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小学教案

时间:2024-04-06 17:28: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莫高窟小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莫高窟小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莫高窟小学教案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威风凛凛智慧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1.本课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走进敦煌影碟,音乐磁带;

  2.其他两大石窟的相关资料。

  教材简析

  在祖国西北那神奇的地方,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那姿态各异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栩栩如生的卧佛、姿态纷呈的飞天图,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风采。人们不由感叹,这一奇观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啊!它如明珠般熠熠闪光。让孩子多读读,从读中定会有不少收获。

  本篇文章描述的内容具有鉴赏性,教学中要注意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一、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学会本课的生字;二、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欣赏莫高窟的美,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激发对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热爱。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高窟超建筑和绘画艺术的了解。

  3、通过朗读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的神奇瑰丽,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莫高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考一考大家,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2、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欣赏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读识记生字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问、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选择不认识的字来记忆。

  4、评议,正音。

  5、猜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倒一字,不误一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并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尊、亭、衫等字。

  3、练习写字,要求正确、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4、让学生上台范写。

  五、课堂小结:

  你对莫高窟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绘画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

  2、9个小组进行比赛,认读本课生字,计算时间。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画?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最生动?哪些词用得好?找出来。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相关图片,欣赏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资料和图片。

  互相介绍交流。

  2、学习了课文,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

  1、任选一题:

  ①为莫高窟设计一两句广告语。

  ②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莫高窟。

  六、作业设计:

  1、贴收集到的资料。

  2、了解我国其他的文化古迹。办一期手抄报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3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因此,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活学习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教学要求:

  (一)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语文知识目标:

  1、字: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佛”的读音。

  2、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句:能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或几句话。

  4、段: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5、篇:让学生了解课文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全文。文章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具体介绍了莫高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最后指出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的意义。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知道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并练习在写作上加以运用。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圈划点评,查寻资料,培养学生的搜集、筛选资料和网上阅读的能力。

  设计特色:利用多媒体,把莫高窟的情况、情景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理解、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面蕴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板书:精妙绝伦的彩塑

  宏伟瑰丽的壁画

  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你们想亲眼去看一看吗?(想)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瞧一瞧吧!

  2、请同学们点击洞窟。(学生看录相,配有解说)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欣赏课文第2、3自然段

  1、交流:同学们,你们在网上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那么,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自由回答,如:精妙绝伦、惟妙惟肖、宏伟瑰丽……)

  2、同学们,看到这么好的景物,你想不想介绍给大家呢?(想)有一位叔叔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叔叔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谁愿意代表这位叔叔向大家介绍?(指名三人分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听了介绍后,你觉得叔叔哪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答案一:彩塑

  (1)你为什么会觉得彩塑这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2)(学生一边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一边出示批注。如: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真多啊)。这些彩塑个性鲜明(各个塑像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神态也多种多样)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多么慈祥和蔼,多么亲切),有威风凛凛的天王(真的很神气),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真是力大无穷,确实神勇)。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好大呀,师:16米,你们知道有多长吗?你看,多么大呀!),他侧身卧着,眼睛微(这字用得好,非常传神)闭,神态安详(出示画面)。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确实非常逼真地写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彩塑)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批注和画面,并适当表扬学生,如:你说得真好;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你真会评价等)

  师小结: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呀!其艺术造诣之精深、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那我们能不能学着叔叔的样子也来介绍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呢?试试看。(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除了这一段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介绍得也不错呢?

  请大家读读课文,划划词语,看看画面,谈谈感受,写写批注,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答案二:壁画

  (1)你觉得介绍壁画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写得很具体)(词汇丰富,用词贴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些壁画真是造型生动,形象优美)

  (学生一边讲一边出示相应的画面)

  (2)师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感受到这儿的壁画真是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多精美呀!你们愿意和作者一样也用生动的语言来把这一段介绍介绍吗?(学生齐读)还有谁愿意来单独介绍的?(指名朗读)

