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7 13:39:0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

  【教学片断】

  一、寻找秋天,搜集落叶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去体验秋天,把说话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言为心声。学生只有切切实实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这才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有了这种发现和体验,表达的愿望才会激发出来。

  1、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识字1》后,知道秋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去寻找呢!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校园里去寻找秋天,搜集落叶。

  2、寻找秋天,搜集落叶,要求:

  请小朋友要细心观察,搜集的树叶量少形状多,动脑想想这些树叶像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

  3、以下截取活动中的片断情景:

  生1:看,操场上的小草都变黄,像一条黄地毯。

  生2:这里怎么这么香?这里有桂花,这金黄色的桂花多香呀!

  生3:草坪上有很多落下来的树叶,有红的、有黄的。

  生4:快来呀,红红的树叶多好看。

  师:你知道这红红的树叶叫什么吗?(告诉学生这是枫叶。)

  师:小朋友把自己喜爱的落叶搜集起来,待会儿制作树叶画。

  二、拼贴作画,想象表达

  1、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拼贴树叶画。用采集来的各种落叶,两人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树叶画。这一活动,意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所拼的树叶画,集体评议。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欣赏。

  【教后反思】

  1、我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去寻找秋天,搜集落叶。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完全改变了,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气氛特别活跃,他们善于观察、发现。学生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教师从学生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变成了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2、《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

  通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知识壁垒”。因此,我注意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教材作为写话的素材,从其它学科中去悉心开采,寻找适合学生的写话素材,让写话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我在教学听说训练《秋天的图画》时与手工课进行组合,让学生通过贴贴、画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树叶画展现在眼前,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宽广。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通过让学生亲自采集树叶,制作树叶画,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会与众不同。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放飞心灵,充分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树叶画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要介绍自己的树叶画,体现了学生真的想说、乐说、有话可说。学生说出作画的过程,介绍画的内容,集美术、手工、语文于一体。在做做、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孩子们一边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一边讲着自己编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听得认认真真。在说说、做做、玩玩、写写中丰富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2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当师生在用心感悟这句话时,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呀?

  生:大自然使秋天这样美丽。因为大自然给了植物阳光雨露。

  师:说得挺有道理的。那么除了大自然,还有谁呢?

  生:勤劳的人们使秋天这样美丽。

  师:是啊,勤劳的人们用汗水画出了这美丽的图画。

  生(迫不及待):老师,我觉得不对。没有人类,也能有这么美的景象。你想,人类还要破坏自然,要是没有人类,可能景象还要更美。

  生(附和):是啊,这么美的景象原始森林里也可能存在呀!

  ……(师生僵持了一会儿)

  师:咱们不得不相信事实:人类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在有人类的`情况下,咱们课文里介绍的美景是谁创造的呢?咱们再细细地来品读课文。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思考。

  师美读课文,学生在没有异议。

  师趁机说:就让我们怀着对秋天的赞美和对勤劳人们的崇敬之情来读读课文。

  师引读,学生饱含深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的思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彼此沉浸在美景中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被打破了。我和大部分孩子那份被美景陶醉的、正待抒发的情感悄然逝去、荡然无存。此时的我有些懊恼,但还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让他们心悦诚服。最后,师生共同找回那份被遗失的情感,把再一次推向高潮。我觉得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才得以张扬,生命之花才会得以绽放。<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3

  课堂教学后,组内老师给我很多诚实地点评,让我受益颇多:

  1、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只仅在于教给同学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考虑和表达方式。本课教学的伊始,我和同学以谈话展开,激起同学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同学一下子走进了课堂,和老师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感受语文的魅力。这种独具匠心的欲设,是同学学习本课文的起点。值得考虑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首先要和同学平等地对话,要让同学真诚地说话,真诚地表达感情,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体验,使同学的个性知识,体验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2、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是一堂高质量的对话课。《语文课程规范》指出:

  阅读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中和同学阅读感悟,不失时机地组织交流,让同学把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语言的'领悟释放出来。在老师的激发,点拨下有所感,在同学的启发下有所悟,在老师有深度的言语提炼中提升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堂课中,针对自身的评价语,颇感不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评价语,尽量做到语言优美、精练,情感真切,这要求自身要努力提高思想修养,生活的积累和社会阅历。以李吉林老师的一句话:语不惊人,誓不罢休,作为自身的努力方向。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4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课前准备:

  秋景、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师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图、梨”等8个字,会写“波、灯”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炎热的夏季向我们挥挥手告别时,秋姑娘已经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走来,当她来临的时候,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吗?

