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05 09:19:3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记者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

  基本确立了相应的生存空间。近半年的工作中有艰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欣慰,全体成员在大力发展记者团的同时也都获得了成长。现由我代表团委会对本学期记者团的工作做相应总结,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严格招新、充实队伍:

  记者团于2月27日-3月21日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招新,经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共吸纳新成员14人,给记者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于3月24日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此举开启了记者团的招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以后的招新工作提供了借鉴模式。

  二.强化培训、适应工作:

  招新结束,为使新成员能更好的适应、投入到工作中,针对新成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及新老成员自主的交流,新成员都已能较好的适应到工作中,并有一部分人经过锻炼已成为本届记者团的骨干成员。对新成员进行的为期两个月共六次的培训分别是:由张浩主持的“新闻学理论”,鲁文博主持的“自信心的树立”,吴海良老师主持的“团队合作”,吴辉、张浩主持的“学院新闻写作”,记者何光伟主持的“新闻写作”,张大苗、黄小明主持的“读报沙龙”;并在两次全体例会中由李波主任阐释了“大学生记者应具备的素养”。通过这七次培训、学习,新成员不仅学习到了关于记者团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从这些领导、老师、学长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新成员普遍反映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三.完善体系、明确分工:

  在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上任命了团内各负责人,并设立了讨论团内事务的团委会,使团内工作更加民主、高效。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在吸取、借鉴其它学生团队经验的基础上,于第三次全体例会上对团内进行了改组。现团内实行团长负责制和部长责任制,下设新闻、编辑、事务三大部,采写、摄相、摄影、报编、网编、秘书、推广七小组,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协作。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根据常规工作量的需要,对记者团进行了明确的人员编制设定,现初步定编26人,实际缺5人。

  四.积极配合、着重宣传:

  记者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服从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管理,认真配合学院各部门,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本学期主要参与了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大会、学风建设月动员大会、学院党校成立大会、学院科研工作座谈会、学院08届学生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会议;第五届“文理杯”篮球赛、首届社团活动日、自律委员会清明扫墓、青年志愿者大型奥运志愿活动、首届普通话大赛等学生活动。配合组织与培训中心,进行了长江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场会、党员“1+2”育才工程、发展对象党课、预备党员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会等报道。配合学工处对“第二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制作了“文化长廊”。配合教务处、各学部对08届实习生的实习经验交流会,08届考研学子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制作了“考研之星”。并对曹其军教授、李奎泰教授、卢烈红教授、图书馆cnki中文数据库推广等讲座进行了报道。并适时对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文化遗产日等节日进行了报道。还树立了如王晶、张恒同学,许梦怡老师等一批优秀的典型人物。且对“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学院“抗震救灾”行动反映,“圣火”经过学院校门等重大新闻事实进行了深度报道。这些报道,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一直好评,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五.及时出版、积极发行:

  在报编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出版、发行了第七、八、九期。在报纸的出版过程中,各成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为目标,开辟了一些新栏目;并对已有经典栏目进行了革新,受到了大多同学的好评,声誉不断提高,受众群不断扩大。推广组在发行中,认真履行职责,将报纸发放到每一个班级、寝室,力争没有发行死角,并积极、主动进行宣传,现已开始有人投稿,一定意义上充实了记者团的稿源队伍,为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六.专题采访、有序报道:

  在本学期,遵循领导的相关意见,对学院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并最终将于暑期全部定稿,准备刊登于第十期的上。为慎重起见,本次采访在充分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下,听取相关同学的`意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方案策划、拟定。于3月31日正式开始采访,主要对象为人文、经贸、外语、管理、理工、基础等六大学、课部,教务处、学工处、大学生发展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与培训中心、图书馆等六个职能科室共十二个部门的主任专访。其中8个部门由老成员和新成员配合进行,4个部门由新成员自主进行,团员之间相互合作、彼此配合。这次系列专访活动不仅使学生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和工作动态,服务了学生。同时,更全面的宣传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政策执行效果,从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使记者团的成员让学院各部门负责人所熟知,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

  七.明确计划、加强管理:

  记者团结合实际,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在学期初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此后按计划进行了逐步认真的落实,又在实际中不断充实、补充了相应内容。主要圆满完成了招新工作、新成员培训工作、出版工作、“第二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专题报道工作,补充完成了学院部门负责人采访工作、08年毕业生报道工作。并经过不断修改最终确定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章程”,且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又补充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还下发了、、、等内部文件、资料,使记者团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团内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转正不断步入正轨。又在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不断争取下,由学院党总支下发了、等两个通知,这是学院对记者团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使记者团工作的不利因素不断减少,也相应提高了大学生记者的待遇和地位。

  八.完善机制、加强交流:

  现团内建立了专用邮箱、博客和qq群,使成员投稿和工作信息发布更加快捷和便利,完善了记者团工作中的联系机制。本学期还与“管理学部、通明报社、苇笛文学社”组织策划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的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开始积极探索和学院其它学生组织进行密切的联系合作。

  九.增进了解、拓展空间:

  为了丰富团内生活,提高成员的新闻素养,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培育团队文化;同时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与外部相关专业学生团队更好的交流合作,本学期特有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招新结束原老成员聚餐一次,为欢送几位退团成员全体成员聚餐一次,组织记者团成员沿奥运火炬荆州传递路线采风拍摄,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成员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团队氛围。同时,还与长江大学记者团的负责人在新闻写作、团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并赴南校区与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记者团进行办报经验的交流,这些交流会不仅吸取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增进了与其它院校记者团的关系。

  总体来说,记者团全体成员在将近半年的工作中尽心尽责、通力合作,记者团如今的成绩已在前辈们的积累上有了质的飞跃。老成员在工作中掌握了更多的经验,新成员通过学习,积极努力工作也已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在学院的各项活动中都基本上出现了大学生记者的身影,并顺利完成了学院的各项宣传报道工作。经过这半年的工作,记者团的每位成员,不仅在新闻采写、报纸编辑等方面学到了很多经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里通过探索、磨合和自身的不懈努力,都已把记者团作为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了。

  最后,希望记者团的工作在下半学年中有更大的提高,到时能让全院学生都以能进入这个团队为荣,我们自身能为进入到这个集体而感到自豪。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2

  从xx年9月份开始团到xx年12月又走过了4个月,在这四个月中,我们有得也有失,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中我们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在失败中我们没有气馁,继续加油,相信我们团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放飞梦想,团的未来会更美。

  一、迎新特刊的制作

  9月份是大学开学的日子,这也就意味着又有一批新的血液注入校园中,在此团也接受到了老师制作迎新特刊的任务。其实我们的筹备工作早在暑假放假前我们就开始准备了,经过了一个暑假,还有开学的一周时间,我们将迎新特刊的样刊基本制作出来,但是由于我们是初次制作报纸,并没有什么经验,导致了我们的迎新特刊的质量没有那么高,最终流产在了我们的不当努力之中。

  失败的教训:在制作迎新特刊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迎新特刊之上,同时我们的想法有些过于幼稚,导致报纸在成型之后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全身心投入,寻找不同思路,开拓自己的视野将团的每一份工作做到最好。

  二、招新工作(9月10、11、12日)

  在开学两周后,团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招新工作,为了壮大团的力量,今年团又增加了策划部和摄影部两个部门。在招新中团共计收到报名表共计250多人次,经过初试、复试两轮面试(或者笔试)后,团共计注入新的血液人数为60人。

  三、参加石家庄市大讲堂(9月19日)

  团团长参加阿娜尔古丽老师的《我在红尘》的讲座

  四、全体大会(9月27日)

  团的第一次全体大会暨第三届表彰大会于9月27日在教二110举行,到场嘉宾有团指导老师郭老师、夏老师以及团前团长、和前部长们,在大会上指导老师针对团给予浓厚的希望和鼓励,希望团在新的一学期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前团长也针对团的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并对团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团现任团长对团的进行各部门的简介,同时制订了第四届团成员的年度规划。

