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8 08:25:4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2、谜面:“说它像花,却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北风一吹,漫天遍地都是花。”(雪花)板书“雪”。

  3、想看一看美丽的小雪花吗?课件欣赏雪景,美吗?在这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自由练说)

  我们一起去堆雪人吧,我给它取了个名字。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4、出示课题,板书“孩子”,齐读课题指认“孩”字。学习“子”字旁。

  我这里有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图画故事,可是只有那些爱观察,会想象的小朋友才能看得懂。(出示要求)

  二、看图编故事。

  你们说得真精彩!老师这里有一位大朋友也编了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故事,同学们听听她是怎么编的。

  三、听范读,整体感知。

  听到这里,你们肯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吧?

  四、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用圆圈圈出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或者查查生字表,并标好自然段。

  会读了吗?生齐读。(我不信这么长的`课文你们还会读,这可是一篇不带拼音的课文。)

  五、我会认。

  1、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3、还要记住它们的形(摘果子游戏),你最想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讲记字的方法)

  4、你们真棒!这些词你们也会读吗?(注意轻声词语的读法)

  (生字宝宝玩累了,我们要送生字宝宝回家了,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六、我会读。

  先在书上自由读,再选8个人分段读。(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哪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七、书法小擂台。

  听、说、读的本事我都见识过了,写怎么样?

  出示“谁”字。

  1、认读“shuí”,

  2、课件演示“谁”字的来历。

  3、组词。

  4、先仔细观察这个“谁”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再观察老师范写,(“谁”: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的竖压住竖中线。右边不要写成“主”,四横均匀放置,最后一横稍长一些。)

  6、、生自己书空,最后在书上写,师巡视。

  八、作业。

  今天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自己编了故事,回去把编的故事讲给爸妈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 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顺风耳”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⑷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习写字。

  课后反思:

  挥洒想象和才情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写上中下结构的生字,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调查能力和计划能力,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

  学习填写小调查、小计划的表格。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语文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写在左中右结构的字,很多小朋友写得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学习写上中下结构的字,看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二)万花筒:练习上中下结构的字。

  1、生字卡片出示“意、害”两个字,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2、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一个字练习书写。

  3、小组讨论交流监察院的书写顺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时要先上再中最后下,注意安排好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比如:“意”在占格上,上中下一样多,但注意强调卧钩的写法。而“害”字中间的“丰”要占得宽些。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好另一个字。

  5、学生练习自己收集到的上中下结构的字。

  6、小组汇报交流,师生相互评议,选出“小小书法家”。

  (三)百宝箱:读读背背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课件出示古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课件,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指正。

  4、举行朗读邀请赛。,表演赛。

  5、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诗歌。

  6、课后你还积累了哪些古诗?请学生背一背。(对积累得多的进行鼓励,表扬)

  (四)大舞台:我能帮他做什么。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你们能将这种表现带到“大舞台”上吗?

  播放课件,揭示活动的内容,理解什么样的人需要帮助。(有困难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

  2、学生观看录像,看看小女孩调查的事件。(出示课件:小女孩的调查和计划表)学生分组,仔细阅读,想想这个小女孩的计划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在我们的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教师相机鼓励学生要多多观察,乐于助人。

  4、小组合作,共同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5、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调查计划表格,师生评议。

  (五)总结谈话,结束新课。

  同学们,通过过次语文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会读会背古诗,还学会了怎样填写调查、计划表并按照计划去付诸行动,我们的收获真不少。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积极地参加语文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通过重点字词体会本单元心理描写的句子。

  2.了解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

  重点难点:

  1.赏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魅力。

  2.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教学用具:名家作品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

  一、心理描写:

  1.学生自读例句,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感悟作者是在怎样的故事发展情境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汇报交流。

  1)投影分别出示三段心理描写的句子,采用多种形式读通,读出感情。

  2)找出加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拓展与交流:

  1.请学生读一读这段话,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展示交流。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内容给大家展示。

  三、阅读平台。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拜读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卡罗纳》。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面对遭遇巨大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

  四、积少成多:

  1.学生自读名言警句,体会名言警句的`意义。

  2.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体会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反复诵读。

  4.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导入话题:

  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召开一次名著赏析会,共同欣赏名家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

  二、活动建议:

  1.从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出一两篇,从中选取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的片段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这些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2.此外,还可以给大家讲讲某个人物的其他故事,及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3.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文章的题目、作者、精彩语句等,听后还可以补充质疑。

  三、口语交际:

  1.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2.小组推荐发言。

  3.师生间根据评价依据评出最佳讲解员。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让我们喜欢或佩服的人,请选一个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写一篇作文。

  板书:我喜欢(敬佩)的一个人

  二、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1.从题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这篇作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2.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呢?

  (写清楚喜欢或敬佩的原因,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或行为进行表现。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他的喜欢或敬佩之情。)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讨:

  1.片段品读,领悟写法。

  (1)出示课文片段,领悟语言的精妙: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几位学生读片段,全班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习作的注意事项。

  (1)事例是否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事情叙述的经过是否通顺、清楚。

  (3)叙述过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3.指名发言、交流,师生评议。

  4.小结:

  四、自由表达,完成初稿:

  请大家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所写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挚。

  五、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改。

  2.小组内互读习作,先请同伴提意见,再自己修改。

  六、总结拓展:

  我们围绕一个人的品质、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令自己喜欢或敬佩的人。同时,我们知道只有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人物才会立体、丰满、感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精选]语文教案10-15

【经典】语文教案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6

语文教案[精选]10-19