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2 10:09: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探索五官的热情和兴趣。

  2、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认识自己的五官。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能看、听、尝的物品。如鲜花,各种甜、酸、咸食品。

  2、手鼓一类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

  师:"小朋友们,老师啊,最喜欢看你们可爱的脸了。那就请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说说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小脸上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联系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五官歌》)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桌子上有许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找一个东西,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它们有什么秘密。"

  2、幼儿分组,自主选择物品。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索事物的奥秘,并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请个别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以及发现的经过,并总结五官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念着《五官歌》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与拓展让幼儿以后注意观察,人们都想了哪些办法来保护自己的`五官。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了五官,并能用汉语表达它们的名称,但由于我们班都是民族孩子。汉语底子薄,在了解这五官的用途时,掌握的不是很好,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延伸。我个人认为这节课应该用双语教学效果会更好点。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检查食物变质的简单方法。

  2、认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道它们是检验食品卫生合格的标准之一。

  活动准备:

  变味的食品,食物包装袋,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变质的食品。

  1、出示挂图:小朋友猜猜这些图上都是什么呢?

  2、出示面包、橘子变质前的图片进行对照:这些橘子和面包有什么不同呢?

  3、出示有怪味的变质食品:请你们闻一闻有什么味道?这些已经发霉、有怪味的食物还能不能吃了呢?

  4、教师小结:有怪味或看起来和原先不一样的、发霉的食物都不能吃。

  二、食物变坏的原因。

  1、你见过哪些变坏的食物?为什么这些食物会变成这样?

  2、小结: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食物中的原料发生了变化。

  三、了解食物变坏的几种方法。

  1、怎样辨别食物是否变坏?引导幼儿从食物的颜色、气味、软硬等几方面来鉴别。

  2、出示食品包装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数字,介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含义。教育幼儿过了保持期的食物不能吃。(我们能在每个包装袋上看到一些数字和汉字,它是向人们介绍这个食品是什么时间生产的,这是生产日期。这有一行数字和文字是表示这个物品能放多长时间,叫保质期。

  3、观看幼儿用书,知道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区别,知道在保持期内食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手工纸花每人2朵,宣纸花每人1朵,水果盘,盆、水、记录表、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索兴趣

  1、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些漂亮的花,自己找一朵喜欢的小花坐到它身边。这些花跟我们平时见过的花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这是用纸做的花)

  2、这些纸花能像真花一样盛开吗?幼儿讨论

  3、(教师示范将花变成花苞)

  4、如果我们把这些花苞放到水里会怎样呢?(幼儿大胆发言)(幼儿将花变成花苞)

  二、操作感知,交流讨论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观察到了什么?(花苞放在水里,花瓣会慢慢撑开,纸花开放了)

  2、教师提问: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

  请幼儿发表见解,教师进行对比

  3、小结:原来纸宝宝把水洗到了它的身体里,花就打开了。

  这是因为纸有吸水性。我们发现了纸的第一个小秘密。

  三、对比试验,经验提升

  1、刚才我们发现用彩色手工纸制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开。老师还准备了宣纸,如果把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纸同时放进水里,你觉得哪个会先盛开?幼儿猜测

  2、幼儿再次操作:制作花苞,老实说开始时,所有幼儿将两朵花同时放到水中。

  3、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交流,验证实验结果,修正部分幼儿错误的预测结果。

  四、观察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宣纸做的花苞开得快?幼儿讲述

  小结:宣纸的吸水性强,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体里,所以宣纸做的纸花很快就开了。彩色手工纸与宣纸相比吸水性要弱一点,水宝宝进入它的身体里就慢,所以彩色手工纸做的花会慢慢的开。

  这是因为不同纸的吸水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发现了纸的第二个秘密。

  五、活动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质做成的花苞,放到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我们区角中继续操作实验。

  公开课《纸花开放》活动反思

  《纸花开放》是由我执教的一节中班下科学探索活动,活动的目标首先让孩子认识纸的吸水性,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在课前材料方面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前也进行了多次实验,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也很有方向性,在老师出示各种材料的时候,不时听到“这是我们画画的纸”,“这是我练毛笔字的纸”,“这是可以用来折纸”……对于材料的准备工作,我给孩子留了家庭作业,回到家后认真收集,爸爸妈妈们也参与了进来, 孩子们将自己的收集成果带来和同伴一起分享,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一是讲解语言要简练准确,富有指导性。二是要增加探索内容,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学习独立完成作品。个别幼儿急于寻找答案,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处应该有的现象,在这个环节老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指导,使得个别组幼儿不得不停下清理水。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总起来说,我对这节活动课的效果比较满意,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各种型号、材料(铁制和塑料)的螺丝,螺丝组合玩具。

  带有螺纹的物品,如不同口径的饮料瓶颈和瓶盖,灯泡和灯座,能拧的笔和笔帽等。

  活动目标

  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螺丝,了解螺丝的作用。

  学会为螺丝和螺帽配对,探索螺丝的拧法。

  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获得的成功。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小白兔”,活动小手

  师: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小手。

  师幼一起边说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评析:让幼儿充分活动小手,为后面的拧螺丝环节做准备。)

  二、游戏导入,引出主角

  1.激趣:玩具车坏了,谁来帮忙修一下?

  2.提问:玩具车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出示螺丝)

  3.小结:从孔里穿进去再拧起来,拧拧紧就能把汽车装好,螺丝的本领真大。

  (评析: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请幼儿来当修理工,把汽车零件通过螺丝连接。变成一辆消防车,激发幼儿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主角——螺丝。)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索

  1.交代操作要求。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见过这些螺丝吗,在哪儿见过,请你比一比,这些螺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再拧一拧,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能分开的和不能分开的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2.幼儿操作。

  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螺丝能拧开吗?分开放,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3.交流操作结果。

  师:发现了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能拧开吗?拧开后变成了几部分?

