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8 17:02: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实用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实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课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强调就教材而备教材,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⑴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共有6大模块。高一上学期我们上必修课内容。根据新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因此,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⑵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材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在学习了常见的信息技术外,结合日常生活,补充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也日益猖獗,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从网络犯罪,安全漏洞难以堵塞,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3方面加以说明,拓展学生知识。

  ⑶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二章《信息获取》时,整合第二章内容,布置3道实践题,分别是国庆3日游,泉州3日游和自配电脑(高中低)3种方案,学生分组任选一个题目,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主题内容,最后以作品(作品形式自定)的.形式呈现,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效果甚佳。

  ⑷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我经常是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任务驱动,课堂讨论等等,目的在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⑸写心得体会

  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过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立一条戒律:“不上无准备的课”。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采用尝试操作、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制作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学会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通过把背景图片和文字组合成贺卡,使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既获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受到美的熏陶。把自己亲手设计的贺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学会关爱别人。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受到了明显的效率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精神。例如: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运用尝试操作、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插入图片方法后,教师又提出新的“任务”,如何插入艺术字,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这一目标,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地学习环境,倡导她们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

  “爱生”作为教师的天职,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是本课的特色之一。通过让学生讲发生在身边的贺卡故事,谈谈自己设计贺卡的创意,把贺卡送给同学和亲人等活动,体现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良好品质。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人间最美好地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始终保持微笑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和手势中感受激励,感受振奋。其次,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建立一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三、创设探究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学习插入剪贴画、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显然是不能完成的。例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前收集了各种类型的生活中的贺卡,并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贺卡、讲述贺卡、找出贺卡的共同点(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创设探究环境,并让学生以猜猜看的形式谈制作贺卡的步骤。学生马上联系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产生了亲身体验的强烈愿望。学生通过一系列地主动探究、主动质疑、自主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己选择操作。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好、有的同学表达信息能力比较清楚。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在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时,由于课前准备的图片素材库里有许多漂亮的背景图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图片进行操作,制作出来的贺卡也各不相同,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写祝福语,来表达他们的祝福,使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拓展应用,共同巩固学习成效。

  本课教学,我不仅教会学生在word中制作电子贺卡的知识,还让学生“学以致用”,了解贺卡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贺卡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通过拓展巩固了学习成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堂课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在执教过程中压缩时间,未能让多数学生发言、展示作品。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一缺憾,以达到完美。同时,我也得到一些启示:

  1、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课堂必须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只有让学生多去操作、多去实践,才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创作小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设了条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在信息世界去创造、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20xx年4月19日上午第四节课,我给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的公开课,课题名称是《夸夸我家乡—制作电子相册》,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怎么样在制作电子相册之前进行流程规划、使用ACDSee软件的图片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相册的封面和封底和使用ACDSee软件的幻灯片功能制作电子相册的这样一些主要内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趣激趣法、教学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对于课上效果我做了如下反思:

  制作电子相册软件ACDSee软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部分涉及到实际应用,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要想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及作品的制作技巧,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令人可喜的是,无论是照片的添加、文字说明的添加、转场特效的设置,还是视频文件的生成等知识点,在学生作品中都得到了一一的落实和体现。需要强调的是,类似于此类作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并不是少数,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说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做到教学思想缜密、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但是,在第一阶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电子相册的封面和封底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根据教师的演示操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够完成,原因之一是因为微机室电脑配置低的缘故,教师端控制时没能够全部控制所有的学生电脑,故而教师在演示操作时,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看到教师的演示操作;原因之二是大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是男生,有些女生反应就不快,动手能力就更差。

  第二阶段学生动手操作时,我先采用自学为主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动性,但是这一效果还行,但许多学生都没时间做完,原因还是动手慢,读书不精准,当然我自身的责任也是最大的,首先我在讲述完具体操作细节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直接删减了让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作品的环节,故而学生上完这节课之后感觉上我是讲的很完整,很详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这一点我在以后的`微机课上我定会注意,尽量让自己讲的时间短一点,让学生动手的时间多点。

  在教学问题反馈中,没能让同学们在自己动手操作时发现的问题扩大化让全班同学都来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没能发掘大家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在学生作品自评环节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从中寻找到更好更适合我们这学生的教学手段来适应时代教学的脚步。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回顾五年来,新课改引领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与成长,感受颇多。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这种喜欢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兴趣引领、化难为易

  例如,学生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当学生玩游戏觉得有困难的时候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就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现在高一年级学生的英文速度都在50个/每分钟以上,大部分达到100个左右/每分钟,个别同学达到200多个/每分钟,同学们基本上个个学会了盲打。

  2、精心导入,激发学趣。

  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进行重难点的讲解、示范演示。我在课前精心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3、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键盘一课时,我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而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橡皮擦的`功能,这样由浅入深、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对其印象深刻,利于记忆。