  五、参加校科协举办的《科技信息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讲座(10月13日)

  10月13日团全体成员在校科协的邀请下参加了省科协的崔薇老师的新闻写作讲座,老师针对公务信息、如何写新闻、怎样写新闻以及新闻写作中的技巧和常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本次活动使团成员认清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团成员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六、学生职责的讲座(10月15日)

  10月15日团举办由党委宣传部部长齐宝辉教授的关于学生职责的讲座,齐老师就学生的职责、新闻报道的常识、学生肩上的责任和面临的困难、学生的能力要求、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学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等问题对团成员以及西北校区团代表进行相信的解说。

  七、举办石家庄市高校校媒座谈会(10月16日)

  10月16日,团举办石家庄首届高校校媒座谈会,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嘉宾为住石家庄站站长樊江涛老师、石家庄市高校校媒主要负责人,为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美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校园媒体负责人,此次会议针对高校校媒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同时樊江涛老师也对河北高校传媒联盟的成立给予了希望。

  八、校园新闻写作的讲座(10月20日)

  本次讲座由校报编辑部老师郭雅洁老师进行讲授,郭老师针对校园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校园新闻写作等内容进行了教授,使得团的成员们对校园新闻的写作有了更清新的认识,对团以后校园新闻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九、参加河北广电中心fm106、7节活动、参加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节活动(11月10日)

  在节到来之际,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在11月10日行了节活动,并邀请我校团的成员们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汇华学院邀请了长城网郑建卫老师对大家进行新闻教育。

  十、团举办节活动——团素质拓展活动(10月13日)

  节是们的节日,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同样是,于是团在10月13日举办了节活动——团素质拓展活动,本次活动对于加强团成员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活动中也加强了同学们的体育锻炼,使得团的成员们在工作之余也能够体会到在团的放松,凝聚这一家人。

  十一、举办“命运因文学新闻而改变”讲座活动(11月16日)

  11月16日,团举办“命运因文学新闻而改变”的讲座,主讲人:尤秀斌(秀灵)——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作协会员,作家新闻,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筹委会副院长。现任北京新媒体《京津时报》筹备处首席代表兼都市报驻京负责人。高级。国家会计师。

  十二、参加xx百度校媒主编训练营活动(11月20----22日)

  11月20日至22日,我校大学生团迟凤泽参加xx百度校媒主编训练营,我校大学生团是参加本次活动河北两家高校学生媒体之一,本次活动对于我校团走出河北与其他高校交流具有不可比拟的意义。

  十三、参加河北师范大学《传媒视野》和河北传媒学院《广角传媒》的周年庆典活动。

  团网络媒体的发展情况:

  团新浪微博自xx年5月20日开通以来,针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新生入学、迎新晚会、新生军训、天空一号、月全食等事件进行了微博报道,也到了好友的一致好评,同时粉丝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至今团的新浪微博数量已达1868、包括石家庄共青团等。

  团腾讯微博开通时间为xx年11月13日,现在听众为35人,现在腾讯微博即微博校园,我们现在主要想进行专门的图片新闻平台,但是制度现在还不是很完善。我们也会也一直努力。

  团加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时间为xx年3月28日,完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注册工作,正式成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会员媒体。

  团校内采访情况:

  团的校内采访是针对学校各个活动以及比较重大的会议进行报道的,相应新闻报道以登在校园网和刊登在学校报纸之上,同时这一学期以来团对“新生入学”、“迎新晚会”、“学生军训”、“教师大练兵”、“就业双选会”、“十佳、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中英交流会”等进行了专题采访,我们相信在未来的采访中我们会更加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报道好学校的新闻,承担起学生应该负有的责任。

  团参加校内活动情况:

  1、参加创业者协会“职业生涯规划”的评选活动

  2、参加宝石学院“中华魂”演讲比赛活动,充当评奖嘉宾。

  3、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手语”活动

  4、参加慈善大学生志愿者之家“启智之行”活动等等

  团现行工作:

  网站改版工作现在近结束,进行修改,并筹备上线工作。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3

  今天我作为院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负责人对年度院报大学生记者团工作进行总结。本学期即将结束,院报大学生记者团在院团委的领导下、在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新闻立团为宗旨,充分发挥大学生记者的作用,为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文化建设、为学院的宣传舆论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团内机构基本健全、社团活动逐步规范化、活动的主题更加能体现自身特色、活动的质量显著提高,加强了与相关组织和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自身发展。

  回顾记者团这一学年来的工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记者团的常规工作是协助我院老师做好院报的编排及发放工作。从20xx年4月份成立以来,总计刊印发行近100万字的院报宣传我院新闻动态。本学年院报工作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校报工作管理机构和院报编辑部皆以设立。而且院报已从去年月刊做到半月刊。本学期院报的投稿量也呈直线上升,我院各级领导、各系部领导及广大师学等对院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组。院报的编排工作是在学院的专职编辑及兼职编辑的带领下由一群优秀的学生记者负责初版编辑工作。院报的发放以扩展到全院范围内的师生阅读交流和校外的相关组织、人员的交流。本学期院报工作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顺利通过江苏省高校校报质量考评。

  二、社团的内部管理工作有:招新并考核登记了新一届记者团成员,通过竞选的形式完善了组织机构。建章建制,完善记者团章程,拟定并获通过的“记者团工作条例”,保证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学期在常规的例会中增加读书评报的'专场例会,并详设评报例会的制度,为以后的记者团内部管理拓宽渠道。办公室每月对主席团、记者部和常规部进行量化考核工作。

  三、社团活动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记者团两大特色活动:上半学年举办“记者节”,下半学年举办大学生记者团的周年庆活动。并配合学院社团联合会选送社团巡礼节和社团文化节的活动和节目。上学年成功举办“追梦文学、共舞青春”师生元旦联谊晚会。本学期又成功策划并顺利举行院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清明时节组织社团成员前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举办“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凭吊活动。在社团巡礼节活动中成功选送“用笔尖记录真实、用言语传递真情”的主题征文活动。为了提高团内及我院学生的新闻素养,记者团指导老师武智老师作了“高校形象与新闻宣传暨大学生采访工作专题讲座”。记者团成员在军训时进行了大型的采访活动,并在近期还对我院院领导进行了精彩的人物专访。

  四、社团间交流主要有与我院宣传类、文学类社团以及兄弟高校学生媒体的交流。如与我院广播站及星梦文学社的交流,与环境资源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记者团以及藏纯杂志社的交流等。现阶段,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主要是互听例会、共同采访,希望以后能有稿件交流、联谊活动等加强合作。

  展望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记者的采写能力,记者团在我院社团中人数居多,但真正在写作上有能力人却并不多。指导老师主讲的培训、学生记者之间的交流,要归结为学生记者的实际采写。比如学院的一些大型会议和领导的专访,就发现自身的采写能力有很大不足,驾驭大型稿件很困难,更别说能写出新意了。学生记者就应该积极发现新闻,寻找新闻人物,在日常中常写稿,多写一些副刊、博客之类,锻炼自己的文笔,所谓熟能生巧。才能在记者团的工作中出奇制胜。我的总结完毕。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4

  本学期学生记者团工作从3月开始到6月已经全部结束。从一区的角度而言,本学期主要以“带新记者”为主,其工作其实是以二区工作为中心的,但二区新学生记者的成长并不如预想中的那样迅速,而一区学生记者的工作则因为包括课业繁忙在内的诸多原因而未能达到预期。

  三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1.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

