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18 09:41:2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

  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笛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引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灵活地采用了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以超乎预想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时,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语言、顺序等”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教完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好的学生和文本,而是现代课堂呼唤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好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

  这是一片科普性和文学性都具备的诗歌,学生不仅喜欢诗歌的内容,也对优美的文字很感兴趣。一课时我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而且朗读的形式也很多,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朗读中的美。二课时默读后提问——你读懂了什么,通过板书的归纳整理文章的思路,学生还说到了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小节,这就是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启发学生说出了总启下文和总结全文的作用,并且立即进行作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印象又加深了。这堂课的'重点还是仿写,可是仿写的指导怎样高效而又有力度,这是一个难题。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找到较为丰富的资料,所以在仿写时局限于那一两种自然现象,不过我分别进行了两种格式的指导,还提出了“隔山打牛”的写作技巧,学生很感兴趣。不过这堂课上的比较随性,反思的时候感觉思路还不够清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3

  【教学重点】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2、明确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研讨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基本内容及全文的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第一、第三部分知识。(一名学生复述基本内容、说明顺序,多媒体显示本课教学重点。)

  二、齐读前两段,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特点

  1、多媒体演示四季图;

  2、多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

  ⑴ 第一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什么?

  ⑵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⑶ 从前两段看,本文说明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⑷ 请选择其中至少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过渡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丰富的物候现象,那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6~10段。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顺序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2、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词,并说明这些词语的作用。

  3、指出这几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第九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5、作者安排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四、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

  五、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自由朗读;

  2、多媒体显示问题,小组研讨、明确。

  七、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多媒体显示)

  八、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九、布置作业

  1、收集至少三则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想一想:怎样给一个小学生介绍有关“透镜”和“噪音”的知识,并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花香鸟语 决定因素 纬度的差异 (首先)

  草长莺飞 经度的差异(第二个) 空间因素 主

  高下差异 (第三个)

  古今的差异(此外) 时间因素 次

  【教后反思】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说明顺序有较清的认识,但对于空间因素、时间因素、逆温层的理解不明确,有关纬度、经度等地理知识的了解含糊。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4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此处无声胜有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新绿,一丝鹅黄,无不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的睿言智语。《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学会两个生字,认识新词,理解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一、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低下身子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把课堂留给学生。

  (二)这堂课我借助电教手段,为低年级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

  尤其是学生看到三叶虫化石的图片时,激起学生们浓烈的兴趣。

  (三)整节课的环节清晰,有低年级的年级特色。

  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有: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小练笔。整节课设计过程中,我注意到低年级教材的特点,正确把握了教学要求,使得这节课体现出低年级以识字为主的年级特色。

  (四)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让学生朗读,有自渎、同桌互读、指名朗读,也有边读边思考,学生的朗读比较有味道,说明平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朗读的形式不一,目的确是明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自渎、自悟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在讲解第四小节时,有质疑这一环节的设置,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喜马拉雅山的山巅发现三叶虫化石就说哪里曾是汪洋一片呢?”这个问题的设计的难度大了,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怎么引导都得不到预想的答案。解决方法就是降低难度,让学生知道在这小节大自然用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哪个地方是一片大海就可以了。低年级课文的学习主要任务应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上,不能像中高年级要求的细、深、透,应体现出低年级的年级特色。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吴琳撰写的。读完她的文章后当时真是心潮澎湃,她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解读的丝丝入扣,真是学海无涯呀。我以吴琳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与老师们共勉: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像一盏灯,总在不远的前方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吧,在追求的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5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公.......打鸣、电闪雷鸣、小溪奔流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二、充分朗读,注重感悟。

  课上,我毫不吝啬的在课堂上给了学生15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并按照我的预设教学程序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我把2-8小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步:通过读、说、议学习2、3小节,了解学习方法。第二步:通过默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学习4、5小节。第三步:自己学习6-8小节,再交流收获。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三、利用课件,解决难点。

  第八小节“三叶虫”化石推测地质是难点,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自读全节,再质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四、整合资料,仿写诗歌。

  如何让小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使他们不仅有东西写,还要有办法写,有文字写。这就必须有一个让学生作文练习的过程。“仿写是学习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但仿写并非简单的模仿和抄袭。因此,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求老师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指导,否则,学生们将会无从仿起。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细读第4、5节诗歌,体会反问句:“……不就像……”,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两节的语言形式相同,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句式以“大自然的语言”为内容进行仿写。在仿写之前,指导学生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在哪里发现的?”,先说后写,“说”是为“写”作铺垫。学生动笔时有了台阶,“仿写”成了这堂课的亮点。如:“你看那天空的沟沟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预言:大自然在告诉我们,雨儿将要来临。”

