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时间:2024-01-10 07:01:21 制度 我要投稿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汇总2篇)

  现如今,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汇总2篇)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幼儿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幼儿园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由副园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幼儿园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全体班长、等全体成员组成。二、组织职责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预防和监控幼儿园可能诱发幼儿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

  (二)收集并上报幼儿园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幼儿的信息;

  (三)对幼儿园幼儿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

  (四)及时向幼儿园保健室咨询寻求帮助并向幼儿园领导通报情况。

  二、相关制度保障

  (一)培训制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应该有计划地对班长、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二)报告制度。班长一旦发现同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应立即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应在第一时间向幼儿园保健室和园方报告。

  (三)备案制度。对所有存在潜在危险的幼儿进行备案,包括:接待咨询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幼儿、因心理障碍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等幼儿、受到重大违纪处分或违法等处理的幼儿、有过自杀经历的幼儿(含未遂)等;各专业应对这些同学进行重点监控。

  (四)保密制度。为了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凡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都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透露幼儿的相关信息。心理对备案资料要保密,未经幼儿园领导小组同意,他人不得随意借阅;

  (五)保障制度。幼儿园领导小组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危机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对幼儿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心理危机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应敏锐觉察幼儿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由幼儿园心理咨询室根据预警指标评估预警信息,明确干预对象,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尽早预测,防患于未然。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幼儿应予以特别关注:

  1、近两周来情绪低落抑郁者,或有强烈的.罪恶感、不安全感者;

  2、近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出现心理、生理或行为异常的幼儿,如亲人突然死亡或罹患绝症、个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或身患重病等;

  3、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周围的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尤其是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者;

  4、长期睡眠障碍者,或身体健康欠佳者;

  5、人格、行为或生活方式突然发生改变者;

  6、曾经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或有过离家出走的行为者;

  7、家庭成长环境严重不良者,如家庭破裂,家庭暴力,家庭成员有自杀史或患精神疾病史;

  8、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而且易受外界刺激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者;

  9、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来有心理障碍或自杀倾向者。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2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一套初级中学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根据“xxx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干预、预警和应急”,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6、协调合作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领导、老师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危机干预对象

  1、在校心理健康普查及“学生心理档案”中筛选出来的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2、由于学习基础和能力差,从而导致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3、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新生适应不良者、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4、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的学生。

  5、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当众受辱、受惊吓、与同学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而被排斥、受歧视的学生、与老师发生严重人际冲突的学生。

  7、青春期情感问题,如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8、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9、已诊断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10、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二)组织机构

  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实施计划,成立“xxx第六初级中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领导小组成员”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相关文章:

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1-16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2-08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12-28

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体会10-09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体会09-20

停电危机05-15

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总结02-08

心理咨询管理制度04-27

幼儿园制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