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13 08:00:0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集合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芦苇的基础上,学习用芦花有顺序地粘贴小动物。

  2、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3、萌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芦花若干,范画2—3幅;

  2、画好小动物的操作纸,胶水、剪刀、棉签等;

  3、音乐:刮风声、轻音乐、欢乐舞曲。

  活动过程:

  1、参观芦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有趣的花,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边看看它是什么?摸摸它有什么感觉?再想一想它象什么?

  △幼儿自由参观讨论。

  △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花?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你觉得芦花象什么?

  (3)你在哪里见过这些芦花?

  小结:芦花是芦苇开出的.花,在我们双山岛周围的江滩上长着密密的芦苇,每年芦苇成熟后就会开出灰白色的芦花。(视频仪出示芦苇图)

  △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芦苇的一些用处,如:编制存粮的工具、造纸、污水处理等。那么谁知道芦花有何用处呢?

  2、欣赏范画。

  △(出示范画)瞧!老师用芦花做了什么?你知道老师是怎样为小动物穿皮袄的吗?

  △幼儿讨论交流。

  △老师示范讲解如何有顺序地粘贴,请1—2名幼儿示范操作。

  3、幼儿操作。

  △(放刮风录音)听,冬天的风真大,天气好

  冷啊!还有好多小动物还没有厚厚的皮袄,小朋友乐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活动,注意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作品评价。

  △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5、跳《欢乐舞》结束。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认知:进一步了解人的各种动态。

  技能:学习不撕断纸,把一个人的动态形象完整地撕下来。

  人格: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

  情感: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准备

  幼儿:黑底纸一张,报纸一张,彩色广告纸一张。

  每组:棉签6根,浆糊一碟,清洁布一块。

  课前:通过观察,游戏,了解人在不同的活动中有不同的动态(每一个动态的四肢以及身体的位置)

  过程

  一、游戏:木头小人不许动。

  l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l你做了什么有趣的动作?

  l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吧,可没有画笔,怎么办?

  二、示范撕纸小人

  1示范撕的`动作:双手撕纸一点,往前移一点。

  2不要把人的手,身体,脚撕断。

  三、幼儿作业

  1先把人的动作想好,再进行撕纸活动。

  2鼓励幼儿大胆撕出各种各样的人物的动态。

  3撕下的人在哪里呢?

  4把撕下的人贴在黑底纸上,用彩色广告纸撕贴背景。

  四、欣赏

  介绍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对镜子成像感兴趣,初步了解两面镜子交叉摆放距离越近(角度越小),物体成像越多。

  2.能大胆探索使喜羊羊变多的办法,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与发现。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两面平面镜和一个喜羊羊纸偶

  2.课件、音乐

  3.大平面镜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回顾对一块平面镜的原有认知

  1.张老师带来了一面镜子,从镜子里面发现了什么?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镜子?

  小结:我们洗脸的时候会用镜子照一照,我们对着镜子抹香香,看看有没有涂均匀。镜子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脸上、身上有什么。镜子让我们变得这么漂亮。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一只喜羊羊为了躲避被灰太狼追赶,躲进了一座有着神奇的镜子屋,灰太狼朝镜子屋里一张望,哎呀,喜羊羊怎么了?(变多了)灰太狼吓坏了,灰溜溜的走了,它嘴里还说着我还会再回来的。小朋友,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

  这可是一间神奇的.镜子屋,里面有两面平面镜。

  (三)操作探索,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秘密

  1.幼儿第一操作:

  张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面平面镜和一只喜羊羊,音乐开始后请你们不搬小椅子走到桌子旁边试一试,两面镜子一起用。音乐停了回来坐好,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喜羊羊。

  师生交流: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喜羊羊?你是怎么做的?(大镜子演示)

  把小羊变多的办法:两面镜子面对面摆放、两面镜子夹角摆放、垂直摆放。

  2.第二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好奇怪!同样是把两面镜子夹成一个角,喜羊羊放在中间,有的小朋友看到的2个,有的小朋友看到了4个,你还能用镜子靠在一起的方法变出更多的羊吗?大家再去试一试,音乐停了请你们回来。

  幼儿操作

  师幼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喜羊羊变得越来越多的?(演示)

  喜羊羊变得越来越多,镜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把两面镜子靠的越近,喜羊羊就会越来越多。两块平面镜在一起真的很神奇。

  (四)延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

  神奇的镜子帮助喜羊羊吓走了灰太狼。生活中还有许多神奇的镜子,你知道有哪些吗?

  放大镜:能把小的东西放大,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汽车后视镜:帮助司机看清楚后面的汽车。

  马路转弯处的凸面镜:看清路况。

  内窥镜:帮助医生看清楚身体里面的情况。

  关于镜子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回去以后再找一找,把你的秘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发展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教学准备:

  1、套圈玩具10套。

  2、小旗若干。

  3、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做操《今天天气真正好》

  1、师:孩子们,今天天气可真好啊!我们一起晒晒太阳、做做操、锻炼锻炼身体好吗?

  2、幼:好。

  3、师幼齐做《今天天气真正好》

  二、游戏:套圈比赛1、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做的可真不错。瞧!这是什么呀?教师边说边出示健身圈。

  幼:健身圈。

  师;今天我们来玩套圈的游戏好吗?