  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基础上感受语文魅力。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6

  这堂课我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质疑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从自由质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馈,便于适时调整已定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将生字读得准确,将课文读得通顺,而重点放在师生共同评读上,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本课中,我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的自然现象中,使学生懂得大自然到处有语言,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学习,爱自然的情趣。

  课文中例举了三种大自然的现象,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自然的现象,以及所要告诉人们的'内容。小组的反馈、交流,课件的运用适当又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语言。此举在朗读方面尤为体现,从一开始语调的比较平淡到最后的激情朗读,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到最后的摇头晃脑,每次读都有每次的不同,“读”有了一个质的变化,从读中让人感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一言难尽。最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给课文配音,这一举措,使所有的学生都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说:“我来!我来!”媒体的回放,使学生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内容,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因此,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最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2、3、4小节的样子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环节。在让学生学习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灵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通过仿说,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显风采,从而真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学习,爱自然的情趣。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7

  《大自然的语言》作为说明文单元的里面的教读文章,如何通过本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说明文能力,成为我们教师教学重点。

  其实对于任何一篇文章来说,首先要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也不例外。

  1)学生自由阅读。此环节可以是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同桌一起完成。今天上课中,更是出现有趣的环节,一同桌两名同学以“石头剪子布”游戏形式选择朗读段落,吸引了附近同学,使得本来枯燥的文字变成欢快阅读。

  2)大家一起阅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班级同学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朗读的段落。同时教师布置任务,完成雅词佳句的积累,完成每段信息的筛选。

  3)全班共同交流。通过以上的两次阅读,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了解。

完成

1)雅词佳句的积累。比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翩然归来、北雁南飞、田间草际、 销声匿迹 、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2)七嘴八舌谈对文章的理解。让每名同学根据自己阅读的水平,说说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设计提示:我通过(第几段) ,知道写了

  首先,我给学生示范:我通过文章的第一段,知道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年四季自然变化。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阅读情况谈一谈其他的段落。

  在学生七嘴八舌过程中,教师黑板板书。所有段落都概括结束。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8

  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

  2、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案例的整个分析。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9

  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三次试讲的反复磨课,下班之后的一遍遍在教室想象和学生交流,这一次的语文视导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要磨出一节课是多么的不易。经过这一个月的努力,在视导当天的课堂上,面对学生突发状况的游刃有余,面对每一个孩子回答之后的及时反馈,以及课后教研员的评课,都让我意识到了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这次的视导工作,我也对于语文课堂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名语数包教的老师,很容易在课堂上语文、数学课的风格很是相似。回忆自己的课堂,在数学课上相比之下还是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乐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能是文科出身的缘故,我的语文课更偏向于传统的高年级的语文课,老师的讲授更多,学生的说和能力培养并不多,在语文课上,我更注重于对学生语感和语言表述的内容,愿意帮助学生说出语言优美的句子,而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并不多。

  这次视导我讲的内容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讲课时识字写字一直是弱项。在听了组长赵老师的一节第一课时之后,()我大致找到了自己上课的方向,并制作了生字卡片,短语卡片等辅助教学的工具,力求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词语和生字中寻找到乐趣。课后的评课中,教研员也对这种形式很是鼓励,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在这一课中,我一共出示了12个词语,分别是“大自然”、“语言”、“以为”、“告诉”、“粗心大意”、“逗号”、“鱼鳞上”、“钓鱼”、“看不懂”、“圈圈”、“汪洋”、“镶嵌”,还有7个短语,它们是“别以为”、“到处都有”、“永远看不见”、“总也看不懂”、“仔细观察”、“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巅”。这些词语和短语有一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需要老师介绍资料和帮助理解,比如“镶嵌”、“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巅”,而其他的词语有一些是需要注意读音的.,如“告诉”、“鱼鳞上”、“圈圈”。这三个词语都是最后一个字是轻声,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把这三个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读,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自己发现最后一个是轻声。这种归类的方法和把词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既可以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重复性的带读,也可以给学生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除了这些需要理解和需要正音的词语,还有很多词语虽然有必要找出来让学生多读,但并不需要所有都讲述和老师反复带读,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没有给学生机会去自己学习和体会。

