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7-03 09:03:0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小班教案汇总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在带领幼儿外出找春天的活动中,幼儿对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以及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活动中手工活动的探究,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折折、撕撕、贴贴、画画的美工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到蝴蝶翅膀的对称性,欣赏蝴蝶美丽的花纹,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审美能力。

  名称:花园里的.蝴蝶(纸工)

  目标:

  1、学习将正方形纸对折撕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再拼贴成对称的翅膀,表现花园里美丽的蝴蝶。

  2、观察蝴蝶翅膀的形状,发现起对称的特点。

  3、能够整洁、有序的进行拼贴活动。

  准备:正方形彩纸若干,幼儿作业纸,胶水、抹布等,花园背景图及蝴蝶图片。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一幅有花园的背景图及蝴蝶图片。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开了,引得蝴蝶姑娘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多美丽的蝴 蝶。你们希望蝴蝶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吗?那么,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许多漂亮的蝴蝶吧!

  2、师生共同观察蝴蝶,讨论发现其翅膀的形状及其对称的特点。

  教师提问: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形状、颜色、大小、位置方向都对称。

  二、教师和幼儿示范制作蝴蝶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1、观察材料,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得到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桌上有什么?(正方形纸。)怎样用这张正方形的纸变成蝴蝶的一对翅膀呢?(对角折后沿中间的线撕下,可以得到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注意对角折时,角一定要对整齐,用力将边抹平,展开后,沿着中间的折痕撕。最后就得到了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2、尝试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贴出蝴蝶。

  先依次在两个三角形背面均匀地涂抹胶水,注意大角对大角或小角对小角,将它们粘贴在有花园的背景图上。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用彩笔为蝴蝶添上身体、触须及花纹。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撕三角形时要细心地沿中线撕。

  2、注意两个翅膀要对称拼贴。

  3、最后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圆点、线条给蝴蝶的翅膀上添画花纹。

  四、评价及结束活动。

  教师表扬能对称贴蝴蝶翅膀的幼儿,并将幼儿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大花园,再组织幼儿扮蝴蝶随着音乐在室内飞一飞,最后飞出教室。

  活动反馈:

  撕纸、粘帖蝴蝶这一活动,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看,幼儿都比较投入,大部分幼儿都能沿着折叠线撕纸,也了解了要做小的蝴蝶,只要将三角形撕小、粘帖即可。但在粘帖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没有找到相应的角,他们粘贴出来的蝴蝶没有了蝴蝶的形状——对称性。用蜡笔添画触须、花纹这一环节,幼儿对花纹的装饰比较感兴趣,他们运用了直线、圆形、小点子等进行了装饰,作品在这方面比较成功,但在添画触须时,部分幼儿的方向性较差,两根触须的弯角都是同方向的,在活动讲评时,重点让幼儿观察了蝴蝶的触须,使幼儿知道蝴蝶触须也要对称画的道理。

小班教案 篇2

  内容要求:

  1、在摸摸、看看、说说、放放中,体验为桔子奶奶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材料准备:

  1、食物桔子奶奶、水果蛋糕图片

  2、实物水果若干个(苹果、桔子、香蕉)

  3、各种开启方式的小布袋若干个

  4、三间标有苹果、桔子、香蕉的小房子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桔子奶奶过生日。

  师:今天是桔子奶奶的生日,他邀请了许多的水果朋友和他一起过生日,想不想知道她邀请了哪些水果朋友。

  2、摸摸、猜猜、说说 感知水果的特征

  1)(出示小布袋)告诉幼儿水果朋友藏在小布袋里。

  2)幼儿自主每人拿一个小布袋。

  3)引导幼儿摸一摸,猜猜小布袋里藏的是什么水果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出小布袋里的水果朋友,引导幼儿说说:你们手里的水果朋友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的水果朋友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5)师小结:你们的水果朋友有的长的圆圆的,有的长的长长的、弯弯的。有的.颜色是红红的、有的颜色是黄黄的,有的颜色是绿绿的。

