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6-10 12:20:0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范文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范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范文6篇

科学教案范文6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顺接数、倒接数。

  2、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汤姆猫和杰瑞鼠的指偶各1个。

  2、桌面教具:数学台阶、公寓楼。

  3、事先在教室地面上画好房子,根据室内面积和幼儿人数适当多画几个。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指偶导入,边讲边操作:

  (1)小老鼠杰瑞拿了大猫汤姆的一块火腿,被汤姆发现并追赶。杰瑞跑到台阶上,请幼儿顺数1——10。汤姆马上追上来,请幼儿再数数。

  (2)杰瑞跑下台阶,请幼儿倒数10——1,汤姆追下台队,幼儿再次倒数10——1。

  (3)杰瑞跑进一栋大楼,乘坐电梯,请小朋友数一数它坐到几楼(顺数1——10)。汤姆追进楼内乘做电梯,请小朋友数它做到不分开。

  (4)杰瑞从10楼跑到5楼,请小朋友倒数0——5,汤姆从10追到6楼,请小朋友倒数10——6。

  (5)杰瑞又从5楼跑到几楼,请幼儿出主意,老师演示,师生共同编排情节,增加几次顺连数、倒接数。

  2、游戏:跳房子

  请两名幼儿一组,分别扮演汤姆和杰瑞,进行追赶游戏表演。

  玩法:老师分别对两名幼儿悄悄说教,幼儿一格一格地跳,团体幼儿边看边数。教师注意两角色跳的位置要错开,也可请个别幼儿数。游戏时角色多次轮流。

  区域活动:做高楼

  活动经验:

  能根据幼儿用书上的步骤图制作高楼,正确使用剪刀。

  活动材料:

  牙膏盒,剪刀,彩笔,幼儿用书第1册。

  区域规模:

  设3个区,每个区5——6名幼儿。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书上的步骤图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有间隔地向内折,形成楼层。

  3、利用:“楼层”玩数数游戏。

科学教案范文6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

  “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

  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科学教案范文6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现有的材料,探索哪些物品能拿来装水浇树。

  2、体验帮小树小草浇水,感受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瓶罐、杯子、脸盆、桶、塑料袋。事先选择好浇小树小草的地点。

  活动过程:

  一、话题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出去玩过了,玩的口渴的的.时候你会干什么?

  幼:我口渴的时候会喝水。

  2、师:你觉得小树小草会口渴吗?

  幼:小树也会口渴,也要喝水。

  3、师:小树什么时候会喝水呢?

  幼:下雨的时候。

  4、师:昨天和今天都没下雨,小树小草肯定口渴了。我们去喂它们喝水好不好?

  幼:好!

  二、寻找浇水工具

  1、师:我们得找样工具装水,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的工具,你们找找看哪样东西可以装水浇花呢?

  幼:塑料瓶可以装水、杯子可以装水、桶可以装水、牛奶瓶可以装水、脸盆可以装水。

  2、师:塑料袋可以装水吗?

  幼:不可以(少数幼儿说可以)

  3、教师演示用塑料袋装水。师:塑料袋能不能装水?

  幼:可以

  三、浇水去

  1、师:原来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装水,那现在我们去给小树小草喝水吧!

  2、一起到事先选择好的地点,教师要求:小朋友把袖子卷起来,在浇水的时候尽量不要把袖子、裤子、鞋子浇湿了!

  3、幼儿选择一样装水工具去浇花!教师帮拿塑料袋的幼儿装好水。

  课后反思:我觉得整堂课下来,进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对于托班的小朋友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来装水的东西有很多,他们已经知道杯子是可以用来装水的,牛奶瓶也可以装水,这些都是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塑料袋能不能装水,幼儿间产生了分歧,教师直接示范一目了然,所有的意见都统一了。

科学教案范文6篇4

  设计思路:本教材来自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活动中的“石头大家玩”一主题。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它随处可得。由此,我利用了周边的社区资源、以石头为主要活动材料,让幼儿倾听了有关石头的故事,并进行了幼儿对石头的'涂色,以引起幼儿对石头的兴趣。然后,利用孩子们玩的天性,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设计。

  目标:1、体验ABAB模式,巩固对红黄绿蓝几种颜色的认识。

  2、观察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

  准备:1、红、黄、蓝、绿颜色的石头各若干。

  2、大地毯一块。

  过程

  一:分石头(给石头分家)

  1.导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客人,这些客人穿着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衣服,真漂亮。首先,我们按颜色给他们分分家。

  2.分石头。幼儿给石头按颜色放入筐子。

  二、石头铺路。

  1.这么多的石头太漂亮了,那么,可以拿来干什么呢?

  2.幼儿举手发言。

  3.教师总结:漂亮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用来玩,还可以用来铺路。

  4.那可以怎样铺更加漂亮呢?

  5.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讲评。

  6.给幼儿分组,教师提出要求:

  (1)幼儿两人一组在地毯上作业

  (2)铺路石头采用ABAB颜色排列顺序

  三、走石头路。

  漂亮的石头路铺好了,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浓,目标一已基本达到,目标二没有深入,幼儿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在活动之前,收集生活中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如:花边、手链、项链、画布等,让幼儿欣赏并发现规律,然后再进行本次活动,可能效果会更佳,幼儿一点就通。

科学教案范文6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物品标记,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

  2、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实物图标若干张。

  2、活动前已让幼儿选择过自己喜爱的图标,教师在其中的一张上写好幼儿的`姓名,将该套图标中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橱、毛巾架等处。

  活动过程:

  一、认图标。

  出示插有实物图标的纸板,让幼儿回忆自己选择的图标,并在纸板上指认出来。;本文教师核对图标上的姓名,说对的就让幼儿将图标取走;说错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明确生活用品使用规则。

  告诉幼儿,在幼儿园里每个人都要使用自己的一套生活用品:茶杯、毛巾、小床等,并说明每个小朋友只准用自己的物品。

  三、寻找自己的生活用品。

  让幼儿手持图标自由走动,去对应茶杯橱、毛巾架等处的相同图标,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用品所在位置后,再将手上的图标还给老师。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看看自己的图标旁边是哪些图标,丰富幼儿表述方位的词汇和语句,如:我的图标旁边是小兔子图标等。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范文6篇6

  一、教学思路

  这是本单元第一个活动,这个活动要求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尽量多地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分析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然后说说我们听到过哪些声音,并分析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声音。

  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处处着眼于以生为本,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活动中自己感悟。

  二、教学目标

  1.能自己观察、倾听不同的声音,动手做声音的游戏。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对有关声音的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3.通过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4.通过游戏、实验,说出声音有大小、远近、高低的不同,能够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5.感受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难点:懂得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光盘一只,《记录卡》每人一张,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关于科学教案03-2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昆虫科学教案12-15

有关科学教案02-06

大班科学教案01-09

【精选】科学教案3篇05-22

小班科学教案02-17

科学教案3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