  除校友采访(1959级校友回校)、人物采访(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共产党员)等稿件外,一区学生记者几乎没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很少涉及学生活动新闻、周末谈等关注普通学生生活的层面,对新闻网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无视开学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业繁忙和对学生生活失去新鲜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区的学生记者大多课业繁重,以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课程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节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而且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课外复习、课外实践的需求和对保研、考研、就业的压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区学生记者对自己学习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视记者团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少,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在一区难有作为和发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非常少,新闻素材的减少也给学生记者发挥才能制造了困难。

  所以在看到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的事实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客观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编辑部需要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分担了一部分报道任务,比如电工电子大赛、创新、微软小学者等稿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弱化交稿指标,而改用指定活动,即不强调“每人每月3篇稿件”这样量化的指标,而改用由编辑部指定一区学生记者报道任务,同时还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例如对每学期交稿质量最差或数量最少的学生记者劝退。这样一区学生记者不用自己寻找新闻素材,而由编辑部统一管理报道任务,一方面均衡了一区学生记者的出稿数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积极的一区学生记者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素质。本学期的一区学生记者工作,实质上已经实行了该方法,但不够全面彻底。

  2.一区学生记者例会出勤率低

  考虑到XX级一区学生记者一共6人,故开学初将原本每周一次的例会改为每两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缺席前都会先请假,并说明理由。

  这说明例会制度确实存在不足,即例会的内容设置有些空洞,例会纪律也经常得不到保证。所以希望以后的例会能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程,包括评报、稿件分析等,并强调例会纪律,包括专心记笔记等。

  其中评报机制在XX年有,但之后因为公寓收不到报纸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复。每周周末点评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报》,如果公寓无法收到报纸,一区学生记者可以有大约一周时间来编辑部索取报纸,不影响评报。评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记者看报纸、学习新闻写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反馈,了解大学生想看怎样的报纸,对校报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作用。而会议纪律问题则主要因为会议地点设在编辑部,电脑面前,有人上网,有人改稿,造成了不专心听例会的现象。希望可以出台例会纪律条例,用规章制度说话,维持会议纪律。

  3.一区学生记者采写能力层次不齐

  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对某些稿件的写作不熟悉、交稿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缺乏锻炼、没有有效利用例会。有些学生记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锻炼,采写能力也没有很大提高;没有评报机制,例会上缺少采写能力的培养,总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记者都无师自通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前两个问题。

  两件值得欣慰的事:

  1.XX级学生记者都很团结

  本学期清明放假期间,XX级学生记者出游大青山,活动非常艰苦,一整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团结。活动参加者、XX级学生记者一年前在二区共同的“师兄”,张宽说:“那个山很高,但互相搀扶着,我们还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很甜蜜。”他还说:“我和这一届学生记者团的感情都很深。”生活中,XX级学生记者也能互相关心、帮助。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确:学生记者团的基础是成员间的感情。希望这一点可以向下传承。

  2.学生记者新老交流

  本学期,李丽、邓海峰、马立军先后回到二区,为新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XX级一区学生记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区与新记者交流经验,吉星老师坚持参加二区例会,作为一区负责人,我参加了后半学期二区的例会(前半学期因为课程原因,未能参加)。这都为新老学生记者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而为了更进一步交流,希望每学期可以有一次新老记者的'团队训练,我将联系team为学生记者团进行团队训练。

  一份统计:

  一区学生记者在大三之后,是否会继续留在校报?90周年校庆,也就是XX级学生记者大四的时候,是否能分担部分采写任务?综合平时表现,是否能托与重要稿件?通过平时的交流,大致有以下统计,作为备案。

  一些初步设想:

  1.编辑部统一安排学生记者采写任务制度

  学生记者自行发现新闻线索,应先与编辑部沟通,确定该新闻是否可以报道;

  编辑部需要分配给学生记者的任务时,根据学生记者平时交稿数量,尽量均衡地分配,即先询问交稿最少的学生记者是否接受任务,以此让每个学生记者得到锻炼;

  学生记者有权接受编辑部的任务,也可以无理由拒绝;

  对于比较重要的活动,可以分配给两个或多个学生记者完成,以保证采写质量;

  接受编辑部任务学生记者应该按时交稿;

  每次学生记者交稿,根据任务难度、完成效果等,由编辑部评分,对每学期总得分最低,或低于平均分过多的学生记者进行劝退。

  2.例会评报制度

  一区学生记者每周周末进行例会,例会上对上上周的报纸进行点评;

  每个学生记者对新闻版、副刊版、周末谈、校园讲坛、工大人采风、学者林等学生记者可能涉及到的栏目或题材进行学习;

  学习包括指出每篇文章的优、缺点,或请该篇文章的作者现身说法;

  每周评选一篇“我最爱看的文章”,并说明理由。

  3.对大一新学生记者培养的一些建议

  大一学生记者招新名单确定后,第一时间组织团队训练,增进内部交流;

  大一学生记者培训原则上安排在二区,由编辑部老师和高年级学生记者主讲;

  大一学生记者上半学期原则上不强调新闻价值、新闻采写技巧,只强调交稿数量、错别字、新闻倒三角结构、新闻标题拟定;

  大一学生记者下半学期要求每人在新闻网上发表稿件超过5篇(这需要新闻网的支持,对有些新闻价值不大的学生活动准予上网),在校报上发表至少一篇周末谈或者副刊;

  大一学生记者不独立制作专版,原则上不独立接受重大采写任务;

  鼓励大一学生记者到一区参加采写活动,并与高年级学生记者交流;

  大一学生记者来到一区后,推行验收考试,对不合格的学生记者给予清退。

  4.与学校其他学生记者团交流

  与研究生记者团、管理学院记者团交流,互相参加例会。我作为负责人,现在已经和他们的负责人取得联系,明年将互相安排学生记者参加对方例会,及时沟通,协调新闻报道,交流稿件,联合培养,联谊。当然这些都只是初步设想。

  下学期工作安排

  新陈代谢总是无法更改,下学期的主力无疑是现在二区的新学生记者。二区的工作希望可以完全交给马琦,其采写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张宽因为保研时间比较充裕,希望给予指导,并参与一区的团队建设工作。

  李玉才的责任心在多次稿件交流中得到体现,他是唯一一个将稿件历时一个多月,前前后后修改了3遍,还问我该稿件是否符合校报标准的学生记者,希望给他更多的机会,培养成继张宽、马琦之后,二区的负责人。

  一区方面,我将继续留任记者团,但希望XX级学生记者团自我管理。我推荐韩春为副刊学生编辑。韩春文笔大家有目共睹,在副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校内日志上也是诗歌不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踏实,每次例会都按时参加,团结身边的学生记者,对自己稿件要求很高,责任心强,我相信他能做好学生编辑的工作,如果可能的话,我还希望他能接任一区记者团负责人的工作。

  我推荐刘森负责记者团的外联工作,主要是与管理学院记者团、研究生记者团的沟通,包括互听例会、共同完成专版。刘森是大一下半学期招入的学生记者,但工作非常积极,经常与老记者沟通,下学期初我将和刘森具体进行外联工作,并相信刘森能将这件事做好。

  我推荐刘杨为三版学生编辑候补。刘杨也是大一下半学期招入的学生记者,人文学院,时间上比较充裕,工作积极,是二区新记者中交稿篇数比较多的学生记者,他本人也愿意成为三版学生编辑。但刘杨缺少一份踏实,至少是他还没有表现出他踏实严谨的一面,希望给他一个表现踏实工作的机会,让他尝试三版学生编辑,再决定是否留用。

  此外,记者团blog的使用情况、记者团系统培训、记者团团体出游、记者团聚餐等问题还需要解决,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写记者团总结报告了,或许只能把这些问题留给那些后继者了,毕竟,他们才是希望。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5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一个月过去了,回首过去,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记者团的任务主要集中在校运会上,围绕着校运会工作我度过了一段较为忙碌的记者团生活。

