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2-02-13 11:25:2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计划范文汇总8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教学计划范文汇总8篇

教学计划 篇1

  教学总目标:

  综合实践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以下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的等等。

  一、阶段目标的侧重点:

  小学阶段的目标侧重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自然、社会、自身,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为:要有“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重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经验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重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一)学生与自然的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

  (1)学生对自然的认识与了解。

  (2)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3)学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学生与社会的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

  (1)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真、善、美的。

  (2)了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阳光固然灿烂,但阳光灿烂的地方必定有阴影,让学生正确地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3)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认识、了解社会,并立志改造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三)学生与自我的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

  (1)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做一个不亢不卑的人。

  (2)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正确看待自我和勇于超越自我,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

  周 次 教 学 安 排 课 时

  1 肯德基与健康 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2

  2 调查与统计 2

  3 整理分析资料 2

  4 活动总结 2

  6 肯德基为什么是“垃圾食品”

  5 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2

  7 上网查找资料、收集资料、 2

  8 “垃圾食品”的讨论会 2

  9 活动总结 2

  10 对可可可乐的调查 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2

  11 收集可乐不宜多喝的资料 2

  13 整理分析资料 2

  14 活动总结 2

  15 油炸土豆条、片伤身体 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2

  16 搜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 2

  17 活动总结, 2

  18 关爱自己,关爱健康 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2

  19 小型辩论会 2

  20 搜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 2

  活动总结,写《倡议书》 2

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的:

  在《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两个班级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后进生措施

  后进生在两个班级中都有存在,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还有些是由于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这些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在体育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3)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4)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我坚信我所教的班级里没有后进生。

  五、德育渗透

  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这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

  六、体育课教学常规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及为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危险物品,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有事有病要请假,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

  4、在课堂上要注意安全,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6、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七、教材

  1.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2. 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 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教学计划 篇3

  1.目前建筑给水排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为工业和民用建筑提供必须的生产条件和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科学。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授课和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建筑内部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以及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和建筑中水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居于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安装、系统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能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特点和“卓越计划”的要求,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下:(1)课程体系与实践需求存在差距。目前传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课堂教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实践环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实验环节和创新教育环节缺失或比重偏低,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此外,尽管有些高校也设置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习内容,但由于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实施效果也不如人意。(2)教材内容滞后于实践发展。近年来,以生态环保为核心,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为代表的科技发展需求,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教材内容无法有效覆盖上述内容。(3)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当前高校教师多为“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多数高校尽管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但配套制度缺失,导致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难于开展。

  2.我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学实践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环节,不断强化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涵盖基础理论教学、基础实践教学、综合工程实践教学与应用创新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新的教学体系。(1)基础理论教学。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需求,在原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建筑消防技术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不断完善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使理论教学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2)基础实践教学。在各教学环节中灵活穿插调研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同时设置认识实习、实验等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感性认识,不断深化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校是全国率先开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试验的院校之一。目前,我校已设计并开出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建筑排水管道水力工况实验”、“虹吸式雨水斗水力工况实验”、“卫生器具安装与管道连接实验”、“建筑排水管道噪声测定实验”等实验项目。(3)综合工程实践教学。设置专业案例分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4)应用创新实践教学。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设置课内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在了解当前建筑给水排水专业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实践,自主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强化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积极实践,探索“双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但理论优势明显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联合,建立“双师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建筑消防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均聘请设计院资深工程师承担1/3以上的课堂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全面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基本理论的同时,深化学习内容、增强工程意识;在毕业设计中,每名学生皆由校内教师与设计院外聘教师共同指导,一方面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流程、设计要求以及面临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3注重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充分利用我校在城市节水、雨水利用等方面的科技优势,使课程教学贴近实际,与首都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协调一致。一方面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在培养计划中落实建筑节水设计、可再生能源加热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概念及设计要点等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亦庄开发区、东方太阳城、国家大剧院等典型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科技发展,了解行业需求,使建筑给排水工程教学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3.结语

  “卓越计划”是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我校基于“卓越计划”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实践探索表明,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探索建立“双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未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探索建立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环节的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的长期参与积极性;(2)在强化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探索建立优秀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3)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使得研讨式教学的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努力。

教学计划 篇4

  个人信息技术计划

  1、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要利用好这种教学手段,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我打算在三年的时间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制作教学课件和网页制作的水平,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充分利用好大连教师网校本研训专题的学科相关资源,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从中掌握、理解新精神,变成自身知识。

  教学安全计划

  1、教师生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体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健康教育课和安全教育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身心均能健康发展。

  3、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课程在教学时适时渗透安全教育。课堂上进行操作时,教师要明确要求,及时关注。

  4、认真执行上报制度。发现事故一定要及时上报,不能认为这是小事,我自己能够处理,而不上报。决不能因为不及时上报,而延误了处理的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善后工作。

  总之,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才能紧握成功的.钥匙、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不断努力探索、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想达到这个目标,成为无愧于新时代的教师,就必须自觉地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经受锻炼,经受检验,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争做一名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同事欣赏、学生喜欢的合格人民教师。

教学计划 篇5

  一、基本情况分析:

