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4-26 10:58:3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编8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童话城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课文内容充满了浓浓的童话趣味,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课文内容分为两大块:认识各种不同的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在认识形的基础上刻画局部,大胆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堡由于城堡的复杂性,学生一节课内完成所有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人将内容分两课时来上,这课时主要围绕第一大块内容,让学生通过摆各种形来设计城堡。 整堂课强调学习的合作和创新,突出一个“动”字,在动中探究,在动中创新,在动中表现。

  二.教学目标:

  显现目标:认识大小不同的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

  隐性目标: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初步学会合作、评价和倾听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在设计上紧扣住“童话”和“城堡”两块内容,以城堡设计大赛为主线,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这一主线展开,使整堂课紧凑而有富有浓浓的儿童情趣。

  本堂课一开头就用录像导入,把学生从现实中拉到童话世界里,营造一个童话气氛。而紧接着欣赏一些童话故事的图片,又把童话故

  事的重心移到童话城堡来,使学生平稳地进入精心设计的课堂氛围中,不致于太过突兀,又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紧接着马上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童话王国举行城堡设计大赛,邀请小朋友为心目中的`童话人物设计城堡。这样立刻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探究城堡的基本构成时,让学生观察城堡,发现哪些熟悉的形状,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观察,为学生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在了解了城堡基本构成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把握好城堡设计的整体布局,我摒弃了以往的师生问答或讲授的形式,设计了一个帮助丁丁、冬冬挑选参赛作品的环节,使学生的挑选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到设计城堡的整体布局要点。整体设计把握好以后,在细节或各部分的设计上,本课采用了师生合作方式,由学生来说各部分什么样子,教师按学生说的方式进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学习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心目中的城堡就水到渠成了。而整堂课的评价部分采用了学生参观并投票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四.教学准备:

  1.小组材料:剪刀、蜡笔、事先剪好的各种形状及颜色不一的彩纸、一张大的铅画纸;

  2.演示材料:课件、一份事先剪好的各种形状及颜色不一的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

  2.播放录像。

  3.谈话:老师还带来了其它的一些童话故事图片,请小朋友们再欣赏欣赏,不过看的时候要仔细。

  4.看了这些多的童话图片,小朋友你都注意到童话故事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建筑物是什么呀?

  5.揭示课题。

  (二)创设课堂整体情境

  谈话:小朋友,最近童话王国的国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事情:童话王国里的城堡由于时间久了,都变得很旧很难看,国王准确举行一个设计师大赛,来招聘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为白雪公主等建一些新的城堡,你们愿意参加吗?你想为谁设计城堡呢?

  生:我要为奥特曼设计城堡,因为奥特曼很厉害,专杀怪物,保护人们。

  生:我为灰姑娘设计城堡,因为灰姑娘很可怜。

  (三)认识各种形

  1.过渡谈话:那么怎么才能设计出一个又漂亮又有个性的城堡呢,我们赶快研究研究。

  2.课件展示两座城堡图片

  3.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发现了哪些熟悉的形状?

  生:第一座城堡的屋顶是半圆形的。(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 生:我发现第二座城堡的门是长方形的(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 ??

  4.总结谈话:这些基本图形就像魔术师一样可以变出许多的城堡来。(点击课件,出示各大小的各种基本图形)

  (四)把握设计整体构思

  1.情境设置:丁丁和冬冬也想参加这次城堡设计大赛,他们每个人都画了两幅图,可是不知道哪幅图去参加比赛,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他们选一选,请每组小朋友先想好要帮谁,再讨论哪幅图好,好在什么地方?

  (出示比较图片:)

  2.小组讨论

  3.反馈:你觉得哪幅图好呢?