  视导结束了,但日常教学工作还在继续。在第二天的语文教学中,我利用《方字歌》这一课生字基本都是方的形声字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生字、记字形、读词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也有很多学生能很好地区分这些生字,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字音、记字形。经过这节课,我才知道,原来孩子们已经有能力可以自己学习比较容易的生字了,他们已经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到了学习的方法,而这些能力和方法正在被我在课堂上压制着。思及此,我真是汗颜。

  想到这里,我写下了这篇反思的题目,语文课堂上适当地放手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多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正向学校的润泽教育,在润泽课堂上,尊重学生不仅是在语言上尊重学生,更应该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真正在润泽课堂上收获知识,我们也真正成为一名润泽课堂的缔造者。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

  2、积累7个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熟练地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

  2、学习“大口框”,在描写的过程中掌握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大自然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瞧,现在它就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2、谁会读这个秘密?[出示第一小节]

  3、原来大自然也有语言。[出示课题]

  4、自: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言:

  1)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

  2)给它找朋友。

  5、齐读课题。

  6、过渡:虽然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不会说话,但是许多现象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听。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音乐]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读词语,注意平翘舌音

  2)区别字形并组词(甩、准)

  3)书空“圈”字,你知道这个字的部首吗?

  4)给“临”扩词

  三、感情朗读,进行背诵

  1、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2、第二节

  1)会读这句话的小朋友起立,齐读。

  2)“准是”什么意思?

  3)填空:[白云飘得高高,_________,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4)背诵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五节

  1)你能找到“往”的近义词吗?

  2)一道道圈圈是什么?(年轮)

  3)“甩”的动作是怎样的?(摇动、摆动)

  4、“我问你答”的游戏(教师引背)

  四、第六小节

  1、引读

  2、妙:怎样记住它?“妙不可言”什么意思?

  粗:找好朋友

  3、为什么说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4、那么只有怎么做,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五、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你们能不能也当小诗人,照着课文的样子也来编一段小诗?

  3、读词语开火车

  4、书写指导

  板书设计:

  11、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 蚂蚁 树桩 蝌蚪

  教学反思

  采用知识迁移的指导,有意识地将第二节讲深讲透,形成一个解读的范例,然后引导学生参照范例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3—5小节同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本文篇幅教短,读来琅琅上口,很适合背诵,教师采用练习提示、教师引背、同桌问答的形式,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当堂背出。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1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外聘教师公开汇报课活动,通过我精心的准备以及刘老师和全组同事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这一活动,并且有了很多收获,现在就这节课做以简单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与发现”。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特点。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利用CAI课件演示:公鸡打鸣、电闪雷鸣、小溪奔流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对于处理教材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但诗歌有9个小节,篇幅较长,要在40分钟内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我把2-8小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步:通过读、说、议学习2、3小节,了解学习方法。第二步:通过默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学习4、5小节。第三步:自己学习6-8小节,再交流收获。

  这一课的难点我通过课件这一直观工具解决。第八小节“三叶虫”化石推测地质是难点,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自读全节,再质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堂的拓展部分,我训练学生整合资料,仿写诗歌。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为仿写诗歌,做好了素材准备。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和写作形式,抓住这个训练点,运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模仿课文编写诗歌。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语言。再用课件出示向日葵、验资、彩虹等大自然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然后我展示自己编的诗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时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根据收集的资料模仿诗歌编一编。在小组内学生自由畅想,不一会儿充满童趣的诗歌从他们口中诞生了。如:“你看那天空的沟沟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预言:大自然在告诉我们,雨儿将要来临。”

  板书是微型教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恰当的板书能使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本课的板书既应概文中介绍的大自然的语言,又要突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观察与发现。”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揭示课题时板书:大自然的语言,在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过程中学生提出哪种大自然的语言,就板画,并根据学生的总结将语言分类,感受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后,板:妙不可言。总结全诗时,板:观察、发现……。

  通过讲这节课,我有许多的收获,并且发现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提高。如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同时,我认为课堂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多想办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将教学互助、教学互长真正落到实处,我坚信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要做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2

  一、教学设计介绍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文。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扣住“语言”导入;明确学习内容;接着围绕“语言”,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置了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

  1认识“语言”(物候)

  此环节预设了三个问题:

  ①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解释什么是物候。

  ③本文介绍了关于物候的哪些知识?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理由何在?从而,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2解读语言

  本环节我先鼓励学生自主品味文章的一、二自然段中生动典雅的词语;然后,借助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品读;紧接着,我出示了有关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句子,放手让学生从词语的准确严谨上体会这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和内在联系。这个环节最主要目的是品味文章生动典雅、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3辨识“语言”(信息)