  3、送水果朋友进桔子奶奶的房间

  1)(出示桔子奶奶的三间房间),引导幼儿观察,这三间房间有什么不一样?(房子上的水果标签不一样)师:这三个不一样的水果图案就是告诉我们,苹果房间、桔子房间、香蕉房间。

  2)送水果朋友进房间。把自己手里的水果朋友送到相对应的房间。

  3)引导幼儿观察房间里的水果朋友。苹果房间里的苹果的大小一样吗?(感知大小)桔子房间里的桔子颜色一样吗?(感知颜色)香蕉房间里的香蕉有几个?(数数)

  4、为桔子奶奶过生日

  1)师:桔子奶奶请的水果朋友都到了,你们看,桔子奶奶为水果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水果蛋糕),引导宝宝欣赏桔子奶奶的生日蛋糕,说说蛋糕上面有些什么水果?“点心师叔叔把水果切开来了,你们还认得出它们是什么水果吗?

  2)宝宝一起祝桔子奶奶“生日快乐,并同唱“生日歌”激发幼儿为桔子奶奶唱生日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2、发展侧钻的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通过游戏练习钻过离地60厘米高的'障碍线。

  活动准备

  1、距离地面高60厘米的障碍线,各种体育器械。

  2、音乐—森林的早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猪妈妈,幼儿扮演猪宝宝,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小猪操。

  做走、跳跃、跑步、踢腿等各种准备活动。

  二、展开

  1、学习侧钻。

  (1)松紧带拉成两组60 厘米的高度,请幼儿尝试侧钻过松紧带,并要求身体不能碰到松紧带。

  (请幼儿自由探索并发现侧钻的方法)

  (2)小结侧钻的方法,请幼儿分成四组进行侧钻竞赛。

  规则:钻过松紧带时,身体不能碰到带子,碰到的幼儿重新再钻。

  2、组织幼儿游戏《小猪胖胖过障碍》。

  (1)提出游戏《小猪胖胖过障碍》,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将全班幼儿分成四队,每队幼儿逐个进行过障碍:

  侧钻松紧带、钻拱形门、越跨栏等。

  3、评价游戏。

  表扬侧钻过程中身体协调和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三、结束

  1、带领幼儿到健身馆中自由选择体育器械,进行锻炼。

  2、放松运动,自然结束。

  3、评价游戏。

  表扬侧钻过程中身体协调和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能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果奶,鲜奶,酸奶,钙奶空瓶若干;小篮子3—5只。

  幼儿对各种奶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活动玩法】

  1、教师和幼儿围成一圈,教师做发令员,幼儿听指挥做动作。

  2、指令的发出可以由慢而快,,由一项指令到多项指令,难度逐渐增大,语句逐渐增长。

  如:“坐下”“起立”“向前弯腰”“挑一挑”“小鸟费”“专一个圈再拍拍手”等。

  3、有做出动作与指令不符的幼儿,教师应停下,要求该幼儿或全体幼儿重复做一遍。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阅读循环、绕口令式小故事《老鼠偷吃我的糖》,感受故事情节的幽默、诙谐。

  2、通过欣赏情境表演、观察画面、问答游戏等形式来理解故事,体验边阅读边当警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空的糖罐子、糖果若干;

  2、大书、PPT、多媒体碟片;

  3、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告状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罐糖果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打开罐子)唉!我昨天刚买的一罐子糖果怎么没有了呢?问:谁偷吃了我的糖呢?是你吗?(幼:不是我)那我要向警察叔叔“告状”找回我的糖,送给我们小朋友分享。(小朋友们都点头赞成),于是找警察叔叔“告状”。警察叔叔说要找“大书先生”帮忙。

  二、阅读理解故事《老鼠偷吃我的糖》。

  1、出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幼儿带着问题到书的封面上寻找答案的兴趣。)

  师:“书的封面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呀?你们知道是谁?偷吃了我的`糖了吗?”

