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案

时间:2022-02-13 06:18: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赵州桥》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州桥》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赵州桥》教案范文八篇

《赵州桥》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地部分。

  3、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在积累语言地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地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地特点和其好处。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了解有关桥地知识,查找赵州桥的资料。课件。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古代建筑。你知道中国古代有那些著名建筑?

  2、板书课题:赵州桥。课件出示,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对赵州桥的设计者及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 。

  A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B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C独体字应查的部首:“击”:应查“一”部。“且”:应查“|”部。

  D区别形近字,口头组词巩固。

  跨( ) 史( ) 即( ) 栏( )抵( ) 爪( )

  垮( ) 使( ) 既( ) 拦( )底( ) 瓜( )

  2.读课文。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赵州桥优质课教案设计

  1.自学第1自然段,这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五、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这座横跨在河北省赵县小河上的赵州桥,踏上它宽阔的桥面,去欣赏这一座1400多年前的石拱桥。

  二、品读课文

  1、请你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一)、品读:雄伟的桥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细心自读,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表现赵州桥气势雄伟的句子。拿起笔,边读边画出来。

  (3)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写桥长桥宽的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A指名读。

  B用自己的话说说写了什么?(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C 引导学生说出这一句是用具体的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齐读)

  (二)、品读:坚固的桥。

  (1)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还是一座( )的桥?

  (2)小结学习方法,我们在感受桥气赵州势雄伟的时候,运用了朗读、勾画、体会的方法,现在,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在第二自然段的后面几句话中去品读、感受他的坚固吗?

  (3)生自学。

  (4)你从那句话中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生读 评价)

  (5)“这种设计”到底是怎样的设计,请看图。(课件)你能用书上的语言来介绍吗?

  A指名读句子。

  B说说在设计上的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C 朗读

  (6)让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一起来感受这种巧妙的设计。

  A齐读.

  B作者把对赵州桥这种巧妙设计的夸赞藏在一个词语中,找一找。(创举)把这个词换成另外一个词,试一试,是什么?(创新)

  C为什么说是“创举”?

  D练习用“既 ……又 ……”说话

  小结:是啊,在赵州桥没有出现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设计,正因为有了这种设计,才让赵州桥屹立了1400多年而不倒,学到这里,我真想说,赵州桥,真是一座( )的桥。

  (三)、品读:美观的桥。

  (1)我们来到赵州桥,除了感受到他的雄伟、坚固,还让我们感受了他的( )

  (2)师范读课文的第三段,轻轻地闭上你的双眼,细细的观赏。

  (3)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三种龙的姿态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段。

  (4)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默读本段完成填空,思考:分号的作用和先总起后分述再

《赵州桥》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坚固、雄伟。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情分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前面的学习有所设计,但不深入,这里需要重点教学。阅读前可抓住“要让别人了解赵州桥,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必须要介绍的?”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先来谈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梳理并板书。另外让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知道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国家,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发明创造,所以本课也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课例。

  教学目标

  1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2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3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是本课时的难点。

《赵州桥》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2、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 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 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⑴ 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 学生写字。

  ⑶ 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赵州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从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桥的古朴之美。

  教学难点:从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桥的古朴之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布置预习。

  2、小组交流。

  3、汇报

  老师检查学生朗读.

  4、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从‘“1300多年”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体会着读一读。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你想知道她为什么世界文明吗?下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搜集赵州桥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通过想象再现图案的画面,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教学设计:这课文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雄伟、美观,重点介绍了赵州桥没有桥墩和能使洪水分流的特点,强调了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文,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赵州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写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2、你觉得赵州桥设计上那个特点更吸引着你呢?你就学习哪部分?

  默读,你是从那体会到的?用笔画一画。小组交流。汇报。

  3、指导体会赵州桥的美。

  看录像,当导游介绍赵州桥。

  4、汇报搜集的资料。

  5、朗读并背诵

  :

  赵州桥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雄伟

  17、赵州桥坚固世界闻名

  美观

《赵州桥》教案 篇5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认识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齐读课题。

  二、认知字词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一级生字、二级生字以及词语,并充当小老师领读。

  3、指导:县、隋、横、跨、爪等生字的字形结构。

  三、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雄伟、坚固、美观、省料、设计巧妙…

  四、重点探究

  1.同学们,这历史悠久、世界文明的石拱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以上几个方面选取你们最想了解的内容来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情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之后,再组织学生按顺序汇报。

  A、雄伟:

  (1)小组汇报:五十多米、九米多宽、没有桥墩

  (2)随机指导:作者用了几个数字介绍桥的长和宽,一起看图,边看边说数字。

  (3)朗读指导:读好数字、横跨等词语,读出雄伟的气势。

  B、坚固:

  (1)小组汇报。

  (2)教师相机指导:是啊,这种设计多么高超,多么巧妙,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圆拱,大拱上还有小拱,课文说这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你知道创举是什么意思吗?(参考: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3)小结:真是一举两得,怪不得洪水冲不垮,地震威胁不了,因为它---坚固。

  C美观:

  (1)小组汇报。

  (2)教师质疑:为什么所有的龙都像活了一样?

