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10 15:08:3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

  今天,我到开平税东中学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举行的初中物理教师培训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活动安排是:

  1、听税东中学李红梅老师主讲的《电功》;

  2、听税东中学张国英老师对该课的点评;

  3、由市教研员冯国武老师点评;

  4、观看由丰南三中袁桂莲老师获得省一等奖课《杠杆》的录像课。

  听了看了两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看到物理教学发展之快,也看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自己增强了紧迫感。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是:

  1、实验的创新。袁老师的杠杆突破传统教具的`束缚,敢于逆向思维,大胆用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探究。也巧妙的解决了力臂测量的难度。因而是袁老师的课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李红梅老师的实验也另辟蹊径,改进了原有实验,操作方便,且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考性。

  2、让物理走进生活。两节课都从生活中的物理开始,进入物理的殿堂,最后又都回到生活。袁老师从让学生设计拔木板上的铁钉开始,到后来生活中的杠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认识,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李老师把身边的电热隐患和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搬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电的重要性。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就是学生的益友,因而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也是开放的。

  4、教师的语言魅力。听她们讲课是一种享受,语言言简意赅、音色优美、语速适中。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2

  20xx年8月21日25日,我参加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高中物理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誉蔼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有收获,也有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区教研员苏明义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这些精英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许晓林、陈继明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学教师,“学以致用,研学并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广泛交流,资源共享”。

  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3

  20xx年8月4日,我在廊坊石油管道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由北京市东城区物理教研员王颖主讲的初中物理新教材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 培训内容系统全面,主要内容:

  初中九年级物理; 1、确立教师专业发展方向;2、九年级教材(修订版)分析;3、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4、看教学视频光盘,主要内容是:(1)、教学设计为什么;(2)、教学设计怎么做;(3)、教学设计实例。接着分组互动交流:1、修订后的课标和教材主要变化及在教学中的基本对策;2、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三、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四、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

  五、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知道经过多年的课改实践,国家层面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反复征求业界,政界,知名人士,高等院校及基础教育各方人士的意见。针对课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修订。对相应教材进行了修订调整。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不是回课改前的状态,也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对课改进行调整,巩固课改成果。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4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有的教师只是仅仅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让学生对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鉴于学习方法对学物理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重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在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改进创新,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等获得较大提高,这不仅是通过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学好物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改进实验,加强教学的探索性

  在实验教学中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实验改为操作实验,以及实验装置、器材的改进等,挖掘科学内容的学术性,尝试实验设计、操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功能。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讲授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时候,我试着把石蜡的熔化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能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图象清晰的描述固体熔化的过程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动机的激发。为演示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况,有意识的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求解的愿望和热情,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把学生知与不知,深知与浅知之间的问题带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参与思考,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在讲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先用条形磁铁的N极对准小磁针的S极,然后又用条形磁铁的N极对准小磁针的N极。这个实验同学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他们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的现象时,发现条形磁铁先是吸引小磁针后又推开小磁针,于是引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推斥?两个问题情境,学生们为弄清原因,积极思考期待得到科学的答案,如此一来,不仅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发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加强课外小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验之谈:“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它激发了智力开发的真谛——人类智慧来源于勤动脑勤动手“。

  课外实验活动的教学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尤其在设计和准备实验中那种极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及操作过程,在其它途径中无法体会到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在引言中“装满了水的玻璃杯还能放回形针吗?”这个实验作为课外小实验,比在课堂上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更多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很多疑问第一次参与到了物理中来,从而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物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解决。知道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做,还可以在家里做。不仅老师可以做,我们自己也能做。

  二、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物理,必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比如说在做“水果电池”的实验中,不仅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还要让学生观察朝哪边偏转,想想说明了什么?更换不同的水果和连接的导体,看现象是否发生改变,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只看,他们要动脑筋,想为什么?

  此外还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物理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例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再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学生刚接触到物理时就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按照教材特点,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的背景或原因,弄清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重点,插图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有些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

  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对插图理解,知道插图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培养学生看插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蒸发现象中有一幅坎儿井的插图,我就问学生,你知道坎儿井的作用吗?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与它是类似的呢?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正文,首先要让学生抓住中心。认真分析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让学生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定律。

  四、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并要求学生规范解题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如我在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踢足球时脚感到有点疼,这是为什么?