  2.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大书。

  师:接下来我们小朋友来当警察,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书。(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页页的观察图画,带领幼儿一起寻找被偷的糖果。)

  p2—3:老鼠在干什么?师:警察先生、先生我要告个状,告什么状?师:老鼠呢?

  出示:p4—5(幼:老鼠被花猫吃掉了)

  出示:p6—7师:花猫呢?(幼:花猫爬到树上去了)

  出示:p8—9师:树呢?(幼:树被人砍倒了)

  出示:p10—11师:人呢?(幼:人被老虎吃了)

  出示:p12—13师:老虎呢?(幼:老虎被水淹死了)

  出示:p14—15师:水呢?(幼:水被太阳晒干了)

  出示:p16—17师:太阳呢?(幼:太阳被云遮住了)

  出示:p18—19师:云呢?(幼:云被风吹走了)

  出示:p20—21师:风呢?(幼:风停了)

  (2):观看p22—23画面,引发幼儿思考。

  师:那到底谁是真正的偷吃了我的糖呀?那么我们到底要告谁的状呀?

  三、出示PPT,帮助幼儿理解循环式故事结构。(完整欣赏故事)

  师:唉!这个故事怎么没完没了了,一直在循环呀!我的头都给绕昏了。我们一起来理一理。到底应该告谁的状。

  小结:其实啊,最后告状告来告去,小朋友们讲得都有道理。可是,错的还是小老鼠,因为是老鼠偷吃了我的糖。

  四、师幼共同进行“问答游戏”。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游戏中谁回答的问题最多,谁就是最聪明能干的小警察。

  五、观看动画片《老鼠偷吃我的糖》。(通过看绘声绘色的动画片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诙谐有趣。)

  延伸活动:

  (出示PPT2)小老鼠最后知道自己偷吃糖是不对的行为,它把糖还给小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分享糖果了……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乐意大胆想象与表达。

  2、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小老鼠画了XX的XX”的话来完整讲述。

  3、通过玩色游戏,了解色彩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体验小老鼠学画画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绘本《小老鼠学画画》、五种颜料(红、黄、蓝、绿、紫)、五把刷子套着小老鼠指偶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新的图画书,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2、猜猜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善于接幼儿的话)

  二、结合图画书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PPT1)这是谁的家?(小猴宝宝的家)(PPT2)桌子上有什么?(画笔、颜料)小猴宝宝在干嘛呢?(画画)

  2、(PPT3)猴妈妈把小猴宝宝叫走了,淘气的小老鼠们骨碌碌爬上了桌子。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小老鼠?(一起数12345)

  3、分别对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五种颜色展开讨论和想象。

  (1)第一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红色颜料桶里。(用动作表现扑通)我们也来学学小老鼠跳的样子。(集体模仿动作)第一只小老鼠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猜测)(PPT4)小老鼠怎么了?它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老鼠?它画了些什么?(红红的苹果、红红的糖果)这是什么颜色呢?(红色)你还在哪里看见过这种颜色?(幼儿回顾已有经验)

  (2)第二只小老鼠看了真羡慕,瞧,它在做什么?(第二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黄色颜料桶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老鼠?它画了些什么?(黄黄的小鸡、黄黄的小花)还可以画什么呢?(幼儿猜测)

  (3)第三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蓝色颜料桶里。(引导幼儿学说这句话)它画了什么?(蓝蓝的自行车、卡车、小汽车)还有什么也是蓝颜色的?(幼儿回顾已有经验)

  (4)第四只小老鼠,会怎么样呢?(个别幼儿说,扑通一声跳进了绿色颜料桶里)它会画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绿颜色的东西)小老鼠画了些什么呢?(绿绿的树木、绿绿的西瓜)

  (5)第五只小老鼠,会怎么样呢?

