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1-11-28 20:21:1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于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锦集七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锦集七篇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价值选择。自从学校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我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位党员都应始终做到勤学敬业、廉洁自律,努力实践"四有".

  一、有清醒的头脑。

  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时刻认识到我们的职责,不能"不以恶小而为之".腐败的缺口,往往从小事、小节打开,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丧失,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普遍规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上断裂。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正如河北巨贪李真在悔过书中写的:"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面前,我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了功名金钱的牺牲品……"一个人过于贪财,必然成为金钱的奴隶。

  二、有平和的心态。

  党员干部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地位怎样变,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心态不能变。始终要求自己努力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腐败的心理畸形是造成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不同人的犯罪心理不同,除了贪婪之外,法不责众心理、盲从心理、失衡心理都是常见的腐败者心态。有的腐败权力让他们的心理天平极度倾斜,以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谁敢把我怎么着?认为自己做到那么多的工作,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和奉献,收点要点没有什么大不了,逐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心态一定要平,千万记住"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三、有较高的标准。

  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上标准要高,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上标准要高。要象郑培民那样,"不能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能让自己有一点腐败的`念头".要以身作则,廉洁勤政,要管住自己的脑,不绞尽脑汁谋私利;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话,不乱吃不该吃的东西;要管住自己的耳,听得进逆耳实言,听得进同志的提醒;管住自己的腿,不去不该去的场所;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该拿的钱物,不去追求不应得到的待遇和享受。

  四、有良好的修养。

  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不断提高管好自己的能力。自身修养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命题,它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能力水平,情感情绪,气质性格修养等等。我认为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具有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能诚恳待人,能谦虚谨慎,能忍辱负重。领导干部还要加强情绪情感修养,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定的原则性,不把自己的消极情感带到工作中。顺利时不骄不躁,挫折时不气馁不埋怨,不管处于什么情况都要镇定自若,坦然处之。

  总之,我们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自觉接受监督,时时矫正自己的脚步,保证自己党性的纯洁。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名师”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成功”在爱心,“成名”于师德。我不是名师,但我践行师德,奉献爱心,收获了我教师生涯中沉甸甸的回报。

  八年实践,八年的付出,让我体会到师爱的伟大和尊严,师道的崇高和神圣。我深深热爱着我的教育事业,更深深钟情于我的三尺讲台。

  我们这个地方规定,凡是刚分配工作的,都得到离城较远的乡村任教,当然我也不例外,分到了对于我来说坐公交都得倒两趟的乡村小学。

  校长找我谈了话,决定让我暂带四年级的数学兼英语。四年级共有两个班,另一个班的成绩稍微差些,但那班的老师有能力把成绩提上来,而我所带的班在上学期期末评估中是全乡第一。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成绩、名次保住。

  我精心备好了我的第一堂课。上课铃响后,我迈着矫健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学生们都坐得笔直笔直,静静地等着新老师的到来。当他们看到我时,嘴角轻轻地扬了起来,眼睛也眯了起来,一直从门口看着我走到了讲台中央。他们这齐齐的一看,我倒显得有些不自然了,感觉有点兴奋和紧张。我稍稍一定神,微笑着用目光把全班看一遍。当我看到中间第二排的时候,发现一位同学正在那儿低头抽噎。于是我赶紧走到他的座位旁边,轻轻地问:“这位同学,你怎么了?”听到我问话,他没有回答我,而是抬起那头发蓬松又脏兮兮的头看着我。眼神带着失望与无助,眼睛里还有没擦干的泪花。这时我才发现这是个女孩,仔细一看,她的眼睛有点不太正常。她看了看我,还是没有回答我。我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同学, “老师,她怕她大伯打她……她的眼镜不知让谁给摔坏了,她爸爸肯定不会再给她钱了……”听到同学们这么说,她爬在桌子上更加伤心地痛哭起来,声音很凄惨。我赶紧俯下身去拍拍她的肩膀:“这位同学,你能不能别哭,跟老师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她慢慢地抬起头来,断断续续地说:“我……大伯……肯定……会……打死……我……呜呜呜……”第一次上课就遇上这件棘手的事,我拍拍她颤抖的肩膀,“我们下课再说这件事行吗?”她什么也没说,眼神充满了无助。

  上完这堂课,我向同事询问—下她家的情况,结果不出我所料,她的家庭有“故事”。

  小姑娘爷爷那辈时家里就一贫如洗,她爷爷好不容易成家,生了大伯与她爸。她大伯现在还是光棍。十年前,在媒人的`撮合下’患脑积水病的妈妈嫁入了她家,生了一儿一女。小姑娘的爸爸对她妈妈不好,不给买药,甚至把陪嫁的轮椅也卖掉了……

