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1 09:55:5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大班幼儿已经接触过很多弹性玩具,如皮球、蹦蹦床、拉力器等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并积累了有关弹性的零碎经验。本活动以弹性为主线,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主动探索,感受弹性的特征,发现弹性的奥秘,体验弹性物品的有趣,感受弹性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制作弹性玩具,发展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对弹性感兴趣,乐意探索有弹性的物体,感知弹性的`特点。

  2、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周围事物特性的能力。

  3、能细心操作,大胆交流,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弹性玩具、弹簧一个, PPT(各种运用弹性的游戏和实物)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记录表、记号笔、橡皮泥、玻璃球、积木、海绵、橡皮筋、小气球人手一份;电线、毛根、积木、贴花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初观玩具,激发童趣。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马上要过圣诞节了,小丑娃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过节,小丑娃娃躲在哪里呢?哦,原来小丑娃娃躲在盒子里,我们一起喊123、把它请出来。

  (2)、小丑娃娃是怎么出来的?

  2、由弹簧和实物分析出弹性概念。

  (1) 提问:小丑为什么会蹦上来?他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师:原来小丑娃娃的秘密武器是弹簧。

  (2) 教师出示弹簧,引导幼儿认识弹簧。

  (3) 幼儿玩弹簧、探索弹簧的特性。你发现弹簧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吗?

  小结:弹簧在用力拉它、压它时,他会变形;手一松,它又还原到原样,这就是弹簧的弹性。

  3、探索比较、感知弹性。

  (1) 出示记录表,猜想弹性。

  师:原来弹簧有这么有趣的弹性,今天小丑娃娃还带来了橡皮泥、橡皮筋、积木、海绵、玻璃球、气球,我们来猜一猜,谁会和弹簧一样有弹性呢?

  (2)实物探索,验证弹性:幼儿按记录表上的物品逐一做实验,在有弹性的物品下打勾。

  (3)根据幼儿记录表小结:橡皮筋、海绵、气球和弹簧一样,用力拉、压时它会变形,手一松它会还原,它们都有弹性;橡皮泥能变形,但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玻璃球、积木不能变形,所以它们都没有弹性。

  4、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发散思维,联系生活。

  师:橡皮泥、海绵、气球有弹性,其实我们的身上就有许多有弹性的地方,自己摸一摸,找一找。

  (2)、由近及远,推升层次。

  师:除了刚才那些有弹性的物品,平时你还看过玩过或用过什么有弹性的物品吗?

  (3)、再入生活,拓展知识。

  师:有许多有弹性的朋友一直藏在我们身边,看看他们藏在哪儿呢?(播放PPT)

  5、原来有这么多东西有弹性,小丑娃娃好不好玩,那你们想不想来做一个弹性玩具呢?

  6、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着自己和其他幼儿的影子,玩得不亦乐乎,我上前问他们:“你们在追啥啊?”孩子们回答:“影子啊”我再问:“你知道影子怎么来的吗?”孩子们一脸疑惑地摇头,于是就设计了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找影子、藏影子、做手影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2、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木偶、投影仪、胶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找影子

  1、木偶影子表演

  教师在投影仪上操纵木偶小猴,使小猴影子做出各种动作。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猴的影子在干什么?

  2、幼儿找影子。

  小朋友看看,墙上有小猴的影子,你们也出来找找自己的影子。(教师拉上窗帘,开灯,然后放音乐,幼儿找影子)

  告诉我,你们的影子在哪里。让你们的影子表演各种动作,看哪个影子的动作最优美。(幼儿表演各种动作)

  刚才,你们的影子在干什么?影子怎么也是会跳、会走的?

  小结:影子真好玩,我动他也动,我做什么动作,它也做什么动作。

  (关灯)咦,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没有了 ?(开灯)为什么影子又出来了?(再开灯、关灯)

  小结:影子跟亮光有关系,有亮光,影子就出来,没有亮光,影子就没有了。

  二、藏影子。

  我们来做藏影子的游戏,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来找。想一想,怎样藏,老师才找不到你的影子。(幼儿藏影子,教师找影子,被找到影子的幼儿站在一边)

  (问没被 找到影子的`幼儿)我怎么没找到你的影子?你为什么藏在这里?