  (3)教室情境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朗读指导:所有的龙都刻画的那么栩栩如生,谁能把这些龙读活了?采用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的方式。

  五、谈体会,升华感情

  1、大家的学习劲头很足,学习了课文,你能用一用自己的话夸夸赵州桥吗?(赵州桥世界闻名的确是名不虚传,因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所以世界闻名。)

  2、启发学生:在盛赞赵州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赞美谁呢?(建桥的人,劳动人民)

  3、引读:赵州桥表现了---

  六、作业布置

  1.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集,用积累本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3.赞,选一座自己最喜欢的或印象最深的桥,赞美他。

《赵州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查字典理解词语;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看图议桥

  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3、理解生词,指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理解“世界闻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界?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读第1、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2)读第3、4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3)读第5、6句,说一说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4)按顺序说一说第二自然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理解句子: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2)理解“创举”。

  (3)朗读训练。

  (六)总结、扩展

  (七)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不但……而且",说桥“坚固”是哪一段?这一段说桥怎样?

  自由读,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

  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

  理解“雕刻”,体会工匠技术的高超,桥的美观。

  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的?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朗读训练。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再理解整句话。

  (三)总结、扩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10课《参观人民大会堂》。

《赵州桥》教案 篇7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过重大作用,是哪四大发明啊?

  生: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师:对。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人民从来就是有着高度智慧和才干的人民。此外,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在世界建桥史上也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隋朝时修筑的一座大型石拱桥赵州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还完好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河上,成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州桥》这一课,看看这座作为我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又一个象征的古代大桥,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桥。(板书课题)

  【点评:授课伊始,有针对性地在“导入”中埋设了本课教学内容的“核心”:《赵州桥》一文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同时又埋伏下了答案,以供下一步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从教学目的出发而精心设计的“导入”】我们先来读课文内容。

  生:(四人,朗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

  师:我们已经讲过,说明一个事物,就要……

  生:抓住它的特点。

  师:那么大家看看,课文主要抓住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来说明介绍的呢?(板书:赵州桥的特点)大家想想。

  生:雄伟,美观。

  生:是主要抓住坚固和美观来说的。

  生:抓住了坚固,还抓住节省石料。第三段是抓住美观来说的。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另外,还说明了美观的特点。(学生回答时,教师同时板书:雄伟、美观;坚固、省料、美观;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美观)

  【点评:让学生各抒己见,既引导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同时又使学生亮出不同的观点,成功地构筑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生动教学环境】

  师:大家都投了“美观”的赞成票。第三自然段,确实是抓住了赵州桥的桥栏石雕艺术的美来说明介绍的,老师也投赞成票。但是关于赵州桥的第一个特点、主要特点,却有三种看法。我想问一问,你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说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是雄伟呢?

  生:因为课文第二段开头一句就说:“赵州桥很雄伟。”

  师:噢,你是认为第一句话这么说了,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讲这个意思?

  生:嗯,第三段开头一句说赵州桥很美观,后面的内容不就是跟着讲赵州桥怎么美观的吗?

  师:在一段的开头,用一句话把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讲一下,这叫段首立意。××同学,为什么你认为“坚固”是赵州桥的主要特点呢?

  生:赵州桥是隋朝建的,到今天都一千三百多年了,也没有埯掉,坚固不就是最大特点吗?

  师:嗯,也挺有道理的。××同学,为什么你认为“节省石料”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呢?

  生: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桥墩,就很省石料了;两头又都有两个小桥洞,这样,就又少用了许多石料。

  师:确实,坚固、节省石料,也都是赵州桥的特点之一。×××同学,为什么你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这一句才是抓住了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大桥,都是有桥墩的,有的还会有好多个桥墩。课文第二段介绍赵州桥,也是一开始就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这不就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了吗?

  【点评:教师通过提问式的亲切交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自己的理解作进一步阐述;而学生理解不一,阐述各异,又更进一步地形成了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教学氛围】

《赵州桥》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板书:赵州桥

  2.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习作业。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

  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

  本第5题。

  笫3教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