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8 16:52: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成长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长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教学反思

成长教学反思1

  每当看着孩子们听故事那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小脸,我的心中是由衷的想我也将继续完成这永不完结的故事人生。

  故事——幼儿成长的摇篮

  “小宝宝睡着了,月亮姐姐和星星娃娃就会悄悄地来到窗户外面看着小宝宝,可爱的星星娃娃还会跳到枕头上亲亲小宝宝红朴朴的小脸---”看着孩子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小耳朵竖得高高的,我心中也泛起一片恬静的涟漪,我想被着被着甜美的意境所深深的打动了,而我也同样有这种感受。

  由此可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

  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也总结了一些感触较深的经验。

  一: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二: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课外时间有点孩子就会拿着书本看,口中还就念念有词,会讲好几个简单的小故事了,会认识书本中的许多汉字。孩子从会说话

  ,会听故事,会讲故事,能说会道这些都是因为家长们早早的为他们买了许多图书,儿童读物,让他们提早地学习汉字,但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漂亮的图书,动听的故事并不能完全吸引她的注意力。

  通过观察分析,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联系认识差,刚开始给她讲故事时,她一会儿要听这个,一会儿要听那个,一会儿要玩汽车,一会儿又想听歌曲,因此就要从孩子熟悉的事物开始,简单重复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语气,动作,表情深深的吸引了她,如《美丽的小公鸡》《小羊和狼》等连续讲三四遍,孩子每一次都听的津津有味,随着年龄慢慢的长大,认识的东西多了,理解能力强了,现在每逢听故事总是自主选择,听起来就没完,有时还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自顾自的讲起来。

  同一个故事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出来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一次孩子们看图书的时候,我们为他们准备许多的新的图书,他们照着上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起来,他们只是用全神贯注的神情,用平淡的语调来读认识的字,但故事里面绘声绘色的语句,却没使故事的内容让幼儿提高更大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幼儿年龄小,可用简短,生活化的语句)讲述,孩子们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三:善于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鸡一样认真学习,做事情不要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

  四: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每天利用午餐前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而且声音响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五:我在故事中受益匪浅

  因为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所以我经常看故事童话书,也经常为故事深深的吸引和陶醉,故事开拓了我的视野,净化了心灵。因为经常讲故事,编故事,我的语言讲述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故事成了我和幼儿的纽带,使我轻易的走入了幼儿的心灵,成为他们非常喜欢的老师。

  每当看着孩子们听故事那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小脸,我的心中是由衷的想我也将继续完成这永不完结的故事人生。

成长教学反思2

  那么,如何才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反思呢?

  我认为,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好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实,教学反思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复杂,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在每天的教学结束后,进行简单反思和用反思日记记载或用教后记的形式反思,这种记载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主要问题即可;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观摩并相互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调查研究,反思来再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教师教学反思要从教育观念、工作方式、教学技能、教学策略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着眼。反思的目的是使教师能不断地自我变革、自我完善。

  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叶澜教授提出“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要建立起这些观念,首先要反思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使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这种角色使自己人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因此就会出现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然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可能很有创造性的见解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了。所以,每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都要问自己:是否已经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其次是要反思我们的工作方式。在以往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这种工作方式造成了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我们可以和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在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也可以和其它学科教学交流,打破学科的界限,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互相吸取各自的优点,互相借鉴有益的教学方法。一句话,就是学会与他人合作。如果教师之间能紧密合作,就能形成合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教师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对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成长教学反思3

  本堂课难度较大,能上成这样,我个人相对满意,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主要是促进者、引导者。本课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情景,注重学生体验,通过同龄人的案例分析,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是,这节课的'问题设置和合理,使学生在回答时真正掌握了知识。多媒体制作有实效性,选择的材料也贴近生活,并且具有时政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用串联着的问题一一把学生引入要解决的问题,整节课结构紧密,重难点突出,逻辑性较强。为了突出教育的作用这个重难点,在时间方面放得较多,因在六班,对于义务教育的特征在强调分析后可略讲。这样裁剪我觉得更能突出重难点和德育教育功能。

  第二:教学形式多样,以表格、讨论、阅读、讲练结合等方式落实知识点。重技能更注重情感培养.案例丰富,贴近现实,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易为学生所接受,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体现出新课程重主体、重过程的新理念。