  (3)这些精美的壁画大多都出自隋唐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想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能画出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多么了不起啊!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真是高超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儿,都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课文后,通过感情朗读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小结: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2.老师这儿还有几幅形象逼真的彩塑和壁画,(出示相关录相)你们看看,能不能学着这位叔叔的介绍也来描绘一下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看录相。你可以任选一幅。谁愿意先来试试?(指名回答)

  3.同学们刚才说得真精彩,能试着把它写下来吗?这就作为我们今天的作业。

  四、作业

  1.描述一幅彩塑和壁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辨认“绣”“锈”字形的异同,读准文中的多音字“佛”。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四字词语。

  2、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提炼关键词,给文章编写段落提纲。

  3、品味用词,关注句段特点,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藏经洞的藏品丰富,产生民族自豪感,并据此背诵有关段落。

  4、尝试学习运用本文过渡自然、用词精妙、排比丰富等写法,将景物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前置性作业: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搜集七彩词语:威风凛凛慈眉善目惟妙惟肖精妙绝伦举世闻名

  漫天遨游啧啧赞叹宏伟瑰丽断崖绝壁__无能

  3、理清文章脉络,试着给文章列提纲。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读通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莫高窟(齐读课题),(看录像)同学们,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莫高窟,了解莫高窟。

  2、首先,来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3、攻下词语关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这篇说明性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文章中有三句关键的句子告诉了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三句话画出来。

  动画:找找画画

  6、找到了吗?谁来能把这三句话响亮地读一遍:(课件出示三句话)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动画:读一读

  7、找到关键句,就能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就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板书)

  第二板块:了解彩塑:

  1、我们首先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老师这儿有三张莫高窟彩塑的图片,他们中有力士,有菩萨,有天王。请你们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并说一说你的理由。(出示图片)谁来告诉大家第一位是谁?为什么这样猜呢?

  动画:看一看,猜一猜

  4、是啊,你的理由多么充分,这尊彩塑眼睛微闭,嘴角带笑,慈祥可亲,一看就是一位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菩萨。这尊彩塑呢,又是谁?说一说你的理由吧!你很会观察,你看他身披铠甲,手握武器,怒目圆睁,看上去多威风啊,一定是一位天王了。再看这尊彩塑,为什么呢?你真是一个善于分析的小朋友,是阿!你看他他肌肉发达,块块隆起,浑身上下充满力量,毫无疑问,他就是力士了。

  4、好,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尊彩塑的,找到以后,把它读一读,读出他们不同的特点。

  动画:读读,体会特点

  5、(课件出示)谁愿意来读这句话,注意要把他们的特点读得形象一些。

  6、菩萨的慈眉善目,天王的威风凛凛,力士的强壮勇猛,我们一起来读。

  7、课文还介绍了哪尊彩塑?这是一尊怎样的彩塑?请大家先读读课文的介绍。(出示句子)

  动画:读读说说

  这尊卧佛真像课文所说得那样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真的像你们说的一样,再看看图片,从哪儿看出神态安详呢?对啊,你们看,他眼睛微微地闭着,嘴角往上翘起,已经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8、同学们,我们走进了莫高窟,欣赏到了彩塑,他们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还有的神态安详。的确像课文中所说的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板书)

  9、莫高窟像这样的彩塑有多少个?有两千多个!这两千多尊彩塑都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惟妙惟肖,精妙绝伦!(板书)

  10、同学们,我们为有这样宝贵的遗产而感到自豪,想不想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动画:感情朗读

  第三板块:欣赏壁画: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我们继续来欣赏。

  2、教师诵读课文。

  3、课文是怎样写出壁画的宏伟瑰丽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轻声读读第四小节。(学生自由读)

  动画:边读边思考

  4、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PPT),大家响亮地把它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一句什么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这句话中有一个数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什么?(壁画非常之大)壁画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如果把我们这个教室四壁全都画上壁画,你算一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有多少个教室那么大?老师告诉你,有三百七十多个教室那么大,真宏伟啊!

  5、壁画那么大,画了哪些内容呢?谁来告诉大家?(生读内容的那段话)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番这内容丰富多彩的壁画。(从刚才大家专注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他们,那么让我们把感情融入朗读之中,一起来赞一赞它们吧!)

