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

时间:2022-08-27 20:58:39 教案 我要投稿

《给予树》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予树》教案(15篇)

《给予树》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

  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课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些风俗学生不太熟悉,因此要尽可能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诞节,并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它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1.出示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

  2.品读金吉娅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1.小练笔:替陌生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回复给金吉娅姐姐。

  2.生生交流,互评。

  六、作业超市

  1.我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2.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认读、书写。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

  3.自制贺卡,为亲人送上祝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巩固游戏:“你指我猜、开火车、生字开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金亚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二、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

  2.师范写“矛、卡、仁”。

  3、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

  (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纯洁。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

  教师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8.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四、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母亲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1)首先发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妈妈为什么很生气?

  (2)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小结:妈妈的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五、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包括母子之爱、手足之爱、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

  六、作业设计

  元旦节快到了,让我们给亲人、朋友送上我们心中的爱吧。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祝福。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爱的奉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的基础上完成这次实践作业是很有意义的。】

  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课文给予树

  圣诞节快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接着,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商场,分头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起回家。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一回到家,我立即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娅先开口了:“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给予树》教案2

  观课议课是语文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是落实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是探索、诊断、检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方法,也是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语文教研形式。

  长期以来,我们青年教师将观课、学课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无数次醉心于名、特、优教师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痴迷于大家富丽堂皇的课堂气象。总以为,大家就是这样的,是高不可攀的,是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想法止步于听到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

  《给予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在随家人购买圣诞节礼物时,用自己原本准备为家人购买圣诞礼物的20美元,为一位陌生的希望得到救助的小姑娘完成圣诞愿望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浅显,但感情真挚,人物形象丰满感人。于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给笔者全新的感受——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也能上得很好。

  一、精研课标,教学目标简明

  按照课标要求,三年级的阅读教学第一条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条是“初步学会默读”,第三条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第八条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1.读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他紧紧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予以落实,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目标达成度高。文中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是表现她金子般美好心灵的重要部分,读好这段话对理解人物、感受语言至关重要。在学生读不出金吉娅对家人的愧疚,但又认为自己做的正确的复杂的心理时,于老师适时地进行了范读。在声情并茂的范读后他问学生“从我的朗读中,你觉得金吉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回答:“有爱心,有同情心,善良,仁爱。”“我在读金吉亚的话时,仿佛就变成了只有八岁的金吉亚。家里并不宽裕,妈妈好不容易攒了一百美元,每人只能分到20美元去选购圣诞礼物,而且妈妈要求每人至少要买四份圣诞礼物,但是我却用这二十美元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圣诞礼物。现在,我就站在母亲面前告诉她这一切。请大家把金吉亚说的话好好读一下,看谁能读出她的仁爱、同情、体贴和善良。”于老师说。在学生的练习中,老师还不时提示大家注意课文中“低”“难过”等词语,“她声音很低,因为她不敢大声说,她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没有买到四份像样的礼物,所以声音低,不敢说。再想一想她是个那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你就能读好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己想成金吉亚,还原文中的情境,非常精彩地朗读出了这段话,使读书的目标圆满达成。

  2.词语教学目标高标准达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于老师的词语教学独具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于老师抓住“并不宽裕”这个并不起眼的词作为突破口展开词语教学训练。在理解“并不宽裕”的词义时于老师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这个词的理解程度直接制约着学生对金吉亚美好品质的理解,所以当学生说出“‘并不宽裕’就是家里不富裕,没大有钱”的认识后,于老师并没有满足学生此时对词语理解的反馈。他继续追问“书上怎么写的?从一二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里钱不多,生活不富裕?”并要求学生拿起笔,在书上圈画出哪些词句能说明“并不宽裕”的意思。学生按照于老师的要求默读课文,圈画词语。学生很快找到了“只攒了100美元”,“五个孩子分享”,“每个孩子二十美元”的句子,于老师板书下“一百美元”、“五个”、“二十”几个词。再一次让学生联系这些数字理解“并不宽裕”这个词。在最后他总结到:“同学们,好多词语的意思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只要我们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把它读懂。”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去理解“如愿以偿”。在教学的第三个板块,于老师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小练笔,并强调要“用上黑板上的所有词语”(如愿以偿、并不宽裕、一百、五个、二十、八岁),达到了积累运用的目的。只有会运用,才是真理解。可以说,于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紧紧围绕课标,简明务实。

