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01 15:41:5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观摩课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摩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摩课心得体会(集合15篇)

观摩课心得体会1

  xxxx年4月5日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四年级小学语文老师到县第二思源听专家王琴玉讲座,授课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也参加了培训,早上是听《让学习真正发生》讲座,下午是听她上四年级语文《生命、生命》展示课,通过这一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谈谈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从教学过程看,王老师的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首先是,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重点句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学生朗读重点句抓住“挣扎”、“极力”、“跃动”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品中捂,体会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学生在品读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出瓜子非一般的力量,学生入情入境,发出肺腑地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力的价值不在于存活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让自己活得精彩,从而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其次、是听她授《生命、生命》的四年级语文的展示课,她能根据学生的各种学习表现,及时采取措施,改变教学方法,注意关注每位学生,就像她所讲座的那样“让学生真正发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她那样的教学方法确实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学习楷模,她曾说:教师想教学生学会什么,如果多数学生跟不上来,你就得放慢教学速度,让他们学懂;如果不这样做,不如不教。这句话确实符合我的本意,使我难忘。

  最后是,注重读写相结合。在语文学习中,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学完课文,王老师让学生写出想对作者说的话,学生在思考后,阐释了颇有见解的生命乐章。学生既受到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学到了认识生命、歌颂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听了王老师的课和报告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王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思索、感悟,也引起了我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让我们携起手来,立足本职,勤奋学习,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观摩课心得体会2

  20xx年x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城实验小学举办的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一共现场观摩了两节数学优质课,两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们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设计和引导下,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等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两位老师的课彻底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只起了个穿针引线和补充的作用。我们常规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教师是主体,不断灌输,学生就像容器,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信息以单向传输为主。但这节课则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教师只是起了导师的作用。以前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不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探究、讨论能把知识学会。听完这节课,才觉得是自己思想上放不开,对学生不信任,总是觉得不讲不放心,讲完之后学生听不懂又觉得不能理解,甚至很生气。以前的主要任务是备好课,讲好课,看来以后要多备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课堂观摩活动,让我再次开阔了眼界,明白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思考的问题:怎样设计课堂让学生感兴趣?怎样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怎样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实现高效?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所要考虑的。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

观摩课心得体会3

  通过学习《课堂教学》,受益匪浅,特别对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教学关系等方面印象尤为深刻。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生成性及教学情境等环节,它们是相辅相承。现将谈谈我在教学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即使初三学生处在复习阶段,也还是离不开对书本的阅读。当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既完成练习,又复习旧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学习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有一位老奶奶家里的圆镜弄碎了,想重新配一个,该拿哪一块请你给她拿个主意。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对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方法。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标准。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体验数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数量和空间关系,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模特高跟鞋高度的选择,尽量让自己的身高满足黄金分XX比例;又如,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都用到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但新课标要求,教学并不是老师塞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脑子可装进知识,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己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及主体性和独立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再次,在教学中,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教任务实际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是交往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只作听众,应自觉地动起来,操作数学,通过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发展个性中,要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还有,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是独特的,独立的和发展的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

  只有把《课堂教学》的五个方面把握好,才会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精彩的光芒。

观摩课心得体会4

  10月30日,我有幸在黄山实验小学聆听了张丽、李媛、李萍、陈凤荣4位老师所执教的作文教学课以及精彩的报告。4位执教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颇具特色的肢体语言,朴实无华的教学风格令我难以忘怀。

  张丽老师的“学写日记”图文并茂的日记格式,循循善诱的讲解,细致入微的日记内容分析,学生的模仿写和展示点评,给我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媛老师的“关注提示语”更是精彩,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说”的不同表达方式入手,用具体的事例,详细的讲解如何让关注提示语,并让学生做了具体可行的训练,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李萍老师的句子娃娃图画式“看猴山”习作指导,更是图文并茂,按一定顺序写作训练精准到位。

  最精彩的莫过于陈凤荣老师漫画情景作文教学指导。陈凤荣老师一再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在《情趣作文教学》这节作文课上,张老师用她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写作指导课。

