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9 10:02: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年月日》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月日》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学反思1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这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透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能够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发状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习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年月日》教学反思2

  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学生十分感兴趣,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许多规律。一开始学生认识年、月、日,自主寻找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利用年历,而年历的构成、各月之间的联系、星期的循环等,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忙,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制作年历。

  1、制作年历数学活动,学生受益多多

  本课教学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知识,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宽,并与手工劳动、美术、语文(诗词)等学科融合,让学生在综合化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我也能制作年历!)。由此可见,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2、数学活动的主旨首先是数学的,千万不能偏离

  在设计中,我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中的数学的东西是不是太少了?因为它毕竟是数学课,而不是手工课或美术课。

  为了手工和美术等的东西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首先,我把第一步布局设计放在课前。课前,我就让学生搜集材料,透过讨论交流,自主选取和确定年历的主题。然后,我又大胆放手让进行布局设计,并把要画的画、要填写的诗词等进行先期处理。其次,对于第三步完善加工,有些同学课堂上来不及完成,我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不折不扣地高质量完成,还透过评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体验制作的成功体验。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学上来,以重点完成第二步制作年历。具体如下:开始,我透过安排必须时间的复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下一步制作年历打下了基础。

  在制作过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重点进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写。因为一月份是一年的开始,既要注意与上一年衔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个月的天数填到为星期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与一月份的衔接,又要注意它是29天,而不是28天。

  透过两个月的填写,学生会在其中逐步熟练,并会慢慢体会到一些规律性,以后的填写就容易多了。以后,我开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月的月尾进行一次核对,以防发生连琐性错误。

  在填写过程中,我总是注意让学生不断总结注意点,循序渐进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写完成后,让学生总结注意点,在填写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原先上下两排的数字之间正好相差7;前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剩余了几天,后一个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几天,这才是正确的衔接;如果前一个月没有剩余的天数,是后一个月从第一格填写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日都用红笔进行了标注,这样看起来比较醒目明了)

  3、激发兴趣,引导探究,使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快乐

  这堂课下课后,我把学生制作的年历挂满了教室,让大家欣赏、交流和评比,又把这些好消息告诉家长,许多家长也很感兴趣。一天,一个学生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爸爸说,这天我家不买挂历,说我的挂历制作得够水平,准备挂在客厅里呢!这对学生来说,但是最大最大的表扬和鼓励了。

《年月日》教学反思3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教学反思4

  在处理年月日的练习册的时候发现好多学生不会判断平年和闰年,有一个判断题是这样的“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在讲解这个题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理解不了,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在学生们的眼里却很难。课下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同学们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还没有掌握好,要加强这一点的训练。

《年月日》教学反思5

  教学完《年月日》一课后,我有如下认识:

  一、注重让学生自主建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xx年的年历寻找当天上课的日期,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全班一致认为2月都是28天。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去观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料,自己去发现二月的'特殊,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不够自然。

  二、精心设计练习,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年、月、日这个内容,从纯粹的知识要求上说,比较简单。在探究结束后,用大约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说一说,算一算,猜一猜,想一想等练习。这些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紧密结合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会处理解决一些与年月日相关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在处理练习时有些草率,重点问题没有突出,有些思维训练可在课下练习。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际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与学生课上所发现的问题结合的还欠紧密,需要进一步改进,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年月日》教学反思6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新课之前让学生交流“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多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做到了有的放矢,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本课中,我在探索新知部分两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活动一:对大月、小月的探索,我提供给孩子20xx-2008年2年的年历,供学生查阅一年中12个月的每月的天数;再如活动二:对平年、闰年的探索,我提供给学生20xx-2008年的年历中的2月份的天数。这两个活动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攻克教学难点。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年月日》教学反思7

  通过这次上年月日的复习课及教研室老师的点评,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这次课也是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节复习课。根据在本单元中学生作业及课堂反映掌握情况来看,加之复习课中复习的知识点较多,这样很难针对学生不足进行查漏补缺,于是我把复习课分为两部分上。第一部分重点复习24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部分复习闰年平年大小月的知识点。这节课复习的就是第二部分。

  这节课我通过小组比赛穿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年月日的歌诀对知识点进行回忆巩固,为防止学生对熟悉的知识兴趣指数下降,我安排了一个关于大小月排序由来的小故事,最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在练习过程中,判断闰年和平年的`习题,学生反馈的情况良好。在练习:20xx年2月1日是星期三,小明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以下方法:第一种根据阅历特点,找到与2月1日一样都是星期三的日子有2月8日、15日、22日、29日,然后3月1日是星期四,3月2日星期五。第二种可以用2月的天数加3月的两天再减去最开始的2月1日那一天,算得30天,再算出30天里有4个星期余2天,然后判断第4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三,往后推两天就是星期五。第三种学生用14乘2,再加2得到30天,再算出30天里有几个星期再判断,类似方法二,但解释理由有些凑30天的感觉,不宜推荐给其他学生。于是最后我请全班学生判断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大多数学生选者了第二种,并让他们说说理由,以次弱化学生对第三种方法的记忆。