  2、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面可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配上背景音乐)

  3、画面上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画旁出示词语:苹果、梨、高粱、稻)

  正音:“梁”单个字读第二声,在词语“高粱”中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这位小朋友很了不起,他还能把这幅图写成如此美丽的一段话,请你打开课本,让老师随着音乐读给你们听。

  2、生自由读

  请你自己练习朗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也可以同桌合作练习朗读,互相帮助。

  3、交流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图——图画梨——梨树笼——灯笼、浪——波浪、粱——高粱、燃—燃烧、勤——勤劳

  (2)开火车,指名读,贴在黑板上摘苹果领着大家读。注意正音:“勤”是前鼻音,“笼”单个字读第二声,词语“灯笼”中读轻声。

  (3)学生出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检查读

  (4)看看这段有几句话,指名读自己想读的句子。

  (5)教师引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6)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仅供老师参考)

  如编儿歌:梨树是木,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是火,勤劳*力。

  猜字谜“图”:在大房子里过冬天。“梨”:木上一把刀,正在割禾苗。“笼”:竹子编个圆圈,糊个灯笼真好看。“浪”:熟字“狼”换偏旁,大海翻滚起波浪。“勤劳”:辛勤劳动,力在其中。“劳”: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三、学写生字,生成评价

  出示要写的字: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1、自己读贴,把8个字分成两类。

  2、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学生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评价.

  3、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请左右结构写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范写。

  学生仿写.

  四人小小组评价(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优点后缺点的原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美读课文.

  2、背诵课文,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喜悦。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句练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二、诵读课文,品味欣赏

  1、请你再读课文,你觉得秋天的图画美在哪里?

  2、重点指导第二句。

  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5

  此文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情绪。而文章不仅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贴画为突破口,让学生透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并且以“梨树、苹果树、高粱、稻海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为句式,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秋天的图画》是二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透过色彩的搭配,寥寥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情绪描绘出来了。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这一句话:“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在教学时,我就是采用了个性化教学,没有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引领学生透过想象,自读自悟。

  在设计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资料的领悟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主张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主要体此刻教师以引导来代替指导,新课程中的教师就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潜力,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透过朗读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的说:“我好像看到粮食水果都丰收了,人们正忙着收获呢。”有的说“好象看到一盏盏灯笼般的梨子。”有的好象闻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尝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赏到金黄的稻子在广阔的田野上跳起的优美的舞蹈。之后指导朗读,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透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孩子们的用心性更高了,他们或加动作表演读,或表情丰富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体会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情绪。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6

  《秋天的图画》这篇小短文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最后点明中心──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美丽的图画。

  学完生字,我让学生拿出笔来,看看课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把它们找出来,在下面画上小圆圈。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有的学生不知画什么?有的画出一整句话。我叫大家暂停,对他们说:“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树。”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梨树”然后在下面画上小圆圈。这下,同学们懂了,快速地画出了“苹果”、“稻海”、“高粱”。“把这些景物在图上找出来,标上小红旗好不好啊?”我提出了第二个要求。这个任务同学们都爱完成,很快就画完了,看着图,让他们感觉秋天真得像幅画。第三个要求提出来了:“同学们读书,看到‘挂起’这个词了没有?梨树后面是挂着,苹果、稻海、高粱后面都是什么词呢?能不能用曲线画出来呢?”“能──”学生们兴高采烈。画完了,我紧跟着追问:“梨树上挂起了什么?”“灯笼──”“在灯笼下面也画上曲线,后面的同学们自己就能找出来,我看谁找得快,别忘了画上小曲线啊!”看着一只只小手在书上认真地画着,我说不出地高兴。“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轻松轻松,做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接一个词好吗?游戏开始了。挂起──”“灯笼──”“露出──”“脸颊──”……“真好,现在这样,男同学说前边的,女同学说后边的。”一声声稚嫩、欣喜的童音欢快地飞出教室。紧接着第四个求出台了:“我有两个句子,大家比一比,看那个好,记着要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啊。听好了:梨树上挂起金黄的灯笼。梨树上挂起灯笼。两句哪句好?”又是张竞文举起手,他慢条斯理地说:“是第一句好,金黄的是颜色,有了颜色就告诉了我们梨是黄的,我们就像看见了黄色的梨挂在树上。”“真好,掌声鼓励!”“那你们把‘金黄的’这样的词找出来画上括号好吗?”“又做游戏了!词语搭配开始,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我高兴地和同学们一起“玩”着,意犹未尽说:“多美的句子啊,越读越爱读,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吧!”又一串带着赞美情感的读书声飞出窗外……