  二、精研文本,教学内容简要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的得当与否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瓶颈。我们遗憾地看到,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情况下是凭着“这里我要讲,我该教这里”的'直觉在选择教学内容。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的教师没有理性地追问过自己。这种下意识的选择行为导致课堂上教师该讲的内容不讲,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转圈圈。更有甚者,会把学生原来读懂的又教糊涂了。

  依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于老师抓住了“一二一”就高质量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即:读好一段人物语言,理解两个词语,写好一段话。金吉娅对妈妈的那一段话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描写生动,是理解金吉娅善良、仁爱的突破口。于老师紧紧抓住这段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下缩短了作者和学者心灵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于老师说,学生读不好的原因是学生看到的是字而不是感情。当我们把学生引导到作者的感情轨道上使,文本的难点瞬间攻破。通过“并不富裕”和“如愿以偿”两个词的理解,即上下贯通了文本有使表现金吉娅品质的重点词语凸显出来,可谓精巧。在写话的训练中,于老师要求用上黑板上的所有词语。这些词语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节点,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关键,是揣摩人物品质的凭借。当学生恰当的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已内化为学生的词语。

  三、精研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简练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能否设计出并有效地组织好学习活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人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在《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没有看到花哨的表演,繁复的环节。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常态的,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平时采用的方式:读读书,交流交流,写写话。读、说、写是学好语文的常道。关键是在这些常道中如何达到不寻常的效果,那需要教师用心地用好每一种方式。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有时可以很简单。

  在观课议课中我们老师要清楚观、议的要点,要思考语文到底教什么,给学生留下什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过关意识。只有这样,我们开展的观课议课活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

《给予树》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悟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金吉亚的美好情感。

  (2)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加深体验,受到熏陶。

  2.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品读末句,理解句意。

  (2)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回归整体。

  2.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复习巩固。

  二、依据文路,深悟亲情

  1.自主读课文,感悟亲情。引导抓住母亲的情感变化,研读文本,体会母爱;抓住孩子间的馈赠,体会兄弟姐妹情。

  2.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三、创设情境,读写练笔

  1.创设情境,激发写话欲望,进行写话练习。

  2.交流、评议,引导悟情。

  四、指导写字,积累巩固。

  五、分层布置作业。

《给予树》教案4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上节课你们读了课文,那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三、学课文1到3自然段

  1、指读1、2段后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2、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圣诞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20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为什么不是五份呢?

  3、指导朗读,体会盼望圣诞节的心情。

  4、指读第3段,学生边听边评议:读得有感情吗?为什么?

  5、指名再读,再评议,再指导朗读。

  四、学习4、5段

  1、齐读第4段,讨论: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第4段中金吉娅说的话。

  3、用横线划出金吉娅买洋娃娃送给女孩的句子。

  4、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5、指读第5段:

  ⑴讨论:金吉娅给家人的圣诞礼物只是50美分一大把棒棒糖吗?为什么?

  ⑵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心情的变化。

  ⑶齐读,让学生充分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五、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案5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5、情和体贴的特点,6、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母亲变化的心情及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

  2、了解圣诞节。

  3、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5、齐读课题:“给予树”。

  6、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7、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

  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b.指销售员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2、先读读,3、再组词。

  4、请学生做小老师,5、指6、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7、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2、座互相批改。

  3、指4、名5、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3、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4、交流不5、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

  3、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

  4、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案6

  【设计思路】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述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的故事,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圣诞节相关图片,播放圣诞歌曲)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揭题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自如轻松地导入新课。)

  3、学生读题,正音并解释给予:

  语文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此环节既帮助学生弄清字音、词义,又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3、在这件事中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

  4、指名读出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生说师板书:

  担心、生气、激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本环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时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理解感悟课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细读感悟,深入体会

  走进妈妈的精神世界:

  1、投影出示担心一句: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多的礼物呢?

  ⑴ 自由品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⑵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师引导学生扣只、却、怎么可能。

  ⑶ 你已经读懂了妈妈的心,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⑷ 指名读、齐读。

  ⑸ 师小结:

  我们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把课文读得很有味道。谁也能用这种方法读读生气这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和运用,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投影出示生气一句:

  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⑴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实现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⑵ 男、女生赛读。

  ⑶ 师导读:做为妈妈,她多希望金吉娅能把这二十美元与哥哥、姐姐一起分享,为他们送出──生齐读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所以,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生接读。

  教师导读激情,师生互动,使感情朗读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

  过渡:可是课文的结尾呢?

