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3 16:00: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直线图形,而这节课学习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的基础,所以至关重要。通过课堂教学我感慨颇多,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遗憾,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带有圆形的物品和剪出小圆片,并且相互展示,这样上课前就给了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

  3、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和同桌讨论,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探究,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学生最容易忘记“在同一个圆里”,我先让学生自己量,然后与同桌比较,最后小组讨论,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圆的认识》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节课的准备。《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

  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更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认识圆,我让他们不仅要动脑筋想,动口说,还要动手折、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空间观念。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认识各种画圆方法的局限性,接着介绍用圆规画圆,渗透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跟圆的大小有关,圆规针尖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认识圆心,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并通过课件演示,验证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以的直径也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3.最后通过量一量及课件演示,认识同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在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及认识圆的特征后,没有很好的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关于如何让学生自学以及自学内容的选定方面自己还是把握不住,需了解学生水平。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 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有长有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准备的毛线团太新,不够形象,学生没开始拉就已经是一条线段了;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时还不够规范,特别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4

  本届课通过学生的折和量,来发现感知圆里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为学生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猜想圆的特征,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同时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学生经过操作,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文,再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概念。

  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操作过程与已学过的半径、直径对圆可能有哪些特征,进行了合理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画圆是这节课的非重点内容,则通过学生自我实践便可掌握。

  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按“明确目标一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练反馈,巩固新知——运用新知,质疑释疑”的程序实施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猜想、去验证、去讨论、去合作……

  从而实现了“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5

  在教学中我把握住了操作活动的关键,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因此,体验,仅仅是操作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才是深刻的。

  一、体验,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例如,在教学“从‘体’上剥离出‘面’——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二、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

  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像认识长方形,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的概念;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这时的指导可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话,这些都能让学生加深体验。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提供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全方位“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亲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6

  对于本堂课,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我觉得,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排头兵,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课前准备很重要。要布置学生回家找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亲手做钉子板。如果不做好这些准备,课根本就没法上。不是用课件放放就能解决问题的。要一年级孩子做9的确是为难他们了,但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个问题,有的学生钉子板上的间距没有空耗,所以围出来的图形不太像。

  二、课堂组织要有序

  本节课有很多需要动手操作的`地方,一提到操作马上学生就兴奋起来了,玩玩积木,玩玩钉子板,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我让他们摸长方体的面时,有学生手里还拿着圆柱,根本就不听老师的指挥。相比前一单元的计算教学,课堂秩序要乱了很多,所以也耽误了上课的进度。小孩子今天很兴奋的原因,我想也和平时较少有机会动手有关,如果能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学生就会习以为常了。

  三、课堂语言要精练

  今天上课语言有些罗嗦,甚至可以说是“韶”,所以课堂上学生反而不知道老师说的哪句话是重点,对老师说的话也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精练、简洁、充满激情的语言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7

  为什么同一内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设计一和设计二中的老师都是想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建构知识:设计一的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为操作而操作”,他没有将这一学习方式用足、用好、用透,因此没达到操作的目的,教学效果不好;而设计二的教师把握住了操作活动的关键,他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因此,体验,仅仅是操作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

  “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才是深刻的。

  一、 体验,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例如,上述设计一和设计二中“从‘体’上剥离出‘面’ ——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两位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二、 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

  以往有些数学课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各自动手。而且有时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这种“摆设”型的动手操作看看很热闹,其实可能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上,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不深刻的。因此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像上述两个设计同样是认识长方形,设计一中老师设计的活动看上去很细,但指导上还不够到位,如: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这位老师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又如,在找长方体上其他面上的长方形时,这位老师仅伸出食指指着各个面,这又易使学生对“面” 的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对他们的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面积)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设计二中的老师引导认识长方形层次非常清晰,指导非常到位: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的概念;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这时的指导可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话,这些都能让学生加深体验。