  回想前一段的生活觉得有一种忙碌的感觉,但在这种忙碌之中,似乎又觉得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仔细回想,我觉得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在于两方面,首先进入记者团这么久了虽然时间有一段了,但是真正走进记者团的时间却不长,也就是说没有实实在在的融入记者团中,没有将记者团的工作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去看待。特别是在校运会中,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校运会那两天的工作效率较低,在那两天之中,有很多时间,总觉的没事可做,反而在校运会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在记者团领导看来又似乎觉得没一点办事效率。归根到底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记者团的运行体制上,记得曾经也就是运动会会开始之前,开会时安排的`是那么具体周密,但是到了运动会,可以说一点也没有按照之前计划的去做,所有的安排都随机安排,这一点让人举足无措,进而自然而然有一些泄气,自然也就不能很好的去执行安排了。

  其次我觉得就记者团这个团体来说,毕竟有十几个成员,于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写作就很重了,然而就过去的一个月来讲,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却不是很好,之前就我来说我是比较赞同成员分工的,但是领导却说不提倡将任务过分细化,这点我是不赞同的,要是说有哪个成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那么在平时就应该去问,去实践,为何还得用一起去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弥补成员的问题呢?正是由于与这种“协作”才使得任务的完成质量很差,发帖内容过于简单。这一切归结于一点就是互相推诿。

  总的来说,上一个月在记者团过的算马马虎虎吧,在下面的工作中,我希望记者团能够及时解决运作的体制问题,及时构建一个明了的运行规则,成员之间多多交流,积极互助,坚决打消互相推诿的恶性心里,真真正正创建一个团结的团体。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6

  在许多名记者站成员忙碌的背影里,转眼间,大家一起走过了一学期工作岁月。在为期半学年的工作中,值得我们去盘算,计划和总结。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与对错,同时也计划下一工作阶段的任务和预定的目标。现在让我来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工作情况。从整体来看,记者站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能很好的完成了宣传作用这一基本的功能,工作运行有序正常,充分做到了记者这一部门的职责,这点是可以给予肯定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记者站能及时的宣传了校内重要事件的信息和我机电工程学院的最新动态,给在校的同学们提供迅速的信息平台,这一点值得表扬,但这也是我们这样一个部门应尽的责任,做得好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外还有好些方面表现得较好。例如召开例会也是工作重要的一方面,例会遵循每周一次的原则,会议重在总结上周工作表现,找出不足,及时加以纠正,同时,在会上也提出表现良好的方面并给予表扬。另外在例会中还会对将来一周的工作加强部署,调整与强调,使得更有计划的展开下阶段的工作,可以看出例会在我们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它能为我们更好工作发挥作用。故今后应继续推崇例会。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站成员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本部工作质量和效果。从上个工作期看,个个成员都表现得很积极,都很投入工作中,大部分的干事工作精神饱满,充分发扬了记者这一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种值得保持的青年风貌。上阶段的工作中,严格要求,服从计划,按时完成所受的任务,总体上表现很好。

  显然,人无完人,事情工作总有欠缺的一面,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总结得到认识并给予改正。可以这么说,在上学期记者站工作中是达不到尽善美的,但我们可以不断的努力向尽善美靠近。经总结发现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由于记者站是个很有时间性的部门,有时候需要报道·采访的任务比较集中,有出现难以应对的高峰阶段,这样一来大家就感到工作量大,压力大,只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显然很难写出有质量的好的新闻稿。这一点希望给予重视,希望都能按捺住性子,以耐心和责任去完成工作。

  (二)关于院报处理的工作问题。院报是每月必完成的主要任务,院报可以说是我们看记者站打出来的品牌,它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到我们站的宣传质量,所以我们有责任维护和发展院报。但在我看来,我们工作中新成员们还没有对院报提出新点子,新想法。在此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为我们个方面做得更好而出谋划策。

  (三)召开例会问题。例会本是让大家讨论工作,畅所欲谈,为塑造一个能给我们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所以大家应该多说说,让更多人可以分享到你的想法。

  (四)文稿问题,无论欣报道稿件还是文学稿件我们都应及时积极完成,并加强对要求的审查(例如人称问题,格式问题等等)。或许问题还很多,今后改正并加强训练,争取下一工作中做的更好。

  这是我个人对本部的总结,不管怎样我们总要向前走,经常看看过去或许能学到什么,或许更利于我们往前走。只要我们做到坏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的继续发扬推崇,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7

尊敬的盛部长,党委宣传部老师,以及各位校媒小伙伴:

  大家晚上好!

  不知不觉,第六届记者团自今年9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在党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宣传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记者团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第六届记者团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团内成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成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个月里,第六届记者团不仅经历了常规的如:迎新、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校友返校、招聘会、校运会等大型宣传报道活动,更有幸参与了我校第六届党代会、省运会、全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学术论坛、我校学科科技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学术活动周等大型宣传报道活动。

  可以说,在这三个月里,第六届记者团“一直在行动”,而且一直在进步。记者团宣传报道模式已由以往的文字报道转化为图片、文字、新媒体联动报道,并逐渐实现多平台、全媒体宣传报道模式。

  三个月期间,记者团成员积极扎实文字基础,撰写了大量的优质内宣稿件,参与采编校报七期,并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教育报》等重点国家级媒体发稿9篇,所采写新闻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一次,被省级电视台报道20余次,并首次被境外的媒体刊登,在《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等省内重点媒体发稿10余篇,总计发布外宣稿件量上千篇。13级记者团文字记者、校报文字编辑人均写稿超过10篇,部分13级成员还在中新社、《信息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外媒发稿。其中,由徐功健同学在招聘会上采写的'《学生应聘老师护航XX一高校招聘会现贴身就业指导》在中新社通稿发表,向社会传播我校就业指导正能量此外,黄金记者团成绩也很喜人,在黄金记者团团长田XX的负责下,发布通稿两篇,所采写的迎新新闻被江西卫视报道。

  新媒体微信平台从9月中旬正式开始运营,订阅量已突破1500人,并多次开展线下线上互动活动,运营文化广场露天电影的选放,极大的丰富了我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微信平台所推送的内容也更多元化,把文字、摄影内容制作的更有吸引力。

  本届记者团,单独设立摄影组,由宣传部罗帅翔老师指导,秦开鉴负责。在各项活动中,摄影组小伙伴们都会主动“出击”,在党代会、校运会上拍摄出大量优秀摄影作品,为校园网、校报、大屏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发表作品获得了学校师生一致认可。

  另外,本学期开始,我校校园文化广场正式投入使用,记者团同学也主动承担了大屏幕的更新以及报栏的更新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六届记者团在校媒的征程才刚开始,希望各位小伙伴能继续保持最初入团时的激情与热情,多思考、勤动手、会交流,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8

  一.前期工作总结:

  1.严格招新、充实队伍:记者团于2月27日-3月21日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招新,经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共吸纳新成员14人(其中南校区7人、城中校区7人),给记者团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并于3月24日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

  2.完善体系、明确分工:在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上任命了团内各负责人,现实行团长负责制和组长责任制。下设采写、网编、报编、摄影、推广、秘书等六个组,各组按需分配人员,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协作。并设立了讨论团内事务的团委会,使团内工作更加民主化、高效化。

  3.积极配合、着重宣传:记者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服从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管理,认真配合学院各部门,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主要参与了如下事情:首批教育、师范类的实习生集中实习、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大会、党员“1+2”育才工程、学风建设月启动仪式暨学风建设动员大会、长江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场会、学院党校成立大会、入党积极分子义务劳动、学风建设座谈会、第五届“文理杯”篮球赛、首届社团活动日、自律委员会清明扫墓、青年志愿者大型奥运志愿活动、学院招聘辅导员工作等。

