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3-31 16:52:3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锦集5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和表达。

  2、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小老鼠画了XX的XX”的话来完整讲述。

  3、通过玩色游戏,体验小老鼠学画画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PPT,颜料,物体外形图每人一份、自制绘本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画画吗?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

  二、看看、说说、猜猜、画画,尝试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一)观察蓝老鼠画画,学说学说完整的话。

  1、桌子上有什么啊?(颜料、画笔)小老鼠变成了什么?它画了什么?

  2、为什么小老鼠画出的东西都是蓝色的?

  3、教师小结。

  (二)观察红老鼠画画,学说完整的话,并加以想象,红色还可以画什么。

  1、第二只小老鼠看了真羡慕,瞧,它在做什么?他变成了一只这样的老鼠?这只小老鼠会画出什么呢?(幼儿猜测)

  2、你们帮小老鼠想了这么多,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小老鼠到底画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三)用颜料涂一涂、画一画,再说一说,感受直接用颜料绘画的乐趣。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没有颜色的东西,请小朋友看看你拿的是什么?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尝试用棉签给卡片涂色。

  3、请你说一说,你画了什么颜色的.什么?

  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书中的小老鼠们画了什么?

  三、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小老鼠画画的事情真有趣,让我们看图连起来说一说。

  四、创编故事

  出示各种颜色的颜料桶,引导幼儿想象。

  五、延伸拓展,结束。

  带幼儿回教室将四种颜料混合,看看有什么变化。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能通过想像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能力及对色彩的`敏感度丰富幼儿关于太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

  2、有关太阳的图片,儿童创造画(场景的布置)

  3、音乐《种太阳》

  活动过程:

  一、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创造画

  二、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欣赏

  1、幼儿随着音乐快乐地进场(提示注意歌曲里的歌词意思)并可随意舞蹈。

  三、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师)

  提问:

  1、这首《种太阳》的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教室里有许多老师的好伙伴种的太阳娃娃,你看到有什么样的太阳娃娃?

  3、出示一些作品,讲解作者的构思与想法。

美术教案 篇3

  本课概述:

  本课的内容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中的动态美,并学习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动态的美,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阶段目标,教材选择了“运动”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探索美术的表现语言、表现手法。

  教材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探索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让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教材选用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形式的图片,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信息。教师可把教材设计归纳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通过具象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运动特点、本质;通过抽象作品赏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态美,并能用各种表现方法,如绘画、雕塑来表现运动、动态美。

  评价建议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个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检验的方法。

  本课教案设计中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这样可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紧凑。

  资料库中选用了一些活动雕塑,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表演,可运用绘画、雕塑、剪纸等造形手段表现。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特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习、感受艺术中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并能表达一定情感。

  学具:绘画用具、剪刀、纸、塑泥、铁丝、易拉罐、泡沫等可塑材料。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师问:你们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吗?(生:《金蛇狂舞》,可让一学生用手表演蛇舞)

  师问:听了这首音乐之后你有何感受?(生讨论回答:强烈的节奏感与动感)

  师小结:科学家们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艺术家也喜欢表现动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这一课吧!(板书课题《运动》)

  二、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体会用动作表达情感

  1.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5分钟)

  师问:你们能证明一下,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现在老师想用艺术作品中的优美动态来证明这个观点。

  幻灯片展示美术家的作品①掷铁饼者;②舞台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④狩猎·敦煌壁画;⑤荷拉斯兄弟的宣誓;⑥印度婆罗多舞;⑦反抗。

  2.认识运动特点、体味动态美,用动作表现情感。(10分钟)

  师问:《反抗》中的夕3女的动作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生:愤怒)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中往往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往往会兴奋地现场作秀,你能模仿一下运动员进球的现场作秀的动作吗?