  4.小结:原来螺丝由螺栓和螺帽组成,螺栓上和螺帽里都有螺纹。张大嘴巴的是螺帽,它和螺栓是一对好朋友。螺栓和螺帽能够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

  (评析: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探索:首先,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螺丝;其次,比一比,发现、认识螺丝的外形特征,拧一拧分一分,知道螺丝的主要结构;最后,通过集体交流分享操作结果,统一认识,建构新知识。这一环节的操作,是本次活动中幼儿与操作材料的首次互动,操作任务简单明了,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获得新经验、新知识的快乐。)幼儿教育网

  5.螺栓螺帽配对找朋友。

  (1)提问:螺帽和螺栓是一对好朋友,你们能把它们连在一起吗?看谁找得又对又多。

  (2)幼儿操作,交流操作结果。

  提问:为什么能拧到一块儿?成功了吗?成功了几个?你是怎么给它们找到好朋友的?

  (3)小结:粗螺栓配大螺帽、细螺栓配小螺帽,拧在一起不大不小正合适。

  (评析:这是本活动的难点。通过与操作材料互动以及与同伴交流分享操作经验,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了螺帽与螺栓匹配的方法。在孩子们不断地探索中,将整个活动引向**。)

  四、联系实践,感悟提升

  1.介绍自己找到的螺丝物品。

  (1)提问:你们回家找到哪些地方用到了螺丝?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地方的螺丝是干什么用的?

  (2)小结:螺丝虽然小,但是很有用,像外面的吊车,如果少了螺丝就很危险,小椅子少了螺丝,我们就坐不成了。

  2.玩螺丝组合玩具。

  (1)交代操作要求。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架小飞机或小汽车,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展示作品。

  师:你们完成了吗?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螺丝作为连接好帮手的方便、牢固,而且还体验到了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实现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体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价值。)

  手指游戏《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一块石头,我是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两把剪刀,亲亲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一块布,抓住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

  一块布,两块布,我是老鹰不是兔。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恶果。

  3、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制作好幻灯片。

  2、幼儿经验:了解水从哪里来及水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味的特性

  (1)给每组幼儿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师:知道杯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醋是什么味道?牛奶是什么味道?水是什么味道?

  (2)教师小结:水是没有味的。

  2、感知水无色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东西的颜色。师:醋是什么颜色?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

  (2)小实验:透明的水。方法:将三颗纽扣分别放进三个杯子,让幼儿分别观察。师:能看见醋和牛奶杯子里面的纽扣吗?为什么?能看见水杯里的扣子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醋和牛奶有颜色,所以,杯子内的东西看不见,因为,水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见杯子里面的东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动和具有浮力。师:水还有一些秘密藏在水盆里,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1)幼儿玩水,老师参与幼儿的.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么感受?水能从这个杯子流进另一个杯子)。

  (2)集体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师: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教师边演示边小结:水可以流动,水有浮力。

  二、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1、谈话教学: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3、教师小结:天山下雨,雨水汇集到河里、水库里,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用途

  1、谈话教学:水有什么用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广泛运用。

  3、教师小结:(省略)

  四、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

  1、谈话教学: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的严重后果。

  3、教师小结:(省略)

  五、延伸教学:环保小卫士

  1、谈话教学: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传教学——环保小卫士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在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并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3。喜欢参见科学探究活动,在观察、发现、交流中体会热水的秘密。

  活动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交流或学习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

  活动难点:

  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的原因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中班幼儿对热水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用摸的方法可以辨别出哪杯是热水,知道用嘴吹可以使热水慢慢变凉。

  2。材料准备:每组两个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装有热水的杯子若干,装水的大容器一个、空杯子若干、冰块若干;两个大一点的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两包咖啡。

  活动过程:

  一、哪杯是热水感知热水、冷水的区别

  1。引导语:你们的桌子上放了两杯水,哪杯是热水、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热水冒热气、杯子上有小水珠;摸到:一杯烫烫的、一杯凉凉的)

  2。小结:我们小朋友用小眼睛看的方法可以知道,冒着热气、有小水珠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用小手摸的方法可以知道,摸起来烫烫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

  二、热水变凉交流使热水降温的方法

  1。引导语:口渴了,想喝水,我们喝热水?冷水?(我们喝温水)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很快变凉,变成温水呢?(交流原有知识经验)

  2。教师操作并补充简单的方法:活动结束我们还可以看看哪种办法可以使热水凉得更快!(①放通风口②热水里放冰块③热水分装几个杯子④热水连同杯子放进装冷水的容器内)

  3。小结:原来有这么多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变凉,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小朋友、老师看到、听到的,以后,我们也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多问问、多想想。

  三、热水泡东西探索咖啡在热水、冷水中的溶解情况

  1。引导语:现在老师要泡杯咖啡,要用什么水好呢?这是为什么呢?

  2。小实验热水、冷水泡咖啡

  引导幼儿观察用热水、用冷水泡的两杯咖啡,讨论现象:在热水里咖啡泡得开、溶化了(溶解了);在冷水了咖啡泡不开,很难熔化(溶解)。

  3。小结:我们刚刚做小实验发现,在热水里咖啡很快溶解了,所以我们一般用热水泡奶粉、果珍、豆浆粉。

  四、活动小结及延伸。

  1。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教师总结。

  2。延伸:我们从小小的一杯热水中就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关于热水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发现了,再一起来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