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0 09: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经典]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7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能理解“探索奥秘、颤抖”等词的意思。

  2、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通过抓住关键句朗读想象,感受毕莱恩是和狼做朋友的过程,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毕莱恩和狼做朋友的过程,读好课文中的关键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写“狼”,读准字音,交流对狼的认识 师总结:狼一种凶恶的动物,可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却是“和狼做朋友”。

  2、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特别想了解什么。(板书:谁?怎么?) 谁和狼做朋友?他是怎么和狼做朋友的?他为什么要和狼做朋友?

  他就不怕和狼做朋友么?

  师总结:小朋友可真能提问,带着问题读书、学习,我们会学得更有趣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毕莱恩 德国科学家 探索奥秘

  师:第一组词,谁来读。

  师:这位德国科学家,他在探索什么奥秘?(读好探索北极狼的奥秘),如果你也是一位科学家,你想探索什么奥秘?

  师:你看,当我们特别想了解某一事物,并去寻找关于它的秘密时,我们就可以说是(探索奥秘)

  师: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三个词来读读。

  叫声凄惨 浑身颤抖 师:这两个词都是写什么?

  师总结:是的,这是毕莱恩救起的第一只狼,他还给他取名叫(福子),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双眼紧闭 奄奄一息

  师:这组词语也是写

  师:这是毕莱恩救起的第二只狼。这只狼受伤时( )。

  (过渡)现在,你能用上这些词把毕莱恩两次救狼的经过说一说么。

  3、理清课文脉络

  德国科学家毕莱恩,一个人来到原始森林( ),他先救起了( )的福子,并和福子成了好朋友,又救起了一只( )的小狼。从此,毕莱恩和北极狼成了朋友。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是谁和北极狼做朋友?那他们又是如何慢慢成为朋友的?就让我们细细地来读读毕莱恩救福子的这件事情吧。这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先请人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深感毕莱恩和“福子”做朋友

  1、生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2、毕莱恩第一次见到福子时,它是什么样子的?

  3、交流读好句子“它浑身不停地颤抖,腿上流着血。”

  “颤抖”:颤抖就是?福子,福子,为什么你的全身颤抖不停?

  (引导学生走入,读好句子) 师引读:是啊,此时的`福子是多么的害怕,它还是一只小狼(读) 可能还是第一次离开狼妈妈,它叫唤着同伴,声音越来越凄惨(读) 它已经叫唤了好长时间,却没有盼到同伴,它浑身颤抖得更厉害了(读)

  是啊,他不仅全身颤抖,还发出了凄惨的叫声,仿佛在说?

  此时,它最需要的是?

  (请你接着往下读)

  4、交流“毕莱恩看看四周没有别的狼,便小心地把小狼抱回了木屋。

  此时毕莱恩为什么要看看四周?

  从这“小心地”一词里面你又读出了什么?

  师总结:是啊,虽然毕莱恩怕弄伤小狼,可是此时他也害怕小狼会把自己弄伤,所以此时它是“小心地”(板书小心地)

  让我们把一起来读读毕莱恩和福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吧。

  (过渡)毕莱恩又是如何照顾福子的呢?

  5、交流“他给小狼冲洗伤口、上药、喂食,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福子”。

  ▲毕莱恩为小狼做了哪些事情?(屏幕一一列出) 他给小狼冲洗伤口。

  他给小狼上药。

  他给小狼喂食。

  他还给小狼起了个名字叫福子。

  ▲毕莱恩还会为小狼做些什么呢?

  ▲这样的照顾仅仅是一天么?两天么?是啊,在疗伤的这一段时间,毕莱恩都是(引读)

  (过渡)毕莱恩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福子。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6、列读毕莱恩和福子之间的关系 毕莱恩要把它放回森林。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

  晚上,福子常常会回到木屋前轻声地嚎叫,毕莱恩就会打开门迎接它。

  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师引读:是啊,当毕莱恩将福子放回森林时,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毕莱恩对福子也是(依依不舍)。(板书:依依不舍);晚上,福子也常常会回到木屋前轻声地嚎叫,毕莱恩就会(迎接)它。是啊,他总是盼着老朋友来看望他呢!(板书:迎接)

  7、小结 师:是啊,毕莱恩与福子之间,就是这样从“小心地、依依不舍”,再到“迎接”,最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之间的这一段友谊是多么与众不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两节,将这份温暖藏在心间。

  (过渡)毕莱恩与另一只小狼之间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下节课咱们再来交流。最后我们写一写词语。

  四、书写生字 喂药

  1、在写这两个词时都要注意些什么

  2、范写

语文教案 篇2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只”

  1.课件出示“只”字,说一说“只”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只”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只”这个字。

  4.【本义】①手抓一只鸡。②一个豆类容器。

  5.师小结,量词:一只乌鸦。

  6.指导书写“只”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石。

  石 shí【字形】甲骨文、金文像从山崖上掉落头块之形。【本义】本义为从山崖上掉下来的石块:小石子。【引申义】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小石子 。