  小结:亮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影子,所以老师就找不到了。

  游戏玩两遍。

  三、做手影游戏。

  今天,老师青睐一个表演家,她会做各种手影游戏。(老师表演手影游戏)

  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哪个小朋友也会表演?(小朋友用木偶或者手影表演)

  说说你表演的是什么?

  小结:在亮光下面,可以做各种影子游戏。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影子。找个好伙伴做做有趣的影子游戏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贴近他们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

  2、本次活动,目标设置得当,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跳跳就能达成新的认知目标。

  3、本次活动过程井然有序,过渡环节自然,消除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4、在教师找幼儿影子,幼儿找其他幼儿的影子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充分的互动了起来,活跃了课堂氛围。

  5、在找影子环节,让幼儿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这次变废为宝收集废旧物品的活动时,家长朋友们给孩子带来了许多饮料瓶:雪碧瓶、矿泉水瓶、营养快线瓶等。我把这些瓶子放在了活动室内的“百宝箱”里。每到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从“百宝箱”里自主选出自己喜欢的“宝贝”玩耍。我发现好多孩子拿出饮料瓶玩,有的敲敲打打,有的给瓶子排队,还有的放置瓶子当成障碍物,然后跳来跳去。看得出,孩子们对这些简单的玩具有十分高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激发他们探索饮料瓶的多种玩法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饮料瓶的多种玩法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健康意识。

  3、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干净的各种饮料瓶若干、水桶四个(里面盛有不同颜色的水)。

  2、水果盘四个(分别盛有黄豆、花生、玉米)。

  3、两盆沙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让幼儿观察饮料瓶,说说对饮料瓶的认识及了解。

  师:“这些瓶子上面都印有什么?它是盛什么的?”(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饮料瓶,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饮料被大家喝完了,这些空瓶子有什么用?”(可以卖钱) (我妈妈用饮料瓶做了一个花瓶)“这些瓶子今天来到我们活动室,想和咱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高兴)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让幼儿利用平时不用的这些瓶子做游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饮料瓶的多种玩法。

  (一)幼儿自由玩空饮料瓶

  1、师:“饮料瓶有很多的玩法,我知道你们都想试试,你们可以拿一个玩,也可以拿两个,还可以拿多个玩,还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吧!”[放自由玩音乐](幼儿自由尝试)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观察幼儿玩法,并指导。

  (有的孩子把瓶子横放在地上用手一拨,瓶子能旋转好几圈;有的把瓶子横放在地上,用手或用铅笔轻轻一敲瓶口一端,饮料瓶就蹦起来;有的拿瓶子敲自己的肩膀、屁股;有的夹着瓶子跳;还有的拿几个瓶子摆成一行跳来跳去,……)

  2、交流玩法:“你的玩法真好,给大家表演一下。” “谁的玩法跟他的不一样?你是怎么玩的?”(幼儿示范)

  引导幼儿尝试多种玩法。

  (把饮料瓶当成玩具,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了自由和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探索和尝试,发现空饮料瓶的.多种玩法。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各种玩法,并帮助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完成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幼儿自由玩装有东西的饮料瓶

  1、刚才,小朋友们玩的是空饮料瓶,如果瓶子里装上东西是不是更好玩?来咱们试一下。

  出示准备好的黄豆、花生、玉米、两盆沙子、不同颜色的水。

  师:“小朋友们把这些东西装进瓶子里,慢慢地装,装好后拧紧瓶盖,这样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洒出来。可以装一瓶,也可以装几瓶。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朋友一块玩。”(幼儿把瓶盖拧下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装这些物品,教师指导幼儿把瓶盖拧紧。)

  2、让幼儿自由尝试装上东西后饮料瓶怎么玩?[放自由玩音乐]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观察并指导幼儿玩法。