  生:我觉得丁丁选第一幅好,因为它们紧紧地凑在一起,而且有

  前有后。

  生:我觉得冬冬也选第一幅图好,因为有大有小。

  4.总结性谈话:一座优美的城堡必须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主体有部分。

  (五)把握城堡局部设计

  1.过渡谈话:看到冬冬和丁丁都设计好了漂亮的城堡,老师也真想来试一试。

  2.师生合作,学生提出城堡各个部分的构思,教师摆放各种基本形状,摆出一幅城堡。

  3.作品交流:我们能不能使这幅图变得更漂亮呢?

  生:给城堡周围种上花草树木,会变得更好看。

  生:再在空中画一些小鸟,还可以画个公主在城堡旁边。 生:给城堡上画上砖头。

  4.总结:给城堡添上背景,花纹可以使我们设计的作品更加生动。你们想亲手摆一摆吗?

  (六)学生自由创作

  1.明确要求:老师你们准备的各种图形,你们根据需要,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直接拿起剪刀来剪出你要的形状,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小组合作好。现在我代替国王宣布城堡设计大赛现在开始。

  2.学生自由创作。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名称: 第四课 会动的皮影

  教学类别: 绘画制作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知道皮影人物的动态变化是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学会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观察过程中,学习皮影戏中人物用线连接身体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表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民间皮影造型的独特美,以及皮影戏表演给人带来的快乐和艺术享受,体会皮影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侧面形象

  教学难点:整体形象中的局部分割及动态把握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彩色水笔、活动纸人、剪刀等

  教具:同上,皮影录像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皮影人物造型特点,掌握会动的原理。学习钉缀制作及简单的操作,让皮影

人物动起来。

  拓展层面:皮影人物制作精致,动态生动多变,能为自己的作品编出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影视导入

  1、播放春节晚会《俏夕阳》的`录像,并请学生说说演员模仿表现的是哪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2、说说影视中的演员抓住了皮影造型的哪些特征。

  3、展示幕后艺人操作皮影的图片,介绍皮影戏表演的操作方法。

  4、请学生模仿录像中演员的动作,并说说皮影人物的动作特点。

  二、观察与讨论

  1、仔细观察皮影人物的构造,讨论皮影会动的原理。皮影的头、身、四肢等都是分别绘制的,经过连接形成整体,再由木棍支撑,舞动后皮影人物便“活”了起来。

  2、回忆人在舞动时,身体和四肢的弯曲与伸展原因是关节的运动,说说人体的主要关节。

  三、演示与分工

  1、教师演示皮影人物绘制过程:

  ①将人物分解成几部分进行绘画,关注皮影人物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关系。

  ②用剪刀吧吸管剪出分叉,然后用胶带粘贴在人物背面。

  2、讨论其他连接人物关节的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要求:针线运用安全,按钮安装准确。

  四、表演与评价

  1、请学生在投影仪上舞动绘制的皮影人物,设计情节,作皮影表演。

  2、学生说说最欣赏哪位同学所做的皮影人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评价内容:

  ①人物形象符合皮影的特点且美观。

  ②连接牢固。

  ③表演生动。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让幼儿知道人会出现的不同表情。学会保持快乐的情绪。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弧线、直线画出人的不同表情。

  2、通过绘画活动,明发内心愉快的体验,培养快乐的`情绪。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用向上翘的弧线表现嘴巴和眼睛。

  教学难点:指导幼儿画好头部、身体、四肢和完整的身体。

  活动准备

  1、图画纸、水彩笔、镜子。(没人1分)

  2、事先请幼儿认识弧线,并引导幼儿画出不同朝向的弧线。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通过谈话引入活动,并引导幼儿观察笑时的面部表情。

  (2)基本环节。

  1、引导幼儿先画出圆圆的头部,然后在头部添画五官。指导幼儿用向上翘的弧线表现嘴巴和眼睛。

  2、幼儿画好五官后,可以引导其继续天花头发等。

  (3)结束环节。

  展示、分享作品,请幼儿讲一讲自己遇到的高兴的事。

  (4)延伸环节。

  1、指导幼儿画好头部、身体、四肢和完整的人。如果幼儿喜欢,还可以鼓励其添画背景,表现自己经历的高兴的事。

  2、可以引导幼儿继续画出不同的笑脸。

  教学反思

  教师和幼儿配合的还不错。幼儿对不同的表情很感兴趣,喜欢画笑脸等。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2初步认识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储蓄罐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材料:

