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瓶盖弹弹乐

时间:2024-04-05 17:05: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健康教案:瓶盖弹弹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瓶盖弹弹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健康教案:瓶盖弹弹乐

  课程分析

  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民间体育游戏更是以其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孩子们好动、好玩、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深受孩子们喜欢。弹瓶盖这个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形式活泼、轻松,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利用随手可得的瓶盖,以单人-双人-集体层层递进的活动形式,步步为营地引导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活动以弹得远-弹得准-弹得稳三个维度引导幼儿弹瓶盖,提高手指小肌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对健康活动的兴趣。同时,活动需要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合作玩,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形成合作、谦让等亲社会性行为的产生。

  课程目标

  1.乐于探索弹瓶盖的玩法,掌握手指相扣、定点发力弹瓶盖的技巧。

  2.在弹瓶盖游戏中,增强手指小肌肉力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弹瓶盖的乐趣,激发对民间游戏的喜爱。

  课程准备

  1.红、蓝瓶盖各12个

  2.视频

  3.哨子

  4.背景音乐

  5.场地布置(红蓝线、黄色区域)

  课程过程

  一、温情回忆,引出活动。

  1.师:上次和大家玩了瓶盖,你们想出了很多的玩法:转瓶盖、吹瓶盖、推瓶盖……说起瓶盖,老师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民间游戏——弹瓶盖。从弹瓶盖这个名字里你们能猜到怎么玩的吗?请你去试试。

  2.幼儿探索。

  3.集体讨论:怎么弹瓶盖?

  4.小结:你们想到弹瓶盖的方法真多,有的用拇指和食指相扣,有的用拇指和中指相扣。只要是两个手指相扣,被扣住的手指一弹就能把瓶盖弹出去了。

  二、个人探索,尝试弹远。

  1.师:想办法让瓶盖弹得远。

  2.幼儿探索弹瓶盖。

  3.集体讨论:怎样让瓶盖弹得远?

  4.小结:手指相扣时,被扣住的手指用力弹瓶盖,瓶盖就能弹的远了。

  三、两两合作,弹准目标。

  1.师:弹瓶盖不仅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玩。

  2.看视频了解两人弹瓶盖玩法。

  3.幼儿两人合作玩。

  4.集体讨论:怎样让瓶盖弹得准?

  5.小结:想要弹得准,不光要会弹瓶盖,眼睛瞄准、手指弹在瓶盖正中间、眼睛和手的配合也很重要。

  四、多人游戏,稳落区域。

  1.师:两个人玩过弹瓶盖了,我们这么多人能不能一起玩呢?

  2.看场地布置了解游戏规则。

  3.分成两队进行游戏。

  4.探索让瓶盖稳稳落在黄色区域的秘密。

  5.小结:眼睛瞄准、观察好瓶盖和黄色区域之间的距离,不光要让瓶盖弹得远一些,还要学会控制好力度,这样才能让瓶盖稳稳的停在黄色区域。

  五、拓展激趣,乐在其中。

  师:原来小小的瓶盖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其实除了今天玩的这些弹瓶盖的方法,还要很多有趣的玩法呢,让我们带着瓶盖回到教室再去玩玩吧!

  课程反思

  活动以单人-双人-集体层层递进的活动形式,步步为营地引导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活动以弹得远-弹得准-弹得稳三个维度引导幼儿弹瓶盖,提高手指小肌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往往是孩子们习得经验和生成玩法的捷径。在幼儿多次弹瓶盖的尝试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弹”的情况,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弹瓶盖的方法。集中分享时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弹瓶盖的秘诀,进行经验的互通,激撞出智慧的火花。每次探索之后抓住幼儿回答的“亮点”,梳理、总结弹瓶盖的要领,为下一步游戏做好铺垫。

  民间体育游戏是对幼儿的一种“快乐教育”。弹瓶盖的方法多种多样,活动后可鼓励幼儿想出更多有趣的玩法,如:添加线条,瓶盖弹的更接近线的小朋友为胜利;添加记有数字的靶向线,瓶盖弹进哪一个圈,就加相应的分数;提供有小洞的纸板,幼儿瞄准小洞,将瓶盖弹进去。只要添加一些简单的、方便制作的辅助材料,幼儿就能乐在其中,乐而不厌。在区域活动、餐后活动、日常活动的衔接时间都可以玩玩弹瓶盖。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弹瓶盖技巧,收获民间游戏的快乐!

【大班健康教案:瓶盖弹弹乐】相关文章:

弹弹弹05-15

小班语言教案小皮球弹弹弹06-08

《圈圈乐》小班健康教案04-22

小班健康教案圈圈乐02-1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圈圈乐01-09

中班运动健康教案:叠叠乐06-22

《跳跳乐》大班体育教案05-12

大班健康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