  4.齐心协力、及时出版:在报编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泮池苑报》第七期已出版、发行,且推广组在发行中,积极宣传,现已开始有人投稿。现今第八期正进入排版阶段,即将出版。

  5.强化培训、适应工作:原定新成员进行为期两个月共八次的培训学习,现已进行了五次:分别是由张浩主持的“新闻学理论”,鲁文博主持的“自信心的树立”,吴海良老师主持的“团队合作”,吴辉、张浩主持的“新闻写作与学院新闻”,《科教导报》记者何光伟主持的“新闻写作”,通过培训及新老成员自主的交流,新成员都已能较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6.明确计划、加强管理:在本学期初通过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此后按计划进行了逐步认真的落实。经过不断修改最终确定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章程”,且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又补充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现今团内工作正不断步入正轨。

  7.完善机制、加强交流:现团内建立了专用邮箱、博客和qq群,使投稿和信息发布更加的快捷和便利。并与“管理学部、通明报社、苇笛文学社”组织策划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的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开始积极探索和学院其它机构进行密切的联系合作。

  二.前期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各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采写组:前期工作开展的很好,但还需提高报道速度和稿件质量。全体成员应认真学习、善于发现,争取能在新闻报道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新成员中彭欢、严帅的表现十分突出。

  2.网编组:由于新成立,职责不够明确,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工作没有开展起来。下阶段应严格按照《网编组成员值日表及主要职责安排》上的要求,把工作开展起来,特别是要及时,稿件最多只能压一天,同时要保证质量,一定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3.报编组:要大群策群力的力度,要发挥团内所有成员的力量,提升报纸的质量。一要在保留传统栏目的同时要力争创新,第二版开辟5个栏目,第三版开辟8个栏目,第四版出现4种以上类型的文章。二要充实稿员队伍,争取在每个学部都有一批优质的稿员。

  4.摄影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其工作一直没有能较好的开展起来,其组员应积极交流、加强学习,尽快投入到工作中。

  5.推广组:在前期《泮池苑报》的发行上取得一些成绩,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应策划一些利于交流、扩大影响的活动,把记者团整体给宣传出去。还应积极在各学部发展一批通讯员。

  6.秘书组:工作比较宏观,但应主动发现微观面,协助团委会把记者团的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其组员姚祯主要对团长负责,处理记者团的一些管理事务,组员查南曲对副团长负责,主要负责《泮池苑报》的统稿等工作。 〈二〉其他问题及处理意见:

  7.部分人员的工作调整:由于工作需要和对个人能力的培养,现在前期分工的基础上,对部分人员进行调整。成员组一项:李露调采写组,解晓倩调网编组;兼职成员一项:彭欢调秘书组,周相飞、王纯调采写组,张浩调网编组,严帅调报编组,姚祯、熊波调摄影组,张若昭调推广组。

  8.记者证的使用:请严格按照《记者证使用说明》的要求使用,并积极在工作中佩带。

  9.工作的及时性:由于新闻报道需迅速及时,请所有人能在非上课时间保持通信工具的畅通,并在接到任务后能及时赶到报道现场,一般安排的报道应提前二十分钟到场。

  10.时间的分配:要能够合理的处理记者团的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要能够认真对待记者团的工作,要尽量能以记者团的工作为重点。

  11.严格管理制度:要有服从和顾大局的意识,要积极听从各负责人的安排,认真及时完成工作并保证质量,各组在实际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对待记者团的工作和活动尽量不要请假。

  12.资料查找:为了报道的真实、准确,应积极的去查找报道中所涉及的材料。可以找各行政部门的科员,各学部的副主任,特别是院办的吴海良、李刚英老师。

  13.与其它学生组织的配合:要加强和巩固与学院其它学生组织的平等关系,加强交流和配合,要有参与意识,而不是听从、服务意识。

  14.公共通信工具的利用:博客要尽快的做起来,大家要按规定每半个月至少上传一篇认为优秀的文章,要把博客作为一个对外宣传的平台。qq群上可以聊天,但最主要的是发放群体消息,并请所有成员把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交稿时应按要求排版,并使用邮箱的附件形式传文本稿件。

  15.老成员的工作问题:新成员的工作现在已经很好的开展起来了,但老成员基本又处于一种无工作的状态,主要是由于联系交流的少了。请各组长注意协调关系,让记者团的所有人都能各尽其用。

  16.稿费的问题:按照《稿费支付办法》的说明在年底结算稿费。其它的补助按2/3的比例发放,其余部分充记者团经费。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和一些说明:

  1.培训会:继续进行新成员的三次培训学习会,分别是由张大苗、黄小明主持的“读报沙龙”,李波主任主持的“大学生记者的素质”,张浩主持的`“记者团章程学习”。

  2.奥运主题活动:于5.5-5.11与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合作开展“喜迎奥运会、校园文明周”的活动(张浩负责)。继续推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系列主题活动的其它内容。包括征文比赛(黄小明负责)和诚信考试(张大苗负责),在诚信考试上要加大宣传,争取能在外面媒体上报道。

  3.负责人专访:由于各采访主任的时间问题,“学院部门负责人专访”的最终截稿时间推迟至5月25日。并由解晓倩主持新成员完成“基础课部”“大学生发展中心”“图书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四个机构的采访工作,于5月5日交采访提纲、5月8日开始采访。

  4.对“学风建设”月的活动进行后续的报道和宣传工作:汪邦柱副书记的专访,各学部的综合报道(各学部的副主任、学习部长),先进个人(5名)、先进班级体(2名)。(张浩、姚祯负责)

  5.认真配合完成学院五月份的“第二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的相关报道,六月份的“08届毕业生工作”的相关报道。

  6.采风:原订计划中的所有成员集体出去采风一天,由于天气的原因一再推迟,请策划组(蒋文菁负责)尽快落实此事,此次活动主要是为增进新老成员间的交流,采取自愿、自费原则。

  7.加强与外在媒体的联系:争取和外校相关媒体联系,由策划组负责组织与长大本部记者团在6月初联仪一次。由秘书组整理出“荆州市媒体联系方式表”,争取能够加入到奥运会的报道中,同时加大对学院奥运新闻的报道力度,积极向外面投稿。

  8.记者团的党建工作:每学期推荐二名成员上党课,选举一名成员推荐为预备党员发展对象。

  9.“成员生日表”:由吴辉负责在当天为其在广播台点歌一首,同时希望所有成员都能发一条祝福短信。

  10.“成员无课登记表”:各组组长按照登记表合理安排工作。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9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隶属于学生处、院团委的宣传组织,担负着宣传全院师生最新动态、院部各项活动等工作任务。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学生处领导以及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在记者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三届记者团成员本着积极、主动、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圆满的完成了学院各项宣传工作,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见证了学生记者的责任。回顾过去的半年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促进记者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团建工作

  经过本学期初的选拔、组建,院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聘团长、副团长各一名,部长四名,下分采编一部、采编二部、美文部、摄影部。第三届记者团延续了第二届记者团的运行模式,并且将工作更加细致的分工,使得各组组长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让我团工作更加有层次化,并且我们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让各组在专一的.同时也加强了整体的合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检验,分部门工作的模式使得团内任务更加明确,但是仍然有不可避免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各部门分工明确,各成员本身工作中心十分清晰,使得工作整体变得更加流畅等。不足之处,各个小组工作量不够均衡,使得每个人的负担不尽相同,也使得各组工作单一等。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管理

  根据记者团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我们对记者团的章程进行了重新修改,而且还分别增加学习和培训制度、采写和交稿制度以及例会制度等管理办法,以促进团队管理的制度和条理化。并且,由于团内纪律严明,气氛温馨,记者团全体成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一个学期来,记者团记者热情高涨,认真负责的将本职工作做好。而且团内各成员的能力在相互学习合作中得到了加强,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奉献,在奉献中快乐”的办团宗旨下,我团成员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力方面较入团之前有了很大提高。