  第三: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特别关注学生对“方法”的学习,课堂中“方法”不只是获取知识技能的手段,其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例如:在揭示义务教育的含义上,采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学寻求答案的过程实现了知识迁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比较有创意之处。

  存在不足:

  自己虽然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处理突发事件依然不够冷静。在学生的解答过程,还可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公开课一定要注意“备学生”。教师上课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充满自信与激情以此来感染学生。这些也是我是我所最缺乏的。所以,我自己还要多学习。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以更充分,让他们讨论,出主意.过度方面可以更流畅一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借此共勉。

成长教学反思4

  以前上信息技术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对于接受能力强和以前已经接触过此类问题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即使你演示一遍他也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况且,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把问题作为出发点,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情景,提出带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想象、概括、研究的学习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要适当给予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多让学生用鼠标点一点、试一试,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例如:在教学“美化文章”这一内容时,先给出一篇美化过的学生作文,提出“如何美化”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边框底纹”命令的用法,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鼠标点一点、试一试,用眼看一看变化、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比一比,看看谁把文章修饰的最美,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要让学生享受成功,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学生的完成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任务了,然后就想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有些学生即使没完成任务,但看到别的同学已经开始做其他的,也不免心不在焉,有的学生干脆偷懒,即使没学会、没完成任务也把问题放到一边,这样就会有不少学生掉队。于是我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全班同学都完成任务了才允许他们自由安排时间,这样一来,每个学生为了不拉全班学生的后腿,都会认真的去做,提前完成的学生还会主动的去帮助不会的同学,有问题的学生也会主动的向会的学生请教,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那些学得好的同学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同学之间也在互相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多让学生做老师

  以前,我经常使用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方法授课,结果就会出现部分学生不耐烦而部分学生又心不在焉,甚至说话打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不用心看书上的步骤,甚至老师演示完了,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所学的内容在书上的什么地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后来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些需要演示的内容,我尽量让学生去做,全班同学一起看书上的步骤,由一名学生代表演示,这样以来,学生就能专心研究书上的操作方法,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基础比较好、领会比较快的学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老师也可以及时监督课堂学习情况。

  四、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我在教学中就主要以这种形式组织教学。比如在进行段落格式设置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我设计了一段小文章,保存为两份,一份故意打乱各种格式,整篇文章非常不协调。另一份则是调整好的效果。通过对比较,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开始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如何把第一份文章的格式调整过来。然后先让学生自己探索,接着请已经完成(或许只完成一部分)的学生把自己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学生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指点,最终终于调整完毕时,一篇清晰优美的作品也就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多选用身边的素材

  学习信息技术课选用素材时,尽量选用学生比较熟悉和他们身边的素材,这样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也突出了信息技术课的实用性、工具性。如文字内容可用学生自己的作文、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时事新闻等,图片及视频内容可拍摄一些学生或学校的照片或视频,音乐素材可让有特长的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录制歌曲,或剪裁学校搞活动时的一些片段,或及时下载一些学生喜爱的歌曲视频等,还可以让他们亲自上网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供上课时使用,也可及时和其它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成长教学反思5

  “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它的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是一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教育的阳光应该普照每个孩子的心灵,教育的公平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上完《为成长鼓掌》,我让每个孩子找找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和同学说一说,并为自己鼓掌。大家都很兴奋,激动地和同学一起谈着。他们都是那样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可是,我却发现有几个人目光呆滞,神情木然。“朱平,你认为你的.优点是什么?”他站起来,摇摇头,怯怯的望着我。他是班上学习一直很吃力的孩子。“难道你找不出自己的长处吗”点点头。真心痛,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是因为成长路上接受了太多的批评与打击才这样吗?才多大,就对自己如此悲观。我不想让孩子带着这样的心境一直生活下去:“同学们,你们能帮朱平同学找找他的长处吗?”小手林立,“老师,我觉得朱平同学很讲文明,从不调皮。”“朱平的钢笔字写得很端正!”……这时朱平的脸上绽开着笑容,很羞怯,可是很开心。是啊,谁不渴望被表扬和肯定呢?应该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生活在快乐中,后进生和其他孩子一样应该绽放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给予我的学生更多的肯定和赞扬。

  不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机会获得掌声,但仅仅获得别人的掌声,那是远远不够的。人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激励自己。