  陈凤荣老师说:“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是教学。”作文就是生活,是生活的过程,是建于学生生活基础之上。先有生活的观念,然后才有教学的努力。教学的作用是让学生作文生活的质量更好,一味的追求教学的目的,将使生活变得苍白而无力,将夺去学生生活的活力,生命力,反映出的作文也就变得呆板。

  陈老师的教学中引用的例子都来源生活,报刊杂志的漫画,电视的公益广告等等,生活的素材被他加以改造利用,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媒介。作文融入了生活,使挤牙膏的艰难变得灵动而鲜活。作文不再困难,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佐料,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陈老师倡导:“作文应该有意思,不是有意义”。她阐述:选材要有意思,一个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作文意识,时刻考虑到孩子会喜欢哪些话题;命题要有意思,要确定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充满语文童趣的`命题,活化学生的思维;要把课上的有意思,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流程,让孩子感到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意思;评改要有意思,当面评改是有效的,要有好的语感,能瞬间发现闪光点,并予以放大。

  陈老师老师强调要注意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感受的积累。老师要有积累的意识,要以读为主,多读多背,一堂课上完,要给学生留下什么东西,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要多组织活动,创造机会,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中,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要引领学生学会感受,感受身边的事物,记录个性化的感受,让生活充满诗的意味。

  一天的学习时间十分短暂,留给我却有许多许多。执教老师们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我不可能全部学到,但是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却是需要我用心去领悟的。

观摩课心得体会5

  11月中旬,我很有幸参加了在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观摩课的听课活动,充分领略了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此次观摩,让我对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新课的前提,是学生心理意识的一种良好心态反应,也是学生自觉主动从信息源各种载体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自觉学习理解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预习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二、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品德课堂的三分之一模式就是外在的绚丽,并不能真正做到将课本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应该来说是不适合作为常态课来使用的模式。而这三位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么花枝招展,而是非常的实在、实用。他们的导入简单明了,用时短,但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感到三位老师并不是花很多精力来对课进行外在的模式化,而是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这三块很好的整合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三位老师巧妙的引导与设计,赢得了在场观摩者的赞赏,而我也认识到了一堂真正好的品德课就应该脱掉那种刻意营造的'热烈讨论学习气氛的花俏外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且学有所获。

  三、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应该承认品德课堂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沟通交流表达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是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学模式,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并学习。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将这一科学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力不从心的两难问题。比如说,我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小组成员中限定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就容易使不用发言的同学产生懈怠心理,小组成员角色是否需要互换、如何互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究。再比如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应该做什么;自主学习的时间及任务的确定应注意哪些问题;老师的教应该教到哪些地方,讲应该讲到什么分寸;对于课堂生成的知识的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的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探讨与研究。

  总之,在这些观摩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训练,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观摩课心得体会6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约3000名代表共同领略了16位青年教师的风采。活动精彩纷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我有幸参加这次代表了全国小学语文界最高水平的赛课观摩活动,欣赏了16位青年才俊的精品语文课,获益匪浅。总的感受:十六节课风格各异,异彩纷呈。有的课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有的课精巧细腻、春风拂面;有的课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有的课厚重凝练、引人遐想……尽管风格迥异,不一而足,但所有课都依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本着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上述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的思想,强化其“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课的设计都遵循“整体(初步感知)――部分(深入感悟)――整体(回归升华)”的教学思路;寻找能有效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言训练点;确立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开展听说读写书的全方位训练。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本色

  目前,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及人文性,对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上取得共识。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还是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认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如何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强调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20xx8月的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提到要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上述过程中必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换言之,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阅读课中,有的以读为主,通过反复读,品味语言,读出感情,读懂道理,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引导探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课读写结合,立足文本,感悟文本,拓展文本,在理解与表达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浙江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月光曲》就是极好的例子。

  ……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

  学生写。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学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皎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老师:恩,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清幽的月光让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

  ……

  蒋老师的教学从听写词语开始,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让我们看到扎扎实实的词语教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动的词语教学。