  其次,体验还需要与学生的思维相伴。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如果是依样画葫芦,照着课本“例行公事”,或按着老师的旨意被动行事,那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的'、浅显的过程。因此体验要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例如设计二中学生亲历了看、摸、画、比等多样的活动,他们对长方形的感知很直接,这时候老师进一步引导:揭示概念,想像,找长方形,学生对长方形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会把学到的知识内化,自然而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体验就更深刻了。正如语文书上所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提供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全方位“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亲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8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

  课的开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性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四,本节课中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显得仓促,有待改进。

  第二、整节课时间安排前松后紧,不够合理,课堂作业也没能完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9

  教学目的: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

  教学圆规

  学具准备:圆规、纸片、剪刀、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找圆,导入新课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圆形。

  师: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状物体。中秋圆月、硬币等都是圆形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 操作、探究,自主认识圆的特征

  1. 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圆,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啊?

  师:平时,你们是怎么画圆的啊?

  师: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啊?为什么?

  师:大家都觉得用圆规画方便,那么,怎么利用圆规来画圆啊?请大家自己试试,遇到问题时,再请教无声的老师,看看它能给你什么提示。

  让一位同学边示范边说步骤。(显示画圆的步骤)指出在画圆时的注意点。

  再让同学们多画几个圆。

  2. 把自认为画的最好的圆剪下来。

  师:拿出你的圆,对折一下,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老师在黑板上表示出圆心,让学生标出自己圆上的圆心。

  3.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如果我们在圆上任意取一点,连接圆心和这点,这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边说边在圆上表示出来)

  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示出半径,再让一位学生上黑板表示。

  指点怎样量圆的半径的长度

  师:在这个圆上,你能画出几条半径来?他们的长度怎样。

  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可以同桌、小组之间探讨。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板书

  4.我们再把圆拿出来,看看上面还有什么奥秘。

  我们在折圆时,每条折痕都通过什么?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谁来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折痕?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请你在你的圆上画出你这个圆的直径。一人板演,说说直径是怎么来的。

  我们怎样测量它的长度呢?

  我们找出了圆的直径,它是否和半径一样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你们自己按我们研究半径的方法研究直径。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板书

  5. 完成“练一练”第1题

  展示讲评,说说怎样想的。

  6. 学到这里,你对圆还想说什么吗?

  可先让学生在同桌、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再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演示半径直径的关系。

  三、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 口答“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在其中讲解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2.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

  说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不设计成其他形状?

  四、 学生自己总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圆,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的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教后反思: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这就成了我们教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圆以后进行教学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感知圆,形成圆的初步认识,画圆就顺理成章,而且比较多种方法认识到用圆规画圆的普遍性。让学生试着用圆规画圆,有困难时再看书,向书本学习。比硬性让学生看书后画圆,更尊重学生,也更富有启发性。画圆之后,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单靠学生讨论是完不成的,关键时刻,还需要教师系统的引导和讲解。因此在介绍圆各部分名称时,由老师带领着认识,当然也是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潜在的意识,这时,老师只用稍微点拨一下,老师所要的内容学生就脱口而出。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猜想、去验证、去讨论、去合作。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还需改进的地方,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还欠细致,前后时间的安排上也不是很好。还有,漠视了数学本身的文化背景,漠视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文背景。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实行新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但我认为更是一个机遇,它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作了以下思考:

  1、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不单纯是符号的运算,它来源于生活,是理解和把握事物的一种思想。我依据《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

  的课堂。

  课伊始,先让学生观察一组自然现象的图片,同时思考: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能找到什么数学图形吗?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一组生活中有圆的物体,小结从很多物体中都能找到圆,引入了课题。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径。让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在学生积极回答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圆?强化了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圆的体验后,我适时创设了如果大诗