  可以请一个爱好体育的男生与老师合作表演。

  师:这些都是模仿,你能创造一个动作表达“我健康,我很棒”吗?学生表演动作,并保持姿式,其余学生画出这个动态。

  展评作业,教师出示人体运动示意图,并简单讲解如何概括人物动态。

  三、赏析现代派美术作品,学习表现人物动态另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分钟)

  1.赏析现代派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

  师:我们再来欣赏几幅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看看现代派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人物动态的。

  幻灯片展示作品:①风(雕塑);②怀抱(雕塑);③格尔尼卡;④块状组合人体;⑤呐喊(蒙克);⑥舞(马蒂斯作品);⑦下台阶的女人(杜桑);⑧舞蹈;⑨奔跑(学生作品);⑩生日(夏加尔)。

  问:这组作品与上组作品相比较有何不同?

  生答:这组作品都比较抽象。

  师小结:这组作品人物不再完全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但他们都比写实作品有时显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更便于夸张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生日》,你认为这个动态表达人怎样的心情呢?(答略)

  2.请一个擅长舞蹈的女生设计表演几个舞蹈动作,表现“我快乐,我自由”。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以“我很棒,我健康”或“我快乐,我自由”为题,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体动态;另,也可自拟题目表现人物动态。

  2.方法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现代派变形、夸张的,要求动态生动有趣。

  3.所采用的美术语言不限,绘画、雕塑、剪纸均可。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业。

  2.结束语:

  今天我们深入动感世界,感受、体味并创造了动态的美,最后,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来结束这堂课,再次享受运动的快乐吧!

  放音乐,跳兔子舞,结束。

  六、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部分为传统作品赏析,学习人物运动规律,并体味用动作表达情感;第二部分为现代作品学习,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表现动态美,力求生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第三部分为教学评价,可采取办学生作品展览形式,让学生自己评说。

美术教案 篇4

  设计理念: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孩子们就戴着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教材中学生作品的多种表现手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夸张地表现,开阔学生创作思路,引发多样的设计制作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想象与创作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

  2、掌握绘画面具的基本方法,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面具风格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面具示范作品、墨汁、油画棒等。

  学生用具:墨汁、油画棒、钩线笔、白纸等。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戴着面具进教室。

  提问:老师今天有什么特别?(板书课题)

  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

  提问: 大家想了解关于面具的哪些知识?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

  了解面具的来历、特点以及绘制的方法。(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面具的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活动二:

  播放课件,引导分析讨论。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面具也在不断地演变着。它内容丰富,造型夸张,各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学生观看课件,研讨面具特点,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的形式。

  谈怎样运用夸张的手法。

  活动三:

  引导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回顾不同的表现方法。

  示范油水分离画法。

  学生观察、比较。

  学习面具的表现方法,并讨论作画步骤。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解决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创新。

  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布置作业:自选作画方式,确定面具的表现内容,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学生作画。

  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特色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后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提问:这些面具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制作的?喜欢的话可以回家试一试。

  学生欣赏、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类汽车的用途,开动脑筋设计出各种形状、功能的汽车。

  2.会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优点。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布置《汽车展示厅》。

  2.长短不一的木块、大小不一的圆木片、钉子、榔头、小锯齿等。

  3.马路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汽车,引起幼儿对汽车的`兴趣,交流、讨论汽车的特征和用处。

  1.(出示汽车)这是什么呀?你怎么知道它是汽车的?”

  2.幼儿自由探索。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汽车?形状是什么样的?

  3.“你们想玩木头小车吗?那今天我们就自己来做木头汽车好吗?

  二、利用图式激发孩子们探索、设计更有趣的车。

  1.木头小汽车怎么做呢?老师这里有制作小汽车的图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谱图,感知木头汽车的制作过程。

  3.幼儿讨论自己制作什么样的汽车。

  三、幼儿操作,请小朋友设计未来的车。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启发幼儿大胆创作不同外形的车。(用榔头敲钉子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敲到自己的手,也不要拿榔头、钉子弄其他小朋友)

  2.引导幼儿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小汽车,并说一说与众不同之处。

  四、作品欣赏、教师小结。

  展示评价幼儿优秀作品,并和幼儿一起熟悉车辆行驶交通规则。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小班美术教案10-05

《水果》美术教案12-07

小学美术教案12-20

美术绘画教案02-21

小班美术教案11-02

中班美术教案12-11

美术桥的教案04-08

美术教案模板07-28

儿童美术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