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4-03 19:51: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科学教案合集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单制作玩具的技能。

  3、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好习惯。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

  【活动过程】

  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做会“走”的纸盒。

  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

  (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

  (2)橡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

  【教学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感觉过程轻松、自然、和谐,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有关分类、语言、科学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品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茶叶的功效。

  2.通过观赏茶艺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称,用途和摆放。

  3.享受自主设计茶具摆放带来的乐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基本茶具、茶具摆放图片、泡茶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对茶具有一定的了解,有过喝茶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品茶与谈话,引起幼儿对茶叶的功效了解

  1.教师给幼儿喝茶,幼儿尝试说出茶叶的功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杯茶,请小朋友品尝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请轻轻把杯子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并告诉老师你喝到的茶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提问幼儿从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尝试让幼儿自主说出茶叶的功效。

  3:教师对于幼儿给出的答案给出补充和总结

  师:小朋友说的非常好,我们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长高。还可以让我们的女生变的越来越漂亮,男生越来越帅气。

  (二)通过观看视频,认识茶具并且了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教师第一次播放视频,幼儿初步感知茶具的作用

  ⑴师:茶对我们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小朋友知道要泡出一杯这么香的茶,需要用什么来泡吗?

  ⑵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是茶具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看看茶艺老师用哪些茶具泡茶的?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它们用来做什么的?

  ⑶边播放视频,教师边解说

  2.教师第二次播放视频,幼儿能够说出茶具的名称和作用

  ⑴师:视频中的茶艺老师表演的非常的优美,小朋友们想再看一遍吗?在看视频的时候要听清茶具的名字?想一想它们用来做什么的?

  ⑵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看到的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3.教师通过提问、示范和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茶具的名称、用途及个别茶具的使用姿势,

  每介绍一个茶具就要相对应的介绍出这个茶具所相对应的使用姿势。(包括:随手泡、茶盒、紫砂壶、公道杯、茶杯、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席和茶盘)

  (三)自主操作,学会摆放茶具

  1.自主设计茶具的摆放,体验其中的乐趣。

  (1)教师出示全部的茶具,幼儿挑选出摆放在茶盘里的茶具

  师:茶具家族里有许多的茶具宝宝,哪些是可以放在茶盘里面的,哪些是放在茶盘外面的?(出示PPT,让幼儿边说出茶具的名称边分类)

  (2)教师提出任务,幼儿自己尝试给茶具摆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和茶具宝宝交朋友了。小朋友在班级有自己的位置,那茶具宝宝在茶盘上也有自己的位置,让我们一起给茶具宝宝在茶盘上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吧!看看怎样摆放又美观又方便我们泡茶?它们很脆弱要轻拿轻放哦。

  (3)幼儿自主摆放茶具,教师进行指导。

  2.示范正确的摆放,进行统一指导

  (1)幼儿分享各自的摆放结果

  师:你的.茶盘里摆放了哪些茶具宝宝?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引导个别幼儿展示给大家看)

  (2)展示正确摆放的图片,提出要求:a:公道杯、紫砂壶的嘴都不能对着客人,b:紫砂壶不能被挡住;c:公道杯和紫砂杯是好朋友,它们要面对面靠得近一些;d:茶具不能摆放太分散

  师:根据要求小朋友再调整一下吧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摆放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瞧一瞧爸爸妈妈是怎么用茶具宝宝来泡的。

  活动反思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茶壶的作用是接水已经倒水,但他们对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清楚。在这节美术活动课中,以茶壶为题,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茶壶,知道他的组成以及作用。

  因为班级里有平时倒水的茶壶,我们就直接先观察班级的茶壶,根据之前积累的经验,幼儿能够直接说出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由壶嘴、壶盖、壶身、手柄组成的。以至于这节课上的很轻松,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范点拨时,因为有实物,便直接拿实物写生,幼儿作画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壶的外貌特征,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在创作方面可以转动纸张,换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画时,我主要观察黄**小朋友,因为在这几次作画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不敢画,有时候明明是会画却不敢画有时还会哭,在跟他家长沟通过后,今天作画时,他已经能够下笔,并且主动告诉我他画了一个小巧的茶壶,但在借形想象时,他又不敢画而且默默的擦眼泪,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是由于爸爸外出开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于自己不自信,不敢画。于是我便轻轻走到他身边跟他说,没关系,自己画出来的都是最棒的。他听了我的鼓励,便动手画了几笔,又说自己不会画了,我问他你把茶壶变了什么,他回答说不知道。在点评时,我还是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表扬了他的作品。让他知道自己画的都是最棒的。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接触过吸铁石,并被神奇的磁铁深深的吸引。让幼儿产生无尽的遐想。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发现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索知道磁铁有磁性,磁性大小与磁铁大小有关。

  4、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奥秘,初步认识N、S两极,操作感知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活动准备:

  1、小鱼卡片(带回形针的和不带的两种)、系着磁铁的鱼竿、木偶。

  2、磁铁(大小若干)、铁钉、回形针、木条、贝壳、毛线、纸。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钓鱼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钓鱼,小朋友想去吗?”“那我们快点行动起来吧。”

  (二)展开:

  1、探索磁铁有磁性。

  通过游戏钓鱼,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些顽皮的小鱼总是钓不上来呢?钓上鱼来的小朋友,拿着小鱼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在鱼的嘴上有铁做的回形针,我们的鱼竿上系着一块磁铁,当我们用系着磁铁的鱼竿去钓鱼时,带回形针的小鱼就被钓上来了,没有回形针的鱼就钓不上来。通过钓鱼,幼儿知道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回形针。

  2、教师提问:磁铁可以吸住回形针,还能吸住什么吗?