成长教学反思6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后安排了课外探究活动,既让学生丰富了知识,又将课堂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作为指导检验。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知识时,又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丰富学习。这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通过交流、分析、演示、讨论、判断、评价等多种手段,将生活范例上升为理论、经验后又去检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课堂模拟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学生通过个例分析、课件演示、图片讲解,明白如何避免伤害;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技能;学会救护小常识。

  探究活动关于“了解常用自救药品”的探究活动探究目的是:通过了解一些常用的自救药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探究内容是:

  1、创可贴的作用

  2、药棉的作用

  3、纱布的作用

  4、红药水的作用

  5、医用酒精的作用

  探究形式是:

  1、到学校医务室请教校医。

  2、查阅相关书籍或者网站。

成长教学反思7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动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课程也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他同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有反思”的教学与“反思性教学”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而是要通过教学主体的不断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谨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我从经验型教师发展为学者型教师。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三是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反思性教学会促成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反思,那么我们这样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一、 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最好的证据。在近代教育史上,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口训在研讨会上经常响起,然而在经过一年多课改实践后,我才意识到它价值的真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了解反思性教学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完整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

  1、 比较筛选——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同样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也包括预见到他们可能碰到的困难),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了解”,以往大多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并不一样,因此,这种“了解”,更多的还需要来自于教师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如一位老师教“时、分、秒的认识”,按照教材的要求,要让学生认识钟面、学会看时刻、掌握时和分的进率,知识点很多。对教材这一安排,老师进行了分析,并且课前做了调查,发现多数的学生已经会看时针、分针、12个数字以及大致的时刻,但是对“分”的概念以及“时”和“分”的进率关系还不清楚。同时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即学生在看接近整时和刚过整时的钟点时容易出错。于是把这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并加强了相关的练习,而对钟面的认识则做简单的介绍,使这节课做到了“省时高效”。由此我们可看到,教师经过教学前反思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符合了班情、生情,也自然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从容驾驭——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因此常会有一些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某校的一节课上,老师准备讲评练习卷,提前把评后卷子发了下去。上课是发现,以往铃响,教室就安静下来,而今天却反常,不少学生拿着卷子交头接耳。“学生为什么安静不下来?他们有什么意见?到底是按自己原计划的思路讲评还是先听听学生的看法?”老师作了短暂的反思后,决定还是先听听学生到底在议论什么。于是几个学生举手说:“老师,这道题您改错了。一千克鸡蛋约(8)个,我认为是对的。”“我填的约是22个,我认为也是正确的!”“老师,我在店里帮妈妈卖过鸡蛋,确实有的大有的小。”……面对学生的各种意见,老师有些

  始料不及。她想:在改卷时几个老师商量过,答案可以填12~20之间。可学生现在有这么多不同意见,如果都肯定,那以后碰到这样的题目,学生想填什么就填什么,老师还怎么批改呢?于是这位老师做了说明:“我们只是考虑一般情况,答案可以填12~20。”可是学生不依了:“那特殊情况也有的,我在电视上就看过,有一种鸡下的蛋很大。”“对,少年报上也有介绍过。”面对学生坚持己见,老师心里一动。于是她说:“那么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找到有关的资料证明你的答案也是对的,老师就给你改对。”学生欢呼起来。第二天,他们找来了各种“证据”,有的跟着家长去菜市场实地调查,有的从网上、从书上找来了答案。还有个同学说:“老师,我想打电话到上海吉尼斯总部问问,您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吗?”在这一“证明”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态度的形成,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其价值远远超过答案本身。而老师也通过即时的反思,得到三点收获:(1)教学相长,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2)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过程有时候比结论更重要。

  3、概括归纳——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后继的教学,并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课后反思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②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精彩的片段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④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下课后我们总是乐于把这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与老师们交流,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更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资料。

  当然,教师在开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反思只是手段,其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若只顾反思,不去行动,只能成为无效反思。教师如果只顾研究,著书立说,却把教学工作耽误了,这就背离了反思性教学的宗旨。反思性教学强调的反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问题解决了,一次反思也就相应结束了。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