  最后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着从出示的农谚中辨识物候信息。

  二、教学过程反思

  1教材研读应深入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它的文体特点。可是,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研读教材时,也要注意科普文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研读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总之,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要让说明文教学也有语文味。

  2学生研读应深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再好的课堂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也只能是空中的楼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读学生。教师只有事先研读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上课时才能有效地引导。

  我在预习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大配合,尝试着交流了几次,都碰了壁。此时,我没有积极想办法,进行疏通和引导,却急于求成,只想快点完成自己的预习任务,丧失了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以致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展现自己,课堂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是这节课我最遗憾的地方。

  今后,我还需要多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研读各种各样的学生,在备课中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3课堂调控应灵活

  课堂是多变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灵活地进行课堂调控。面对沉闷的语文课堂,面对学生的散乱,我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也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化解,反而,任由不良的学习情绪蔓延。同时,自己的上课状态也受到了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极其焦灼不安,却又有点“无可奈何”。真正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课堂调控更应灵活机智,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

  这节教学比武课,让我获益匪浅,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深思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研读教材,多研读学生,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3

  课结束了,可学生们还为刚才在影片中所观看到的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语言而赞叹不已,他们由衷地感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他们议论纷纷,小脸蛋上不时洋溢着兴奋的笑脸。看得出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刚才的影片中。

  这堂课我借助电影媒体,为低年级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质疑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从自由质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馈,便于适时调整已定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将生字读得准确,将课文读得通顺,而重点放在师生共同评读上,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本课中,我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的自然现象中,使学生懂得大自然到处有语言,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学习,爱自然的情趣。

  课文中例举了三种大自然的现象,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自然的现象以及所要告诉人们什么。小组的反馈、交流,而课件的'运用适当又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语言。此举在朗读方面尤为体现,从一开始语调的比较平淡到最后的激情朗读,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到最后的摇头晃脑,每次读都有每次的不同,“读”有了一个质的变化,从读中让人感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一言难尽。最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给课文配音,这一举措,使所有的学生都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说:“我来!我来!”影片的回放,使学生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内容,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因此,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最后我又设计了再看电影,学生仿照课文2、3、4小节的样子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环节。在让学生学习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灵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通过仿说,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显风采,从而真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学习,爱自然的情趣。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4

  钱云霞: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此处无声胜有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新绿,一丝鹅黄,无不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的睿言智语。当春以绿的讯息再次临入我们双眸的时候,我们一语组向全校老师汇报了一节满意课《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诗歌,教材审定前是小语第七册。上一轮新课程改革中被编入第二册。本课所在的单元目标指出:要继续以识字教学和朗读训练为重点,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读读、画画、议议”的读书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秘,养成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好习惯。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执教者崔老师作了精心的设计构想,下面就请她作具体介绍。

  崔恒曙: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组的全体成员,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很惭愧!并不能代表我们组的水平,与其说是满意课,倒不如说是我来到实小学习了近一年的汇报课更合适。下面我来说说我教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我们组在集体备课时确立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复习生字词,课件演示“秋天黄叶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钱云霞:

  如果说教学构想是我们理想中的摩天大厦,那么在课堂上付诸实施的才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现实工程。虽然这张设计图纸我们曾几易其稿,但语文教学课堂的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对课堂中的一切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就请各位结合备课时的构想及操作中的实况谈谈自己听课后的感想。

  丁品岚: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应该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崔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对,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那大自然对我们说了哪些悄悄话?”“说说看,自己最喜欢哪种大自然的语言?”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学生 “对话”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姜梅:

  崔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有位教育工作者颇有体会地谈道,备课时教师要常常做到换位思考:有时要像一个音乐教师一样在文中找找音乐元素,有时也要像美术教师一样在文中找找美的色彩,有时还要像一个数学教师一样去假设、求证、推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从教材来看,“大自然的语言”本来就是丰富多样:草长莺飞,落叶飘舞,蝌蚪游戈群星闪烁……都是音乐、色彩的自然融合,同样,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崔老师的教学设计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音乐、美术、自然等相互交融的立体化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语言,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提高情感的价值和审美的价值。

  杜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教学方法呈现模式化,先是一灌到底,后是一问到底,甚至于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教师成为教参的传声筒,语文课缺乏灵活与生动,崔老师在这节课中能够更新观念,依据新的语文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原则,选取了“平等对话”这一鲜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蹲下身子和学生共同寻找、探究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告诉着人们哪些新奇的知识,并以此为立足点,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在拓展延伸中领会,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观察自然的好处,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这节课上,对于学生崔老师做得最多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是平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法得当,学生自始至终一直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着学习活动,我想长此以往,学生将会更加心智灵慧。

