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力的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力的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力的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力的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调节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具:形状、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卷成一团的废牙膏皮(底部已剪去),橡皮泥,玻璃水槽2个,自制潜水艇模型(参见本书图12—3),潜水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演示:先让学生注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学生观察.
依次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
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
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学生认识是因为密度不相等)
小结:像铁块、木块这些实心的物体,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们浸没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跟水一样,它将怎样呢?
二、讲新课
将橡皮泥、废牙膏皮(铝的)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水槽旁.
教师讲:橡皮泥、铝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两名学生分别做这两个实验,并让他们每个人试着说明自己采用的办法为什么能达到要求.然后,教师就着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牙膏皮小结.)
小结: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没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边讲边板书:
三、浮力的应用
1.采用“空心”的办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教师讲: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像木材,做成独木舟——“空心”,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运送更多的人和货物.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像橡皮泥、铝,做成空心,也能调节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使它下沉、悬浮或漂浮.现在看看技术上怎样利用这个道理.先看看轮船.
问:轮船是钢铁做的,钢铁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板书.)
2.浮力的利用
(1)轮船 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问:如果一只轮船,它本身和装的货物总重100 000 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开的水重多少牛?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简单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讨论:这只船如果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变不变?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
(2)潜水艇
演示:潜水艇挂图,潜水艇模型.(边讲解边板书)
用改变水舱中水量的办法,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
(3)气球和飞艇(让学生看课文而后问学生)
问:气球、飞艇采用了什么办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略
力的教案 篇3
目的: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准备: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过程: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力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记
【力的教案】相关文章:
《力》的教案07-18
力的教案08-07
高中力教案11-13
《力的合成》教案07-27
高中力的教案11-22
力的平衡教案10-11
有关力的教案模板07-26
《摩擦力》教案11-06
高中力的分解教案11-09
力合成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