  (个别幼儿说,扑通一声跳进了紫色颜料桶里)(集体说画面上的.内容,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葡萄)还可以画什么呢?(个别交流)

  4、五只小老鼠一起开心地画,猜猜这次会变出什么颜色呢?(幼儿尝试说)

  三、玩色彩游戏,感知色彩的变化(复述故事)

  1、师:到底小老鼠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我们一起来试试。

  2、教师用带有小老鼠指偶的刷子大胆将五种色彩混合。

  3、师:最后变成了什么颜色?(黑黑的)和故事里说的一样吗?(一样)四、延伸活动小老鼠把小猴家变成了黑色,小猴子会怎么样?(引导幼儿看小猴子的表情)小猴子生气了,该怎么办呢?

小班教案 篇7

  1、教师出示图形用具,幼儿辨认

  2、游戏一:给小动物喂食

  (1)、按颜色给小动物喂食

  按照小动物身上的颜色,给小动物喂食,喂食完毕,邀请幼儿共同来检查喂食是否正确。

  (2)、按照颜色形状给小动物喂食

  按照小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嘴巴”的形状给小动物喂食,喂食完毕,邀请幼儿共同来检查喂食是否正确

  3、游戏二:找朋友

  (1)、取下《小朋友的书》“操作卡片(二)”上的卡片。

  (2)、指导幼儿进行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点子数量进行分类。

  (3)、给小朋友各种形状颜色的贴纸(贴在胸口),按照一样的.颜色和形状来找一找好朋友

  3分钟

  10分钟

  5分钟 环节一:当我拿出图形教具时有有一部分小朋友能辨认并且大声的说出来,“这是三角形;这是.......”,然而我忽略了个别无法辨别或是辨别不清楚的小朋友,开头环节略显仓促。

  环节二:由于环节一的疏忽,我开始着重讲解游戏一的玩法(讲解示范法、个别操作法),并以如果小朋友喂错食物,小动物会生病的“游戏惩罚”,作为“游戏代价”来激励幼儿选择正确图形、颜色卡片。

  环节三:由于个别家长的幼儿社会交往方面的反应,于是我把游戏二中的第三小节拿上来,提前教学。把之前的“食物”重新利用,后面粘上双面胶粘在小朋友的胸口,先是让他们自己瞧一瞧你和谁一样,然后老师说口令,找颜色一样的小朋友抱一抱,找一找形状一样的小朋友抱一抱。

  小朋友玩的很开心,效果也很好,家长反映:我们家孩子说他有好朋友了,听了真幸福。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 练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2、鼓励幼儿尝试用普通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用普通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小白兔、小猫、小狗图片。三扇可以开的门,门上分别画有鱼、萝卜、肉骨头。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音乐伴奏下,一起快乐的游玩。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

  师、今天我要去小狗家做客,可我不知道小狗的.家在哪里,你们愿意和我一块儿去找小狗的家吗?(在音乐的伴奏下,和幼儿一起开着汽车去找小狗家)

  (1)来到了门上画着鱼的家门口。

  这扇门上画了什么?这是小狗的家吗?

  (敲门)(出示门后的小猫)引导小朋友和小猫又礼貌地打招呼。

  小猫为什么要在门上画上小鱼呢/

  (2)开汽车在去找,来到画有萝卜的家门口。

  这是小狗的家吗?为什么?

  (出示门后的小兔)你们猜对了吗?(引导幼儿向小兔有礼貌地打招呼,再见)

  (3)开汽车再去找,来到了门上画有肉骨头的家门口。

  这是小狗的家吗?为什么?

  三、欣赏故事;门上的画

  我把刚才的发生的事编乘了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就叫《门上的画》。

  四、通过提问,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

  小鸡也想请小狗到他家去玩,应该在门上画上什么呢?

  教学反思

  对于刚入园一个多月的幼儿,他们的年龄都在三到四岁之间,我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小动物入手,选择了故事《门上的画》作为教学内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这个语言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带领鸡宝宝到小狗家去做客”的情景;、一起寻找小狗的家的过程,其实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幼儿就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有利地培养了他们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23

【经典】小班教案10-30

【精选】小班教案09-03

[经典]小班教案09-02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精选】07-31

小班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