  接着,蒋老师让学生用上听写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中,重点研读贝多芬与盲姑娘交往的词句,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体会他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学生在充分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山东徐慧颖老师执教的《给予树》,在初步认识了文中的人物后,通过“沉默不语”一词进入金吉娅的内心,体会到她对家人的体贴。接着在理解金吉娅为陌生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时,出示了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时教师有意漏掉了“什么都”,在比较中学生知道“什么都没有”就是“小女孩一丁点、丝毫都没有”,从教师追问“小女孩没有什么?”中,学生了解到小女孩“没有礼物”,“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没有圣诞节的乐趣”(学生的回答)。通过体会“沉默不语”和漏词这两个环节,学生体会到小女孩渴望得到关爱的愿望,自然也从金吉娅用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只为哥哥姐姐买了棒棒糖,却为小女孩买洋娃娃这一行为中感受到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二、教师实力彰显无限魅力

  纵观整个教学大赛,几乎所有做赛课教师都具备了出众的才能,他们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扎实。

  江苏的陈飞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语言幽默,自然潇洒。一上来他请学生读课题,第一位学生把“清平乐(yuè)·村居”读成了“清平乐(lè)·村居”,陈老师是这样表扬学生的——“嗯,读得很不错,5个字读对了4个。”幽默的语调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便紧接着让学生指认出课题中哪个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清平乐(yuè)”。在接下去的课堂上,陈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词中字词的理解,而是通过文字引导学生进入“词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来自山东徐慧颖老师执教的《给予树》,教学已经到了尾声处,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发挥想象说一说“当那个小女孩收到金吉娅送来的圣诞礼物时,她会激动地说些什么?”或许是前面的几个学生讲得很多很好,轮到第四个学生回答时他忽然“卡”住了,对着话筒怎么都憋不出一句话来,而关键时刻计时铃声又响了。怎么给这个学生解围,又能准时下课呢?只见徐老师不慌不忙地接过话筒对这个孩子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你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巧妙的话语立刻引来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因此也获得了满堂彩。

  三、朴实课堂把握阅读之本

  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崔峦老师提出“把阅读观摩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他说,理想中的阅读课就是教师要做到“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明显;加上有一点自己的特色、教学的亮点,给听课老师一些启发、回味,给他们留下一点难忘之处”。

  让我们来看一下辽宁的傅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跟随作者周烨去看一看,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板书:扎绷带、夹出

  师提示:把声音放出来,大胆一些!

  生读课文

  师板书:咳嗽、饱经风霜

  师:课文读到这儿,这两个词语,谁先来读一遍。

  师:扎,做一圈圈捆讲,在这里读za、,生字“嗽”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不要把“欠”写成反文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

  师:读一遍课文了,课文写了几件事?

  生:5件事

  师:给每件事概括小标题。

  生:鲁迅先生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

  师板书。

  师: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抓住主要事件,我们可以用追悼伯父来做小标题。还可以用什么词?

  师:可以抓住主要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小标题,想好了,可以在书上写上。

  (指名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写)

  ……

  在这个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傅欣老师引入课题毫不拖泥带水;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明确,时间充分;生字的读音、书写教学扎扎实实;整体感知、概括小标题,鼓励写旁注,既注重了方法的指导,又重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知道,在感知文本阶段,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是读懂文本最基本的要求,这虽然很常规,但很必要。傅老师能够在这么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赛课活动中给予充分的时间,非常到位地实施这一环节,足见傅老师平时课堂教学的扎实。

  崔峦老师有句顺口溜来概括阅读教学的本质,这就是: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的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潜心研学,体验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快乐,去体验扎扎实实为学生的充实。

  结合本次阅读教学观摩课,我谈几点个人的感想和认识,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交流和共勉。

  1、教学思想的更新要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课堂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抛弃表现的欲望,全身心为学生的“学”服务;妥善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追求二者的统一,不能把工具性搞得很模糊,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在教科书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自主与指导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处理上,要全面认识,得当处理。当今时代,我们要对语文教学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美国卡内基大学的一位教授提醒我们:“中国百花园中有很多很美的鲜花,千万不要丢掉自己的而去移植别人的.花。”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我说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是说排斥当今的课程改革,更不是不学习,而是要批判的学习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崔峦讲,“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继承、发展、创新;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懈追求是:求真、求实、求活。”