  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摆事实),所以脚感到有点疼(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电学题目中看懂电路图是最基础的,可学生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看不懂电路,当然问题也就无法解决。根据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

  我就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是闭合开关或一段导线,把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使电路大为简化,看出一个电路的主干。同时解物理题时要求学生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如:

  ①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有传播方向并画实线,法线、虚像用虚线。

  ②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

  ③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最后结果一定要有单位。

  我认为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教师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上新课时,要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

  2、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审题。

  3、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

  总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这两年的课题研究,我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去实践,从而能真正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对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5

  高一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高一(6)班一员已一年。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一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一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

  本人个人认为自己还是蛮关心班集体和他人的。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在楼道中追跑打闹;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不佩带饰物,发型规范;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在课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有时会跑神,但是在老师提醒下,能够及时反应过来。我可以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目前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各项成绩真的蛮差的。学习还是蛮努力的,但是就是考不好,原因只在我,太懒!!能看一遍就不看第二遍,能读一遍就不读第二遍。一定要改!!不能再因为懒,再耽误三年。我要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

  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以前我不太喜欢劳动,但是在高一(6)班,让我觉得这个大家庭里,我应该出份力,我要像爱护我的家庭一样爱护班级。

  上体育课还是蛮认真地,有时候就是想偷点小懒,但是每次都可以自觉改正。身体素质不太好,以后会加强锻炼的。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暑假我的计划是:在写完作业的基础上,自主复习一下高一的知识,并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预习一下高二的知识。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6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设计好、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以及课后反思的重要性,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如何构建物理思维。历时近一个月的学习,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下面谈谈我对参加培训的几点感想:

  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升华。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工作期间也学习了许多新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的讲座,对深化教育改革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课程是关注我们实施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内容,我们通用的教材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等。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自身认知素养、教育能力也是隐形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也正是我们往日教学中所忽视的问题。

  二、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

  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三、高效课堂的认识。

  科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等的支持。

  课堂能否高效,最终还是归结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而首先老师得让学生学得懂,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目标是达到热爱的程度,能独立思考,并且及时约束帮助兴趣转移较快的学生;课堂应利用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吸引学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不接触联系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是无法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的。教师需要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

  一节好的物理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物理。抓住物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物理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乐学、爱学物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物理方法,体现物理课的灵魂,使物理课上出“物理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我会自觉的联系自己的实际,哪一点我应该改正,哪一点我应该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今后的教学中少走不少弯路。经验的积累不在牺牲学生,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抓住此次培训机遇,再学习、认识、反思,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捕捉教育良机,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能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7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为期为6天的省教育厅20xx年帮扶威宁县中小学教师省级的全员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同课异构、说课、评课以及相关的教学理论。这次培训使我不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自己的以后的行动上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谓是收获甚多。通过这次的培训以及下来的个人总结和反思,我把这次的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参加工作几年来,参加类似的培训也有很多次,而且都在培训过程中使自己在往后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多的帮助,而这次培训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培训重点增加了同课异构这个环节,不同的教师,而且是城市与乡村不同的教师进行对同一个知识的设计,然后进行授课、观摩以及说课评课。在这个环节里面,只要通过同课异构进行的,同课异构是指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进行设计,从而进行授课,结束之后再进行评课交流,并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可以看到了城市里的优秀教师与我们乡村教师的`不同方式的授课,总的来说贵阳的老师和我们威宁的老师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贵阳的老师的授课非常的精彩,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我认为比较适合城市里的学生,如果是农村的基础很差的学生的话,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的地方都是值得我学习,而威宁的老师的授的课,虽然大多数都是从我们的农村的学生的特点作为出发点,学生容易接受,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评课交流的过程当中,都找到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我在评课交流的过程当中得到很多的启示,并且将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当中。

  同课异构,以及说课评课完了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理论课程的培训,学习了物理课标,物理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在这部分内容的培训我主要学到了下面的几个方面。

  通过课标的认识和学习,以及培训老师和专家建议,我认识到了学习物理课标的重要性,物理课程标准是对整个物理课程内容的一个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只有认真的去学习了物理课标,了解了物理课程每章每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知道,还是理解。这样之后我们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更能抓住重点和难点,抓住考点进行教学,才会达到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

