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

时间:2024-04-12 18:13: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学会画三角形。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掌握底和高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辨认三角形的底和高,尤其是当高不是处于铅垂位置时,对底的认识容易出错,因此辨认和画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说说什么叫做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

  (2)按角的特征,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各叫做什么三角形?

  2.指出下面各叫做什么三角形?(投影)

  (二)学习新课

  我们学习了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今天继续学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

  1.教学等腰三角形。

  (1)我们班得到了一面卫生流动红旗(如图),以及同学们戴的红领巾都是三角形。

  观察一下这样的三角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2)动手测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测量每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动手折叠。

  上面的每个三角形,能不能折叠成互相重叠的图形?

  (4)通过我们的观察、测量、折叠,你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这些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一等腰三角形,结合图形认识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个腰的夹角叫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底角。

  (3)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手中三个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你发现了什么?

  在度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板书)

  反馈:下面哪些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3.教学等边三角形。出示三幅图:

  指定三人到黑板上测量每个三角形的边长和每个角的度数。

  全班同学测量课本145页右上角图。

  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通过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①画锐角三角形,师边作图边说明。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问:

  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

  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②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想一想,直角三角形应该怎样画高?

  通过观察思考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从而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条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的认识】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04-11

认识三角形教案06-23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4-01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4-12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幼儿教案:认识三角形03-14

小学《认识三角形》教案01-07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11-16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合集六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