  6、大家知道这些壁画中哪些画儿最美,人们最喜欢呢?(飞天)你从哪个词判断出飞天最美?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是阿,我们以后读书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飞天到底美在哪里?让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出示句子)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可以默读,可以轻读,也可以大声读,请你找出你喜欢的飞天,在书上画一画,在文字旁边写一写,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学生读)

  动画:读读说说

  6、你最喜欢哪一种飞天呢?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大家选择一句句子,结合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说一说。

  7、谁先说?你真会观察。你能把它的美展示出来吗?你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你愿意带着喜欢的感情来读这一分句吗?

  8、同学们,飞天壁画仅仅只有这五种姿态吗?你怎么知道的?(省略号)壁画中还会有哪些姿态呢?谁来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动画:想想说说

  7、(课件演示)一个个轻盈灵动的飞天,一个个柔美生动的形象,把我们深深吸引,更让我们浮想联翩。同学们,你们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善于表达美的能力!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描绘这美轮美奂的飞天!(学生齐读)

  9、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赞美这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课文)

  动画:边读边想象

  10、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脑海里是否也浮现出了这么美的画面呢?把这段话多读几遍,能熟读成诵。(让我们站起来,把美丽的壁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配乐背诵)

  第四板块:总结。

  1、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同学们莫高窟中还有藏经洞呢?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天地?这部分的内容下节课再学。

  第五板块:作业

  下面请大家拿出一号本,把生字新词每个抄写两遍。

  给这篇课文编写段落提纲。(前置性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游览了莫高窟,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令我们心旷神怡,可当我们来到藏经洞时,我们的步履蹒跚了,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自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准备填空。

  2、填空:当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涌起了--------

  当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充满了--------

  3、出示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铜像等文物。

  出示被帝国主义掠走的国宝数量:

  英国13300件法国5779件前苏联10800件

  日本600件美国22件丹麦14件

  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210件?法国吉美博物馆绢画200幅

  中国只剩下17500件

  4、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提示:你想对清政府、帝国主义分子、我们中国人各说写什么?)这些都是由于清王朝__无能,所以大量珍贵的文物才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同学们,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充满了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同时也感到惋惜,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还经历了一次震撼心灵的洗礼。同学们一定懂得了:莫高窟不仅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和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耻辱,是一本沉甸甸的警世教科书。我们只有从小刻苦学习,学有所成,长大才能报效祖国。

  2、莫高窟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他也是全国的古典艺术宝库和佛教艺术中心。所以称“莫高窟是xxxxxxx是xxxxxxx是xxxxxxx。”(齐说)

  四、总结写法:课文的二、三小节都以第一句话简要说明要描述的内容,接着围绕这个句子作具体描述:先以一种整齐的句式作一般介绍,最后选择一个典型作较为详细的描写。

  五、作业:

  1、关注每段关键句,给课文编写提纲。(完成小练第四题)

  2、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或查阅资料了解另外两大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高窟超建筑和绘画艺术的了解。

  3、通过朗读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的神奇瑰丽,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莫高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考一考大家,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2、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欣赏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读识记生字“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问、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选择不认识的字来记忆。

  4、评议,正音。

  5、猜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倒一字,不误一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并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尊、亭、衫”等字。

  3、练习写字,要求正确、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4、让学生上台范写。

  五、课堂小结:

  你对莫高窟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绘画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

  2、9个小组进行比赛,认读本课生字,计算时间。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画?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最生动?哪些词用得好?找出来。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相关图片,欣赏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资料和图片。

  互相介绍交流。

  2、学习了课文,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

  1、任选一题:

  ①为莫高窟设计一两句广告语。

  ②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莫高窟。

  六、作业设计:

  1、贴收集到的资料。

  2、了解我国其他的文化古迹。办一期手抄报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莫高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且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且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另外,发挥数字化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开学没多久就开始着手选材,收集资料,制作平台的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平台资源,更深入地学习课文,提高语文素养。课上,环节清晰,一环紧扣一环。设计的学习活动也很丰富。特别是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浓。然而综观本次教学过程,学生的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