  3、投影出示拥抱一句: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⑴ 生读。

  ⑵ 妈妈为何如此激动,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反复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随手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上感受。

  (生自由读,批注。)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走进金吉娅的精神世界:

  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

  1、投影出示:

  我们有这么多人,已能够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⑴ 生说感受,读句子,生评价。

  ⑵ 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可能没有什么?生说时,师随即评价,你很善解人意;你也有一颗同情心。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主体,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扎实有效。

  2、投影出示: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⑴ 指名读,说感受。(引导学生扣住一直盼望)

  ⑵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但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

  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

  ⑶ 让我们带着小女孩的渴望读读这句话。

  ⑷ 如果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个小女孩写的这张卡片时,你会怎样想?

  (生说。)

  她一定会这么想,但真的就这么快做出了决定吗?当时,她犹豫过吗?她左右为难过吗?

  换位思考,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⑸ 此时,你觉得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孩子?

  3、(呈现图片)小结:

  善良的金吉娅为可怜的小女孩送出了最诚挚的祝福。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接过礼物,道出了一声沉沉的、深深的感谢。这个圣诞节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而变得特别有意义

  4、带着我们的感动一起读第四段。

  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以情促读,以读怡情。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小女孩如愿以偿,可哥哥、姐姐的愿望却没有实现,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怎样对妹妹说呢?

  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感染和熏陶。

  2、引读最后一段:

  在这个洋溢着浓浓爱意的圣诞节里,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的是什么?送给哥哥姐姐和我们的是什么?

  3、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播放各种贫困、灾害、战争、无助的照片。

  师小结: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他们需要我们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把给予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暖!

  创设情境,巧妙自然地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提升情感。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学习

  本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体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对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这四个词便有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感受中学习

  本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情感主线,引领学生走进妈妈和金吉娅的精神世界。然后围绕学生找出的感受最深的句子,通过导语、图片、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由浅入深积极引导,召唤学生心中那份纯朴的人性,使学生受到浓郁的人文熏陶。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给予树》教案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说出课文的大意。

  3、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

  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含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课件(出示圣诞树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看到了这么漂亮的圣诞树,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圣诞节、圣诞礼物、圣诞老人。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一个难忘的圣诞之夜,这棵圣诞树把两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连在了一起,因此得名“给予树”。

  板书:《给予树》

  3、通过预习,你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像这样在一个词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叫并列合成词。

  出示:甜蜜、拥抱、宽裕、试探、猜测这些词中,哪个词也是并列合成词?读一读,为什么?

  过渡:文中写了谁拥抱了谁?请你回忆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感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主要意思。

  2、在这件事中,妈妈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快请同学打开书,画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来。

  生:找到担心、生气、激动。

  3、针对这些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吗?引导学生提出妈妈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变化的。

  (1)妈妈担心什么?理解宽裕一词,你从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宽裕?

  生:只攒了一百元,由五个孩子分享。

  问:不宽裕就别买礼物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分享快乐?

  让学生体会这恰好体现了妈妈源自对孩子的一种爱。

  对比理解: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他们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让学生理解后再指导朗读。

  (2)妈妈为什么生气?

  理解“一些”与“一大把”的区别。“五十美分”与“二十美元”的对比,显然看出棒棒糖太便宜了……

  问:请你仔细读课文,找出妈妈还可能为了什么生气?

  生:妈妈想让孩子送出最诚挚的`祝福,而小金吉娅却不够诚挚。

  让学生体会妈妈是一位严格的家长。

  (3)妈妈为什么而激动?