  在讲完最后一道习题的时候,我总感觉没有抓住关键点,让学生围绕关键点来解决问题。幸好有教研室的老师指出了我困惑所在:

  1、这道题没有引导学生在没有月历时,应该先去判断2月的天数。

  2、可以把这道看成周期问题,情况分两种,第一种情况从2月1日那天开始7天一循环,这样就用29加2等于31天,31天里有4个星期余3天,第一天是星期三,因此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二,再接着数三天,最后一天是星期五。第二种情况从2月1日后一天开始7天一循环,这样就用29加2再减1等于30天,30天里有4个星期余2天,第一天是星期二,因此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三,再接着数两天,最后一天是星期五。

  3、作为复习课不宜将知识点分开复习,上成练习课,要先将知识罗列成结构图,让学生有系统的记忆,然后再针对不足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这些有效指导意见,怀着感激心情的我进行了此次反思,望以后的教学中能找到更多不足,加快成长的速度。

《年月日》教学反思8

  这节课的内容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现实生活,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这节课中学生课前为查找、收集年、月、日的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查,有的网上查,有的向人请教……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因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年、月、日的资料,分析、处理信息,从而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去发现规律,在方法上、过程上与科学研究很相似,连情感体验也很相似。遇到障碍时的苦思冥想,有了进展时的喜悦,结论概括的逐步完整性,都很像科学家有过的经历。这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与科学研究迈出了可喜一步。

  课前的资料调查为学生课中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乐此不疲去发现,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年、月、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年月日》教学反思9

  《年月日》这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之后,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也有生活经验。在杭州参加“千人万课”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时,全国名师刘德武上了这样一堂课。听了这课,我感触很多,于是我想尝试着学习刘老师这样,上了这一节《年月日》。

  教学这课时,我采用了课前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例题,课堂上提出问题,这样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因此,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堂上,我先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把已懂的知识提出问题。如:1年=12月,可以提问“1年=( )个月?”,也可以提问“12个月=( )年?”接着,同桌相互提问考对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每个同学觉得考别人,很有成功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后,四人小组学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的环节很有必要,孩子们也提出了很多好问题。如:为什么要分大月和小月?为什么每4年有一个闰年,3个平年呢?直到下课,老师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只是告诉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当我上完这节课,我们组的老师也很震撼。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没怎么讲授,但学习效果很好,学生十分投入,学得主动。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有些出乎意料。从这节课的教学来说,老师没有知识的讲解,只教给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有所思考后才能提出问题,学习必须主动,才能提出问题,才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没有老师枯燥的`反复讲解,面对这么多的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地考同桌,孩子们很有成功感和幸福感,他们也喜欢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对我个人来说,通过去模仿名师上这样一节课,让我明白:名师的这一堂课,主要是传递一种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要考虑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讲解,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乃至终身学习都有一定作用;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年月日》教学反思10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

  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在本节课中,有的年历表大月最后一行制作时为了美观,将两个数字用隔开,影响了孩子的判断,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年月日》教学反思11

  听了一节《年 月 日》的教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可谓精妙,精妙之处主要在于老师有效的设计问题,以一个问题而牵动全课。听后感想万千。

  下面是一个《年月日》教学过程中对大月小月认识的教学判断:

  师: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听好,我的生日是某个月的最后一天!猜猜看,可能是几月几日!

  生:......

  师:你能告诉我这个月有多少天吗?怎么知道的?你是一个个数的吗?

  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是31日,表明这个月一共有31天。

  师:还有其它的可能吗?

  师:你们发现了吗?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不完全一样!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还有的月有(28天),到底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哪几个月有28天呢?你能在年历上找一找,将他们填在②号作业纸上吗?拿出②号作业纸,准备,开始!

  师:有31天的月份是?

  生:1、3、5、7、8、10、12。(师板书)

  师:有30天的是?

  生:4、6、9、11。(师板书)

  师:填一样的举手。不一样的,请举手,请迅速改正。

  师:像这样有31天的月份,我们给它们起了名字叫-----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我们也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大月一共有几个?

  生:7个。

  师:小月呢?

  生:4个。

  师:合起来一共有……?

  生:11个。

  师:一年有12个月呢?少了哪个月?是大月吗?是小月吗?