  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写一首诗,音乐家会创作一首曲子,那你们现在会做什么呢?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画圆、研究圆的强烈求知欲。通过让学生想办法画圆,画完后小组交流的活动,给予了学生独立、自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结有不同画圆方法的同时渗透互相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解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时,学生遇到了困难,这个环节有待改进。让学生在多种画圆的方法中自主挑选其中一种在我们课堂上研究,并说说为什么?顺理成章地过度到了用圆规画圆,先介绍圆规,然后在学生尝试画圆的时候同时思考怎样成功的画出圆,让学生尝试成功画圆后,我要求学生画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的圆。并且让感觉自己画圆本领大的同学板演,同时归纳画圆的步骤,接着让学生在自本上完成,让刚才板演的学生再介绍画的圆,这里在依据画圆的步骤时,引出了圆心、半径、直径。整个环节给学生创设了思维的空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2、体验动手与思维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加深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例3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体验,教材设计了四道讨论题。其中前两道是通过画与量获得体验: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直径),且长度都相等。理解“无数条”,感受了线是无数个点的集合;发现“长度相等”,是圆的本质特征,也是车轮和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做成圆形的原因。后两道题要通过对折圆获得答案,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以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圆的认识就更深入了一步。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探究了圆的特征。但是由于看错了时间,本环节太匆忙了。

  3、体验知识与应用的联系,升华学生的求知欲。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练习的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相关练习。我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我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的呢?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冲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圆的认识”这一尝试。虽然课堂上师生语言不够精炼、准确……但我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引导者、推动者和共同思考者。学生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了知识,感受、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我将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1

  上完《圆的认识》后,有一天看到华应龙老师曾就这节课的处理提出三个问题,对照自己的刚结束的课,觉得自己的课真是缺乏深度。这三个问题是这样的:

  第一,是否只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圆的特征;

  我们班在上《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说起圆来滔滔不绝,可是在这一课的练习中,出现了如下问题: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判断题出错多,这显示了学生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

  究其原因,上课时学生的回答,是自学能力好的同学的展示,不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内容还要采用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还要处理学生自己学习中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第二,是否只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

  刚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好笑,觉得没有必要给学生提出来。可是仔细分析: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规一个脚可以看作是定点,两脚之间可以看作是定长,所以可以画出圆。学生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才对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书中的叙述。第三,是否只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仔细挖掘圆的史料,我发现了不少可以利用的地方。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可以引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说过的: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可以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学生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三个问题对照完毕,真是感觉学海无涯,作舟恨晚,以后上课之前真是要好好思考,重新审视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这样上完课才不会觉得后悔。

  关于如何上“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的一些想法

  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概念课的进行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教学方式:

  很多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把概念强记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虽然能让课堂环节进行的快一些,但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将概念寓于现实社会背景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虽然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设计所用的时间要多一些,但所谓莫道不砍柴工。用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像有句话说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记住了。

  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概念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这样虽然是课时设置的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各种数学概念显得零碎,缺乏一定的体系,这不仅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设置了障碍,同时也给概念的记忆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当一个单元的概念比较多时,上好第一课时大感受课尤为重要,新课进行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内容所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即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概念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生活中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概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第二次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自觉与提升。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换个角度思考,换个角度听课

  ——听课后的的一些思考

  这几天听了几天课,感觉自己的角色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来回转换。虽然在他人的课堂中,上课人不会把我们当学生;但在他人课堂中,我们却可以站在了学生这一面。在自己的课堂上,尽管我们努力地想做到“因材施教”,由于立场的不同,使得我们离现实中的学生仍然很远,毕竟主观上的努力是难以改变客观上的立场与角色认知的。在他人的课堂中,给了我们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一旦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就会给我们两个非常大的启示:一是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二是判断课堂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在他人的课堂上,如果我们放弃学生立场,就会与上课人结成同盟,将课堂中的优势归因于教师个人的能力,将课堂中的劣势归因于学生或者外在的环境,从而错失站在学生立场设计与体验课堂教学的机会。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而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并不在于站在教师立场上如何设计与策划,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花枝招展;而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捷而又有力,从而更易于被学生群体理解与接受。

  所以,听课时换个角度挺好。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后的一些想法

  分数、百分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改进并加强分数应用题教学,使它们能够恰当地反映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目的性和实践性,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我谈几点个人认识和学习体会。