  XX镇有10所幼儿园,42个教学班,共计1400多名幼儿,其中大班 人,中班 人,小班 人。XX镇幼儿园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丰富。针对各村幼儿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活动形式及内容等情况,首先各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划分了户外活动场地,保证各年龄段幼儿户外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并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利用废旧物品和农村的自然资源制作大量体育器械,器械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体能发展目标,针对器械的不同设计了流动式、循环式、自由区及原地区等场地设置,将多种技能综合体现,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将各个技能得以巩固和练习;其次丰富了户外活动内容,将集体操节、年级组集体器械活动、班级分散器械活动、体育游戏、队列对形练习及大型玩具交替穿插在每日户外活动中,有集中有分散,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致。

  二、活动总目标: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孩子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品格形成的良好途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根据XX镇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此计划。各班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班的户外活动计划。

  各班要以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根本,依据各年龄段基本动作发展目标,注重幼儿技能的掌握,趣味性地让孩子在活动中能够有创新的空间,突出本园特色,以集体活动(集体课间操、队列队形、民间游戏等)与分散活动(器械、体育游戏)相结合的户外活动形式加强幼儿对技能的巩固和练习,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内容的设计:

  根据集体创编、自主研发、多途径收集等设计策略,以晨间锻炼、早操、民间体育游戏、自制体育器械游戏为主要内容,设计相应的集体、分组、个别等活动形式,制定了户外活动的基本框架。让幼儿做到:

  1、能合群地参加民间体育游戏,在老师的带领下能运用自制的玩具进行户外活动。

  2、不迟到,积极、乐意地参加晨间活动,手脚协调性地参加课间操活动。

  3、愿意参加民间体育游戏并执行游戏规则,愿意运用自制玩具进行户外活动。

  4、会使用多种运动器械锻炼身体,以轻器械操为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

  5、喜欢参加民间体育、自制玩具等游戏活动,动作协调。

  6、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其他器械锻炼身体,有良好的整理习惯。

  7、能运用自己制作的活动器械进行活动,能创编简单的游戏,制定规则等。

教学计划 篇6

  (一) 工作计划的格式:

  1.计划的名称。包括单位名称和计划期限两个要素,如"年度班主任工作计划"。

  2.计划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3.最后写订立计划的日期。

  (二) 工作计划的内容。一般地讲,包括:

  1.情况分析(制定计划的根据)。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

  2.工作任务和要求(做什么)。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一定时期内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工作指标。

  3.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怎样做)。在明确了工作任务以后,还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 制订好工作计划须经过的步骤:

  1.认真分析班级的具体情况,这是制订计划的根据和基础。

  2.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现实情况,确定教学方针、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再据此确定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确定工作的具体步骤。环环紧扣,付诸实现。

  3.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缺点、障碍、困难,确定预算克服的办法和措施,以免发生问题时,陷于被动。

  4.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组织并分配力量,明确分工。

  5.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计划一经制定出来,并经正式通过或批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继续加以补充、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把握试商和商的书写位置。

  3、解决问题: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学会试商。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正确判断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关键: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通过计算过程的探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铺垫知识

  1、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还记得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在生活中,要用到除法的机会多吗?你有没有遇到过?举个例子说说。

  2、看图发现并解决问题。

  (1)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吗?请你说一说。

  学生提出问题:

  ①92本连环画,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能分到几本?

  ②140本故事书,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能分到几本?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指名学生说说解决的方法,并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教学计划 篇8

  摘 要: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出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文章从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几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应确立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的“高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和应用并重为宗旨构建其教学体系。其培养目标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创新、敬业、协作精神的高级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定位。第一,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学科通才教育。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既不是重点大学的研究型教育,也不是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它的培养模式应该是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即学科基础要体现工程学科平台的要求,但又不过分拘泥于理论的严谨性而对工程实践给予一定的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通才教育;第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应是基础理论与工程能力、技能并重的教育。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并重,在基础理论知识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实践、实训教学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注重实效,注重能力的培养,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力求培养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第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面临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变革要求:[1]在国内,土木工程中多学科及其知识的融合,综合性工程项目的增加,特别是经济体制、就业机制的变化,使得综合素质高、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成为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开始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向着注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进了一步,土木工程类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逐步增大,国外企业也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国内、国际两方面对人才的要求,并把这种指导思想落实到新的教学计划中去。

  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从历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除少部分人(10%左右)继续攻读高一级学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大多数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施工管理、物业开发、工程预算、工程监理、工程鉴定、改造加固等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应用前景;

  第二,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建筑电气、给水排水、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第三,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

  第五,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建设部高等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有关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原则[2]和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表现为:

  1.制定和完善了切实可行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为了很好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了旧教学计划,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为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创造了条件(见表1)。考虑到学生考研、找工作的压力,对各学期的开课量做了合理的安排,把课程适当提前,减少四年级的开课量。

  2.保证各门课的知识链连续但不重复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仔细研究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每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整合优化,打破各个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根据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并严格按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课程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这几门课程对实践内容部分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教师灵活掌握,有些内容会造成重复或遗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首先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梳理,然后对其进行整合优化;在教学大纲中,我们明确规定“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课程设计”包括排架设计和浅基础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做桩基础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要包括楼和框架设计,毕业设计做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并调整了相关课程的学时,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强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新教学计划中除了“两课”社会实践,还设立了:军训、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共计39周。

  为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我们与设计单位、科研单位、施工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元化的实习基地,探索有效的新型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4.重视外语学习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教学计划是教育思想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方案。我校肩负着为华南地区经济建设输送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既继承了原有课程体系的合理部分,又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使我们的教学计划符合科技进步与学生今后发展的双重要求。

  参考文献 2 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通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