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

时间:2024-04-03 06:55: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小黑板。

  3、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游览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去欣赏那天游峰的险峻,在途中,我们还会认识一位老人呢!

  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出示:

  攀登、精瘦、运动鞋、气喘吁吁

  瘦削、眉毛、慈善、宿鸟

  ⑴同桌互读检查

  ⑵指读,互评

  ⑶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讨论的?

  ⑷完成课后练习2。

  2、指名朗读课文(可分小节读)。

  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

  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天游峰的扫路人的?

  第一段(第1、2节):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顶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节):“我”下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节):“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听读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带)

  ⑴听读。

  ⑵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书:天游峰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4、说话练习。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样来写天游峰的险?

  出示: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⑴指名读。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九百多级石梯

  ⑵这一句用什么方法来写天游峰的险?

  ⑶怎么打比方的?从这个比喻,我们可看出石梯怎样?

  (高、陡、窄)

  ⑷情景创设

  教者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

  ⑸自由读。

  边朗读,边想象,边体会“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

  ⑹指名读。

  6、这么险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顶峰,心里怎样呢?

  7、指导朗读。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8、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四、作业。

  1、认真诵读课文。

  2、写出下列字的笔画数。

  攀()、瘦()、鞋()

  眉()、慈()、宿()

  3、抄写词语。

  攀登、傍晚、伴随、气喘吁吁

  瘦削、鞋子、慈善、自在悠闲

  宿鸟、眉毛、汗珠、炯炯有神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文中哪些语句写了,请你朗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扫路人清扫路面的声音是那么分明,请读读有关语句,细细地体会。

  3、出示: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⑴这段话着重描写了人物的什么?

  ⑵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⑶你能把这样一位干炼的老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⑷谁来试试?

  4、这位老人是谁呢?

  板书:扫路人

  三、精读第三段。

  1、文章的第三部分着重描写了人物的对话。

  2、请自由轻读,说说读后的感受、体会。

  ⑴老人每天一级一级地扫石阶、多辛苦啊!

  ⑵“不累,不累,我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老人的这句话,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可以看出老人与山的感情很深。

  ⑶第7节的第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眼中的天游峰顶天立地,它用具体的数字告诉人们天游峰的石阶之多。

  ⑷文章的第1段已告诉我们天游峰的石阶又窄又陡又险,这里用具体的数字又一次告诉我们,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天游峰的险。

  ⑸“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倒抽了一口冷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游客攀登之难,以及老人每天扫石阶的顽强,写出了作者对老人的敬意。

  ⑹“按说,我早该退休了,……我能舍得走吗?”这段话是写老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描绘,从最后一个反问句可以知道老人一辈子也不想离开大山。

  ⑺“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句话表达了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⑻这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为的语句把一个自信、豁达的老人呈现在我们面前。

  ⑼“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写出了对老人的尊敬之情,作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了。

  注:学生在讲述体会、感受时,要充分让他们朗读课文,要有感情地投入地读,或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磁带,或教者范读,要充分调动学生想读好书的兴趣,在讲解人物外貌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

  3、指名分角色朗读。

  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怎样一位老人呢?

  (自信、爽朗)

  ⑵文章从开始到结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人的什么感情?

  (崇敬、仰慕)

  ⑶分角色朗读。

  四、欣赏佳句。

  这篇文章你们喜欢不喜欢读?请大家再读一遍,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有感情地赏读佳句。

  ⑴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⑵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⑶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⑷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文章描写了天游峰的险峻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扫路人工作的辛劳,歌颂了老人的顽强不息,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⑴课文第3、8小节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写,请认真读一读。

  ⑵学习文中这一方法练说一个你熟悉的同学。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附板书: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游客

  天游峰:九百多级石梯、望而却步

  (险峰)、半途而返

  扫上山

  扫路人:每天一级级、轻松自在

  扫下山、自信豁达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描写扫路人的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生齐读)

  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所记叙的事情,再理解人物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思路是好的。)

  二、讲读第三段,理解人物形象。

  过渡: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这位扫路人。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学习的目标。)

  1、自读课文。提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相机板书。

  年过七旬乐观开朗

  每天扫上扫下工作负责

  30年后……自信豁达

  (对扫路人的形象的理解是正确而全面的。)

  4、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作者在与老人的交谈的过程中,想了些什么?

  (1)学生自读,找出课文中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内容。

  (2)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展开想像,作者当时对老人说的话。

  (这一步的要求是高的,需要进行研读。通过研读,初步知道直接抒情的方法。)

  5、分角色朗读。

  (1)小组练习。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又回到了整体,也能再现两人交谈时的情境。)

  三、比较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引读第二自然段。

  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是如此的巍峨险峻……(生读)。当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饱览了无限风光,心里怎么样呢?(生读:“好不得意”。)

  2、提问。

  晚上,作者在散步时又遇到了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扫路人,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出示填空。

  这次,作者游览了武夷山,()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

  4、学生填后,齐读。

  (这一步的设计很有创造性。不仅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而且理解了课文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总结全文。

  作者游览了武夷山,不仅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而且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于是他禁不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了下来,告诉大家。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怎么把一个人写好呢?可以像作者那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等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在描写的过程中,要学习抒发感情的方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或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认识他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疏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生字,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多读几遍;

  (2)如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可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ppt出示交流内容)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1)疑难词语、句子,全班交流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强调重点字词。(指导书写:褪)

  (3)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三、默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2)思考: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有着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1)选择你最喜欢的描写天游峰景色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出示天游峰景色图片,介绍天游峰相关资料。)

  (2)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游峰,你会用哪一个字?(交流,板书。)

  (3)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天游峰扫路人的印象。

  出示句式:这是一位 的老人。

  四、小结。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是什么让他舍不得离开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读一读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写在摘抄本上,并思考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险 自在悠闲

  高 豁达开朗

【小学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相关文章: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0-20

《天游峰扫路人》学习心得04-01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03-24

《天游峰扫路人》学习心得集锦[3篇]12-14

扫黑除恶教案03-01

扫房子04-2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