生字都在这个自然段,再读一读、记一记。这些生字中最难写的、最容易写错的是——蔽(学写“蔽”)

  四、画住宅说住宅,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1、指名读文

  这么挑剔的蟋蟀,建造出来的房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三位同学接力读第5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在脑中想象,画脑图,注意把文字化为画面。

  2、图文对照

  简笔板画:你们看,朝着阳光的堤岸上,这弯弯曲曲的'隧道,就是蟋蟀的住宅,这样画对吗?谁发现了错误?

  品读:门口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对这蟋蟀的住宅图有意见吗?

  (门口应有草半掩着)为什么?(若门口没草,不安全;若门口全是草,遮住了阳光,挡住了空气,甚至可能连自己都找不着家了。)

  这句话中哪个词在提醒你不能这么画?“半掩”是设计,这“半”字四两拨千斤、举足轻重呀!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品读:一条倾斜的隧道 这隧道的特点是(倾斜)倾斜, 到底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我也不知道,接下去把这句话读完。(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有时句子不直接告诉你答案,但却暗示着重要的信息!谁读懂了? (若隧道向下倾斜,下大雨时,水会往洞里灌,蟋蟀会被淹死的。只有向上倾斜,水才会立刻排掉,加上阳光的照射,隧道才会立刻干的。说明蟋蟀解决排水这样大难题是相当地有水平啊!)所以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语句那么准确,同时让我们看到怎样的蟋蟀?

  (聪明 用心 富有情趣)

  3、对比读文

  同学们,关于蟋蟀的住宅,我却看到很多这样的文字介绍。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土穴中、草丛间,新建的洞穴只有一个出口。

  读着读着,同样的意思感觉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的?在法布尔的笔下,那蟋蟀——就像人【板书:人】

  4、读悟写法

  法布尔到底怎么把蟋蟀当作人,你能不能在这段话中也找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学生通过读、划、议,可以有以下发现:① 一个叠词:弯弯曲曲——合理的设计。②准确数字:九寸深、一指宽——准确的建造。③拟人的动作: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相当讲究。④形象的比喻:一座门、平台——珍爱生命保护自己。⑤决不去碰——有意志有情感)(蟋蟀真是了不起的工程师、设计师,里里外外考虑周密细致、居安思危、步步精心。)

  5、阅读延伸

  这就是法布尔的语言,透过他的语言,我们发现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心里这些蟋蟀还是虫吗?分明是——可爱的人,有血有肉、有智慧有思想、有丰富情感的人啊!【板书:虫——人】这就是法布尔语言的特点,这就是《昆虫记》语言的特点。

  食粪虫的美餐:

  一堆牛粪的周围,竟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

  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它们大大小小,横七竖八,种类齐全,体型各异,多种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虫子抱定其中的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边,只等强有力的兄长大动干戈时有小渣渣滑落下来,它们前去加工成碎屑。

  在他的《昆虫记》对上千种昆虫进行这样精彩的描绘。 在《昆虫记》中,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岩家》、《蜘蛛离乡记》、《园蛛:我的邻居》、《圣甲虫的造型术》、《螳螂的爱情》等,这些文章都有——人的味道,人的情感,人的故事。

  6、迁移运用

  听,什么声音?(蟋蟀的叫声)平常而普通的叫声嘛,法布尔却说它在弹琴。

  晴朗的夜空、宁静的原野,风儿在沙沙地响,一只蟋蟀出来了,两只蟋蟀出来了,他们在二重奏——(学生朗读)

  蟋蟀爸爸出来了,蟋蟀妈妈出来了,他们琴瑟和鸣——(学生朗读)

  所有的蟋蟀都出来了,他们在集体合奏小夜曲啊!——(学生朗读)

  这真是浪漫温馨的时刻!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仿佛听见什么声音?也像法布尔那样带上你心中对蟋蟀的爱,也来有趣的、诗情画意的、富有创意的表达吧!(学生仿写)

  五、总结升华,感受精神

  文章学到这儿,喜欢这些蟋蟀吗?想看《昆虫记》吗?再次隆重介绍这位伟大的作者。

  (图)这是年轻的法布尔:头戴宽边草帽,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挂着一丝微笑。(图)时光走过了四十年,我们又看见了他的身影:年华老去的法布尔,满脸皱纹、老态龙钟,可不变的是他的头上依然戴着宽边草帽,手里还是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永远挂着孩子般的微笑……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最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他守了30多年的荒石园,从此消失了,但我们仿佛听见他对我们说:孩子们,来吧,快到我的昆虫世界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藏戏》是六年级下册第7课,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刚刚教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虽然两篇文章都是介绍民风民俗的,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我就借助学生的预习和课堂上的自学,在正式进入《藏戏》文本之前,我就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再去进入本文的学习。我想,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站在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起点上,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再去回落到文本细节上。

  本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突出的,我讲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而对于“藏戏的艺术特色”这一内容还是处理得比较“略”的,只要学生能找出相关句段,找到藏戏的艺术特色即可,在语言就不过多细细推敲。我自认为在“藏戏的形成”这一内容上处理得比较出彩的是这么几个设计:1、探究唐东杰布传奇故事的优点。其实历史上有真实的故事记录,那为什么课文要以传奇故事的形式出现呢?(传奇故事能加入更多的想象,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也能更多地去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2、从这一传奇故事中解读唐东杰布这一人物;3、找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简说原因。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