  在教学心理学这部分内容的培训中,我认识到心理学非常的重要,一个学生学习有没有成绩,要具备两点条件,第一是学习态度,第二是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学生不学的话,因为他根本就没听进去,所以不论老师怎么认真,讲得多么的细致,多么的精彩都没有任何的作用。在学生学的情况上,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上课的时候听的很认真,作业也做得很好,平时的课余时间你也看到他一直在看书做作业,总的来说就是很认真,很努力。然而让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每次测验下来他的成绩都是很不理想,有时候甚至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不是没有学,而是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思维上找不到正确的路径,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最后都学不到任何知识。

  所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先了解学生心理在想什么,到底在学生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因素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比如说是因为家里贫困的原因,或者是因为父母的思想影响到他们等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然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简单的指导,让学生学,只要学生愿意学的话,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例外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法的了解,多与学生交流,从众多的交流过程当中了解到学生理解知识的方法,解题的方法和想法,到底容易错在什么地方,找到学生解题的难处之后进行指导,这样的话学生的目标和方法就很明确,学来和解起来的很得心应手。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多,一时之间没有全部把它写下来,不过在我的心理面还有很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物理课标,多吸收其他教师的优点,以及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走向,结合自己的一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8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构成的。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2、探明中间状态:有时阶段的划分并非易事,还必需探明决定物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或过程)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要正确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条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3、循因导果,执果索因:在物理习题的训练中,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

  四、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来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能否实现取决于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

  三种途径: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

  2、通过课外书、电视、科教电影的观看来得到;

  3、要重视实验。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9

  在我没学习这门课之前,就闻知了物化的鼎鼎大名。

  第一次,记得在人人网上,看到学姐发的图片,讲述了图书馆里物化的奇遇。这位学姐,暂时离开书桌,等她回来后,发现自己的物化书上多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大概写:同学,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对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我在高中认为最难学最讨厌的就是物理化学,当我看到这本书,原来这个世界还有更神奇的存在。同学,作为文科生的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祝你好运。

  第二次,而在没上这门课之前,陈凯老师就告诉我们,以往学长学姐们对这门课的过关率。

  可以说,我是对这门有着恐惧感,还有好奇感。因为我本身不太爱学习物理。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上完了第一章。总体感觉还好,但是就感觉在上大学物理,有数学微积分,还有好多的`形式看起来很复杂的公式。看来,要做点题目,感受感受难易程度如何。

  不过,越往后面应该越难,不能掉以轻心。

  借用同学的一句话,得物化者得天下。哈哈,加油。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0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例如: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特别加入了“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及“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等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有的教师写道:

  1、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识提出来。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学生可能得到的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在教学《运动与静止》时,教师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乌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动。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

  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2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新大纲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新大纲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觉得,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

  物理化学当然是有用的,这一点只要平时请教一下卢峰老师,与他交流一下就很清楚了,事实上,他的工厂离不开物理化学的知识。而像甲醛,氨等的生产也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自发性,反应速率及生产成本等因素,以寻求可以带来足够经济效益的生产条件(温度,压力等)。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这些是学习物化的动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学好物化呢?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理解-记忆-应用,而串起这一切的线索则为做题。理解是基础,理解各个知识点,理解每一条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等等。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识都要理解了之后才能记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对某些部分的知识点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别人要好一点,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那或许可以放弃对推导过程的理解,毕竟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条公式的写法及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该公式,这样也就可以了,说到底,对知识的记忆及其应用才是理解的基础。只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有些细节是不得不注意的,如上下标等,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如果少了上标就失去了“标准”的含义而变为一般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

  卢峰老师说过“物理化学不在于繁杂的计算,而是idea”。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学习物化时应该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化学的理论框架,要培养出物理化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创新。就像在学电化学的时候,我研究过原电池的设计,而且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05AC的班刊上,我希望可以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物化离不开做题。认真地去做题,认真地归纳总结,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题也是一个把别人的框架纳入自己的框架的过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我们对物理化学的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做题以及稍后的物理化学实验中,当然把它们应用于生活中也是可以的,至于更大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上,还是得等毕业之后才有机会吧。