  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今年的2月有28天,我们称它为特殊月。

  反思:

  每堂课都有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教师如能设计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统领,在课堂上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百毛皆顺”的作用。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认识大月、小月,平月,记住各月的天数,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联系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加深对“年、月、日”的感知,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些目标中,最关键的也是最基础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大月、小月,平月,记住各月的天数。本课以“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听好,我的'生日是某个月的最后一天!猜猜看,可能是几月几日?”这一问题,抓住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特别感兴趣老师的事,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动观察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从而发现大月、小月的天数规律,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强,思维活跃。这一问,起到了统领全课的作用,可以说接下来的问题都是由此生成的,因这巧妙的一问,生成这一环节的教学精彩。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课”的关键性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巧妙串联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思维,处理好“核心”与“次要”的关系。

《年月日》教学反思12

  《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已经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课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熟记判断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八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上我通过和学生谈话:今天是什么日子?引出了年月日,通过这种拉家常式的`交谈,创设了师生亲近的气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观察了一些有意义的日子。由此引出年月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出示了学习教材的4个设问导读的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上自学感悟,合作学习。

  环节三:自我检测。

  设问导读后直接进入到自我检测,以此发现自学中学生的问题。

  环节四:点拨指导

  就自学检测中学生不懂的“大月”“小月”进行了本课的重点知识点拨。这里边又包括:

  第一层:指导年月日间的关系。

  第二层:指导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环节五: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让学生做大小月游戏后课堂气氛得到了缓解,接着我让学生进入年月日诊所,判断并说明理由来巩固本课知识。

  环节六:拓展练习

  利用了新方案上的拓展练习月历设计,其实也是在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在第二问求暑假一共多少天,就是要把本课的练习引向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上学生对日期之间的计算很是茫然,这时我给与了学生小小的提示:想想在7月和8月中各休息了多少天?这样学生的零散的思路得到了很好的整理。

  环节七: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课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所获和大家进行交流。

  环节八:延伸课外

  本来打算本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后,我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季度、半年等常识来丰富本课的教学内容。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在学生谈完收获后草草收场。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觉得自己在课上还是牵着学生走,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是很弱,这也就暴漏了自己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不够,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但课中的细节上处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今后还需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年月日》教学反思13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必须的困难。透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明白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我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搞笑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忙他们记忆,这一资料本来很枯燥,但透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个性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必须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资料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资料,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带给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光,给学生充足的时光和空间自我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潜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光和空间,让他们自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年月日》教学反思14

  《教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研究,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反思本课的教学,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些都是教学新知的生活基础。但学生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时间和数学意义上的时间,也不会主动去探究年月日的规律。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安排了5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完成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忆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本节课,我首先向学生提供了事实材料(20xx年的年历卡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去深化理解知识;接着,我安排让学生创作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我还安排了小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大小月的信心。

  三、注重与生活联系。

  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谜语、读儿歌、做游戏、和用拳头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不足之处:

  一、没有放手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在说全年的天数时,在讲各种算法时,或者在练习过程中,基本上对于练习的形式每题都是我自己分析讲解,学生本来是很有兴趣来解决的,但好像都被我当成了听众,自己说得过多,没有足够得以他们为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后的实践活动本应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是在交流、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的气氛调控,我在课中始终以表扬奖励学生为主,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摆正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关系,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才能教好学生,才是真正的师者。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欠缺考虑。

《年月日》教学反思15

  “年、月、日”是小学三年级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在设计时,我注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并用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指导整个学习过程。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引出年、月、日,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都知道些什么,从学生的陈述中了解他们的已有基础,来确定教学的起点。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本课中,多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对大月、小月的探索,对平年、闰年的`探索等)。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整体的优势,在小组中,每人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练习的设计更突出人文化。在学习了“大月、小月”之后,让学生说说老师生日的月份和自己生日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这样的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欢做,还及时巩固了“大月、小月”的知识。学了“平年、闰年”后,让学生看申奥成功的片断,引入判断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设计自然,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4。计算器的使用。因为学生未学过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为了判断方便,便在课堂中使用了计算器,突破了学生不会计算除法的难点。

  5。课外知识的引入。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根据年历卡填写表格的环节上,教师引导、铺垫不到位,学生独立观察年历有困难,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去做,影响了之后的观察、讨论、发现规律等环节的完成。课后,我反思自己的设计,觉得,如果能将第一个表格的设计稍加改变,让每位同学只填写一年各月天数的统计,再和小组的同学合作,将大家填写的合在一起看,不仅更容易操作,还能更好地促进合作意识的发展。

【《年月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年月日》的教学反思03-25

年月日教学反思03-10

年月日教学反思10-26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03-15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04-05

年月日教学反思15篇03-18

《年月日》教学反思(15篇)03-13

年月日教学反思(15篇)03-22

《年月日》教学反思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