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怀古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2 17:04: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潼关怀古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5篇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1

  诗词教学向来觉得是难题,其中最难的是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意境。这次的《诗词曲五首》里,上的最成功的应属《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一首元曲。一般以往教这首诗都是属于应付式的,让学生记住名句就算了,而这次用了一次在外听课的思路去上,收获甚多。课堂中,开始提出的是字词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我列出了四个词“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然后在对这个四个词的背后的'含义进行挖掘,逐渐深入到课文的思想情感。

  通过“山河表里”让学生了解潼关的地理位置,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作者所用“聚”“怒”的表达效果,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简笔漫画的形式他们觉得很新奇,又在学生的理解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介入资料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写出其作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意义。“宫阙”一词很简单,但如果介入当年秦朝当年建造“咸阳宫”时所需时间,这一词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百姓的艰辛,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们去修建‘咸阳宫’你去不去?需要多少年建?”,学生纷纷猜测“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的都有,这时我说“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

  你们全班才50个同学,是他们的万分之一,他们用了几年才完成,你们大概要几万年吧。如果你们能活到现在,做了20xx多年,我想咸阳宫的地基说不定还打好呢。”然后补充“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学生在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踌躇”词介入了几位诗人在描写离开国都时的惆怅,写出诗人为何“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在赏析文章中心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我用了两个句子作比较,“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突出张养浩为百姓疾苦而忧虑,敏锐地指出朝代更替,最苦的都是百姓。通过几个词语,既生动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深入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直指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百姓疾苦及其根源,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2

  教学中的亮点和遗憾

  亮点一: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时对比古今长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亮点二:“亡,百姓苦”可以理解,但是“兴,百姓苦”怎样理解呢?这个问题好,很有必要,也很有启发性。

  亮点三:在复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时又一次理解意思,再次进行默写巩固。

  亮点四: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忧国忧民。作者更看重的是谁?生:百姓。后一问很好,直指作品主旨,简练有力。

  遗憾一:字的读音值得注意,华山的华,兴亡的兴。

  遗憾二:师:峰峦象征历史的繁盛,波涛象征人民的愤怒,能体会到吗?生:能。学生怎么能体会到呢?勉强能理解就不错了。这属于不当的提问。

  遗憾三:默写复习四首诗词的`时候,应注意宫阙、低绮户、汗青、铁未销、凄凉、寥落、玉宇等字的音和形,注意过的笔顺和字形。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3

  教学中的亮点和遗憾

  亮点一: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时对比古今长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亮点二:“亡,百姓苦”可以理解,但是“兴,百姓苦”怎样理解呢?这个问题好,很有必要,也很有启发性。

  亮点三:在复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时又一次理解意思,再次进行默写巩固。

  亮点四: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愈忧民。作者更看重(关注)的`是谁?生:百姓。后一问很好,直指作品主旨,简练有力。

  遗憾一:字的读音值得注意,华山的华(应读去声),兴亡的兴(应读平声)。

  遗憾二:师:峰峦象征历史的繁盛,波涛象征人民的愤怒(?),能体会到吗?生:能。学生怎么能体会到呢?勉强能理解就不错了。这属于不当(无效)的提问。

  遗憾三:默写复习四首诗词的时候,应注意宫阙、低绮户、汗青、铁未销、凄凉、寥落、玉宇等字的音和形,注意过的笔顺和字形。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4

  本课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初始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让每一位同学都因自己画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颜色而感到兴奋和愉悦。

  在教学中,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我将三个班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有主题的进行绘画,如——《海底世界》、《奇妙庄园》、《下雪了》等,每班选定一个主题,我说先用五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请小朋友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你自己喜欢而且你认为最好的作品,每次上去五个个人,画完的紧接着上去画,看哪个小朋友画的种类最多、图案最漂亮、构图大方等为获胜,让学生自己进行点评,先说一说自己画的如何,然后再点评别人的,这样的'游戏场景,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很开心。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去画,比赛说说:怎样画更漂亮?”可以根据方位、大小、布局摆放等,让整个黑板画充满艺术感。让孩子们在玩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粉笔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最后要求孩子们在体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学习效果是显著的。

  “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绘画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本课通过游戏法达到了教学目的,孩子们都觉得“好玩”、“有趣”、“轻松”,没有负担。一年级孩子好动、自率性较差,美术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是常见的事。但是用游戏法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游戏中,孩子们互相制约、督促,这样保证了每位小朋友都有表现的机会。课堂有秩序而快乐。

潼关怀古教学反思5

  20xx年4月,我有幸在漳州市普教室举办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开课,我特别激动,也特别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尤其是能近距离聆听专家评委的精妙点评,和与会老师的真诚互动,让我犹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回顾备课到上课的过程,确实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在否定中改进、升华,这一过程对我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独听寒山半夜钟”——选题缘由“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在枫桥边悠悠回荡,从而使千百年来的读者着迷。因为这钟声回荡着历史的回声,使每位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人生苦短,来去匆匆,谁没有愁绪呢?谁都能从钟声有所得,这是我选择并喜欢这一课题的原因。 “几度经过忆张继”——文本解读作者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呢?因为睡不着,因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这首诗归根结底就是在写诗人的愁思,诗人创造了这样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朦胧多义的愁境。这首诗的题目很精练。“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事件,四个字,“吝啬”到了极点。

  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深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对国家内乱的担忧,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

  于是,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恰在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因为佛法认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种之多,故而鸣钟解忧。一百零八钟响,一百零八忧解,开始新的一年。这诚然是美好的祝愿,可惜张继秋季到此无缘聆听,他听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钟”,但这也让张继联想起了“钟声解忧”的传说。钟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撞击他心中的苦闷,他多么希望这忧这愁真能随钟声而去。作者用这样两句作尾,应该是激励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终压抑郁结的诗境有了个还算昂扬的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