  废纸盒、彩色卡纸。工具:铅笔、剪刀、胶水(胶带)。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常会得到家长给的零用钱,春节期间,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更是多得用不完。但我们应注意养成节俭、不随意乱花钱的良好习惯,将剩余的钱储存起来,大笔的钱当然要存到银行去--而零星小钱则可以存放到储蓄罐里。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储

  蓄罐既美观又实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通过利废制作各种动物造型的储蓄罐。(板书课题)

  2.读画:欣赏书中的照片。这些造型各异的储蓄罐

  十分美观实用,看的时候注意他的制作方法,待会儿倾销朋友来说一说。

  三,制作步骤:

  1在空纸盒的顶部剪一个小口。

  2根据纸盒的大小、形状,设计装饰用的动物图案。

  3将设计好的.图案画在彩色卡纸上,并剪好外形。(可以用几种彩色卡纸剪贴而成)

  4用胶水把剪好的图案粘贴在纸盒上即可。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两幅情景画及一个已做好的"神奇宝宝"。

  胶水、眼睛、鼻子(人手两份),空白的圆脸(正反两面,人手一份)。

  活动目标

  能观察哭和笑对五官的变化,并模仿哭和笑的表情。

  初步学习眼睛、嘴巴在哭和笑时的'不同贴法。

  活动过程

  一、先后出示两幅画,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看看她在哭的时候眼睛怎么样的?像什么?嘴巴怎样样的?像什么?(同时在画的旁边出示一张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哭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2.老师请幼儿学一下哭脸,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3.那她笑的时候呢?眼睛怎么样的呀?像什么?嘴巴又是怎么样的呀?(同时也在画旁出示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笑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二、出示"神奇宝宝"。

  师:它怎么样子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神不神奇?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动动自己的小手也来做一个呀?

  三、交代要求,幼儿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要求: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正反两面,一面是"笑脸娃娃",一面是"哭脸娃娃"。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拿上自己的画,老师进行评价,并请问幼儿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因为开心才会笑),原来笑比哭好!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每天都要和"笑脸娃娃"一样,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

  把幼儿作品挂走廊里。儿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

  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

  教学过程:

  一、玩迷宫:

  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

  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

  二、设计迷宫:

  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

  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执教时间:6月5日——6月7日

  札记:我让孩子们用鞋盒子盖来制作迷宫。先设计好进口和出口,再设计好一条通畅的道路然后在通途的周围设计上用来混淆视觉的道路。在道路周围还可以设计上陷阱等等,让我们的作品既有观赏性,又具有娱乐性。

美术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教学准备:欣赏用的范画资料,绘画工具、材料,拼贴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提问: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装饰色彩

  二、新知

  1、讲授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欣赏分析作品

  ①、农民画《耱地》师: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你看《耱地》里的牛多漂亮!可是生活中的牛真有这么多色彩吗?农民画家敢于把牛画得这么艳丽,显示了他们对色彩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②、学生优秀作品

  比较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上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三、作品展览,激发创作激情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鲜明、艳丽、明快。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进行评优1、 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装饰色彩?给人什么感觉?2、 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效果。

  四、课后拓展

  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

  折线的节奏

  教学难点:

  添加背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

  步骤方法

  1.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2.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3.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4. 先画半原形。

  5.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

  6.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大班美术教案08-26

中班美术教案12-11

小学美术教案12-20

美术活动教案10-21

小班美术教案10-05

《水果》美术教案12-07

《星空》美术教案12-02

《南瓜》美术教案12-01

幼儿美术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