  2、教学技艺的提升要勤学苦练。

  本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做课教师课堂上那份自信与潇洒,那份沉着与稳健,让人钦佩、令人羡慕。但我想,那是与他们勤学苦练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和思考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的不二法宝;其次要苦练教学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深入钻研教材的基本功,现在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解读文本,深入与文本作者对话非常重要。具体的讲,教师课前解读文本,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钻进去”,“潜心会文本”,并占有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文本有更真切、深刻的体会,读出独到的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确立明确、实在的教学明目标;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立本课的语言训练内容,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方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普通话、课堂应变和调控等功夫也是必不可缺的。

  3、语文教学的操作行为要删繁就简。

  一是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要准确,有利于教与学的便捷高效地展开与深入;

  二是教学训练点的确立要集中,有利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绕教学目标,有层次的开展读、思、议、练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

  三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要简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是教学的特点和亮点要独到,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启发、回味,给他人留下一点难忘之处。

  总之,本次活动我的收获使我在教学生涯中受益无穷,也给了我许多思考,让我真正理解了学“无止境”的内涵。

观摩课心得体会7

  华师大附属小学黄潘文老师今天执教了四年级《垂直与平行》,这是在孔珍工作室跟岗学习以来听的第一节课,不论是从黄老师的课堂上,还是从听课老师的评课议课中,收获良多。

  黄老师上的这一节《垂直与平行》是常态课,没有太多的花俏,正是这样,很好地体现了黄老师平时的教学智慧,黄老师在课堂中精炼的语言,使得在场听课的老师由衷地赞叹。

  《垂直与平行》是一节值得研究的课例,黄老师上课伊始,直接奔题,出现一条直线,问同学认识吗?有什么特点?当中简单明了,为研究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做好了铺垫;然后以一张白纸为平面,可以想象成无限大的平面,画两条直线,看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收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关系。在黄老师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听课者在肯定黄老师教学的设计的.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老师在议课中谈到,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学科,具有大量的数据时,我们才有分类的价值。所以建议不需要收集相交与平行的特例,应该把学生所画的两条直线的所有情况展示,再分类。也有老师提出,一节数学课要体现数学美,要围绕数学是什么(What)?为什么学数学(Why)?如何学和如何教(How)?来设计。我想,这两点建议,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一位老师观看了黄老师的课堂和听了听课老师的评课后,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准备在另外一个班上一节《垂直与平行》的课例,我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垂直与平行》这一课例,很多老师都曾经执教过,或者听过这一课例,感受颇多,我自己也不例外,在这里我附上一份自己执教《垂直与平行》的教学设计,希望大家也能给出宝贵的意见。

观摩课心得体会8

  能够听三位数学学科优秀老师的课,我感到很荣幸。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认真做笔记,为期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现在想谈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三节数学课,前两节是关于平均数问题,一共讲到了两种不同的求法:

  第一种是移多补少,第二种是计算法,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求平均数。两位优秀老师的课让我很有感触,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首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面,两位老师都做的很好。邀请同学们去观看动物王国的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当小裁判来裁判输赢,刚开始的时候是在选手一样多的情况下去判输赢,这时候学生们知道了可以算出各队的总分来证实哪个队实力强。但是在各队选手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于是老师们逐渐引导学生们发现,在人数不等的时候可以算出每队的平均分来判别哪队实力强。其次,两位老师让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探究平均数的问题上,两位老师给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在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问题,让学生们对这个提问很感兴趣,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说一说问题中平均数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再次,在师生一起探究问题的'时候,两位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个了学生,积极的引导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是多少,比如说在探究怎样求平均数的问题的时候,两位老师都讲到了两种不同的求法,一种是移多补少法,另外一种是算数法,但是老师们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后,两位老师都会进行即时练习,能让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又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很活跃。两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直面带笑容,师生关系很融洽,学生们完全把老师们当做是他们学习的伙伴,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们都很积极的去展现自己,去回答问题,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同样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她们身上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只是觉得方老师在课堂练习中举例太多。