  程晓琳: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上课伊始,崔老师通过播放课件中的配乐阅读诗歌,让学生聆听使他们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及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山泉般优美的音乐、天籁般甜美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把他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丁素红:

  我认为本节课中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也是一个亮点。接下来,我就这方面谈几点想法:

  “合作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师生、生生及组际之间的多边活动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立体化的多层次的学习方法,本课教学中,崔老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分三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步,同桌讨论选读文中某一自然段;第二步,根据文字提示,“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自然段,这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第三步,让学生分组汇报所得,充分体现了“合作法”的以下几点优势。

  1、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优点,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2、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及信息共享的目标。

  3、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4、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的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沈农:

  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我认为是注重情感投资。注重情感投资,就能在教学中起“鼓舞、唤醒、激励”的作用。以亲切的态度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亲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积极思考,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得到提高。

  吴海林:

  刚才沈老师谈到了在这节课中,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确是这样,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它的技能包括听、读、说、写。读是为了感知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情感;而说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听明白。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他们正式接触规范的语言之始,如何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崔老师的这节课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联系生活,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学生在经历了阅读感悟,同桌合作讨论后,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说话题: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__节,这节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让学生根据此题,结合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说话经验,积极地练习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想出新办法,产生新感悟,因而顺利完成练习。

  其实,本节课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崔老师润物无声的说话指导:如自己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发言中完整、规范的说话加以肯定,对不规范的加以更正、指点。真正做到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养成把话说通顺、讲完整,表达明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

  赵秋芹:

  我认为本节课还有一个出色的亮点:即电教媒体的使用,我想,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直觉地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等感兴趣,崔老师所设计的课件,正符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课件集色彩斑澜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等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的相融的教学情形。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如上课不久,崔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幅“秋叶飘落图”在秋风的轻轻吹拂下,一片片黄叶离开了大树,投入大地的怀抱。动态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再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崔老师适时提出“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时?”我们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再如课堂进行到一半左右时,这个时段正是孩子们学习疲乏,处于注意焕散的阶段,崔老师结合学生的提问,不失时机地展示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水中的大鱼等几幅图,丰富的画面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学生,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真正做到了“课进行,趣盎然。”

  还有如在全文结束后,崔老师又利用课件展示了几幅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的几种现象:蚂蚁搬家、电闪雷鸣、繁星满天,熟悉生存了情形,再次唤起了学生的热情,大家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大自然奇妙的语言,整个课堂被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姜梅:

  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我觉得崔老师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对话,学生由树的年龄发现了岁月的痕迹,从绿叶、鸟声、放飞的风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并能用画笔将自己观察诵读领悟到的内容展现出来。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练就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智慧之眼。

  丁品岚: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崔老师不但能综合开发课本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而且能很好地把握住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的切入点,抓住有利于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创意,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师生问候的英语对话,用英文数大鱼身上的圈圈,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的颇具匠心自是不言而喻了。

  杜薇: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生、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崔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家可能都记得崔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镶嵌”这个词时,用橡皮泥捏成山的模型,并让学生亲手将珠子镶嵌于山的模型中,这样学生将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与老师提供的实践机会融合在一起,以师助生,以生教生,形象、直观地帮助部分有疑惑的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钱云霞:

  刚才大家从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及跨学科综合学习相互渗透等七个方面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感想,那么如果现在来教这节课,你们认为还可以怎么上呢?

  程晓琳:

  我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时,不妨编个小故事,以“三叶虫”的口吻叙述自己从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然后经历地壳运动,最后形成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沈农:

  我认为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朗读指导时,采用教师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听后直观感悟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表情与语气朗读,比直接说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好。

  钱云霞:

  本文是一首诗歌,它兼有音乐美和情境美的特点,这些言语对刚跨入书面语大门的孩子来说,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觉得这一节课可以多一点让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在自读自悟环节中,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再通过读书感悟来解疑,这样也许学生会更受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想,这句话在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熟读深思子自明”的自主;多一些“青山正补墙头绿”的合作,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探究。感谢您参与本期教学反思沙龙,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钱云霞: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此处无声胜有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新绿,一丝鹅黄,无不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的睿言智语。当春以绿的讯息再次临入我们双眸的时候,我们一语组向全校老师汇报了一节满意课《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诗歌,教材审定前是小语第七册。上一轮新课程改革中被编入第二册。本课所在的单元目标指出:要继续以识字教学和朗读训练为重点,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读读、画画、议议”的读书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秘,养成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好习惯。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执教者崔老师作了精心的设计构想,下面就请她作具体介绍。