  (有的幼儿把装有豆子、花生、玉米的瓶子摇一摇,变成了沙锤,随着放的音乐打起了节奏;有的幼儿把两个装有沙子的瓶子,口对口不时颠倒上下,玩起了沙漏;还有几个孩子把装有带颜色水的瓶子,按颜色摆成几排,当成饮料买;有几个男孩子把瓶子在一边摆成一排后,用另一个瓶子滚过去,来玩打保龄球的游戏;还有的孩子一手拿一个练习举重……)

  发现有的幼儿与玩空瓶子的玩法相同。师:“你这个玩法很不错,再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玩法?”(引导幼儿尝试新玩法)

  3、交流玩法,引导幼儿尝试多种玩法。

  (在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在瓶里装上东西尝试新玩法,给孩子们又一次创设了自由和自主的空间,使他们又有了新的灵感,进一步自由探索和尝试,发现饮料瓶有更多有趣的玩法,在玩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创新精神。)

  三、谈话小结

  师:“饮料瓶好玩吗?(好玩)刚才,小朋友你们的玩法都很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都可以用来当玩具,你们知道都有哪些物品吗?(易拉罐、一次性杯子等),这些物品不要随便乱扔。 (通过谈话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可以废旧利用。)

  四、做健康哑铃操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拿着饮料瓶做举重的游戏,来锻炼身体。下面咱们把这饮料瓶当哑铃,跟老师做做哑铃操,也锻炼一下身体,好吗?”

  “小哑铃,真不错,我拿它把操做。(踏步走做整理运动)

  小哑铃,前平举,前平举。(抬脚跟,两臂做前平举)

  小哑铃,侧平举,侧平举。(抬脚跟,两臂做侧平举)

  小哑铃,向上举,向上举。(抬脚跟,两臂向上举)

  小哑铃,下面碰一碰,下面碰一碰。(弯腰运动)

  小哑铃,左边碰一碰,左边碰一碰。(左转运动)

  小哑铃,右边碰一碰,右边碰一碰。(右转运动)

  小哑铃,放腰上,跳一跳,跳一跳。(跳跃运动)”

  师:“今天,饮料瓶和小朋友一起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游戏,小朋友累了,饮料瓶也累了,咱们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引导幼儿把瓶子送回原处,让幼儿养成把玩具送回原处的好习惯)。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行程。

  2、初步认识时钟,正确地辨认整点。

  重点:认识时钟,能正确地辨认整点。

  难点:引导幼儿合理地安排时间,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挂图10号:我的一天。自制钟一个。

  2、“我的一天”小图片、固体胶、铅笔幼儿每人一份。

  3、多媒体课件“闹钟”

  活动过程:

  一、你的一天做了些什么?

  1、师:有谁知道什么是一天吗?

  2、请幼儿自由说说(看幼儿的回答情况,可请孩子与自己旁边的小朋友商量。)

  3、对于我们人的一生来说一天很短,但一天又很长,因为在一天里我们可以做许多的事情。小朋友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说说“我的一天”。

  1、请幼儿随意的说说一天要做哪些事。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部分图片)一天要做的事情还真是多,老师挑了几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图片上的都是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在一天当中是有计划的安排好的,时间相对固定。就象小朋友做早操排队一样,他们也要排队的。谁来给他们按他们发生时间的先后给他们排队?

  3、幼儿将卡片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排队。

  4、请幼儿将自己的小卡片进行排队,并用固体胶固定在报纸上。

  三、认识时钟

  1、你们的小卡片旁边有什么?这些钟上缺了什么?

  2、使用多媒体课件,认识时钟,学习整点。

  四、聪明的“小闹钟”。

  我们小朋友一起动手,让小卡片旁边的小闹钟变聪明好吗?

  1、确定每件事情的时间,并写上数字。

  2、幼儿用笔根据数字,画上相应的时针和分针。

  3、幼儿愉快出活动室。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题目

  懒惰的积木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玩具积木(各种大小若干)、学生用尺(长10厘米)、塑料杯(杯高5厘米,杯口直径4厘米为宜)、卡纸(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一块长方形的硬卡纸盖住塑料杯口,再把一块积木放在硬卡纸中央,用一只手夹住卡纸的一边快速地把卡纸从杯口拉走,想一想卡纸上的积木会怎样?