  对于第三节课,让我也有很大收获,它是一节关于中位数的课。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影响了平均数,此时用平均数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中位数,因为它不受数据偏大或偏小的影响。进入新课前,老师给学生们展现出了一组表格,让学生们去判断她所提出的问题到底对不对,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探讨,学生们发现了事实的真相,理解到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发现去求出中位数,最后,老师通过补充问题的方式和学生们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之,三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吸收她们的优点,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肯定能带来收益。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话,也让我收益匪浅。

观摩课心得体会9

  XX月XX日-XX月XX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家名师大讲堂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真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首先真的是要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听课的机会,也感谢举办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能举办一个这么有利于我们教师学习的活动。

  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XXX、XXX、XXX、XXX四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名师们轻X、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

  听这四位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这已经不单单是课堂了,他真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

  X老师平易近人,在课堂教学中用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真正为学生营造轻X的学习环境,不时引来孩子们和台下老师阵阵的笑声。X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知识,把本来很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造就了生机勃勃的课堂。在X老师上课期间我好几次都热泪盈眶,我真的是被学生们的智慧和发散的思维所感动,而每当此时所有老师都会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而在下课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就连我也好久回不过神来,我才体会到什么叫艺术和享受。

  X老师的报告也非常精彩,他提出了十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直击我的内心,其中“深度的课堂,不应该改是难度的课堂,应该是有思维延展度的课堂” “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只有看不见的知识才是学生能带走的知识”“敢于让学生把错误发生在课堂......”,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之前自己的教学是多么肤浅,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在数学课中我该给予孩子们什么,哪些东西才是对他们永生都有用的,该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怎样才能使他们知识系统化。这些还有待于我自己继努力探索,但是我现在知道,我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用尊重的思想对待孩子的思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XX老师的课与XXX老师钱老师是有不同点的,XX老师的课更注重了挖掘知识的深度,教会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让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的作用,更是值得我去深刻的反思上数学课的意义。

  X老师的讲座《基于学生经验的有效教学设计》中说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教三不教。三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要教,容易错的地方要教,学生想不到的地方要教;三不教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要教。“教育错了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更是戳疼了我的内心,我更加了解我们教师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自己的失误可能毁掉的就是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更远至于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像XX老师说的那样“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教别人”。

  XXX老师从七巧板引入了《图形的运动》这节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最后的游戏让学生不仅在玩中学,更是在发散他们的思维。XXX老师的.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要做好失败的修养”。从X老师的讲座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能简单的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能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

  听XXX老师这堂《认识面积》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本节数学课看似普通,实则是把学生易错易混的点(面积与周长概念的混淆),深入浅出的讲的非常自然通透,每个环节衔接的非常自然。达到了“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而X老师在课前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进行的调位行动更是值得让我学习,他的任何细微之处无不是在为学生着想。

  X老师的报告更是让我收获更多。X老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公开课只是优化了的常态课”,让我意识到课堂并不只是需要一些花架子,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力得到提高。

  他在讲算法多样性这个问题时,X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我明白算法的多样性只是教材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设计的,他并不需要老师生搬硬套把每一种方法都搬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一点影响对我的教学真是特别有帮助。以及X老师的分层布置作业更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去学习、去实践、去摸索。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在上课过程中却有着同样的着眼点,那就是充分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充分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智慧得到了绽放。这点我将会把它铭记在心。

  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付出的要比别人多,想的要比别人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有一股钻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观摩课心得体会10

  通过本次的网络学习,使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感想很深,体会很多,受益匪浅。

  一、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转变。

  在集中培训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程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

  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

  体会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

  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

  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

  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科研方面,听专家介绍了论文的写作,从培养意识到选题,收集素材,怎样写,学会了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养成了平时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要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要用科研促进教研。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要进行科研,必须做如下几点:

  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为自己的科研提供理论以据;

  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积累,为科研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第三,要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做研究型教师。

  四、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得到培养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展现知识的发生,更好的传授,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现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联想、想象能力,好奇心强,侧重于形象思维。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训部门为我们安排了《几何画板》的课程,懂得了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为以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中数学几何画板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我一定要学好几何画板,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我已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水平。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观摩课心得体会11