  4、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高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PHOTOSHOP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窗口的基本组成,及工具栏中的各工具的功能。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欣赏个体、激励全体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欣赏学生是老师必做的功课。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异,在这个时候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然后加以赞赏的同时指出不足;注重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并及时鼓励同学们只要肯下功夫,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电脑高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但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钻研教材,分层教学

  处于少年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充满自信但缺乏耐心。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试想,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学生动手,他们的注意力何以集中?因此,精讲多练、合理安排时间,难易结合的任务驱动,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附加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的分层让能力强的学生可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7、教法多样,教无定法

  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我认为应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让孩子上台面向全体同学操作不仅能锻练自己的水平,而且也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和学生交流的平台。这是我在学习新课标之后思考的问题,多一种方法,多一些尝试可以多几个方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我在讲授“图形的变化”这一内容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首先打开“photoshop”程序,每个同学导入一条鱼的GIF图片,接着,我开始"变魔术",演示"鱼妈妈"的水平翻转变化,然后同学们探究"鱼妈妈"的其他魔术变法。"鱼妈妈"如何"长大"或"缩小"、"鱼妈妈"怎样"转弯"......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地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的快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得以体现。最后,我请学生帮助“鱼妈妈”找到一群“鱼孩子”创作作品。学生练习时,我要求"越有创意越好"。

  学生展示作品以后,组织学生自己品评。如何评价作品、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都是老师需要引导和关注的。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也深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鼓励"能者为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盎然,涌现出很多有创意的作品。

  教育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艺术,整节课看来,任务密度偏大,个别同学只完成了导入和变形。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避免留下遗憾。

  8、充实提高,转变观念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其次,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然后,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1.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1.2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3)依附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这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历史记录。

  (6)真伪性。

  5.板书设计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2、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二、开展活动

  三、思考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获取呢?

  6.教学反思

  采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发表了很多意见。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见!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从教几年来,使我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插入自选图形》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插入自选图形和图形的组合,教学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是老师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再上机操作。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老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除了基本操作的教学外,还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的教育。由于学生的操作水平相差较多,所以在做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自始至终贯穿的教学思想是: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用好计算机。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出宽松和谐、合作学习的氛围。通过对课堂结构的探究,我觉得,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和限制,以使他们能大胆地实践、充分地联想,从而引发创造思维。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允许他们下座位向掌握较好的同学提问,这样做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要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重难点问题要统一讲解。

  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新授部分,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而且利用小老师,去教一些领会稍微慢的学生。在拓展练习部分,学生可在刚才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其它图形,可以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作品创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要我做”的外在要求为“我要做”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目标驱动”的主人、“内容驱动”的主人和“方法驱动”的主人。

  在评价学生作品环节上,老师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作品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会发掘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作品进行品头论足的平台,通过评价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课教师力求导得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造想象的全过程,反思这个过程,我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做到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赏识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很欣赏他们,以增强自信心。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放开学生,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放飞想象,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观点也不尽正确,就课堂教学而言也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提高的地方,今天拿出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

  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

  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透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透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我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透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Word第一节课教学内容在以往都是把认识word的软件界面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在本次讲课中我只是一带而过,让学生了解即可。原因如下:

  第一,软件界面的认识其实是一个过程,应该把认识软件界面的学习贯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逐步的熟悉和认识软件的界面。

  第二,软件的更新是很快的,现在学生所认识的软件界面,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被改变,比如word20xx界面和word20xx界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第三,软件界面的变化还体现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主题而不同,甚至于因为个人习惯而有所改变。第四,同种功能不同软件的.界面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word界面与WPS界面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基于以上原因,我没有把认识word界面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教会学生如何保存和新建文档,尤其是如何保存文档作为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保存文档,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软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但是作为初学者,特别容易出现各种的错误,比较典型的就是:第一保存的位置不正确,不知道把自己的文档存哪去了;第二保存文档之后,发现没有保存对位置,不知如何“另存为”。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学习了至少3种保存的方法,并通过让学生保存不同的文档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上述的错误了。

  学生对word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让他们自学启动这一块,如果教师一味地去讲,反倒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自学以后都能打开word,接着我又让会的学生再把操作过程演示了一遍,这对于个别没有成功启动的学生也是加深了印象。在讲解“窗口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我变换了方式,让学生来考我,学生说出窗口的名称,我指出是哪部分,大家都非常兴奋,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样我既趁机介绍了窗口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对学生来说印象也非常的深刻。接着,我再反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能非常快地回答出来了。在文件“保存”这一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操作比较熟练,自己会将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而有的学生显然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时候,为了防止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无事可做,操作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失去信心,我就让已经完全掌握的学生去教还不能顺利操作的学生。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让那些操作好的学生尝到了“甜头”,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学习与应用。对于word的退出,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我采用让学生之间比一比的方法,看谁“退出”的方法多,让学生了解其他一些退出word的方法。