  幼儿讨论。

  (1)积木会飞出去。

  (2)积木会跟着卡纸一起飞出去。

  (3)积木掉到杯子里。

  试一试。

  说一说我的发现。

  把卡纸从杯口拉走(或用手迅速弹开卡纸),卡纸会立刻离开杯口,而卡纸上的小积木会掉入杯里。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把积木整齐地叠在一起,用塑料尺对准最下面的一块积木,猛地一击,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幼儿讨论。

  (1)所有积木都飞出去了。

  (2)只有被抽打的积木飞出去,而其余的`积木则不动。

  (3)所有积木都不动。

  试一试,将几块大小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用木棒以水平方向对准最底下的一块用力一击。

  说一说我的发现。

  最底下的一块积木被打出,其余的积木仍旧保持原来的位置。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学会用象声词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通过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套

  2、树叶、荷花等图画若干,字卡“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各一套。

  3、幼儿人手一份胸饰(树叶、小屋、荷花、窗户等图案)。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雨滴声),引起幼儿兴趣

  1.请幼儿倾听录音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

  “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

  “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得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1、欣赏前半部分到“静静地听”

  教:“小蝴蝶下雨天不能出去玩,那它会做些什么呢?你猜它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呢?”(幼儿自由讲述)

  2.继续欣赏后半部分(边听散文,边用展示台展示画面),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①学习象声词

  教:小雨点都发出了什么声音?

  幼儿说出后,教师逐一出示字卡: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引导幼儿认读

  ②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

  教:这些声音真好听,你能为他们配上好看的动作吗?(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象声词)

  3、播放第二段,寻找雨点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呢?”(幼儿边讲述教师边出示图片:树叶、铁屋、荷花、窗玻璃。

  4、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么呢?”(幼儿边讲述教师边出示图片,并请幼儿模仿一下动作)

  幼儿充分讨论后总结: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5、完整欣赏散文诗,可请幼儿边听边跟着念并可以表演动作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示范创编儿歌如:小雨点,沙沙沙,是和树叶在玩耍。

  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然后集体朗诵。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幼儿用《两只老虎》这一歌曲旋律演唱儿歌)

  [page_break]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3、师生共同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还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2、通过多种形式(看图书、上网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附:散文诗《听雨》

  下雨了,小蝴蝶不能出去玩。她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哝着:“没办法出去玩,真没意思。”蝴蝶妈妈慈爱的看着小花蝴蝶,然后带她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妈妈向她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

  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地听“啊,听见了,听见了,沙沙沙,那是跟森林里的'树叶在玩耍;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的荷花的花蕊了;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的,多么好听的歌啊!”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地听。

  儿歌:

  快乐的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是和树叶在玩耍;

  小雨点,丁丁丁,落在屋上翻跟头;

  小雨点,吱吱吱,是和荷花捉迷藏;

  小雨点,嗒嗒嗒,在和蝴蝶打招呼。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

  3、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

  (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吗?我们来试试吧!”

  3、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4、幼儿再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这次请小朋友操作,把能浮起来的材料贴在记录表上。

  (1)幼儿自己操作,并记录结果

  (2)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教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幼儿集体纠正。

  4、小结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棒,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啦,我们再去找找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让小蚂蚁过河吧(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

  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关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

  2、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1、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4、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5、师生小结

  三、延伸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天气变化,知道不同天气现象的名称,并用语言正确表达。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晴天、雨天、多云的气象图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标志图片,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角色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扮演小兔:听说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然后教师演的小兔起了床,拉开窗帘,强烈的阳光射进来。

  2、观看图片了解不同的天气变化。

  (1)观察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教师出示晴天的气象标志:一个红太阳。

  小兔:今天是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高高挂,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观察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提着篮子走在树林里,忽然一片乌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阳。

  教师播放阴天的气象,问:现在天气怎么样啊?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阴天的天气标志:乌云。

  (3)观察雨天的天气特征。

  教师播放雷雨气象,讨论:这时候,天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现象呢?教师出示雨天标志:雨滴。

  3、幼儿从图片中找出晴天、阴天、雨天的标志并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2-16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9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6

科学活动教案06-14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