  课间操休息,我让一名学生悄悄地把她的眼镜拿来,出去给她修理好了。

  晚上吃饭时,我把这件事同班主任说了一下,我们决定带领全班同学利用星期四放学后的时间到女孩家进行一次爱心大行动。

  星期四放学后,先让小女孩回家。然后我们领着学生来到了她家。她的家,院墙坍塌,没有大门,两间老屋前的院子里堆满玉米秆。她听到了外面的嘈杂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到了我们,惊呆了’不知所措地摸了摸眼镜……这时我们看到了屋门前还有一个用泥抹成的柴火台,上面座着一口大的铁锅,锅上面还冒着气。我走过去掀开一看,里面有半锅粥,上面还有一个很旧的蒸笼,笼里歪歪扭扭地放着十来个馒头。我说:“这是你蒸的吗?”“嗯。”她点点头。我惊呆了,我这二十多岁的人还不知道怎么蒸馒头,可她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居然会,太让我感到意外了,太让我震惊了……

  学生们都忙开了,我也正准备擦玻璃。她说:“老师,非常感谢您给我修眼镜!”我笑笑:“没事的,你戴着合适就好了。”说着,同学们捋起袖子动手开了。

  从那以后,她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忽然有一天,她没来上学。学生们说她妈妈病情严重去医院了。我很担心……为这个小发孩所承受的一切。第二天,她来了我很高兴,我知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一次课间操,语文老师把一个作文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是这个学生的作文,文章很感人,写出了一个小学生是如何理解孝,并且是如何做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看完后,不禁联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又对父母做了多少呢?

  现在,我已调离原单位,我时常会想起她,看到她的同龄人就不由自主想起她。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我要努力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优秀的教师。听到历届毕业的孩子由衷地说:“老师,您是我最难忘的老师!”这就足够了,作为老师,这是对我最高的奖赏。我知道,他们得到了我的爱,我也收获了他们的爱。

  师爱无声,她如同千年流淌的涓涓细流,虽不宏大,但却泽被万千;她好似苍茫大海上的灯塔,虽沧海一粟,但却明亮而温暖;她仿佛是春夜里的细雨,虽非风光无限,但润物无声。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烛光荧荧,师爱绵绵。迎来朝阳,送走余晖;走过风,走过雨,走过耕耘的春夏与秋冬,我依然要说:当一名教师,我无怨无悔!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近一二十年,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渐次步入老年,代沟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凸显,而且引起了一些人恐慌甚至忧虑。我是五零后,看法有点离谱,所以,总体持乐观态度。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什么是代沟,从狭义说,它是亲子两代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客观产物,因为我们无法回避,所以只能泰然处之。我们再说这恐慌和忧虑的思想渊源。这要追溯我们的起源,我们起源于农耕文明,在我们的血液里、骨子里,就流淌并浸润着农耕文明的基因。而农耕文明的特性是过度依赖自然,且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收获。一旦收获失去保障,就面临生存危机,则恐慌和忧虑就很正常了。这些人生怕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由于心理隔阂,会无人赡养。再者,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的传递,主要靠耳提面命,子代在年龄上处于劣势地位,一般很难超越亲代。因而亲子两代在认知方式上很容易趋同,亲子关系自然比较“牢固”。而代沟的存在,似乎打破了这种优势,他们误认为甚至破坏了亲子关系。

  我们亲身经历的最近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由一个满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的孩子走出了黄土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他们大多都受了高等教育,也能在城里自食其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在思维方式上跟我们发生了一些分歧,那是再正常不过,因为所受教育和见识、阅历,会自然而然地决定他们的意识,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独到见解,那正是我们的人生成功所在,应该可喜可贺!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自身,我们和上一辈没有代沟吗?当然有!我们的父母失去劳作能力以后,我们就眼看着让他们饿着了吗?困着了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能承认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代沟合理,而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代沟就不合理呢?这不是马列主义装在电筒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吗?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容百姓点灯吗?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们的父辈当时受时代的局限,他们没有文化,而我们是有文化的。”那我就要正告你,时代难道就没有局限你吗?须知,我们当年学来的一丁点儿常识,比如“小老鼠爬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展开全文:喊小妮儿,抱猫来,出溜跑了。”全文完。那叫参加了扫盲活动,和文化根本搭不上边儿。那叫识字,而且是跳蚤尿到书本上“湿字不俩”。如果谁要是真把它硬扯到文化上,可以把这种文化作个比喻:古人的一头驴,头插进了瓦尿罐里,拔不出来了,怎么办?一位老人想出好办法,把驴头割下来。事后老人失声痛哭:“将来我死了,你们这日子咋过?遇上难事,谁还能给你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知道的那一点儿东西,充其量就在这个层面上而已。谁要是抱着这点垃圾当珍宝,孤芳自赏,自诩为有文化,只能招惹嘲笑和鄙夷。相信谁要是这样做了,也绝不会得到自己子女的认同。代沟的凸显就自然而然的了。

  客观、冷静地说,代沟是我们的晚辈进化、至少是进步的表征,而这和我们形成的距离有多大呢?这实在不能用数字来表示,我们可以借与文化共生的科技来理解,大家知道,在科技发达的大城市,无人车间随处可见,无人商场方兴未艾,就是路边一个卖西瓜的游走地摊,结账就用手机对手机进行。所有这些,我们会吗?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文盲、科盲,如果在生活中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在这个法制社会,找谁来调解?自己的利益如何保护?我们连门都摸不着,还是十足的.法盲。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承认这事实的存在,就能说明我们不算落后吗?