  让幼儿分组坐在座位上,拿着磁铁在桌上的物品中开始进行探索。

  探索后,让幼儿说一说,他还发现磁铁可以吸起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物品。

  3、磁铁具有的磁性大小和磁铁本身大小有关。

  教师用大磁铁把纸张吸在了黑板上,也请小朋友用手里的小磁铁吸一吸看看,幼儿尝试,发现小磁铁根本吸不住大纸。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朋友的磁铁吸不起来呢?幼儿回答。教师总结,大的磁铁磁力大,吸东西的能力就强,小的磁铁磁力小,吸东西的能力也就弱。

  4、认识南北两极。

  让幼儿观察磁铁,发现什么了,幼儿回答,让幼儿拿磁铁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进行新的探索。教师提问:相互吸一吸后,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磁铁有两个极,在磁铁的`两端有字母表示,N代表北极,S代表南极。当两块磁铁相同的两极相遇时,是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不同的两极相遇时,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让幼儿实验,教师让幼儿个别演示操作并讲述。教师操作,并教顺口溜:相同两极扭扭头,不同两极牵牵手。

  5、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出示木偶:“咦?小朋友,你看这是谁来了?”“大家好,我是叮叮,你们知道我是要去干什么吗?我帮奶奶去买了一盒绣花针,正要给奶奶送去呢,唉呦,都怪我不小心,瞧,我把针撒了一地,这针这么小,撒在打上怎么找呀?快请小朋友帮帮我吧!”教师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来帮帮他?幼儿回答并动手操作。感受快乐,发散思维,磁铁除了可以找到细小的针,还可以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并回答。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到磁铁?比如铅笔盒上的磁铁,妈妈包上的小磁扣,门后的门吸等等。可是有一点,小朋友们要注意,家电、手表、收音机、磁卡,不是磁铁的好朋友,不要用磁铁靠近它们,不然会把它们损坏。

  (三)结束:

  小朋友现在知道了磁铁的小秘密,我们来做一个《碰一碰》的游戏吧,现在每个小朋友就是一块小磁铁,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标记,看看自己是N极还是S极,小朋友想想,刚才我们说的顺口溜是什么?我们一起说。(当两个一样的极碰到一起时,两个小朋友就摆摆手,两个同极遇见就搂在一起抱一抱,现在我们放音乐一起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从学习效果来看,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课堂表现来看,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如果在课尾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到磁铁?”能面再广一些,让所有的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科学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 在感知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条画圆。

  2、 体验追泡泡游戏的快乐。

  材料投放与环境创设

  1、 吹泡泡瓶子一个;

  2、 幼儿添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猜猜老师手里的是什么?(教师露出吹泡泡瓶子一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泡泡:

  1、教师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看清楚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

  2、集中幼儿:看看老师吹得泡泡多不多?泡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

  3、小结:“泡泡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过渡:“宝宝们,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要来吹泡泡了,我们看看是谁呢?(出示示范图小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猫是怎么吹泡泡的,好吗?”

  二、添画泡泡

  1、出示一支兰色蜡笔,是什么颜色?教师:“我们帮小熊吹一个兰色泡泡。

  2、教师边示范边念儿歌:“圆圆圆,圆圆圆,手拉手,好朋友”。幼儿一起徒空练习。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帮小熊猫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是什么颜色的泡泡)

  过渡语:“小熊猫吹的泡泡真漂亮呀,吹泡泡真开心呀,宝宝看,还有那么多小动物也想要吹泡泡呀,我们宝宝一起帮小动物吹泡泡好吗?”

  4、幼儿添画泡泡,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画边念儿歌;引导幼儿能说出泡泡的颜色。

  5、在幼儿添画的过程中适当讲评幼儿的添画情况。

  三、游戏:追泡泡

  1、师:宝宝给小动物们吹了那么多泡泡,真能干呀,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泡泡,追泡泡好吗?

  2、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追泡泡,游戏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不摔跤。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难点: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的两根小棒、一颗空心的珠子。

  2.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红、黄、绿)的圆柱体三个。

  3.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小棒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师:今天呢,老师和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小棒串珠子,每个孩子有两根小棒,请你把这个珠子在小棒上穿一穿。

  师:有的小棒穿不进去,你们的也都这样吗?那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棍粗细不同,所以粗一点的小棒珠子穿不进去。

  2.观察三个圆柱体积木,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个圆柱体的积木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最粗的积木是哪一个?最细的积木是哪一个?

  黄色积木和红色积木哪根细?黄色和绿色比哪根粗?为什么黄色积木一会我们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出来的,要看看它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的还是细的。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积木,现在就请小朋友按照粗细的规律来给这些积木排排队。请小朋友说你是怎么排的?

  (2)小结:小朋友们排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的,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有的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排的,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胳膊和腿比,大拇指和小拇指比。

  (2)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电线杆的粗细,大象的腿粗尾巴细等。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小百科:粗指长条东西直径大的东西。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关于科学教案03-24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有关科学教案02-06

冬天科学教案02-14

昆虫科学教案12-15

大班科学教案08-05

【精选】科学教案4篇01-03

奇妙的声音科学教案09-12

中班科学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