  幼:好。

  2、游戏方法将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跳进圈里,将圈从脚下往头上套,再将圈放在前边,然后跳到圈内,再将圈从脚下往头上套,然后拿下,直到终点再回来,看谁胜利。

  3、游戏规则

  (1)必须将圈从头上往脚下套出。

  (2)完成套环动作后,必须将圈放在前面然后挑进去。

  4、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各组幼儿开始进行套圈比赛。

  教师为胜利的小组发一面小旗,并颁发个人优胜奖。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游戏反复进行。

  三、游戏:长颈鹿套圈。

  四、教师小结结束。

  活动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难把要点讲清楚,但因为听不清应该怎么做,孩子学得很累;同时孩子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也就体验不到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能不能让孩子从动作开始,通过自己的探索,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不仅让孩子学会游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获得一种遇到困难可以自己试一试,如果不行可以换一种方法再试,最终总能成功的经验。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欣赏、讨论,了解鸟的各种动态,并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及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常见动态鸟的图片。

  2、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一群鸟儿在天空游玩。突然,一只鸟儿说:“这里有些又大又白、到处浮动的棉花糖。”另一只鸟儿说:“不,它不是棉花糖,像是肥皂泡。”还有一些鸟儿说:“刚才看见像一座小山的东西,转眼又不见了,变成了一行行、一群群的白色东西。”……小鸟们异口同声说:“天空真好玩。”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鸟儿和云彩的特征。

  ——“你们猜猜,鸟儿们在天空看见的是什么?”

  ——“天空的云彩是怎样的?”

  ——“鸟儿们游玩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小结:天空的云彩变化无常,有时像座小山,有时像羽毛,有时像小猴,有时像棉花……,小鸟们看到这些情景,实在太高兴,有的张开翅膀上下飞舞,有的扭过头对小伙伴说话……。

  3、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画出鸟儿游玩的情景,——鼓励幼儿画出想象中的云彩。

  ——启发幼儿用混涂的方法给画面涂上颜色。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出不同动态的`鸟和涂云彩的方法。

  4、欣赏与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独特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

  ——“这么多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引导幼儿去留意各种动态的鸟和多变的云。

  2、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自然环境中充满着奇妙有趣的现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学习新操—棍棒操(一)

  重点领域 健康

  相关领域 社会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会棍棒操的第1—4节,能掌握基本的动作。

  2、 萌发幼儿对做新操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新操

  难点:能掌握操节顺序。

  活动准备 棍棒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小朋友参加常州市体操比赛的棍棒操表演录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示范,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交代正确的握棒姿势及安全注意事项。

  3、教师示范新操1——4节,分别对上肢、下蹲、绕肩、体转重点讲解动作要领。

  上肢运动动作要领:在上面的手臂一定要伸直。

  下蹲运动动作要领:侧蹲时尽量往下。

  绕肩运动动作要领:绕肩时手要举过头顶,手肘要伸直绕到背后。

  体转运动动作要领:弓箭步时注意前腿弯曲,后腿伸直。

  4、幼儿逐一跟学,要求动作到位、有力。

  5、重点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6、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难点再次示范并练习。

  三、 游戏“拍山墙”

  玩法:一人背对大家边拍手边数“一、二、三”,其他幼儿从起点线向前走。数完三,拍巴掌的`人回头看,大家要停下不能动,否则要回到起点重新参加游戏。然后拍巴人继续拍手数数,直至有一幼儿拍到拍巴人的身体,其他幼儿手拉手在拍巴人身后站队。由先到者在拍巴人的背上拍三下后,大家一起往回跑,拍巴人追赶。被追到的人换成拍巴人,重新游戏。

  四、结束部分

  放松身体。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并做记录。

  2.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重点难点:

  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船儿向前行》,学习单《浮沉实验记录表》,盆(或透明保鲜盒)、油泥、弹珠、小碗、小石头、纸片、泡沫等物品,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

  1.我们要来做实验,看看手上的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到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

  2.在进行实验前,你需要猜测这个物体沉浮情况,并且记录到学习单上。

  3.进行实验后,再将实验结果记录到学习单上,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二、为每一组提供一套材料,让幼儿自由进行实验,教师从旁观察、指导。

  三、请幼儿试着讨论物体浮沉的原因。

  1.为什么弹珠、石头、油泥会沉下去?纸片、泡沫却是浮在水面上的?

  2.碗怎样放会浮在水面上?怎样放会沉下去?

  3.油泥可以捏成什么样子就不会沉下去呢?

  四、请幼儿将油泥捏成某种造型,使其可以浮出水面。教师请成功的幼儿和大家分享他(她)的.方法,再请幼儿将这个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五、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看看书上的方法是什么。

  六、请幼儿都将油泥捏成油泥船的样子,然后试着在其中放弹珠、石头等物品,看看各自的油泥船能承载多少物品。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围巾花饰的多样,及色彩的丰富。

  2.学习用花纹,格子或图样对围巾进行装饰。

  3.对装饰画有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图案的围巾,水彩笔,纸(长、正方形的.围巾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冬天来了,天气非常寒冷,请小朋友说说,我们怎样来防寒呢?

  二、出示各式围巾,让幼儿欣赏。

  1. 这是什么?(围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花纹不一样)

  花纹什么地方不一样?(有的是围着围巾四周一圈,有的两边有花纹,有的有图案;或是图案不一样,有的是动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格子……)

  三、装饰围巾,幼儿作业。

  1. 我们今天也来装饰围巾,你喜欢什么样的围巾?你会用什么画案来装饰你的围巾呢?(幼儿讲述)。

  2. 看看我们有什么东西呢?(水彩笔)

  3. 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能够自己大胆装饰围巾,注意不和别人一样,能自己想方法设计。

  4.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设计。

  四、评讲幼儿作品。

  1. 我们看看这些围巾颜色怎么样?

  2. 你是怎么设计围巾的?用了什么方法?(线条,图案,色块,花纹)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7-27

中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精选]08-09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精选)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