  相反,如果谁家的孩子远离现代生活,即使他或她天天搂着你脖子叫爸、叫妈,给你端茶捧水,又管啥用?等你老了,他能用啥管你?由是观之,从“战略”的角度说,出现代沟,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不论于家于国。于家,在阶层固化这一严酷事实面前,通过代沟,我们的后辈比前辈实现了升迁,于国,我们的国家通过代沟,缩短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那么,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和心理隔阂如何调和呢?首先这不是根本的利益冲突,家庭成员各自抱持包容情怀,相互理解和尊重,讲究和而不同,自然会其乐融融,若如此,父母老了,子女岂有不管之事?由此我祝愿我们的整个国家、每个家庭子孙后代的代沟越来越宽,越来越深。最终实现超越和领先的发展态势。让我们一起欢呼:代沟万岁!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前段时间我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感触颇深。肖教授的书读来完全没有已往教育类书籍教条式的说教,而是用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既让我沉浸在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中,又让我对他独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开朗,让我不断地激起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活动中更深地去感悟我们的教育,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把一本三百多页的有关教育的书一口气看完,看完后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眼界得到开阔,如同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苦于文笔的羞涩和才学的疏浅,很难将看书时内心深处的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跃然纸上。下面只能对书中几处自己感受至深的精彩之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的方向原来是由教师决定的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也不禁产生了质疑:教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们能吗?我马上想到了这么多年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考出最高分。作为老师,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出高材生吗?然而,用分数衡量太唯一了,评价一个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之处除了学习,还有性格,更重要的还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讲: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正因为他有了这一观点,才敢断言教师决定教育的方向。可我们的老师,难道不知德育为首这一道理吗?可为什么面对分数,还是如此地放不下呢?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任教课程的成绩,可能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了这一观念,不但可以让他把教育的责任分得清楚一点,少惹点麻烦,也可以让他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看到这里,我不禁羞愧万分,回想这几年来,在年度考核中常以“任教的班级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来证明自己的业绩。可曾有过,我为自己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而作为自己的主要成绩考核自己呢?细想一下,没有。真惭愧啊!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在新课程改革这么久的今天,这陈旧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于我的脑中,而且自己还总认为在不断地改革,还在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微不足道成绩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天,看了这段话,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没有完全对,我还是把课程摆在首位,把教育摆在第二。“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我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二、《教师的解放》道出了教师的心声

  当社会各界积极呼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可谁曾呼吁也为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的教师也减轻一下负担?

  肖教授在《教师的解放》一节中,就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概有:1、教师的编制过紧,2、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3、一些职能部门经常对学校指手画脚,吆三喝四,各种接待,检查考评,应接不暇,简直把学校当成滥施淫威的场所。4、学校人际关系不够单纯,一些“扶持一小摄,打击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师之间产生了恶性竞争,产生了不应有的内耗,耗费了教师的精气神,毒化了人际关系。5、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对学生要求过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6、学校生活缺乏挑战性和活力。7、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看后同感颇深,肖教授只是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几点,或许造成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的还有其它很多很多的原因。很佩服肖教授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心里话,也能说出老师们长期憋压在心中无法言表的郁闷。让我们获得一种倾诉后的快感。由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实时,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还是文中说得好: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光明、正直、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我们就会生活在光明、正直、昂扬、乐观的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生”。

  面对种种的负担,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个“偷懒”的方法,巧干,在无法拉牛上树的情况下何不让牛在树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后,何不让疲惫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舒缓?抑或在书海中忘却?在竞争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当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但愿肖教授的话能使这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马上得到解决。我也相信,教师的解放指日可待。

  三、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作为教师,有思想会使我们兴趣广泛,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味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会使我们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迈和豪阔;有思想使我们不人云亦云,不简单化,使我们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有思想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创造性地、批判性地使用教材,会使我们学会用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眼光来看待教育。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大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反之,没有博览群书,只能就教材讲教材,就内容讲内容,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没有阅读,就难有深层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匮乏,展现于学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说,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有效的经验和反面教训,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将经验抽象成理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注意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发展,使自己逐步向创新型教师迈进。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学会引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气氛的营造,甚至用什么语言,背后都蕴藏着一种思想底蕴,平时只是不觉得罢了。教师的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也是非常关键的,思想可以熏陶学生学习、熏陶学生做人。要做到这些,需要的是何等的气度、胸怀,以及对教育事业何等的热爱!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敢于释放思想。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有坎坷,有曲折;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碰到许多新的问题,因而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真的很难,更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实,没有学而不厌,就难以做到诲人不倦。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思考则不是简单地想一想——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作为教师,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