  崔恒曙: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组的全体成员,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很惭愧!并不能代表我们组的水平,与其说是满意课,倒不如说是我来到实小学习了近一年的汇报课更合适。下面我来说说我教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我们组在集体备课时确立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复习生字词,课件演示“秋天黄叶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钱云霞:

  如果说教学构想是我们理想中的摩天大厦,那么在课堂上付诸实施的才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现实工程。虽然这张设计图纸我们曾几易其稿,但语文教学课堂的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对课堂中的一切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就请各位结合备课时的构想及操作中的实况谈谈自己听课后的感想。

  丁品岚: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应该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崔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对,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那大自然对我们说了哪些悄悄话?”“说说看,自己最喜欢哪种大自然的语言?”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学生 “对话”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姜梅:

  崔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有位教育工作者颇有体会地谈道,备课时教师要常常做到换位思考:有时要像一个音乐教师一样在文中找找音乐元素,有时也要像美术教师一样在文中找找美的色彩,有时还要像一个数学教师一样去假设、求证、推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从教材来看,“大自然的语言”本来就是丰富多样:草长莺飞,落叶飘舞,蝌蚪游戈群星闪烁……都是音乐、色彩的自然融合,同样,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崔老师的教学设计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音乐、美术、自然等相互交融的立体化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语言,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提高情感的价值和审美的价值。

  杜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教学方法呈现模式化,先是一灌到底,后是一问到底,甚至于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教师成为教参的传声筒,语文课缺乏灵活与生动,崔老师在这节课中能够更新观念,依据新的语文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原则,选取了“平等对话”这一鲜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蹲下身子和学生共同寻找、探究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告诉着人们哪些新奇的知识,并以此为立足点,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在拓展延伸中领会,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观察自然的好处,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这节课上,对于学生崔老师做得最多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是平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法得当,学生自始至终一直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着学习活动,我想长此以往,学生将会更加心智灵慧。

  程晓琳: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上课伊始,崔老师通过播放课件中的配乐阅读诗歌,让学生聆听使他们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及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山泉般优美的音乐、天籁般甜美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把他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丁素红:

  我认为本节课中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也是一个亮点。接下来,我就这方面谈几点想法:

  “合作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师生、生生及组际之间的多边活动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立体化的多层次的学习方法,本课教学中,崔老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分三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步,同桌讨论选读文中某一自然段;第二步,根据文字提示,“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自然段,这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第三步,让学生分组汇报所得,充分体现了“合作法”的以下几点优势。

  还有如在全文结束后,崔老师又利用课件展示了几幅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的几种现象:蚂蚁搬家、电闪雷鸣、繁星满天,熟悉生存了情形,再次唤起了学生的热情,大家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大自然奇妙的语言,整个课堂被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姜梅:

  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我觉得崔老师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对话,学生由树的年龄发现了岁月的痕迹,从绿叶、鸟声、放飞的风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并能用画笔将自己观察诵读领悟到的内容展现出来。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练就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智慧之眼。

  丁品岚: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崔老师不但能综合开发课本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而且能很好地把握住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的切入点,抓住有利于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创意,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师生问候的英语对话,用英文数大鱼身上的圈圈,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的颇具匠心自是不言而喻了。

  杜薇: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生、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崔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家可能都记得崔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镶嵌”这个词时,用橡皮泥捏成山的模型,并让学生亲手将珠子镶嵌于山的模型中,这样学生将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与老师提供的实践机会融合在一起,以师助生,以生教生,形象、直观地帮助部分有疑惑的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钱云霞:

  刚才大家从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及跨学科综合学习相互渗透等七个方面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感想,那么如果现在来教这节课,你们认为还可以怎么上呢?