  (三)学习书写生字“出”。

  1.课件出示“出”字,说一说“出”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出”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出”这个字。

  4.师小结:穴播的植物发芽。离开原来的地方

  5.指导书写“出”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

  多duō【部件】①“夕”(月的省文)表示食用肉。②“夕”(月的省文)表示食用肉。【本义】两块肉。

  见jiàn【字形】甲骨文、金文像在“人”上增“目”(眼睛)之形。【本义】看到: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组字】在字中表示看到、见解等,

  (五)、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1.课件逐一出示“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1个认读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2.11个生字同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单元说明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比较三篇课文的异同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做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入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相异。《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景,有选择地讲述造访、观察的景象;《动》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另外也与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与《特》也略不相同。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当然,三篇课文的同异点不止这些,后面还将另述。通过比较三篇课文的异同点,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每篇课文,也可以认识散文文体的某些特点。

  二、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单元后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指导学生从形神相辅相依方面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篇好的散文就像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一样,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神要充实饱满,不可空洞枯槁。同时,形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单一;神要凝聚集中,当然也可以多元多向度。一般说来,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

  本单元的课文都体现散文形神兼备又相辅相依的规律。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散文之形表现为作者所见之景物丰富多样、色彩斑斓,那一幅幅生动的小画面丰富了作品的“血肉”,堆积起作品的“形体”。当然组织成篇的结构方式和生动醇厚的语言也成为作品之形的`一部分。而蕴涵在课文之中的散文之神可以从不同方面领会,一是故都北平之“神”──精神、神韵、灵气,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前者谓之“神”,后者谓之“情”,课文在这两方面都是集中聚合的,不见些许散乱。

  其余两篇,《汉家寨》只写了汉家寨一处风光,看似形不散,其实也散,你看,这里既写自然又写社会,既写现实又写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怎说不散?其神则体现为情感的线索,这情感集中地凝聚在“坚守”这一情结上。《特利尔的幽灵》之形散神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课文写特利尔小镇和马克思故居不多,更多地写“特利尔的幽灵”是怎么传播世界并在中国落脚、蓬勃发展的,视野开阔,笔墨纵横,此谓之形散;神聚呢?全文、全部材料都集中于“幽灵”,此其一;作者在写“幽灵”之灵动、迅猛、宏伟时,表达了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此其二。此二者从不同方面构成课文的神之线索,组串起全文的材料和结构。

  三、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

  三篇课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力;《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特利尔的幽灵》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年轻的读者应起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学生经历策划、准备、实施、展示、交流的全过程,再次感受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师:人们都说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窗口。我们班的黑板报太老了,班委会决定办一期反映祖国美丽风景的黑板报。也好让大家能透过这个窗子来了解祖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这期黑板报我们怎么办。看那个小组想的全面,介绍的具体。

  出示题目要求。(书上的五条)

  二、各小组准备

  1、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动手先在纸上创作。

  3、选一名中心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成果。

  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可以适时提问,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2、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表达小组。

  师在此环节中,要适时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说话时态度大方,语言完整,能准确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意思。同时渗透本单元的文化主题,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 以自己班为切入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竞争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调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

  (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2)齐读:“我会读”。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 )画 一( )水 几( )小鸡

  一( )阳光 一( )手 几( )房子

  几( )鱼 几( )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第二课时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

  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

  (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

  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冯婉贞的勇敢机智。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

  2.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冯婉贞的勇敢、机智,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了解时代背景

  播放有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电影片段。

  二、学习课文,认识冯婉贞

  1.教师导读:冯婉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馈,介绍冯婉贞。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词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体会英法联军的穷凶极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导言: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分段指名读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冯婉贞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故事。)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言:文中几次提到敌人被打败?(两次)第一次是被谁打败的?

  2.文中第几自然段写冯三保副食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绍: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5.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6.理解文中词语“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 教师导言:冯婉贞是如何按照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又一次打败敌人的?(引入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4—6自然段。

  (2)指名说说冯婉贞是怎样组织大家打败前来报仇的敌人的?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6自然段。

  (4)引导联想:你现在知道冯婉贞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

  (5)启发感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到冯婉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具体语句来说明。

  A、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

  冯婉贞带着勇士埋伏。冯婉贞他们一动不动。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冯婉贞看出敌人的花招,大声喊…… 学生反馈、朗读以上句子,体会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勇敢。敌人根本没有防备,只得……敌人一枪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导读以上描写敌人的句子,体会敌人的惨败,感悟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五、作业

  学习本课生字词。

  1.教师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

  2.从文中抽出生字,读读记记。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冯婉贞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连滚带爬 武艺高强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教案03-24

语文教案03-24

语文教案03-24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经典)语文教案07-26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