  愿所有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撒播真情,让生命之花得到醇美的滋养,开得更迷人更灿烂!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5

  赏识教育,运用在教育中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赏识,以强化学生行为的一种教育。很明显,它与批评教育是截然相反的。而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在批评教育依然茁壮成长的时代,赏识教育就如同暗室里的一只蜡烛,与其说赏识教育是锦上添花,不如说是雪中送炭,因为究其本质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和充满人情味的教育。

  人生来就是需要被赏识和理解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这个躁动的年龄段,他们更加迫切的需要被肯定,需要教师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独到的闪光点。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些独到的闪光点在不经意间被发现,即便有时候会很微小,但很有可能会照亮学生的整个人生。因而,赏识教育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在这里我想引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进一步佐证我的观点,“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育学生,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为何不试着换一种方式,用赏识去唤醒和激励他们呢?每一个学生,即便是你眼中的“差生”“后进生”,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巨大、不可估量的潜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并及时的给予鼓励,使之透明化、扩大化,并逐渐形成一种“燎原”之势。

  赏识教育已有许多成功地先例。放眼国内,中国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就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留美博士。其中的缘由便是他采用了一种独到的教育模式――“赏识教育”,在周弘的思想观念里,他始终坚信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作为未来一名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把这句话改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待学生,少一些批评,多一点鼓励,用你的爱去浇灌他们幼小的心灵,用你赏识的目光,激励他们茁壮成长。于我本身而言,我也是赏识教育的受益者,我是幸运的,在那个极度渴望获得关注的年纪,有幸遇到了我当时的语文老师,尽管当时的成绩并不好,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当我自己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她却没有放弃,她用她爱的话语去鼓励我,去唤醒我,是她给了我希望,重新燃起了我学习的动力,造就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每每想起这段经历,感触颇深,或许对于一个优秀生而言,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锦上添花,对于一个“后进生”来说,它却是雪中送炭。

  不得不说,顶岗实习以来,我对赏识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几个月的时间里,我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学生进出办公室,看惯了教师对他们的批评教育,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企图用一种激烈的方式“骂醒”孩子们,但往往起到的作用却不大,因为我曾不止一次的看到同一个孩子因为不同的问题被请来办公室“喝茶”,学生对于教师的批评习以为常了,或者说,他们的抗打击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的批评教育也就不再起作用。既然这样,为何不能换一种方式,去仔细寻找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揪住缺点不放,将他们的优点放大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有价值的,用爱去感化那些顽皮的孩子,用赏识的目光去“唤醒”他们。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6

  孩子是人类美好的童年,保留着千百年来未被玷污的纯净。只要你肯俯下身子,用心去阅读孩子,就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从孩子的笑中,我读出了乐观。虽说孩子脸如六月天,说变就变,一会哭一会笑,但孩子脸上最多的,还是纯真的'笑脸。这笑容不带世俗的虚伪,清澈透明的目光将内心世界向你展示的完完全全。他们遇到什么不顺意也大哭大闹,可一转眼就把它抛到了脑后,又乐呵乐呵玩耍起来。不像我们大人,不顺心的事搁在心里像块石头,沉甸甸的一压好多天还无法释怀,甚至终日以泪洗面,郁郁愰愰。经常阅读孩子,就不会压抑,不会厌世,不会消沉,像个孩子一样,天天快乐的生活,愉悦的成长。

  从孩子的口中,我读出了智慧。小鸡一出生就会跑,小鸟生下不久就会飞,可小孩呢,出生大半年才刚会跑刚会叫。大自然这样安排是煞费苦心的,你以为孩子这段时间就傻傻的呆着吗,不,他无时无刻不在紧张高效的学习,别的不说,就以语言为例,要学会一门外语到底有多难,学过英语的学生深有体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做大量的练习作业仍考不及格。而孩子呢,也不见他如何吃力,一两年便轻轻松松吐出流畅的母语,三四年便流流利利表达复杂的意思,真让人刮目相看。

  孩子是大自然精心创作的一部奇书,无论从哪个角度品读,都给人以启示,也许上苍是以这种方式,帮人们修正前进的方向。

  经常读读孩子吧,你会因此收获许许多多。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无论是专家的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授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 ,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我认识到:一节好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04-25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03-09

教育教师心得体会12-23

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07-19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6-13

音乐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6-18

初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6-24

教师感恩教育心得体会06-02

教师培训教育心得体会05-28

关于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