  近日,我中心校进行了“博鳌镇中心学校20xx年语文课堂教学选拔赛研讨活动,我听了七位老师的语文公开课,感受颇深。对公开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谈一谈我在听课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倾听、

  我带着好的心情去倾听,会发现别人的课堂中的教学优点,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学习

  在听课中从杨凡老师的教学案设计就很有层次,从“会读——会说——会填”这样不同的层次设计,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值得借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教学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我通过观摩同行的课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欣喜之处,亦有不尽人意之处。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多样,重实效。

  2、合作目的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3、.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

  4、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点很多,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提升自身素质。

观摩课心得体会12

  本学期,利用云平台共观摩了四节课,从中我受益匪浅,并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

  第一、二节课是主题活动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课不同,本次观摩的两节主题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即把课堂当作学生们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而前期的工作需要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课下完成,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个信息量剧增的社会,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一节主题活动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薄薄的一张纸引发了全体学生的头脑风暴,有的小组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收到了启发,动手制作了纸质的打击乐器;有的小组研究了纸与文化的关系;还有的小组探讨了节纸与减霾的关系。研究的方法多种多种多样,举行课题研讨、绘制思维导图、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等,全面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这节课中我了解到了发散思维的魅力、知道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证实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在第二节主题活动课中,学生们研究中国桥梁史、探讨十七孔桥和布鲁克林桥的异同,不仅开阔了眼界扩充了知识,更能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思路。从这节课中,我了解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只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通过这两节课的观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和头脑风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敢想、敢做、敢创新。

  第三、四节课是数学课,从中我认识到教师适时进退和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对整节课的影响。在第三节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尝试。重要的步骤让学生去做去展示、重要的结论让学生思考得出,让教师、学生一同享受课堂。“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第四节课,课前小游戏与授课内容无缝衔接,《猜猜他》这个小游戏,强调了每个人都有特点,巧妙地导入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特点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然后,教师通过切土豆、搭建长方体构架来认识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学生兴致非常高,教师讲得也很尽兴。

  通过观摩本次的优秀课例,我才真正明白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深层意味。也认识到了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中,教师适时进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得以发挥和提高。

  以上便是我观摩优秀课例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应用学习到的先进理论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真正让学生拥有课堂、享受课堂。

观摩课心得体会13

  今天,听了英语观摩研讨课,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明确,口语流利,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层次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与启发。

  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学生自主学习明显,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语言教学,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英语学习就是要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流,可以根据学生们真实的情况进行猜、问答。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我们往往在课堂上强调小组合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思维。在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时,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本节所学知识点,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总结归纳,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的。

  老师的课堂设计形式多样,教师整节课充满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每一步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在学习了有关职业的单词后,通过快速闪图片,学生集中注意力记忆,然后在学案上写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单词的方法。真正使学生感到就像考试一样紧张---集中精力学习、记忆和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今天的观课,收获不少。每次的活动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根据合作、探究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对学困生的鼓励和照顾,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既要注重听说和读的训练,还要加强写的训练,尤其是新授课的单词和短语,只有边记边写,才能掌握得更好,运用得更灵活。

观摩课心得体会14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小学教学研究杂》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这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6位名师,其中全有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数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的吴正宪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首批省培专家罗鸣亮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金华市金狮附小校长、教育部国培专家俞正强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的徐长青老师,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海安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储冬生老师,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抚州市实验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曾莲秀老师也是这6位授课老师之一。并且这次活动的总评课人是由江西省特级教师、现任南昌市广南学校党支部书的吕英老师担任。这次观摩课活动可谓是精英荟萃、精彩绝伦,绝对是教育界的一次视听盛宴、饕餮大餐。而我,作为近千名听课者中的一员,十分幸运而又幸福地享受了这次精神盛宴。