  用(因为……所以……)回答。

  就让我们跟随书中的主人公小金吉娅一起来到这棵圣诞树下,取下那张牵动人心的小卡片。

  金吉娅看到卡片,是怎样做的?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让我们回到书中,再一次体会金吉娅,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出示句子:

  生:先开口

  本来想送给哥哥姐姐礼物(可以看出金吉娅是个体贴的孩子)

  金吉娅发现了给予树上的卡片(可以看出金吉娅是个细心的孩子)

  她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她毫不犹豫买了洋娃娃,可以看出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只够买棒棒糖(可以看出金吉娅体贴家人)

  哥哥姐姐与小女孩比,小女孩更需要礼物(可以看出金吉娅有同情心)等等。

  她把事情的经过全都告诉了妈妈(可以看出金吉娅非常诚实。)

  让学生理解金吉娅所做的一切正体现了她有一颗同情心。正是这样,小金吉娅才对妈妈说话时显得声音很低。

  师指导朗读第二段。

  5、当妈妈激动不已时,是怎样想的?朗诵最后一段。填空练习。

  问: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金吉娅送给我们的礼物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课文

  1、一天,妈妈带着金吉娅和她的哥哥姐姐,通过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在这棵圣诞树下与小爱丽斯见面了,大家都争着对金吉娅说……

  2、你想代表谁,最想说什么?(学生可选择几个不同的人物练习口语交际)

  3、老师想代表工作人员说:有了你们的爱,才使这棵普通的给予树变成了一棵圣诞树,有了像小金吉娅这样的人献出善良、同情,才能使我们的给予树常青、常绿。(边板书边总结)

  四、总结课文

  1、100美元、20美元、4份、5个、50美分。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请你运用以上数字回答。

  2、当你站在给予树下,看到一张张心愿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让我们轻轻地摘下一张。出示《心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谁帮助她实现了心中的愿望呢?请同学回去自读课本57课《心愿》。

《给予树》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3)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四、课前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②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③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金吉娅:沉默不语、难过

  妈妈:担心、生气、被感动

《给予树》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2、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4、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⑵ 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兴高采烈 如愿以偿

  ⑵ 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1、指导写字:

  ⑴ 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⑵ 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

  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2、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 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3 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案10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理清课文层次;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合理想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1课给予树,我们都知道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中是——给予————吗?(学生自由说)

  1.同学们理解的不错,让我们再一起用心地读一读课题吧。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说)

  3.是啊,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呢?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好吗?

  二.整体感知

  那就请你打开语文书,翻到31课,去读一读,同时找一找课文中写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注意,用笔划一划。

  1、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结合板书:担心——生气——激动)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担心”,体会妈妈的爱。妈妈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让我担心的是……

  自己再读一读,又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妈妈特别担心?(只、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2、把妈妈的这种担心放进你的朗读吧!(自由读,指名读)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觉得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爱自己孩子)

  4、是啊,妈妈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这里,化作了一种担心,把你现在理解到的放进这句话里,肯定比刚才读得更好了!

  5、学生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二)品读“生气”

  但是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了20美元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买完礼物,该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的表现又怎么样呢?赶紧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兴高采烈呢?为什么会兴高采烈呢?(学生回答)

  2、对啊,确实应该兴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沉默不语”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沉默不语呢?(学生自由说)

  3、看到这个情形,妈妈会怎么样?(生气)请你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觉得已经读得像妈妈一样生气了,就举手,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从XX的朗读声中,除了很生气,你还听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说一说

  把你现在有的体会,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能读得更有味道!快试试吧!

  4、那么金吉娅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四自然段,请你反复地读读,肯定能找到答案!

  5、课件出示:后来……礼品区

  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再去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6、是啊,金吉娅给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却只给佳人买了棒棒糖,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从这段话里找到理由吗?(能)那就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我的钱就……只够…………却什么都没有

  多读几遍,读懂的就更多了!(学生自由说,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娅的对比)

  把你的体会放进这句话里,一定能读的更好!试一试吧!

  7、金吉娅给可怜的女孩买了洋娃娃,就没有钱去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了,她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再读一读,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而难过

  重要的句子再读几遍,就能读懂更多了(学生自由说)

  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却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得到的同时,还会放弃、失去一些东西,这真让金吉娅为难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也能读得非常好!

  8、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三)品读“感动”

  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怎么做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时,妈妈已经激动的说不话了,你能代妈妈跟她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还……以及……

  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3、说的很好,表达了小女孩的心声,请你把最后一段有感情的多读几遍,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4、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板书:一棵树,一个问号?)

  课件出示:给予树是一棵()的树(学生自由说)

  结合板书,随机选择词语

  三.拓展

  是呀,援助中心有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的人,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贫困、战争、闹灾害的地方,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这个世界会有许多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善良和同情,同学们,这么一棵美丽的心灵之树应该种在哪里呢?