  这篇课文的处理我是根据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点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心情去对待,当学生的心情与美的文字形成共鸣的时候,学生的朗读还用指导吗?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不是老师范读引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强调读出感情逼出来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为一体时的情不自禁地宣泄。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收获到了成功。这样的阅读兴趣盎然孩子们能不喜欢吗?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爱上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基于此点,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方法。我不会忘记这句话: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你在上边画什么图画了,我们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去年教一年级,面对着天真可爱、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们,我时常想起这句话。因此我立志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画出最美的画图。一年级我培养了孩子们预习的习惯,曾有人说,一年级的孩子们不能课下预习,但是我觉得只要不给家长增加负担,教给孩子们方法,他们会做好的。实践证明,我成功了。在学第二册的时候,我的孩子们都能自己完成预习任务了。他们在课下熟读课文,圈出生字,勾出生词,然后认读生字,不会了,翻开课文找到那个生字读课文,在句子中就能认识这字,他们还主动地用各种方法去识字,好到课堂上大显身手——告诉同学们我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的!遇到有的同学没有学会,小老师们可就要发挥作用了,他们教得很真。由于有了课下预习做基础,我们的课还不算太赶,在课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说话、朗读、写字等能力,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把预习当成了必需要进行的一项活动,他们觉得必须要做。这不就是一种好的习惯吗?这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就是学习过程吗? 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也是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古人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的学生如果从小就养成这样的习惯,收获会何其多啊。<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7

  《画风》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教学内容局限知识面窄。如在作业布置中鼓励他们把“声音、气味”用自己的奇思异想用画笔画出来。再者,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个别学生发言次数过多。

  以上就是这节课给我的点滴启示,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今后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8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城市的'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在学习课文第二组句子时,我首先指名读,再自读,同桌互读。然后在读通顺、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句子描写的图画。接着欣赏多媒体课件,是否与自己所想的一样。最后出示句式“秋天来啦,梨树──,好像──。”指导说话。其他三组句子小组内看图片练习说话。既练习了说话,又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同时感受到了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9

  这是“市小学特级、骨干教师网上直播教学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时,周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课。能与那么多的专家、老师一同交流、一同碰撞、一同互动,是我的一种荣誉;能有机会领略执教老师的风采是一种享受;能幸运地聆听到几位特级教师的点评,更是一种学习。周小平老师执教的《秋天的图画》这一课,如同闷热夏季中吹来的丝丝凉风;如同在秋季里我们品尝着一个个鲜美的果实。从周老师的课中我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语文课堂中的“实、活、趣”。

  一、实

  1、抓重点,从学情出发,争取把生字读通、读准:

  在本课中,有个生字“梁”比较特殊,它单个时读原声;可是组成词语“高梁”时,它就要读轻声。周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这个语言特色,让孩子们体会到拼音的变化,扎实地掌握了它正确的读法。

  2、在“合作学习”中识字,让每个孩子都实实在在地投入学习:

  初读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接着同桌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检查读,读的好的夸一夸同桌,读不好的帮一帮同桌。你看,这是多么富有人性化的的引导呀!每个孩子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都积极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这使每位学生都有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3、“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

  课堂上,我们时时可以感觉到周老师的目光刻刻关注着每个孩子,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到她爱的阳光。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当周老师悄悄地走到一个孩子面前时,她弯下腰在孩子耳边轻轻地耳语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股浓浓的爱,一股对生命的关爱。其实我们知道周老师的原意是想让这个学生推荐一名他认为在平时学生中比较有困难的孩子,从而了解底线孩子的学情,但它“雁过无痕”,非但没有让被检测到的学生觉得是一种自卑,反而感觉是一种荣耀。因为周老师说“哪位被他推荐到的孩子可是非常光荣的,请你自信地站起来读一读。”一位优秀老师的风采尽在于此,一种高深的`教学艺术尽在于此!让我们不禁感慨“教育是一首诗,一首立体的诗”,周老师的教学不仅关注到孩子的现在,更关注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关注到孩子的未来。对孩子自尊的呵护,尤为可贵!比起某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请你推荐我们班中几位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来读读”,实在是要高妙许多。

  4、写字教学扎实而有效:

  识字写字是我们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积极倡导要体现课改的新理念,但具体实践起来,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今天听了周老师的这部分教学后,让我们顿有所悟。你看,周老师她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时,大胆地把写字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了学生,完全地信任学生,让学生得到了满足。先让学生去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再请他们当当小老师来教教老师在写时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来做老师的老师,学生的兴致就来了,优越感油然而生,兴趣便随之而来。接着等老师放手让学生写字时,老师又非常注重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如此重锤敲击,不禁让我们想起“习惯比知识更重要”这响当当地呼唤。

  二、活

  我们说一堂好的课不仅学生要有活力,教师要有活力,而且整个课堂流程更是要充满活力。以读为主,用读来激活课堂,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升华,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使读形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趣

  1、情趣一:

  情境创设,富有创意。本课中周老师充分利用了“学习伙伴”这一角色,来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课伊始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呢!老师卖了个关子,这礼物其实就是本堂课要学习的第一句话。但是如此巧妙地一呈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大不一样了。第二次出现刚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点句中的秘密,这可是教学的重、难点。但经“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便使学生觉得更有意思更可亲了!

  2、情趣二:

  周老师巧妙地将课文中的第二句排成四行,引导学生去发现句式的特点。如此创造性地重组教材,排成四行以诗的形式出现,更容易让学生去发现,更容易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去理解去感受,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了最动人的音符,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再孤独。

  一堂课听下来,周老师那扎实的功底、精彩的设计、真实的情感无不深深地影响着,触动着我。听着听着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可能是旁观者清吧?我想也来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如果课堂上当学生发现我们小朋友的脸颊红红的就像一个个红苹果时,如果老师能及时捕捉到这个教学讯息,顺势一引:是呀,你还发现哪些地方也像这样说什么像什么了吗?可能就不会造成课堂上一时的“凌乱”现象。我想,精准、恰当的点拨不正是孩子们开启智慧的“魔法石”吗?

  课堂是个大熔炉,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勇敢地让自己融入这个大熔炉中,不断地在这个大熔炉中锤炼自己、锻造精彩吧!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0

  教学反思:

  1、应以读为主,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每次读应提出具体的读书要求。读书的方式可多样,建议加上分角色读,调动积极学习氛围。

  2、怎样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单靠一次朗读是不够的.,可让学生反复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汇报时让学生先找出课文的句子,再用自己话说说怎么美?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相关的图片,借助图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再指导感情朗读。本节课老师出示图片放在讲解课文后,个人认为不太合适,最好放在学生讲完后马上放。这环节的教学方法可以比较灵活,采取多样的学法,避免学生精神分散。

  3、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拓展。在教完秋天各种景物后,提问学生:在秋天里,除了书上描写的景物,小朋友还能说出其他景色是怎么样的吗?(提示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描述)

  4、相机进行环保教育。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1

  《秋天的图画》是二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色彩的搭配,寥寥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在教学中抓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秋天的美.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闭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的好象看到一盏盏灯笼般的梨子,有的好象尝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赏到金黄的稻子在广阔的田野上跳起的优美的舞蹈……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 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或加动作表演读,或表情丰富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体会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使其领悟其中的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教师引导恰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使一千个学生便有一千种不同的朗读方式.我们要用多种方法导"悟",启发学生看,画,演,议,说,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不知不觉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美.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2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课文,图文并茂,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而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课文中的插画为引线,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呢?”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我再通过让学生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来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3

  《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而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一边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一边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感情朗读,让图画与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既生动,又形象。接着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时,我抓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排比句,通过反复诵读,准确理解作者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仿说句子,目的是潜移默化灌输排比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接着又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去赞美创造秋天美景的劳动人民,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但由于二年级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差,这个知识点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了,孩子们显然不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标规定的年段要求,因材施教,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4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这一句话:“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个性化教学,没有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引领学生通过想象,自读自悟。

  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通过朗读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想象:你们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大家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的说:“我好像看到粮食水果都丰收了,人们正忙着收获呢。”有的说“好象看到一盏盏灯笼般的梨子。”有的好象闻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尝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赏到金黄的稻子在广阔的田野上跳起的优美的舞蹈。接着指导朗读,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或加动作表演读,或表情丰富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体会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来表现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作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内容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来表现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每个环节上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完本课之后,我对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和学生以谈话的形式展开,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学生一下子走进课堂,和老师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感受语文的魅力。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首先就要和学生平等对话,要让学生真诚的说话,真诚的表达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学生的个性知识体验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就是一堂高质量的对话课,在教学中我充分抓住各种时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阅读感受,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体验、释放出来。在老师的激发、点拨下有所感,在同学的交流中有所悟,在老师有深度的言语中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08-22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02-03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08-03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0-26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02-06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0-21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07-21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02-03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