  热力学基础的重点应该在于各种状态函数的计算,这部分的常见题目就是计算W,Q,△U, △H, △A, △G, △S这七个物理量,其中W与Q是过程函数而△U, △H, △A, △G和 △S为状态函数变,这是在计算时不可忽略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水在一个大气压下及373K下转化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要计算上述七个函数,第一道小题是经由真空膨胀过程,第二道小题是等温等压可逆相变。经由不同途径,系统所作的功及所吸收的热当然不同,但是难道△G等状态函数变也不同吗?如果从头计算一遍不就做了无用功吗?热力学基本方程式也是很重要的,在计算中要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要用。不过我一直都没有把他们记得很牢,但是我理解了它们的推导过程,所以可以随时推导出来,而这也就有利于我对物理化学的一些章节的理解与掌握。就像为什么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同时又是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因为dG=-SdT+Vdp,G的特征变量就是温度T与压强p,所以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下标即为T,p,nC(C≠B),而化学势的下标必然为T,p,nC(C≠B),所以GB=

  μB。而其它的状态函数的特征变量都不是T,p因而它们的化学势与偏摩尔量都是不同的。

  至于动力学,不同反应级数的动力学方程自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反应级数的判断也是重要的,速率方程,速率常数或者半衰期,只要告诉我其中之一我就知道这个反应的级数。举个例子,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必为(时间)-1,而且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ln2/k,与初始浓度无关。而动力学方程的推导也是重要的,考试时出现这样一道动力学的大题,给你反应机理要你推导出速率方程也是很正常的,顺带说一句,高分子化学的考试也很可能出现这样的题型。

  实际上,有时候我觉得物化还是挺好玩的,然而,它的难度一点不小。在学习物化的过程中,我尽量让它更系统化,注意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例如根据△G=-nEF,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电极电势E计算△G,这样也就把热力学与电化学关联起来。

  尽量培养自己对物化的兴趣,多看书,多做题,总结自己的经验,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物理化学理论框架,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学习物化的方法。我又记起高中教我数学的老师说过的“知识要收敛,题目要发散”,其实这也适用与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不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持之以恒,最终就有可能读通物化,面对什么题目都不用怕了。这一点尤其是对有志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很重要。最后,加油吧,各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3

  在本学期,我们又有了一节物理学课程,本以为在大一学习物理学课程之后,大学生涯不会再碰到这门课程的我,却是非常的开心。因为我个人对于物理的学习非常喜欢。每当有物理的作业,每次都是放在首位的。

  还记得第一次的物理课上的我,人满为患,由于去的晚,已经没有了座位,只能站着上课。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物理老师不是一个电视里那种懊糟的老头子,反而,他是一个思路清晰的老师。

  于是,我便是站着,开始了我这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在大学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比较难学习的一门课程,学习物理的许多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徘徊在中游或者下游的同学,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在课上的时候,听着老师的讲课觉得有理有据,自己明白的也七七八八,但是一旦要自己动手去解决书本上的一些物理知识时,却已经束手无策了。在大学物理慢慢的学习之中,我明白在正式开始物理学习之前,最好是能根据老师第一天第一节课对于物理课程体系的笼统介绍,以及在众多学姐学长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弄清物理学习的课程特点和必备的基础知识,结合自己在高中学学习物理的情况,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准备工作和预习工作。因为大学物理与高中的物理是紧密相关的,是高中物理知识的提高和拓展,所以复习高中物理学知识的物理概念和公式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模型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在大一时候所学习的许多高等数学知识也是需要及时复习的,毕竟数学算数也算是物理学习的基础。然后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长久积累的不同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同时每个人的基础知识也不尽相同,要正确认识自身,熟悉周围学习条件和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把自己一天中最具有效率的时间安排给最难学习课程的学习。这便是我由大学物理学习所得出的一点经验与体会。

  我认为学习大学物理,是锻炼个人思维运用的一个重要方式,物理这门课在大学的学习已经不同于你高中和初中的物理学习,很多大学物理的内容在以前看起来也许就是天方夜谭,非常的抽象。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这门课程的学习,比如各种抽象理论章节的学习,我们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旧观点和旧思想来强制自己来接受,这样对于学习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反而会使那部分的内容更难理解,也会使得学习的过程枯燥无比,渐渐失去兴趣。所以说,学习大学物理对我们的思维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对于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同时这对于我们学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考验。