成长教学反思8

  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课,是“尝试与猜测”的第一课时,其目的是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主动与他人交流,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抓好“两个联系”,一是抓住知识上的联系;二是抓住思维发展层次的联系。从课前的猜数游戏即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逐步逼近,为后面列表时逼近“腿的数量54”打好伏笔,学生在积极思考、猜测的过程中,渗透了区间套的思想。另外,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交往中,情感体验充分,通过比较、判断及时调整,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质量,我认为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看得见的。 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课前进行充分预设,在学生汇报没有表2这种情况下,出示淘气的'列表尝试方法,让学生对淘气的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学生间讨论、交流,进一步体会判断调整的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当然,本节课学生的生成资源也十分丰富

成长教学反思9

  最近,我参与了《七颗钻石》的磨课活动。因为和同组的沈老师上的是同一内容,所以沈老师磨课时,我也是全程参与了,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为我自己课堂的打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第一次磨课是这样安排的:我课前谈话安排了欣赏大旱灾的图片,从旱灾入手,感悟文本内涵,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旱灾之大。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又将文本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步感受小姑娘的孝心,她是在夜里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而且是找了很多地方,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是第1、2句。接着是感悟第3、4句,体会小姑娘找到水后的喜悦心情。最后再是感受小姑娘为妈妈送水去,那匆忙的一幕,想到了她只想着妈妈,惟独没想到自己的好品质。

  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第一次磨课下来,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体会“干涸”和“干枯”的时候,还不够到位;小姑娘为母亲找水这一孝心也不够突出;水罐里突然有水,这一神奇没有体会到等。

  教研组的老师给我提出了改进办法,让我在操作时结合旱灾的图片来感悟,这样对缺水的严重可能会体会得更深。磨课借助教研集体的智慧,是“集慧式备课”,能够实现个人的教学深度反思,克服个人惰性。学科组的老师参与研讨、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我们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

  结合大家的意见,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磨课时,课前谈话安排了欣赏童话,感悟童话的神奇。而在理解“干涸”、“干枯”时用到了大旱灾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操作则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效果也好了很多。而后两次的'磨课则主要是对学生回答的调控上作改进,如何引领孩子感悟语言、升华中心,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如果说磨课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是磨课的交互研究,激荡起我的教育理想。经过老师们的指正,我的思和想、言和行,都有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自我认识,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不断的磨砺,吸纳优秀意见,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

成长教学反思10

  《成长》这篇课文通过小约翰送报买香肠的故事,告诉学生从小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有利于成长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前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让学生直接打开课本,听老师范读,我而是把课文内容改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得很认真。然后我也抛出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让学生进行了几轮发言后,我询问:你们愿意近距离了解他吗?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成长》这一课。

  紧接着让学生充分自读后,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和语言的句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约翰所具备的良好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约翰在雪中送报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从而走近约翰。

  在总结全文内容时, 引导学生通过说说“你认为约翰将来是个怎样的人?”学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自己也经历过许多事,你认为哪些事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用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认识自己成长经历中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缺少独立生活能力。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在童年独立成长,快乐成长。特别是对于我校学生来说, 意义更加重大。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由家长包办的生活,所以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把藏在他们骨子里的一些东西去加以雕琢与塑造,我是多么的幸福啊!采山教学反思冰融化了教学反思冰花教学反思

成长教学反思11

  疫情当前,研修不止。特殊时期,xx市第八中学小语团队以特殊的方式继续着研修之路。4月16日下午2点半,我校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观摩课在四楼录课室如期进行!本次研讨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线上执教,网络观摩网上直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非常时期,几位老师的线上教学给我以非常好的示范。

  本次观摩课共展示了5节语文课。每位教师根据本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目标设置、教具准备到教学过程的组织,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突出了综合性、可操作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完三位年轻靓丽的女教师张xx、王xx、孙xx的课,让我如运动过后饮可口饮料般舒服、痛快,这几位年轻教师充满了活力,说话干脆利索,课件制作精美,设计环节环环相扣,师生互动连连,达到高效课堂。哎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不服老不行,自己再不努力,就会被时代淘汰。

  两位老教师袁贵峰和张玉颖的课,我感觉:稳,扎实,有效!她们由扶到放展开教学,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支架,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让一直困惑“古诗教学”和“综合性学习”应该怎么上的我,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二、内化反思,砥砺前行

  “线上教学”观摩课,让我更加明确了方向:20分钟的网课时间应该充分考虑,效率最大化。课前应该整合、遴选优秀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支架的搭建、学习思维的'打开都要考虑,用20分钟的时间把教学重难点落实好。在作业布置上也要考虑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巧用钉钉家校本,让学习更加快捷、有效。同时,自己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让特殊时期的教学变得更合理、有效、丰富!