  数学应用题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数量关系。确定了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解决方法,因此应用题教学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把握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由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跟整数应用题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它们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既了解其共性,又能懂得它们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既含有整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具有新的数量关系,这新的数量关系通常分为三种情况,或者叫做分数的三种基本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除法应用题。(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除法应用题。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当它们的倍数等于1或大于1的时候,通常称为“几倍”;当它们的倍数小于1的时候,通常称为“几分之几”。学习了百分数以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就统一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了。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除法应用题。这是分数乘法的逆向题,也是学生容易与分数乘法相混淆的问题,新大纲规定在分数四则计算的前面要学习简易方程,到这里用列方程解答,可避免乘、除法混淆。

  实践证明: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加强交叉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数量关系,能沟通相关应用题的联系,能弄清这类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结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2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曾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而我――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多少有些另类的教学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来,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冲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大胆尝试。

  ●过程描述

 [一]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见过。)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并配以石子入水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水纹、圆……(声音此起彼伏)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见图①)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图①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生:(激动地)好!

  [二]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

  生:――画不出圆的。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师:可要是真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了吗?

  生:不可能。

  师: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张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生笑)

  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笑)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你们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师:可是,既然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想到这些方法吧?(生笑)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或许一开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不少同学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

  [三]

(通过自学,学生认识完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一小组准备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是)很多小组都向张老师推荐了他们刚才的研究发现,张老师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喽……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缺乏生机

  生: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圆,如果没有了圆,车子就没法自由的行驶……

  师:当然,张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四]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生: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如图②)。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图②

  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③),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④)。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图③ 图④

  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

  生: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生: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

  生: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个圆。

  生: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

  师:瞧,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了。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如图⑤。)

  图⑤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师: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五]

  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自我反思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立足从过程与凝聚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圆的认识”一课正是我所作的一次粗浅尝试。

  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藉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

  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等。因而,今后我们在数学课堂演绎数学文化、数学精神等层面的同时,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3

  在教学这一课时后,我对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我的教学预设是:

  1、通过“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平面和曲面。

  2、通过“画” 表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

  3、通过“找”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进一步识别新认识的图形,体会“形”和“体”紧密联系。

  4、通过“找”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5、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

  6、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7、通过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拼”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总之,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受形与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

  (一)是学生在“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时,能够一下子体会“平”的和“弯曲”的面的不同,因为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有目的性地问,如“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弯曲的?”而不是问:“这个面是什么感觉?”以免学生的思考、回答没有方向性。

  (二)是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时,长方体保持不动,学生能根据方位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因为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如果长方体转动,就很难数清一共有几个长方形了。

  (三)在“找” 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时,学生能发现“隐藏”的图形,如:书签中的小孔是圆的,手绢中有许多正方形的图案;能发现教室前面墙上的国旗是长方形的,教室门上的锁眼是圆,田字格是正方形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当然,这是在共同研究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的,我觉得这种“一课多上”形式非常好,能使教师通过共同的讨论发现问题,并研究怎样解决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时,有同学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个多边形,说围出了圆。看上去挺像圆的,这时,不应教师告诉学生这不是圆,应利用实物投影仪把那个多边形放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图形的边是直的,所以不是圆。除了在钉子板上围图形,还可以提供小棒“搭一搭”,通过更多的动手实践方式使学生加深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相信通过自己动手搭图形,学生可以体验到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搭成正方形,用两根长的.两根短的小棒可以搭成长方形,搭不成圆。

  (二)由于语言不够精简,课堂节奏调控不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环节来不及完成。而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展开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能力。

  今后要在课堂语言上下功夫,教学设计要更紧凑,随着学生认识的层层深入,更细化“提问”和“操作”的目的性,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缩小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间的距离。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4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的认识》教学反思。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

  从设计的角度反思:

  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设计时改变许多教师在探究前为学生提示或者出示探究步骤的做法,充分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苹果的乐趣。我认为那样看起来是学生自己探究,但是还是在教师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进行的,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并不清楚。这样失败的几率可以说微乎其微,当然就谈不上分析失败的原因。积极主动的教学时间准确把握固然重要,学生探究的`结果也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失败经验更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学生得不出结果。