  而物理对于我的提高,不止是专业上面的帮助,也是在生活和其他学习上面的。例如在于生活之中,面对受力的问题,我可以巧妙的应用物理知识,来明白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做到省力,从而在生活中做到巧妙的运用和快速的解决问题。还有就是对于我的兼职生涯也是有一定的帮助。大一的时候,在安吉我曾经给当时高三的.同学辅导过物理方面的知识。在当时,由于要给他辅导物理实验,我也是找了好多高中的学习资料,温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保证自己教学的准确性。由此我也增强了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缓解了我当时的经济压力。所有说,学习物理对我的帮助不可谓不大!

  总之,学习物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物理学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明白,大学的学习是人生事业的真正开始,每一门大学课程的内容都是自己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作为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浓厚自己的学习兴趣,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所有课程的学习的重视,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争取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取得最大收获,充实地度过大学这段宝贵时光。对于物理的学习,我们不能轻视物理,也不能小瞧物理,要做到喜欢不喜欢的学科都一视同仁,并且我们在学习大学物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踏踏实实,不要出现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习所有大学课程,相信最终我们会牢固掌握其中的知识,一步步的走下去,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4

  "送教下乡"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陌生的学生。20xx年10月11日实验中学诊断示范活动,上午,杏岭学校教师吴磊上了学员示范课《光的直线传播》,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曙光学校教师张文艳上了学员示范课《电阻的测量》,分组实验人人参与。二位老师语言亲切和蔼,消除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物理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也验证了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下午,物理教研员纪长生老师针对主题进行了《物理实验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和辅导讲座、提升教师技能。而且都已经下班了,我的手机落在会议室,我都到家了才发现,当我返回十中时,看见纪长生老师还在与十中老师探讨,可见这都是为了让乡村教师成长,更是为了梅河口市的孩子们,祖国的未来。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教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

  送教下乡的每一节课应该说凝聚着执教者的智慧和心血,也是在各级各类教学中出类深受认可的。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同时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和鼓励,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物理课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5

  作为,学校给了我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对长治一中进行了参观学习,从二位老师所执教的课中,发现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学习,颇有心得。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把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生老师所讲的《力的分解》一课,生老师首先利用提出问题向同学们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力处处存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力产生效果的兴趣。

  他们教学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为主体作用。作为新授课,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只作宏观的归纳和列出提纲,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效果很高。反思我们,经常是生怕学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事无俱细,面面俱到。无法突出重点,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独立的思考。

  注重知识更新,讲究实用。这是他们教学的第二个特点。书本上有的,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究,去主动学习。教师的重点是讲解一些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的知识点。比如在听《力的分解》时,老师对于基本知识只作简单的回顾,而着重讲解了力的分解既形象又生动。学生便于理解记忆,教学效果当然就高。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仔细观察的习惯。

  在教学中有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环节二位老师明确了要求,鼓励学生对所提供材料进行猜想与假设,从多角度鼓励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接着按小组中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所看到的现象与数据。如其中一位老师所讲的《感应电动势》一课时,老师能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要求,学生都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实验方案而不是急于动手实验,这一点值得我借鉴。而在我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设计方案时,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是讨论实验方案而是直接进行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方案指导的不够细致,忽略了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思路开阔。他们很少干涉学生的课堂表现,你可在课下的自由讨论,即使是迟到,只要不影响上课,从后门进入也是可以的。教师的定位非常好,这样便于实施教育意图。整个教育意图都融入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中,不经意间,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反思我们,经常“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把自己的意志强迫学生接受,以达到所谓“满意”的标准和效果。

  三、巩固拓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于生活。三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创造性地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这一环节中,老师注重鼓励学生多方位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不断探索,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以上是本人此次外出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虽然浅显,但是我要反思,反思,再反思。在不断反思中不断进步。我要始终做一位“反思型”的教师。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1-01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5-14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5-07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04-14

初中物理国培学习心得体会04-16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5篇01-05

2022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2-30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5篇06-10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1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