  总之,本次语文观摩课犹如及时雨,给我接下去的网络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变是永远的不变,唯有不断学习与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长教学反思12

  欣赏着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教师成长日记》文集,翻阅着一篇篇身边教师笔下的文章,犹如嗅到一朵朵夜来香,一缕缕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一串串鲜活的故事,记录着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承载着师生共同发展的经历;一篇篇精美的随笔,记录着师与师,师与生心灵的对话,迸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一本本设计精美的教师文集,凝聚着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的认真与执著,折射出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的睿智与灵性,更洋溢着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对教育的的热爱与追求。

  从前往后一篇篇阅读,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师们的反思由单纯粗糙的文笔,过渡到较为流畅的行文,再到如今对布局谋篇的斟酌。看来,老师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教学反思带给老师的是勃勃生机。教学反思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她已真正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武器,成为学生享受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听王校长说,早在前些年,他在英协外语小学和聚源路小学当校长时,就提倡老师要加强反思意识,要求老师们每周一篇反思。也是由最初的倡导,到后来的制度要求,再到最后的慢慢形成习惯;由几个人,到一部分人,再到后来的所有人。一学期下来,老师们人人出了一本反思集。天道酬勤的聚源路人,白天研讨探索在课堂;晚上坐在灯下读书反思,记录着教育随笔、读书收获、学习心得……既创造了厚重的文化校园,更促进了教师们的精神成长。因此,才有了三年之内,学校有最初的54位学生发展为1700多名的郑州市名校这样的传奇故事。

  如今,我们中心学校的`这帮子老师更让人刮目相看。本来要求一周写两篇反思,但老师们写三篇的、四篇的大有人在,即使是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从不间断。从建校到现在,有几位老师已写近400多篇。

  为了加强反思的交流与推广,让更多的老师得惠于此。也为了表达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营造更加浓厚的反思氛围,鼓励更多老师积极地、深入地撰写教育教学反思,让更多人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真正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特拾取一部分编印成《教师成长日记》系列丛书。

  一本文集是一尊熔炉,冶炼出教育的思想;一本文集是多种理念的碰撞,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尽管这些文字所表达观点稍显稚嫩、青涩、浅薄,甚至偏颇,但从字里行间明显感受到老师们在一天天成长。目前,学校各项工作正高效有序运转着,《教师成长日记》就是在我们每个学期来的丰硕结晶。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人要学会有梦,没有梦想,就没有理想。”他甚至用开启成功保险公司的形式,向广大教师发出倡议

成长教学反思13

  在以前的教材中,并没有安排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可不规则图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因此北师大版教材就把这一内容编入教科书中,要求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的脚印》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内容。

  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婴儿时代,可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刚出生时的脚印,都觉得小得不可思议。从而怀着兴奋而好奇的心情开始了本课的探究: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被激发了上来,都积极投入地去寻找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正确估算脚印这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因而得到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有的用数格子的;有的把脚印看作近似的长方形再来计算;有的看作近似的梯形来计算;有的看作近似的三角形再来计算……虽然方法各异,结果也有误差,但孩子的思维是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有的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的.同学为了使结果更精确一点,居然以半格为一个单位认真的数着,结果精确到十分位。这样,在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下,轻松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在探究小华2岁时的脚印面积是多少时,就不再有悬念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反思本课教学,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为孩子们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学得积极、主动,思路开阔,方法多样。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暂时的困难,但在我的隐性指导下,孩子们能很好的完成学习活动。这使得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生成的课堂。可不足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估计值与准确数值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如何有效缩小误差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成长教学反思14

  赏识,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成长的脚印》例谈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洛舍中心学校张芬

  一、案例——一堂《成长的脚印》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著名赏识教育家周弘,凭着感天动地的父爱和独特的赏识教育方法,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聋人大学生、留美博士。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学生自身充分发展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开朗、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堂《品德与生活》课——《成长的脚印》,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有谁愿意把自己近两年来的变化讲给大家听听?