  每位名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如吴正宪老师的课,气氛愉悦和谐,整个课堂呈现出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生动活泼局面。她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么完美准确,又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显而易懂。如徐长青老师,他仿佛带着天津人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配合他的热情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他的课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的相声表演。再如俞正强老师,他以他独特的冷幽默以及俞氏智慧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他的“因”“果”之论,“不能忽略一眼,也不多看一眼”犹在耳边,并铭记于心,鞭笞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切勿“忽略那一眼”。还有罗鸣亮老师的缓缓道来如沐春风、曾莲秀老师的严谨治学优雅姿态,储冬生老师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无不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大师级人物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

  此次听课收获很大,收益匪浅,并让我从中感悟颇多,更多的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要学习的很多很多。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准备必不可少。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包括备好课,并且在上课之前还应先与学生做好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渗透上课纪律。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根基。

  二、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精彩的导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如罗鸣亮老师在《四边形的分类》这一堂课中,利用“猜猜信封里是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创设情境。

  上课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俞正强老师在上《字母表示数》这堂课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头发和学生的头发的不同这一资源,快速准确地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四、简洁准确的课堂用语很重要。

  同样一个知识,有的老师一句话就能讲明白,有的老师一节课都解释不清楚,关键在于用词是否准确。在观摩课中,每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上课时,每个词语都是精准的引导语、过渡语或者总结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吴正宪老师在讲《重叠问题》中算式“5+7-2”中为什么要“-2”和“3+5+2”中为什么要“+2”时,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让更好的让学生明白“即参加语文组有参加数学组”才需要+2或-2,然而吴老师一句“算重复的需要减掉,没计算的需要加上”,简洁易懂,瞬间让我折服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就像吕英老师说的,各位名师的上课风格也许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学得会的。但是听课之后总得有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探究,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让学生进行拓展,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唤醒学生的内心,这些都是我要研究的方向,也许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但只要认准了这个方向,我终究是要前行的!路确实还很长,但我可以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学习!

观摩课心得体会15

  近日来,通过学校的组织的观摩课。我学习了多位老师的课程。非常开心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听后,感受很深,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1.注重细节的处理。例如,XXX老师在观摩课中为了突出重点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激光笔在ppt上重点内容,反复的画圈,导致激光笔一直在快速的运动,使人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引起了我得轻微的不适,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诸如此类的小的细节,在其他几位老师身上或多或少的也存在,因为我们应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的反思我们身上的问题。

  2.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XXX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热烈的气氛之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这种积极的氛围,形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主动获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话、相信学生、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二是注重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的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真正懂得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面对新知识,敢于提出一连串想知道的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地探讨,使概念内涵充分揭示,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对化学的理解。整节课都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化学,获取知识。

  2.注重肢体语言。过多的肢体语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呆板、木讷、无精打采等负面情绪也会随着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XXX语言魅力。合理的利用语言、声音和声调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美的声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通过上学期教学中心组织的活动,我有幸听到了XXX教授的培训,她的声音,她的教学方式,都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对于教师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犹为重要。魅力课堂的营造一定与教师那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息息相关。教师的语言美首先体现在语音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其次是懂得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的常识,发出来的.声音宏亮圆润,字正腔圆,清晰流畅。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诚然,我们应摒弃那种刻意的人为雕饰的语言,但我们绝不可因噎废食,因为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看家本领。教师要用语言的抑扬婉转,来影响课堂的起伏,增加课堂魅力指数。

  4.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问题的回答,都要给与及时的、积极地肯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二、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

  1.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张婷婷老师的课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够充分,而在XXX老师的课程中,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相对较好,但是ppt的内容不够鲜活,更多的是对书本知识的复刻,而不是让知识“活起来”,“动起来”。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所有老师深思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2.调高知识的传授能力。XXX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了股票K线的相关知识,总结了很多的口决,比如:“红三兵”,“阳孕阴”“阴孕阳”,虽然口诀通俗易懂,但是十几句口诀,也很容易忘记。如何将知识更简单的形象的传授给学生,是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3.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此次观摩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观摩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观摩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观摩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观摩课心得体会11-14

观摩课心得体会06-21

体育观摩课心得体会04-11

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04-25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2-01

小学观摩课心得体会01-11

幼儿观摩课心得体会01-24

观摩课培训心得体会02-11

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0-28

关于观摩课心得体会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