  2.敢于跳出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先画圆然后认识半径、直径并不合理,造成学生在交流中难以准确表述。所以就先认识再画圆,这样做也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肯定。

  3.重视知识的自然生成。

  我认为新知识的提出、新结论的生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教材中半径、直径的作用放在课后练习中,我认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已经在课堂中进行了几次画圆,不可能不出现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就引导学生反思呢?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找画图中的问题,自然引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设计新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次画圆要求学生画大一点的圆,学生自然会通过改变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或直接量地办法,尽管学生并没有非常清楚半径的作用,但实际已经有意识,所以教师一出示:半径决定圆的()时,学生很顺利的得出。

  从课堂效果的角度看: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勤思、勤动手中积极探究,课堂参与度较广。

  4、几点不足:

  1.教师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中出现了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致使课堂教学受到了影响。

  2.细节设计不够合理。在出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时,只是口头的进行描述,没有进行明确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对定义没有明确概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

  堂是教师实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孩子们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所以课堂是育人的殿堂,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课堂教学我们只有不断的反思,从反思中吸取经验、改正不足,我们才会不断进步。下面就结合自己最近在课堂教学反思中的一些感悟,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反思(一):准备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

  这里说的准备不光是、教案、教具的准备,还有教师心理的准备。“我是否已经从心理上全身心的投入到这节课;我是否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我对我的学生是否有把握;是否他们能和我配合默切……”在执教“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我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上课之前对自己和学生满怀信心,所以不急不躁,胸有成竹,这样一来学生也受我的心理感染,安心学习,塌实上课,我看学生那么认真自己也更加有信心,在师生互相影响下,这堂课很顺利的达到预期目标。而在执教“高矮”这节课时,由于是科研处突然袭击,本来第四节的课被安排在了第二节,虽然教案上准备了,也有了,可是我心理上是没把握的,上课时我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感知,去多说。怕刚上一年级的他们太乱,电脑的突然死机,让我立刻方寸大乱,我变的急噪起来,不停的去说,可是我越急噪,学生就越乱,看见学生乱我就着急,本来想好的思路被打乱,一节课以失败而告终。

  反思(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一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要想设计出流畅、简洁,并且重难点突出、新颖的教案,钻研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教案中的教学环节必须简洁、有可操作性,学生才能接受。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在刚接触“平均分”时,我对教材研究不熟,所以把平均分想的太难,教学设计繁琐复杂,而学生们大部分都已经在生活中了解到了平均分,我费了那么大劲讲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知识,结果一堂课效率低下,连课后题都没处理完。所以在从那以后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这一点,每节课都力求简洁,环节简单,反而效果更好。

  反思(三):鼓励与微笑比严厉的批评与呵斥要管用的多。

  我一直以来都是执教低年级,由于第一年时执教的经验,所以对学生表扬的少,批评居多,上课时语言不能做到亲切自然,常常因为批评学生而耽误上课时间,并且自己也生气,影响教学效率。这学期我向别的老师多学习,试着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沟通,用表扬代替批评,用商量代替命令,我发现学生们在表扬下竟然比以前要听话、认真的多,他们积极思考,乐于学习,即使最调皮的孩子在表扬之下也不好意思再乱,而变成了“乖孩子”,课堂气氛浓厚,学生情绪高涨,并且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学生也越来越爱上数学课了。例如有一次在一年级上课,我们班最皮的学生韩斌,像是做着转椅一般,左转转,右转转。要是以前我肯定会大发脾气批评他一顿,可是今天我轻轻的走到他跟前,对他说“韩斌,你的凳子是不是不舒服,老师帮你整整衣服,就好了”然后,我帮他整了整裤子,又说“这回你肯定会舒服了”,本来他以为我会训他,看我这样说脸就红了,我帮他整衣服他就更不好意思了,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他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4-10

《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4-0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9-2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7-08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3-24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2-12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2-25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16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