  我们的心里!是呀,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爱做阳光,精心地栽培这棵给予树吧,让她在我们的心里开花,结果!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问题贯穿始终,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及课文里的饱含的对同情、善良、仁爱、体贴的美德的赞美之情。我认为,这些层层深入的提问就是有效性提问!

《给予树》教案11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给予树》教案12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语句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学情分析:

  1.本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文本中的援助中心、圣诞树及给予树等内容,学生不太熟悉。教师采用重点语句的理解,充分让学生感受。

  2.对文本中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品质,学生基本能理解。而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金吉娅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充分感受到了母爱和手足之情。教师采用鼓励学生在文本中发现“爱”,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到金吉娅所受到的爱。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出10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地写出由12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学会如何体会、感受、体验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课文中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懂得如何去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是本文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本文的教学将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发现金吉娅身上蕴藏着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创设情境场。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今天我看到大家晶莹莹的眼睛,让我感受到大家很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在她们的世界里,缺少着亲人的关爱,圣诞节来临之前,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为他们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那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再来重温着爱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1.教师: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2.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读 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

  2.教师:妈妈此时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很激动,(板书)

  但是妈妈由始至终都是这种感情吗?

  3.教师:让学生找一找妈妈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用直线在课文中画下相关句子

  4.教师:一个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什么?

  学生: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5.学生质疑或教师提问:什么是如愿以偿?仁爱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愿望得到实现。仁爱就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6.教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

  句子1: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1)小女孩有什么愿望?想想一下卡片上会写什么?

  (2)看到卡片上的内容金吉娅会想什么?此刻你就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怎么想?

  (3)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句子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2)你从金吉娅的所说所想中体会到了什么?

  (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7.妈妈听了金吉娅的话后,有什么变化?妈妈一开始就是激动高兴吗?

  学生:妈妈一开始很生气。

  8.教师:妈妈一开始为什么很生气?

  学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9.教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体会到金吉娅在想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一方面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10.教师:小组讨论,妈妈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

  学生:因为妈妈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1.教师:我们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爱,为什么金吉娅能够有这样的爱心、同情心?找出句子来说说?

  12.学生:(1)母子之爱

  (2)手足之爱

  13.教师:出示最后一句话,再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4.是啊,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分享着圣诞礼物。谁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

  15.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仅仅分享了礼物吗?还分享着什么?还有谁也分享着?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爱意回荡

  1.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接到这盼望已久的礼物时,你会怎么想?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时间允许,可在堂内解决)

  2.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给予了我们什么?它还可以叫什么树?

  3.其实在我们国家像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很多很多,大家发现了没有?(时间允许,可在堂里解决)

《给予树》教案13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4、用“____”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2、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如愿以尝”的意思;会写“予、宽、裕”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师:三(1)班的孩子们,你们好!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告诉大家,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南汇小学了,可以算是你们的朋友了吧,欢迎我这位大朋友吗?给点掌声,这么热忱地欢迎我。

  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礼物。想看看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配音画面,(圣诞节的精美图片;自动循环出示,点击停止)。

  2、再过两天,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谁能说说圣诞节?(圣诞节介绍)

  3、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在这份喜悦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理解“给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写法。齐读课题。

  2、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 ji”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生读。

  3、我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你们呢?特别在什么地方?(指名学生回答:读音,意思)看到这么一个特别的题目,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

  (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给予树会结果吗?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给予树的叶子是怎样的?给予是什么意思?……)

  4、这些问题都和我想到一起了。我们归纳一下,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5、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

  (“给予”就是给与;帮助;送。)

  6、看,集体的力量真是大无穷哪,我们小朋友太能干了,一下子就明白了给予的意思。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献过衣服。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你真可爱。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

  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是的'。

  7、其实啊,刚才老师走进教室,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给予我最大的欢迎和热情,让我感到多么的温馨和幸福。这就叫(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齐读。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本理解“给予”

  1、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看,同学们读得多起劲哪,津津有味的。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才是一种享受。其实啊,我们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比如──(示范)我读到“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你们也能这样边读边划吗?