  生:我跑步更快了。

  师:是比上学期跑得更快了吧?可真是个进步生呀!

  生:我变聪明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我都能答出来了。

  师:老师也注意到你这个变化了。

  生:我以前的字写得不好,现在写得好多了。

  师:能把你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吗?

  生:行!(孩子出示了以前和现在不同的作业本,现在的作业本上整洁、端正的字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孩子们在回答和展示中,在教师充满赏识的目光和言语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又自信的微笑)

  (这时,一个女孩子站起来了)

  生:(满脸自信)老师,我会拉二胡,还得了奖呢!

  师:(竖起了大拇指)呀,你可真了不起。你能不能现场演奏一回给同学听听?

  生:好!(生拿起二胡拉起来,二胡声断断续续,有音阶变化但并不成调)

  (下面的孩子笑了起来,孩子们议论纷纷:“拉得一点也不好。”“你拉的什么曲子呀?太难听了。”听了这些话,那个女孩子停止了演奏,低下了头,不知如何是好)

  师:(看着那些哄笑的孩子,亲切地说)你们笑什么?

  生:(争先恐后)拉得不好,难听。

  师:哦,那你们中间有没有会拉的?

  师:不会拉也不要紧,上来试试吧!

  (在教师的“盛情”邀请下,几个孩子上齤台了。他们拿着二胡,要么不知如何下手,一脸茫然;要么拉不出声音,干着急;有的拉出怪声音,弄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

  师: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现在才知道拉二胡可真难呀!

  生:(看着最初演奏的同学)我先前以为拉二胡是件很容易的事,现在看来,你比我们棒!

  (听了他的话,那个小女孩的眼睛亮了)

  生:坚持下去,你的二胡一定会拉得很棒的。

  (听了他的鼓励,那个小女孩笑了)

  师:(面对最初演奏的小女孩)大家说得对,你今天拉得不错,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一定会拉得更好的。(面对全班同学)让我们为她的进步鼓掌!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个小女孩在同学和教师的赞许声中,头抬得更高了)

  我在课堂上始终贯穿赏识教育,关注、赏识、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从跑步快了、字写得好了等细微处入手,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尤其是当孩子自信地拉二胡时遭遇尴尬,积极地创设了“试拉二胡”的情境,用我的赏识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小女孩的表情由“低下了头”到“眼睛亮了”,到“笑了”,到最后的“头抬得更高了”。同时,也使许多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使他们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课堂教学非常成功。

  二、反思——有感于赏识教育

  这堂品德与生活课,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一堂成功的课背后蕴含着的教师赏识教育的思维,它引导着学生认识着自我,发现着自我,培养了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引领着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觉得执教者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对赏识教育进行有效的实践:

  1.源于对学生深深的师爱

  教育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还要有无限的耐心和爱心,还要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慧眼等。而这一切都源自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本堂课上,无论是我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点滴进步,还是欣赏地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还是到最后课堂上孩子满脸自信的微笑,无一不是师爱作用的结果。它在孩子心中种植下希望、依赖、感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长教学反思15

  当我们开始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四年。“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时间活动的紧密结合。”我班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和班级实际情况,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轴心,以“师恩难忘”为切入口,教材引路,将课内外学习和生活融会贯通,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共同制作了两本“班级纪念册”,纪念册里融“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在“集体荣誉”栏目里,学生搜集了四年来班级的奖状和同学们参加各种赛事获得的荣誉;“同学情深”栏目里有“最难忘的人和事”,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几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并加上了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下了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里有回忆自己最喜爱的老师选择最感动的一件事学成的记叙文;有给老师的一封信;有给老师的建议等而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通过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整个活动学生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生的作品也算精彩。

  从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最不足的是,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虽有分组,但是后进生有滥竽充数的现象;有些学生虽有大量的一手资料,但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在课堂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导致质量不佳;有的在明确说话范围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果断,有点拖泥带水,结果是学生的思路没有得到开拓,没有紧扣“成长足迹”这个主题展开思索。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没有等到有效的训练,很多学生说话不完整,声音小,口齿不清。

  今后要尽可能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学习的环境。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03-27

成长足迹教学反思04-09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02-18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9-11

教学反思03-02

教学的反思12-08

《让》教学反思12-12

教学的反思01-07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