  1、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相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总结学法,提出自学步骤,让学生自学讨论,在交流时教师再作适当地引导。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机械似的走下去。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由于这篇课文所处的位置较前,第一课时的教学与第二课时的教学间隔时间较长(中间隔了个期中考试),学生已经能把这篇课文熟练地背诵出来了,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而这时我非但没能用慷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反而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读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飞天的那部分积累语言,虽然以幻灯片的形式摆出来了,学生也会背了,但感情地激发还不到位。

  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第一处是彩塑神态的想象,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孙悟空”“有猪八戒”等,此时教师没能很好的把学生引导到进行神态描写的训练上,而是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没能达到真正的训练目的。第二处是飞天的想象。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表达的都很美,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只说了一句话,此时如果教师能适当点拨,说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别人的,变成一段话就更好了!”这样无形之中就提醒了学生,相信他们会越说越多,越说越美的。另外,这里如果能加进一些图片的支撑,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更丰富。

  莫高窟小学教案 篇7

  一、学习《莫高窟》的准备过程

  1、预习课文,搜集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料。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3)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你最喜爱哪里,当时有什么感受?

  [为了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

  2、讨论、交流。简述预习、自学课文情况,运用资料介绍莫高窟,谈谈作者对莫高窟的感受。

  3、推荐导游,组织游人群体。

  (1)听了讨论交流,你认为谁理解课文较深刻,推荐四位同学当导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儿童组织三个游人群体,其他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中一个群体。

  (3)导游和游人分别为游览莫高窟课堂教学作准备,思考怎样介绍,怎样学习?教师担任总导游,组织导游分工,适当提出要求。

  [增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了解,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形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势,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二、导游解说式课堂教学过程

  1、总导游谈话引入。

  我是大家这次游览莫高窟的总导游。我们请出四位导游作向导,由导游甲带路,主要的景物特点,分别由导游乙、丙、丁给大家作介绍。游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来。

  2、导游甲介绍莫高窟。

  (1)介绍我国的几座石窟带领游人进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让游人对照图,想象莫高窟蜂窝似的全貌,说说感受。

  [建立在教学中师生平等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上。]

  3、导游乙介绍彩塑。

  (1)电脑扫描彩塑的照片。导游乙对照画面并模仿姿势。

  (2)请游人读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从而帮助理解神态各异。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啧啧赞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让游人说说。

  (4)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导游和游人相互问答。体会彩塑鲜明的特点。

  (5)老年游人联系看到过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态各异展开联想,加深情感体验。

  4.导游丙介绍壁画。

  (1)显示电脑扫描的壁画。

  (2)导游丙请游人观察壁画,再看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

  (3)总导游建议共同议论: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联系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导游请青年游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飞天的美景。

  (5)激发游人的情感,把描写壁画的第3自然段读美、读活。

  5、导游丁介绍藏经洞。

  (1)介绍藏经洞经书的多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2)请少年儿童游人表演强盗掠夺、破坏经书的动作、神态。

  (3)投影句子品读,读出自豪感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学生作为导游和游人进行综合性的活动,介绍莫高窟几方面的景物特点,学习运用资料、联系生活多角度加强体验,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发展了思维,拓宽了知识面。教师作为总导游兼游人出现,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语言文字,把读和理解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学起来轻松愉悦,读得准确,读得生动,读得入情。]

  6、总导游主持大家议论。

  (1)请几位导游说说,介绍了莫高窟哪几方面,游人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请自由发问,由导游解说。

  (2)请大家说说,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小组朗读交流,获得审美体验。

  1、请同学们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最关注的敦煌文化的喜爱。

  2、你还可以运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莫高窟的喜爱,说说看。

  3、小组汇报。

  4、评议小结。

  [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莫高窟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莫高窟》教学反思 敦煌莫高窟教学反思02-29

《莫高窟》教学反思02-17

莫高窟导游词08-25

莫高窟英文导游词05-21

《莫高窟》语文教学反思03-21

莫高窟导游词15篇04-23

读《莫高窟》有感06-01

莫高窟读后感10-12

小学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