  程晓琳:

  我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时,不妨编个小故事,以“三叶虫”的口吻叙述自己从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然后经历地壳运动,最后形成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沈农:

  我认为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朗读指导时,采用教师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听后直观感悟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表情与语气朗读,比直接说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好。

  钱云霞:

  本文是一首诗歌,它兼有音乐美和情境美的特点,这些言语对刚跨入书面语大门的孩子来说,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觉得这一节课可以多一点让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在自读自悟环节中,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再通过读书感悟来解疑,这样也许学生会更受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想,这句话在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熟读深思子自明”的自主;多一些“青山正补墙头绿”的合作,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探究。感谢您参与本期教学反思沙龙,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1、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优点,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2、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及信息共享的目标。

  3、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4、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的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沈农:

  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我认为是注重情感投资。注重情感投资,就能在教学中起“鼓舞、唤醒、激励”的作用。以亲切的态度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亲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积极思考,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得到提高。

  吴海林:

  刚才沈老师谈到了在这节课中,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确是这样,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它的技能包括听、读、说、写。读是为了感知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情感;而说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听明白。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他们正式接触规范的语言之始,如何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崔老师的这节课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联系生活,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学生在经历了阅读感悟,同桌合作讨论后,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说话题: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__节,这节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让学生根据此题,结合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说话经验,积极地练习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想出新办法,产生新感悟,因而顺利完成练习。

  其实,本节课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崔老师润物无声的说话指导:如自己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发言中完整、规范的说话加以肯定,对不规范的加以更正、指点。真正做到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养成把话说通顺、讲完整,表达明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

  赵秋芹:

  我认为本节课还有一个出色的亮点:即电教媒体的使用,我想,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直觉地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等感兴趣,崔老师所设计的课件,正符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课件集色彩斑澜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等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的相融的教学情形。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如上课不久,崔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幅“秋叶飘落图”在秋风的轻轻吹拂下,一片片黄叶离开了大树,投入大地的怀抱。动态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再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崔老师适时提出“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时?”我们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再如课堂进行到一半左右时,这个时段正是孩子们学习疲乏,处于注意焕散的阶段,崔老师结合学生的提问,不失时机地展示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水中的大鱼等几幅图,丰富的画面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学生,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真正做到了“课进行,趣盎然。”

  还有如在全文结束后,崔老师又利用课件展示了几幅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的几种现象:蚂蚁搬家、电闪雷鸣、繁星满天,熟悉生存了情形,再次唤起了学生的热情,大家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大自然奇妙的语言,整个课堂被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姜梅:

  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我觉得崔老师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对话,学生由树的年龄发现了岁月的痕迹,从绿叶、鸟声、放飞的风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并能用画笔将自己观察诵读领悟到的内容展现出来。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练就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智慧之眼。

  丁品岚: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崔老师不但能综合开发课本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而且能很好地把握住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的切入点,抓住有利于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创意,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师生问候的英语对话,用英文数大鱼身上的圈圈,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的颇具匠心自是不言而喻了。

  杜薇: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生、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崔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家可能都记得崔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镶嵌”这个词时,用橡皮泥捏成山的模型,并让学生亲手将珠子镶嵌于山的模型中,这样学生将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与老师提供的实践机会融合在一起,以师助生,以生教生,形象、直观地帮助部分有疑惑的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钱云霞:

  刚才大家从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及跨学科综合学习相互渗透等七个方面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感想,那么如果现在来教这节课,你们认为还可以怎么上呢?

  程晓琳:

  我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时,不妨编个小故事,以“三叶虫”的口吻叙述自己从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然后经历地壳运动,最后形成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沈农:

  我认为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朗读指导时,采用教师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听后直观感悟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表情与语气朗读,比直接说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好。

  钱云霞:

  本文是一首诗歌,它兼有音乐美和情境美的特点,这些言语对刚跨入书面语大门的孩子来说,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觉得这一节课可以多一点让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在自读自悟环节中,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再通过读书感悟来解疑,这样也许学生会更受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想,这句话在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熟读深思子自明”的自主;多一些“青山正补墙头绿”的合作,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探究。感谢您参与本期教学反思沙龙,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钱云霞: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此处无声胜有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新绿,一丝鹅黄,无不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的睿言智语。当春以绿的讯息再次临入我们双眸的时候,我们一语组向全校老师汇报了一节满意课《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诗歌,教材审定前是小语第七册。上一轮新课程改革中被编入第二册。本课所在的单元目标指出:要继续以识字教学和朗读训练为重点,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读读、画画、议议”的读书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秘,养成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好习惯。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执教者崔老师作了精心的设计构想,下面就请她作具体介绍。

  崔恒曙: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组的全体成员,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很惭愧!并不能代表我们组的水平,与其说是满意课,倒不如说是我来到实小学习了近一年的汇报课更合适。下面我来说说我教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我们组在集体备课时确立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复习生字词,课件演示“秋天黄叶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钱云霞:

  如果说教学构想是我们理想中的摩天大厦,那么在课堂上付诸实施的才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现实工程。虽然这张设计图纸我们曾几易其稿,但语文教学课堂的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对课堂中的一切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就请各位结合备课时的构想及操作中的实况谈谈自己听课后的感想。

  丁品岚: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应该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崔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对,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那大自然对我们说了哪些悄悄话?”“说说看,自己最喜欢哪种大自然的语言?”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学生 “对话”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1、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优点,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2、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及信息共享的目标。

  3、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4、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的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沈农:

  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我认为是注重情感投资。注重情感投资,就能在教学中起“鼓舞、唤醒、激励”的作用。以亲切的态度设置问题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知识,以亲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积极思考,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得到提高。

  吴海林:

  刚才沈老师谈到了在这节课中,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确是这样,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它的技能包括听、读、说、写。读是为了感知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情感;而说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听明白。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他们正式接触规范的语言之始,如何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崔老师的这节课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联系生活,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学生在经历了阅读感悟,同桌合作讨论后,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说话题:我们小组读了第______节,这节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让学生根据此题,结合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说话经验,积极地练习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想出新办法,产生新感悟,因而顺利完成练习。

  其实,本节课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崔老师润物无声的说话指导:如自己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发言中完整、规范的说话加以肯定,对不规范的加以更正、指点。真正做到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养成把话说通顺、讲完整,表达明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

  赵秋芹:

  我认为本节课还有一个出色的亮点:即电教媒体的使用,我想,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直觉地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等感兴趣,崔老师所设计的课件,正符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课件集色彩斑澜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等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的相融的教学情形。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从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如上课不久,崔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幅“秋叶飘落图”在秋风的轻轻吹拂下,一片片黄叶离开了大树,投入大地的怀抱。动态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再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崔老师适时提出“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时?”我们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再如课堂进行到一半左右时,这个时段正是孩子们学习疲乏,处于注意焕散的阶段,崔老师结合学生的提问,不失时机地展示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水中的大鱼等几幅图,丰富的画面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学生,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真正做到了“课进行,趣盎然。”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5

  成功之处: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氛围

  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然教师的鼓励也相当的重要,课堂上出现了另我很吃惊的现象,该生平时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而且从来不在课堂举手发言,可是令我以及全班同学都很吃惊的是他竟然举手了,因此,我当即给予表扬,没有想到他回答的还真不错。可见,在知识的建构中,学习环境要被鼓励,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展示,这不仅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而且也使他对这门学科逐渐有了兴趣。

  败笔:

  1.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入

  在课外延伸环节,问题才真正出现,因为很多学生找的农谚其实并不包含物候知识,可是我因为没有把关于物候的知识进行钻研,自己对于这块知识都是似懂非懂的,也就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正,导致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仍然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物候现象,所以这应该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大失误,教研员说的非常对,我的这节课属于浅入浅出,但是该说明的问题仍然要带着学生解决,这篇课文的'标题是叫大自然的语言,但教师也不能泛泛而上,因为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应知道其实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物候的,而物候现象课文中说的很清楚,指的就是动物和植物方面的自然现象。我想我对于教材的钻研实在是太欠缺了。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案例:他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公开课,课后有人请教他,到底花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我们教师真正应该效法的地方。一位老师说:“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学习者,走出职业的孤独感,向天地山水的百态学习,其次才是教书。”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并能自由驾驭教材,联系实际,做到深入浅出,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其实对于这次的课,我觉得反映出不少问题,因为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在照本宣科,缺少一个钻研思考的过程,所以总会出现漏洞。而别人总能发现很多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的提高了自己。

  2.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严谨

  给我的第二个重要感触是细节问题,因为当时我用的是课件上的,有一个环节是通过一组图片来显示季节的变换,用的是四个季节中能具代表的花,比如春天是桃花、夏天是荷花、秋天是桂花、冬天是梅花,想通过这几张图片告诉学生这些花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换,可是我用的梅花的图片本来是想代表冬天的,但选的却是春梅而不是腊梅。我一直没有发现这个小细节,但是教研员很快就发现了,说明我的课件做的不够严谨,虽然我在之前已经很多次放映却都没有发现。还有一处就是在预习检查时有一个“衰”字,我把它当成了多音字,而事实上这个字并不是,而是有古今音的区别,人家都说细节处看成败,所以一节课的好坏真的也能看出是否“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啊!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我把它写出来,希望把它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做一个真正对学生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3-18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3-0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5篇04-08

《语言的魅力》教学反思08-07

语言的魅力教学反思03-03

语言教学反思02-12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06-09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12-28

大自然启示教学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