  三、强化学习,提高技能

  针对团内学生记者的新闻报道方面基础知识的缺乏,我们一直在邀请学校有关方面的老师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培训,但由于本学期老师们一直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安排培训课程,但是下学期一开学一定会邀请老师对我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我们的新闻写作能力。

  四、引导与治理相结合

  在团队管理上,坚持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本学期大部分学生记者都能按照制度要求自己,其次贯入以情治团的方法,多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记者对我们这个团队都有感情,在这里不仅是工作关系,还是朋友,甚至是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立足于把记者团打造成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五、学期工作

  在本学期以11级学生记者为中心,我们用手中的纸笔记录下了

  本学期院内一幕幕精彩的瞬间。

  1、参与到我院迎新工作中,并进行全程报道。

  2、第三届记者团招新,接纳新成员并且进行了团内的选拔工作。

  3、协助校报编辑社完成第一期、第二期校园报纸的出版;

  4、配合我院成功举办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并且协助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校运动会中;

  5、积极配合校领导开展寝室文化节的宣传活动;

  6、配合我院学生会完成各项活动的宣传任务;

  7、加强与学生会和校内记者站等组织的交流,为团内工作积极开展和我院影响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在总结中反思,在交流中发展

  记者团坚持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我们这一学期各项重要工作会开展策划工作,集思广益,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能够展现每位学生记者的潜能。并且,团员们互相交流,还能够让大家了解一个活动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整体的战斗力。六、建议与不足

  1.学生记者的整体素质还得继续提高,新闻采写水平也需要提高,写作方式方法需要创新。

  2.多举办新闻写作培训,提高学生记者的专业素质。

  3.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走出校园,学习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

  4.新闻的时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5.摄影记者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也要适当给予摄影记者一些奖励。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0

  一、本学期工作回顾:

  在学院党委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新闻部成员的通力配合、事务部成员的积极参与、编辑部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泮池苑报》本学期出版、发行了第10、11、12期。无论从版式设计、内容选择,还是专题策划、栏目革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泮池苑报》正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

  1.出版、发行了三期报纸:分别于9.10、10.20、12.5出版了第10、11、12期报纸。按学期初拟定的工作计划,原应出版4期报纸,但由于第1版的重大新闻跟不上出版速度,且本学期的报纸在稿件选择、审核、校对上较之前更加严格、精细,所以按实际情况更订了工作计划。

  2.按原定的“学院部门负责人专访”方案的计划,分别在第10、11、12期的“综合新闻”版上刊登了教务处主任曹骥、学工处主任彭中、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欧阳光磊,管理学部主任肖来荃、基础学部主任史千里,经贸学部主任万楚军、理工学部主任秦宜敏、图书馆馆长程彩虹等领导的.专访。此举搭起了学院中层领导与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扩大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首肯。

  3.在学期初进行了“我的奥运故事”和“感受荆州”的征文启事,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和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是将产生的一批好的文章在《泮池苑报》第11期的第4版上进行了刊登。

  4.在报纸的出版过程中,编辑部成员一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为目标,根据需求开辟一些新栏目,如《评论员文章》、《图说新闻》、《草样年华》、《影评》等。二在保证品牌的同时,对现有可行性较高的传统节目进行了完善,如《留言传情》的参与面扩大、《新书推介》的内容量增加、《文化长廊》的荆楚特色加强。这些举措受到了大多同学的好评,使《泮池苑报》的声誉不断提高、受众不断扩大。

  5.外宣组在报纸的发行中,认真履行职责,将报纸发放到了每一个班级、寝室,并积极、主动进行宣传。且不断增加报纸在校园的发放力度,每一期都在泮池拐角进行了发刊,又根据发放人员的反馈,将第12期报纸在西校区投放了1200份,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份。使《泮池苑报》作为学院唯一正式的官方纸质媒介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6.按《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新闻媒体稿酬标准及支付办法》的文件精神,已申请将《泮池苑报》第7-10期的稿费进行了发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编辑部成员辛勤劳动的肯定。

  二、下半学年工作设想:

  1.按有品位、有深度“校园《南方周末》”和信息量大、贴近生活的“校园《楚天都市报》”为发展目标继续加大报纸的版式设计、栏目革新、内容选择。在版式设计上将以美观、大气为宗旨;在栏目革新上将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利于宣传、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内容选择上将加大对教学信息、德育成果、科研成绩等的展示。

  2.编辑部本学期主要是按要闻、综合、互动、文艺四个板块来划分人员的,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不大,下学期准备按内容整理、版面策划、栏目主持人、文字校对四个方面来划分。

  3.下学期将加强报纸的群策群力,让所有成员能真正的融入到报纸中。一是开好编前会议,主要由团委会成员参加,以保证报纸的质量和导向性;二是吸取团内多数人的意见,加大版面策划的多元性;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读报沙龙”活动,让所有成员读报、评报,以更好的改进错误、总结经验。

  4.下学期将进一步做好报纸版面专题策划。本学期已做过《大学看点》、《荆州导航》、《运动会专版》等专题版面,下学期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加大报纸专题的策划。

  5.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经过本学期三期报纸的出版实际,第3版的栏目在不断革新,主持人也不断趋于固定。下学期拟定把各不变的栏目实行固定的主持人,以便办出一定的风格和特色。

  6.加大反馈机制,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拟开通《泮池苑报》百度贴吧;二是每两期制定一份反馈表,发到各班,及时收集多数人对报纸的意见;三是设立《泮池苑报》信箱,以便更好的收集稿件,开办好《留言传情》、《泮池贴吧》等栏目。

  7.拟开展一次办报经验交流会。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加强合作交流,拟邀请《长江大学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等荆州相关高校的学生记者进行办报经验的交流,以互通有无、学习经验、加强联合。

  8.切实建立好《泮池苑报》的编外稿员队伍,积极发现一批爱好文学的同学,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泮池苑报》稿源的充足和文章质量。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1

  13号,是我来海口整整一个月的日子。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人生中另外一种生活,独自一人面对生活,迎接每一天。

  在记者站实习的这一个月,结识了一些人,遇见了一些人。比如,看上去挺老陈却只是比我大一届的两位站长助理,还有和我们实习了半个多月的90后小妹妹,还有和我同住同吃甚至同睡的甘肃女孩,还有那对不打架时很亲昵,打架的时候看上去很可怕的海南情侣,当然,还有我们看上去很严肃但是却不怎么摆架子甚至很亲和的站长。此外,还认识了中国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和在那里实习的中传媒的大二女生,以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南站实习的北京女孩,还有人民网海南视窗的平和的李记者。虽然和很多人也只是有过短暂的'接触,现在也只是和香港文汇报海南站的一个实习记者保持着联系。

  从他们的身上确实看到了一些记者特有的东西,实在,踏实,勤奋,努力,敢于付出,但是也有点慵懒,怠慢。特别是三亚之行,我的感受颇深。因为那只是一个小活动,可是主办方却是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规模挺大的。但是,从我们衡量新闻价值来看,却只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稿子。主办方给我们这几个全国性的媒体安排了房间,免费吃住五天。可是,到第三天的时候,我们都打道回府,只剩下一个想在三亚多玩两天的北京小妹妹。虽然,大家都写了稿件,但是发出来的并没有几家,包括我们的也没有上。

  所以,我说三亚的这一趟行程,可以说有些失望的。钱花了不少,但是玩没玩好,稿件也没见发。回来的路上我很失落,没有想到第一次三亚之行是这样结束的,没有看到蓝海,没有拍很多美美照,只能说是去过三亚了,完成了一个早已期盼实现的愿望。