  《初识word》这一课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更多的用处,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用计算机写作文、写日记,对于这种非常实用的工具,我会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信息技术课以任务驱动为模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而本节课,在充分考虑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因为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为网页配上背景音乐,而这一操作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关键在于所选用的音乐适合不适合我们奥运网站的主题。为了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品味,我先请学生自学书上的内容,然后每一小坐分别请一位同学上台,为我们的奥运网站添加背景音乐。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四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四首不同的歌曲,我们一起边看网页,边欣赏音乐,看到同学们都很陶醉,我抛出了我的问题:大家认为他们选择的音乐好吗?哪一位同学的最好?说出你的`理由。有的学生立刻举手说“我认为××的音乐最好!”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一首音乐都不好,他认为“我们的主题上奥运,但是这几位同学选择的音乐都与这一主题关系不大,甚至不符合主题。”听了他的话,我明白,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所希望学生明白地就是你选择的背景音乐,应该和主题相照应,适合主题。

  其实,学生还是很聪明的。关键在于以如何引导他们。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梦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样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提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期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我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当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资料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能够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能够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我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当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我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教了十几年的信息技术课,越来越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不如以前好管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不如以前得心应手。刚开始教授这门课程时,由于学生刚接触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神秘的,课堂上,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探索的欲望想了解计算机,想操作计算机,所以他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也由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都是零,他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学生们课堂上学习兴趣都一样的浓厚,课堂上根本不用对学生进行管理,他们学得都非常认真,听得都非常仔细,很怕漏掉老师讲的一句话,很怕看错老师的一个演示动作。

  现在,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或多或少地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电脑对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神性感,对计算机的探索兴趣也被越来越多的游戏所替代。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也就成了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脱离了传统的课堂环境,行为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参差不齐,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好动的行为习惯,这都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较难管理。课堂教学的展开也有了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的变化,面对课堂的变化,教师的教学也要采取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灵活使用教材,改变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灵活地使用教材,注重从兴趣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入手。信息技术课长期以来之所以大力提倡和采用“任务驱动法”,就是因为它的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化解为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并不难实现,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更多地取用教材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因素,如学习设置桌面背景时,可让学生画一幅或者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做为桌面背景,学生就十分感兴趣,特别是用自已画的画作为桌面背景,还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别一方面,教材上有些章节的内容过于笼统,如果按照教材上按排的内容讲下去,大多数学生可能根本接受不了。如六年级上册的《灵动的画面》一课,要求学生在一两节课时间掌握自定义动画的.各种动画效果的设置及幻灯片的切换方式,由于学生平时对PowerPoint这款软件接触的很少,用到的就更少了,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所学的内容也有限,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那么多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学生不能接受的内容,你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会感兴趣,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如此下去,学生哪来的积极性,又怎么会认真听讲,甚至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无所事事,这样课堂的管理难度就不言而喻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即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要使学生易于接受。

  前面提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参差不齐,这个“不齐”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文字录入,有的学生录入的速度非常快,每分钟能录入几十字甚至更多,而有的学生每分钟只能录入几个字。有的同学对电脑的常规操作非常熟练,而有的同学却显得笨手笨脚。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不齐”。如此的“不齐”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如编辑一张主题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这样即可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使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在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的时候,老师不可以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在练习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觉得越练越没意思,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就不练习。这就要求老师在辅导的时候找出学生不愿操作或不操作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有一次让学生练习制作表格(制作课程表),A同学突然很屈地站起来报告说自己本来就作不好课程表,B同学自己不作还给他捣乱。我来到B同学跟前问他原因,他低着头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早就会作表格了,比这复杂的表格我也能作。”我说你是不稀罕作吧,你看A同学作起来有困难你能不能帮帮他。听到这话,他马上有了精神,说:“行,老师,我保证完成任务。”练习结束,A同学不但完成了表格制作,而且制作的表格比其他同学都美观。脸上露出了笑容,B同学也是一脸的自豪。所以,在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坚持个别辅导,而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要给他一个施展的机会。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中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具有学科优势,可供教师和学生创新之处不胜枚举,小到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练习,都有不同的方法。同样方法达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见惯。

  比如,“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共有三种方法:方法一,用工具条中的删除按钮,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方法二,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命令,每条命令都可以在菜单中找到,这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方法;方法三,右击鼠标,从快捷菜单中找到“删除”命令,这是比较快捷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三种方法,使学生明白完成某一项操作可以有多种途径。

  又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维,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就要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要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最终同学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审美观来设计幻灯片,制作好的幻灯片都非常有自己的个性,都是一个可以代表自己的作品,所以只要老师用心挖掘,悉心指导,到处可以展现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掌握信息、开拓视野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着眼于书本,还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掌握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教其所有,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

  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1)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2)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

  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2-15

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02-23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23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推荐】03-31

【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31

【推荐】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3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6-12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1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03-29

【精】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