  4、学生继续读找。

  5、找到了没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给予”?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指导朗读:

  生:妈妈把100美元平均分给五个孩子。

  师: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6、你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就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么多的给予。你能说说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

  (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给我印象最深刻。)

  三、直奔中心,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出示句子: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⑴ 学生自由读。

  ⑵ 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要反复的读,细细的读,不放过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你觉得它很难理解或者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写什么?你要抓住它,想想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什么?

  ⑶ 看看哪一个词会跳出来,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① 援助(点击变红):

  “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想一想,最需要我们援助的人有哪一些?

  (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需要援助。流浪儿、失学的孩子需要援助。)

  想一想,课文中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想象,教师评价。)

  小女孩是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

  还有其他的词语跳出来吗?

  ② 一直盼望(点击变红):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她对什么感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呢?拓展。

  晚上,她盼望──;梦中,他盼望──;早晨,他盼望──。

  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3人,她可是一直在盼望啊。评价:多么急切的心情。)

  你还看到了哪个词语?

  ③ 卡片(点击变红):

  A、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配上音乐。

  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

  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

  (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

  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红裙子、长着黄头发、头上带着红花的洋娃娃。(很直接)

  我是一个孤儿,我没有伙伴,爸爸妈妈因病去世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和我玩耍。(非常恳切!)

  B、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C、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

  D、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

  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四、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朗读。音乐声起《让世界充满爱》。

  2、在这个圣诞节里,金吉娅给予别人的是什么?

  3、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妈妈会怎么赞扬金吉娅?

  (引读句子,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语。)

  4、其他孩子们刚才都兴高采烈,现在看到妈妈拥抱的是金吉娅,又赞扬她,想一想,其他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5、这说明大家对“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

  (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6、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请记住:

  出示名言: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五、书写指导

  1、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2、学写生。范写:宽、裕(请你提醒老师)

  3、学生书写。

《给予树》教案15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争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细心品味,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从而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1、读课题,质疑:

  这个课题不仅读音很特别,它的意思也很特别。你们看到这个课题觉得它奇怪吗?心中有没有疑问?

  2、学生质疑。

  3、教师帮助整理:

  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二、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联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

  1、直觉猜测给予的意思。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给予的意思。

  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3、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

  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⑴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妈妈给孩子的一种给予。

  ⑵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⑶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陌生女孩

  ⑷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⑸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4、根据自己的体会,再说说给予的意思。

  三、深入课文,理解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导语:

  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有信心解决第二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读书。

  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给予树?找到,大声地读一读。(充分读)

  2、课件出示:

  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⑴学生反复读、细细读,不放过一个字地去读。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援助中心、卡片、一直盼望理解。

  ⑵学生用心去读课文。

  ⑶汇报交流:

  ①援助中心:

  援助──帮助,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联系生活想想哪些人需要帮助?

  ②一直盼望:

  想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

  ③卡片: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这个女孩写的,卡片上有她一个小小的愿望。你能看到这张卡片吗?写着什么?感人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3、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四、联系全文,深入品悟,突破难点

  导语:

  一棵能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多么神奇!当金吉娅站在这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满足陌生女孩的愿望。

  1、金吉娅一定会这样想的。但真的就这样简单地作出决定吗?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沉默不语。

  2、这是为什么?她当时会怎么想?

  3、学生发表想法。

  4、多么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亲爱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金吉娅多么的爱他们啊,多么想送给他们精美的圣诞礼物,真诚的圣诞祝福;一边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她多么可怜,只是想得到一个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最后金吉娅最终选择了___放弃了____。

  5、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金吉娅说的话,体会她内心艰难的选择。

  6、金吉娅终于买了洋娃娃,在她送出去的时候,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

  7、学生在卡片上写话。

  8、交流卡片内容。

  9、当金吉娅把卡片和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后,我们可以想象到:

  陌生女孩得到了什么──洋娃娃、关爱。

  金吉娅得到了什么──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

  我们得到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导语:

  给予不仅仅是是送、给,不仅仅上如愿以偿,不仅仅是付出,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另外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字?

  2、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给予树在援助中心,现在你还认为在那里吗?

  3、学生发表感想。

  结束语:给予树是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的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让我们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给予树》教案】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案03-01

《给予树》教案12-17

《给予树》教案(精选15篇)03-21

《给予树》教案15篇03-05

《给予树》教案15篇12-27

《给予树》教案精选15篇09-01

《给予树》说课稿10-11

给予树教学反思02-07

《给予树》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