  三亚回来后,我们还偶尔会在某些新闻发布会上遇见彼此,然后是互相聊聊目前有没有好写的题材,象认识很久的朋友一样,这种感觉很好,我很喜欢。因为,我们大多都不是海南本地人,偶尔会在车上,共同对海南评头论足,说这里的物价高,天气热,太阳大到把人晒成黑美人。

  在海口的这一个多月,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不懂能不能这样说,因为同住的三个人都挺好的,待人很真诚,只是有些生活习惯不太适应。我们一起买菜,一个煮饭,一起逛街,象朋友一样谈学习谈工作聊生活中遇到的好玩的奇怪的事情,还讲鬼故事,直到把我们两个单身的吓得不得不一起睡。

  在海口实习的这一个月,工作上也有所收获。写了7、稿件,发布出来的只有。对于这个结果不能说满意,但是只能说差强人意。再怎么讲也是发表在全国性的报纸上的,比起那些在地方小媒体或者是在网站实习发表了7、稿件的其他同学,我觉得我这个成绩应该还算不错了。

  虽然我说过来这边实习不是为了发稿,只是为了来见识见识大报的风范。但是,这一个月我感受到的还不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迟钝。我只是觉得,一个媒体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不能一味跟风。现在,我面临着怎么完成实习发稿任务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下个月我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当地的媒体实习。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以后的就业。

  现在,站长出差了,我们成了放羊的了,所以我开始自己早题材,自己写东西,尝试着到处走走!但愿,手头上的这三个料能顺利搞定!祝福自己好运,加油!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2

  光阴荏苒,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过了20xx,迎来了20xx。在距离元旦还有5天的日子里,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元宵节快乐,向对校报关心过、支持过、贡过献、拍过砖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20xx的林林总总,有高考前挑灯夜战奋斗的背影,有步入大学时的激动与喜悦,有远离家乡的牵挂与思念,更有我们在大学生记者团付出的点点滴滴。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笔试面试时的紧张激动,正式录取时的兴奋癫狂,以及自己的文字出现在官网或被印成铅字时的'那种由衷的喜悦与自豪。我相信,大家都忘不了,因为我们要把他们当作致青春的礼物,当作大学时代最宝贵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一名非专业性的大学生记者,我们写不出专业性较强的新闻稿,也无法体会内涵极深的新闻价值所在。但我想说,我们够热情,够主动,愿意写又的新闻,上网查资料,看范文,改了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的读一份又一份的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南方周末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文字带给我们的巨大力量,那些与校报待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取得一些进步,尽管有时候可能会耽误自己的一些休息时间,但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无悔。还记得我们2版第一次沙龙那次,自我介绍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4个不堪入目的大字“以文会友”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一直在校报努力下去的最大动力,我从小就是个对文字十分热爱的人,愿意在文字中交到更多朋友,那么这半年我实

  现了这个愿望,认识我们两位可爱的编辑,以及2版及其他版面的许多小伙伴,这也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年轻只有一次,青春不再重来,我们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它,我们变得认真,因为它,我们变得努力,因为它,我们改变了自己,那么,这些让我们知道,这一趟没有白来。

  “来了,就别走”用我们最初的心做永恒的事,继续用文字传递信息,用文字感动他人,坚持到最后,蓦然回首时我们恋上的是这段美好的时光,一起待在校报的日子。我相信,汉口学院报给我们一个舞台,我们将还他一个精彩。最后,也希望大家在20xx年荷包鼓一点、文章多一点、文笔好一点、领导多夸我们一点。总之、一点一点又一点,新年快乐!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3

  20xx年的结束预示着06级记者的离开,也预示着07级记者开始挑起大梁,盘点这学期的工作,从中秋茶话会到招新,从日常采写到每一次例会,都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地方,有很多工作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总之,有很多变化。

  1.例会增加评报

  这大概不能算是变化,因为曾经也有过例会评报的制度,只是现在加以规范,并写入规章。可以说评报是除了实践写作之外,提高采写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但本学期试行的几次评报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记者并没有认真读报,也没有积极发表对《哈工大报》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督促和强调,造成有些人思想上不重视评报纸。这说明,光有制度而不按照制度办事是行不通的,有了《条例》就应该严格执行,制度到位,思想也要跟着到位。

  2.与其他学生媒体的交流

  与我们有接触的本校其他学生媒体主要有研究生记者团、哈工大研究生编辑部、管理学院记者团、管理瞭望编辑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算上我们,这几乎是哈工大所有的有学生参与的媒体。现阶段,与其他媒体的交流主要是互听例会、共同采访,希望以后能有稿件交流、联谊活动等加强合作。

  3.一二区交流有所加强

  相比较以前,本学期从一区回二区参与、旁听例会的人数有所增多,每次老记者都会讲一些关于记者团的感触,或者新闻采写中的一些有趣故事,这样有助于提高记者团的凝聚力,值得推广。同时本学期组织团队培训一次,从05级到08级,两区记者共同参加,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

  从我个人而言,本学期的工作主要是三版学生编辑、与学校其他学生媒体交流。本学期,稿件统计的工作由刘森完成,所以我并不知道学生记者是否都完成《条例》中规定的每月两篇稿件。但作为学生编辑,从我收到的07级记者的几篇采访稿和讲坛稿而言,结构上符合要求,细节上还有待改进,依然有很多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文字功底是对学生记者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就要求学生记者从每一篇稿件做起,认真对待,反复修改,提高能力。印象中,只有王启研、刘森、刘杨的几篇稿件比较硬,用字规范、到位。从日常表现中也可以看出,经常在编辑部出现的刘杨、刘森、杨泽琨,稿件进步就比较快。二区的新记者也有一些邮件过来,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更加灵活、大胆,用字更贴近生活。

  在与其他学生媒体的交流中,我们和两个研究生媒体有一个共同采访的项目,但我们参与其中的人数很少,主要是因为项目不很适合本科生。与两个管理学院媒体有一个征文活动,当时虽然希望我们记者团积极参加,但最后好像并没有做到,至于后来的获奖征文共同使用倒是便宜了副刊学生编辑,但听说,稿件质量并不高。所以就看出,通过本学期与这些学生媒体的交流中,我们并没有太大收获,但这只是开始,我们相信,随着交流的发展,门户之见被打开,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望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记者的采写能力,随着记者团的扩招,人数不断增加,但真正在写作能力上得到锻炼的人却并不多。编辑部老师主讲的培训、学生记者之间的交流,要归结为学生记者的实际采写。比如我去了一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发现自己采写能力有很大不足,驾驭大型稿件很困难,就更别提写出新意了。学生记者应该积极发现新闻,寻找新闻人物,在日常中常写稿,多写一些副刊、周末谈、博客之类,锻炼自己的文笔,所谓熟能生巧。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4

  本人于20xx学年度担任中文系学生会通讯部干事。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活动或工作:“金秋杯”辩论赛,希望文学社“感恩的心”诗文朗诵大赛,中文系英语演讲比赛,卡拉ok歌手大赛等比赛的计分或计时工作;20xx年院运动会的通讯稿征集和通讯报道工作;中文系各项会议、活动、赛事的新闻采编工作以及系内刊物—《中文之声》的编辑工作;中文系系内运动会,新年文艺晚会等活动的部分组织工作。

  在通讯部工作的一年中,本人始终遵照中文系团总支、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在各位老师、谭新玲部长和林燕副部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团结其他几位干事,勤恳努力,较为圆满和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和任务。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地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和不足,如《中文之声》中出现的错别字问题,05级学长提出的《中文之声》的版面设计问题,《中文之声》是否应该在每月固定时间出版的问题等。

  经过在通讯部干事岗位上一年的锻炼,我深刻认识到:

  一、热爱中文系是一名通讯部工作人员能够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私利,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完成情况都会大打折扣。只有心系中文系,志向长远,才能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办事能力。因此,不仅仅是通讯部的成员,任何一名中文系的学生都应该做到热爱中文系,并为中文系的未来不断奋斗。

