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6 09:55: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集锦4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集锦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光是直线传播的。

  2、在两两合作的实验中,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感受做实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书写演示板、投影仪

  2、幼儿操作材料:

  (1)装好电池的手电筒5个、拖线的螺帽5个、铅笔5支、打气筒5个;

  (2)直管5根、弯管5根

  (3)幼儿记录表5张

  3、经验准备:

  (1)幼儿有过科学活动的记录经验。

  (2)区域中玩过“打气筒吹气球”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实验一:能不能穿过直管?

  1、介绍材料

  2、幼儿操作实验

  3、交流试验结果,并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总结:光和其他三个朋友都能穿过直管。

  三、猜测:能不能穿过弯管?

  1、(出示弯管)指导语:

  现在直管的`朋友来了,它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弯弯的管子)弯管说:你们能穿过直管,但能不能穿过我这跟弯管呢?

  2、交代猜测要求:

  3、幼儿猜测,教师观察幼儿记录情况

  4、交流猜想

  四、实验二:能不能穿过弯管?

  1、幼儿操作实验

  2、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总结:光和铅笔一样,能够穿过直管,却不能穿过这根弯管;空气、带螺帽的线直管和弯管都能够穿过。

  提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认为的?(集体讨论分析)

  3、教师归纳总结: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不能穿过弯弯的管子。

  五、尾声:引出“影子”

  六、活动延伸

  1、找影子,观察户外不同时间,影子的变化

  2、区域探究活动,手影游戏(利用纸箱进行制作)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课题生成:

  在《可爱的鸟》的主题中,孩子们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班饲养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但是一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发现放在草地上的画眉鸟死在鸟笼里。孩子们围着死去的小鸟除了悲伤叹息之外,很多孩子都对小鸟的死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的认为是画眉鸟是被野猫咬死的,有的认为是关在笼子里闷死的,有的认为使吃坏了东西……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活动引发孩子们探索鸟儿的死因的兴趣,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萌发孩子们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分析,了解容易使鸟儿死亡的原因,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并乐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萌发幼儿爱护鸟儿、保护鸟儿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保护好画眉鸟死亡的现场。

  2、供幼儿记录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师:刚才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班的画眉鸟死了,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二、讨论猜测小鸟的死因

  1、上午的时候小鸟还是活着的,我们午睡的时候它就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小鸟死掉的呢?(幼儿自由探讨)

  2、幼儿自由猜测发言,师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录

  三、实地侦察,寻找小鸟致死的原因

  1、请幼儿做小小侦探,一起来到户外草地上观察画眉鸟的死亡现场

  2、师生一起观察死掉的`画眉鸟、画眉鸟呆的笼子和周围的草坪上有无可疑的迹象。

  3、询问幼儿园内的保安叔叔,昨天晚上以及上午巡视班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四、交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探讨引起小鸟死亡的原因。

  1、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推荐一个组长简单记录

  2、请每组的组长说说本组的发现以及小鸟死因的猜测。

  3、师生共同户外的侦察结果,用排除法得出几种可能使画眉鸟致死的原因,并记录在黑板上。

  五、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能使鸟儿死亡的原因?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鸟?

  六、延伸活动:

  1、一起安葬小鸟。

  2、课后寻找科学饲养鸟儿的方法。

  3、利用查阅资料、上等方法,寻找保护鸟类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学龄前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周围世界。体育活动时,发现孩子们在玩独角兽的游戏很是起劲,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平衡性"现象,见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就设计了探索活动《怎样使它站得稳》以此引导幼儿探索、发现。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动脑筋的能力,能发现物体"站得稳"的原因。

  2、幼儿能尝试在操作中找出让物体"站得稳"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毛巾、卡纸、铅笔、魔尺、吸管、电线、插接玩具、书等站不稳的物品。

  2、积木、纸盒、橡皮泥、纸筒、皮筋等站得稳的辅助材料。

  活动重点:使用变行和帮助的方法使本来站不稳的物体站稳,并能大胆的说出使他站稳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用皮筋把几只铅笔扎起来,下面打开成一个三角形或多边形,使铅笔能稳稳的站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请幼儿一起玩游戏《大风吹》。

  老师扮演大风,幼儿扮演小树,看谁能稳稳的站住。

  二、幼儿观察认识物品并首次尝试使物品站起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了站得稳的.游戏,好不好玩?

  幼儿:好玩。

  师:桌子上的东西也说要来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幼儿:好。

  1、请幼儿试试什么东西能站得稳,并说说是怎样使它站起来的?

  2、请幼儿说说站得稳的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底部宽而平的物体能站的稳。

  三、请幼儿再次尝试使没有站起来的物品站起来。

  尝试后再次讨论站起来的方法。(引导幼儿用变形的方法使它站得稳。)

  总结:电线、魔尺、卡纸等物品能用变形的方法使它底部面积增大、变平,这样就能稳稳的站住了。

  四、引导幼儿尝试借助别的东西使物品站起来。

  请幼儿说说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生共同归纳:如筷子用橡皮筋扎一头,另一头撑成三角形;吸管可以插在橡皮泥里;毛巾可以卷好放在纸筒里等等。

  五、游戏《大风吹》结束活动。

  教师扮演大风,幼儿扮演独角兽,请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自己在大风吹来时能稳稳的站住。

  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试试各种各样的物品,看看还能用什么方法使站不稳的东西稳稳的站住,并能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给小朋友听。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各种车的兴趣,喜欢车。

  2.培养幼儿的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掌握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和用途;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学习掌握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和用途;

  难点: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车子玩具、图片若干;

  2.课件《各种各样的车子》;

  3.音乐《小汽车》及特殊车的声音。

  活动方式:集体或分组或个别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幼儿自由玩自己的玩具车,并相互交流。

  师:仔细看你带来的是什么车?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能干什么用?

  (二)展开 (20分钟)

  1.教师有重点的选幼儿带来的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用途。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车子。(5分钟)

  2.教师利用图片及幻灯片等教具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各种各样的车子的特点及功能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车》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车》。(5分钟)

  先请幼儿回忆平时所见到的车子的用途:有人生病了需要做什么?楼房着火了需要做什么?让幼儿说出生病要去医院需要救护车,失火要找消防车。让幼儿观看幻灯片来学习幼儿不认识的车子的功能。

  3.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3分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

  4.听声音猜出车的名称。(播放几种特殊车的声音)(2分钟)

  5.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5分钟)

  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时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几种吗?(红灯、黄灯、绿灯)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向前行)红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停下来)黄灯亮了又该怎样?(如果没有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过)。

  (三)活动结束(2分钟)

  观看课件《各种类别的车辆》丰富幼儿知识,提出下节课的内容为车分类。

  附:教学反思

  首先从选材上看,车子是孩子经常见到而又非常喜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活动要从孩子的身边出发,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这就为孩子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的准备上,本节课我分别在知识、物质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孩子熟悉的小汽车音乐,提供了课件制作,还提供给孩子可操作的玩具汽车。让孩子动口、动手、动脑,所学的知识记得牢,本节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学习总结

  再从课程中,每一步的导入上我就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直接导入、有的先听声音、有的采用猜谜的形式、有的说出功能等,每种方法不一样,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稀奇,一步步的跟着老师在前进。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活动中还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体会车子行驶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学中乐。

  本节课95%的孩子达到了我制定的目标。知道了一些常见车辆的用途、名称,并能对特殊用途的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的名称、用途加以区分。但在幼儿的操作上有待于提高操作的常规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9

大班科学教案03-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