  二、认真细致是一名通讯部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业务素质。这不仅仅体现在《中文之声》的编辑和校对工作上,同时也体现在各项赛事的计时、计分工作上。只有我们认真细致,精确无误的工作和统计,才能保障《中文之声》的顺利出版和各项赛事公平、公正的进行。

  三、团结协作是通讯部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的法宝,但是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否则会导致某项工作中的某个环节成为“三不管”的领域,而导致工作不能按时或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中文之声》就是因为安排好了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和文字校对的各项工作后,才有了每一期《中文之声》的顺利出版。各项赛事活动就是因为安排好了计算、笔录、汇总等各个环节后,才使得比赛顺利的进行。因此,团结协作和责任到人在各项工作中是相互统一的,缺一不可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十分感谢党老师等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是你们让我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准则。感谢部长等各位05级学长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如何紧抓学习,如何对待工作。同时感谢06级的各位同学,一年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我相信,这些都是一笔笔无形的财富,必将成为我成功步入社会的基石。

  鉴于本人在通讯部一年的工作经验,且较为熟悉通讯部各项工作的流程和业务要求。我强烈恳求能够继续留在通讯部工作,希望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批准。

  如果,我能够继续留在通讯部工作,我会再接再厉,努力做好通讯部的各项工作,并对《中文之声》做一部分的调整和修改。诸如采用新的软件对《中文之声》进行排版;将《中文之声》调整为定期出版;对《中文之声》的各个板块做一定的调整。希望这些设想能够得到领导们的支持与肯定,同时也欢迎老师们对我的设想提出意见和批评。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15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受记者团主席团的委托,我对兰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XX年——2010学年度的工作做以总结。

  记者团自XX年年4月24日成立以来,在党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和老师悉心的指导下,全团成员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经受了各种无情的考验,无数个感动的瞬间历历在目,一次次的成功让每个中国人民感动不已,而我们兰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身体力行,见证了这些难忘日子,逐渐从探索前进走上了正轨的轨道。工作中,我们的能力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记者团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我就以上两方面情况做一简单小结:

  在不断探索与前进过程中,我团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组织方面。

  我团自成立以来,积极招贤纳士,为记者团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对于新手,我们让有经验的部员对其进行指导培训,以便提高全体团员的整体素质,增强责任感与综合能力,这为记者团工作的顺利展开与进行打下了基础。

  第二,稿件方面。

  记者团各个成员积极观察校园生活,关注学校校中大小事件与活动,及时报道校园资讯。校报第三与第四版面上,校园网及红柳网上,学生记者的稿件源源不断,呈现出百花齐放、积极向上之势。

  第三,完善值班制度。

  人员落实到位后,我们迅速建立了值班制度,使机构及时运行起来。我们实行值班责任制,时间为下午4:55到5:30,地点在1#224,任务为:

  1)记录各学院当天送来的稿件,并予以处理;

  2)统计当天各学院oa上发送的稿件数量;

  3)阅读新版报纸并写读后感;

  4)打扫办公室的卫生。

  第四,积极组织采访活动。

  对于校运会、党代会、水果拼盘大赛、职业装模特大赛等大型活动,我团记者进行了全程报道,采访录音及稿件在校广播上播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同时,还组织了各院巡回采访活动,对各学院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了全面的采访报道。如访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西北赛区亚军—刘付郑的`录音报道,通过校园广播播出,为大家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鼓舞了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除此之外,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团立即组织成立“5—12地震专题报道组”,及时向全校师生报道有关地震信息和一些防震效措施,并对震后校园中的各种爱心活动进行了报道,从实际出发写出许多优秀的报道。

  第五,<<风铃>>创刊。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酝酿,在记者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由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兰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承办的团刊<<风铃>>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它通过铃动校园,心灵鸡汤,铃音袅袅,亲春风铃,诗林漫步,暖风抚铃和闲听铃声几大板块,来反映校园动态和同学们的心声,充分展现了记者团团员的精神风貌和互助协作精神。

  第六,社会活动。

  2010年3月15日,记者团与七里河区工商局合作,举办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多少”活动,由工商局的同志们针对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消费问题,现场进行了答疑解惑。并指导同学们如何在生活消费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前来了解与咨询的同学和老师们络绎不绝。使“在生活中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一认识深入人心。

  记者团不断寻求发展与合作。今年5月初,由兰州理工大学记者团策划、主办了兰州市各高校记者团联谊会。会议邀请到了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七所高校的记者团主要成员来我校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我团又向更正规更专业的道路迈进上新的一步。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不健全,队伍缓散,管理不够严格。

  第二,团员专业水平欠佳,工作相当吃力导致稿件质量不高,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第三,奖惩制度及各种考核制度落实不彻底,未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使部分团员的工作激情受到打击。

  第四,集体凝聚力不够,缺乏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五,团员普遍工作热情不高,尤其是老团员,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第六,各项工作落实不明确不彻底,不具体,执行不及时。

  第七,经验不够,锻炼太少。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主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切实做好团员选拔工作

  学生记者团成员的.选拔,通过学院推荐和自行报名两种发方式实现,面试时通过者须经一个月的考核期,并在培训合格后方可成为记者团正式成员。

  二、成员培训

  成员培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成员通过相关资料途径,自行学习,掌握基本知识

  2.由各部门组织进行深层次的细化培训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指导

  三、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我团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完成,特实行以下制度:

  1.基本制度

  各部门自行制定例会、值班等考核制度,交主席团审核通过后方可生效执行

  2.部门负责制

  办公室:负责考核出勤,做好日常会议工作记录,管理档案资料及财务事项

  新闻部:及时准确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校园内外新近发生、师生关注、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追踪校园的学术动态,科学研究,学校政策等学生和教职工关心的热门的事件,焦点问题,做好重大新闻采访工作,做好宣传工作

  编辑部:负责校报、校园网、团刊及红柳网等媒体的供稿编辑工作

  策划部:制定记者团各阶段工作计划,策划各类活动,配合编辑部做好团刊等刊物的编辑策划工作

  3.专人负责制

  在部门负责制的前提下,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实行专人负责制。(每位成员的具体作将在各部例会中部署,在此不作详述)

  四、奖惩制度

  为了提高广大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集体凝聚力,特制订以下奖惩制度:

  (一)奖励方面:设立校优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每学年评选一次,具体评选办法如下:

  1、校优干评选办法;

  (1)在我团工作满一年,且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2)学习成绩符合校优干评选条件

  (3)管理能力突出,能够带动所在部门出色完成任务

  2、记者团先进工作者评选办法:

  (1)在我团工作满一年,且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2)积极投稿,发稿量在所在部门前三位

  (3)积极组织并参与我团各类活动,并表现出色

  3、记者团优秀记者评选办法:

  (1)在我团工作满一年,且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2)主动参与各种采访活动,且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3)积极投稿,发稿量在所在部门前五位

  (二)处罚条例

  (1)各部门周考核中1次不合格者,批评教育;累计2次不合格者写出书面检讨并在部门例会上作检讨;3次以上者劝退

  (2)主席团月考核中,累计1次不合格者,主席团会议上作检讨;两次以上者劝退

  (3)年度考核中,不良记录累计2次以上者,取消年度评奖评优资格;

  一个社团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团员的热情与努力,同学们的关注与配合。记者团是一个新生儿,从蹒跚学步到可以坚定地迈着自己的步伐,斑斑足迹印证着当代大学生无悔的青春与追求。同学们,让我们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为把兰州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团建设成高校界知名学生社团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学生记者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记者工作总结01-20

学生会记者团工作总结04-30

记者社团工作总结07-27

记者职称工作总结05-21

学生会记者团工作总结10篇08-05

学生会记者团工作总结12篇12-01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03-25

记者站工作总结03-31

记者团工作总结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